雲間隨想錄(三)韓寒與三重門

作者: 丙子秋

導讀在上海的西南角,有一個見證了一千二百多年歷史的古鎮——松江。 古時候它有一個詩意的名字——雲間。曾經的松江府是上海的行政經濟中心,憑借著棉紡織業的興盛,“衣被天下”聞名遐邇。 高中三年,我都是在松江鎮上度過的,恰逢古鎮發展的重要時期,可說是變革的見證者。現在回想起來,一些對當時古鎮的記憶也逐漸在現實中慢慢變化甚至消逝。 韓寒與三重門 ...

在上海的西南角,有一個見證了一千二百多年歷史的古鎮——松江。

古時候它有一個詩意的名字——雲間。曾經的松江府是上海的行政經濟中心,憑借著棉紡織業的興盛,“衣被天下”聞名遐邇。

高中三年,我都是在松江鎮上度過的,恰逢古鎮發展的重要時期,可說是變革的見證者。現在回想起來,一些對當時古鎮的記憶也逐漸在現實中慢慢變化甚至消逝。

韓寒與三重門韓寒應該比我大兩屆,後來留了一級,當我入校的時候,他已經休學了。算起來如果他休學一年後重新回到學校,就應該和我在同一個年級,有十分之一的概率會和我同班。

但現實情況是,自我入校到畢業都沒有親眼看到過韓寒本人。依稀記得有那麼一兩次,在校園裡看到跑車呼嘯而過,馬達轟鳴,據說那正是韓寒來接他的女友了。當時只是覺得這哥們好顯擺,沒想到後來他還真的成為了賽車手,當然那是後話了。

在我入校前,韓寒就已經非常出名了,《三重門》登上了暢銷書榜。

高一的時候隨著潮流看了那部半自傳體小說,沒想到這“三重門”竟然就是我每天都要跨入的那三幢教學大樓。

兩中的三座教學樓建於上世紀初,磚木混凝土結構的屋身加上了中國傳統的歇山頂,頗有些中西合璧的味道。三幢大樓形制規模大小完全一致,均為兩層,各有十間教室,底層設步廊,二樓有陽台。

三幢樓平行而立,樓與樓之間有花園相連,門設在同一軸線,從三幢樓外的任意一側向門內望去,庭院深深深不見底,恰好形成了“三重門”的獨特景致。

母校的這三座教學樓是內斂的,是傳統的,是包容的,充滿著父性的慈愛,伴隨著我度過了高中三年最美好的時光。然而在韓寒的筆下,“三重門”這個物像卻不幸成為了籠罩在學子身上的夢魘。

其實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三重門”。

韓寒的“三重門”在小說裡的“市南三中”。

而我的“三重門”會美好地樹立在記憶深處。



(“三重門”遠景)



(“三重門”冬景)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