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
下午乘Siem Air FT827航班離開香港。從這架飛機塗裝看,它屬於Bangkok Airlines, 但在機身上卻貼了“Siem Reap Air”的字樣, 機艙裡的宣傳品也是Bangkok Airlines的估計是租來的。中國時間17:05起飛。柬埔寨時間18:45到達暹粒.共飛行2小時40分鐘。票價1580港幣,含稅。機上服務很好。
Siem Reap國際機場很小,只有一座很小的航站樓,沒有登機廊橋之類設施。但它確實是一座國際機場,有許多國際航班在這裡起降。在我們的飛機旁邊,就可以見到一架越航的A320剛剛下完客。旅客下機進入航站樓時要查登機牌,好像我們這些旅客不是從香港來的。Siem Reap機場的入境官員全部為男性, 辦理邊檢手續速度奇慢,僅一個入境章就需要蓋4次才算完工。這樣下來,平均每名旅客耗時2分鐘。沒有遇到入境官員向游客強索小費的事情。
乘出租車由機場到市區5美元。從機場出來後,道路兩旁只能看到小店昏暗的燈光。整條路上沒有一盞路燈。直到接近暹粒市區,才發現路兩旁出現越來越多的旅館和酒店。我們的司機Son Ngek拉著我們挨個找旅館。他說暹粒的旅館和酒店非常多,五星級的也不少。不過現在是旅游旺季,很多酒店都滿了。
Old Market周邊散布著大量小旅館。但價格較貴, 所以不想住。Siem Reap River的東岸的旅館價格相對較低。Lonely Planet推薦的Green Town Guest House就位於河邊東岸的一條小巷裡(Ph Wat Bo的支線),環境清幽,河對面是郵局,而且房間寬敞。參考價$10/晚。Tel:063 964 974;Mobile Phone012 943 181;Mobile Phone012 497 397
Mobile Phone012 447 363;E-Mail: greentownguesthouse@yahoo.com。原計劃住此旅館,由於時間已晚,已住滿,最後只好選擇在Ph Wat Bo的二星級酒店Sydney Angkor Hotel。房費15美元且不含早餐。服務很差。住三晚竟停了兩次電,每次一個多小時。由於第三天一大早要去看日出,所以無法更換旅館。住下來後, 跟出租車司機談好租車事宜。決定第一天和第三天選用Tuktuk為交通工具,Tuktuk最多可坐4人。每輛車一天在小圈是12美元, 若是去Rolous群, 則要17美元. 隨便去哪裡. 顧客不必管駕駛員的飯。去女王宮距離較遠,不能坐Tuktuk., 只能坐出租汽車。費用較高。
美元與柬埔寨貨幣瑞爾(Riel)的比價為1:4000, 各個商店都接收美元現金, Riel一般只用於找零。很少能見到價格1美元以上的商品仍用瑞爾標價的。
當地有一家叫做deadfish的餐館.不知道為什麼取這個名字, 還是連鎖店. 估計在當地還是很有影響的。在那裡一個簡單的中國菜大概是3美元左右。實際上當地的中餐館做的中國菜味道不好,尤其是所有的肉都燒得很老. 據說酸魚湯是不可不嘗的當地特色,但我們沒見到。不想去西餐館,因為價格特別貴,而且聽說並不好吃。
在Siem Reap,地圖的作用比較有限。因為所有的道路都沒有路牌,而所有的建築物上也沒有門牌號。所以別人塞給你的名片上,門牌號純粹是一種擺設。倒是指南針非常有用。
1月23日.
早起後在Siem Reap河邊散步,在清晨陽光下,可以看到許多身穿橙色服裝的僧侶在匆匆趕路。讓人一下子就想到自己正置身於一個佛教國家。這些僧侶的服裝與中國的僧侶完全不同。
8點鐘Tuktuk司機Boin來酒店接我們。這裡所有的tuktuk司機要穿著印有號碼的馬甲才能上崗。去Angkor 景區管理處買門票。門票分三種,一日票20USD,不必貼照片,三日票40USD,七日票60USD。後兩種票要貼一張游客大一寸彩色照片。售票處可以免費為游客拍照,但拍照和取照片都需要排隊,游客自帶照片則可省去這個麻煩。如果買了次日的門票,則在購票當日下午5點以後就可以登上巴肯山(Phnom Bakheng)去看日落。
第一天看吳哥寺和小圈。
小圈:從吳哥寺(Angkor Wat)開始,往北到吳哥通城(Angkor Thom,包括南門South Gate、巴戎寺Bayon, 巴方寺Baphoun、空中宮殿Phimeanakas、癩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神像台Terrace of Elephants等),然後往東經勝利門(Victroy Gate)出吳哥城到周薩神廟(Chau Say Tevoda)、托瑪農寺(Thommanon)、茶膠寺(Ta Keo)、塔布蘢寺(Ta Prohm)、班蒂克戴寺(Banteay Kdei)、皇家浴池(Sras Sran)、豆蔻寺(Prasat Kravan)最後去巴肯山(Phnom Bakheng)看日落。
吳哥寺(Angkor Wat)是最主要、最著名、最有代表性、規模最大、修復得最好、最無法用語言形容、最讓人流連忘返的建築。俗稱小吳哥。這裡有數不勝數的精美雕刻和壁畫。全部看完需要用時3小時。
聖塔四周的浮雕講述的故事:
1、西南。拘羅屍陀羅國戰役(Battle of Kurukshetra),講述的是印度古代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 中的一場發生在拘羅屍陀羅國的戰役。
2、南西。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的軍隊,描繪的是蘇耶跋摩二世軍隊的盛大規模。這是吳哥寺的淺浮雕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幅。
3、南東。天堂與地獄,描繪的是天堂與地獄的景像。
4、東南。攪拌乳海。這是吳哥寺最出名的浮雕。乳海之下藏有長生不老藥,起初天神和阿修羅各自爭奪,都失敗了。後來毗濕奴 (Vishnu)促成天神和阿修羅訂下盟約,合力取藥。他們用曼多羅山作攪拌棒,用蛇王瓦蘇基的身體作繩子,盤繞著中央的神山,92 個惡魔和 88 位天神分別抓住蛇頭和蛇尾,令乳海滾動而拋出長生不老藥。可是中途出了岔子,神山快要下沉,七頭蛇也抵受不住而嘔出毒液。危急之際,印度教主神之一梵天(Brahma)求得濕婆神(Shiva)喝光毒液,而毗濕奴也化身成一頭巨龜托起神山。攪拌乳海的過程中,不斷有金銀美女出現,都歸屬了阿修羅,而天神則得到長生不死之藥。
5、東北。毗濕奴征服惡魔,描述的是毗濕奴打敗惡魔的場面。
6、北東。克利須那和魔王(Krishna & Demon KING),講述的是毗瑟挐的化身克利須那攻入魔王波那(Bana)的火城,打敗並俘虜波那的故事。這幅淺浮雕的手藝據說是這裡面最差的。
在吳哥寺買到一本“Angkor”(第四版),花了4美元;一本Lonely Planet的“Cambodia”,花了3美元。兩本書印刷精美,基本看不出是盜版的。
吳哥寺外的洗手間特別髒,而且要收費1000 Riels。在其他景點,凡購了門票的游客都可以免費使用洗手間,那些地方的衛生條件也要好得多。如果沒有票,外國人要付1000Riels, 而柬埔寨人要付500Riels。
從吳哥寺向北1.7公裡到吳哥通城。經南門進城。該城建於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 是吳哥王朝最後的都城。城牆高8米。南門外的橋上是“攪拌乳海”(Baksei Chamkrong),左右各有五十四個巨大的石像(像征吳哥王國的五十四省),左邊慈眉善目的是修羅,右側怒目圓睜的是阿修羅。每一尊的雕像的表情各異。
巴戎寺(Bayon)——吳哥通王城的中心,由日本人維修。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就位於這裡。巴戎寺的建造年代比吳哥寺晚100年左右。這座寺廟不是一次建成的,因此建築風格也不統一。這裡是四面佛的叢林,在54座塔上共有200多張臉。之所以有54座塔,是因為吳哥王國有54個省,國王希望能夠環顧所有的省,所以選擇了四面佛的造型。四面佛的面孔據悉是它的建造者阇耶跋摩七世(Jayarvaman VII)。除了四面佛和神秘的微笑外,巴戎寺最有特點的應當是浮雕。東門進, 北門出。用時1.5小時。
神像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建於12世紀末。從巴方寺延續到癩王台,長300多米。過去是舉行慶典儀式的地方。中央台階裝飾有獅子和大鵬。
巴方寺(Baphuon)。位於巴戎寺西北方向200米處。建於11世紀中葉。印度教風格。寺廟的牆圈地面積425米×125米。從外面有一條長約200米的石板路通向巴方寺。巴方寺的主體建築高43米。法國承擔修復工作,原計劃2004年完工,但到現在還沒有完成。這裡原是舊城中心。最重要的看點是浮雕。
因太累,沒有去空中宮殿(Phimeanakas)和癩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另外,空中宮殿這一側沒有洗手間,要到對面,吃飯那個地方的北面才有。
經勝利門(Victory Gate)去托瑪儂神廟(Thommanom 0.3小時)、周薩神廟(Chau Say Thevoda 0.3小時)勝利門是國王通行的門。印度神話《攪拌乳海》,天神和阿修羅的惟一一次合作。路的兩邊,一邊是54尊天神,另一邊是54尊阿修羅。
托瑪儂神廟在勝利門東,一處小而清靜的場所。於11世紀末至12世紀初,由蘇利耶跋摩二世所建。是一座印度教寺廟。供奉的是毗濕奴和濕婆。從南門進出。
周薩神廟位於托瑪儂神廟對面,其建築年代和風格都與托瑪儂神廟相近。是惟一由中國政府援助修復的神廟。我們參觀的時候,修繕工程正在進行。幾天後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中看到,該工程已經完工。
茶膠寺(Ta Keo)位於托瑪儂神廟的東側,暹粒河的東岸。是惟一一座未完成的神廟。其未完成的原因不詳,也許國王的死與之有關。這座寺廟只有基本的建築在裡面,浮雕基本上沒有完成。與吳哥寺類似,裡面有三道圍牆,也有五座塔。茶膠寺用了三種岩石建造,這跟大多數寺廟只用兩種岩石的做法完全不同。它的台階是整個吳哥最難爬的,其攀登的難度超過吳哥寺。到了最後的一層,與地面的角度已經接近80度,台階高矮不同,有不同程度的損毀,而且上面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在台階下面立著一個告示“Climb at your own risk”。上去後人很少,很清靜。0.5小時
塔布蘢寺(Ta Prohm),建於12世紀後期至13世紀,是一座佛教寺廟。電影《古墓麗影》的拍攝地,非常獨特的景點,到處是塔,封閉的院子和狹窄的走廊。塔和樹糾纏在一起,很多大大的樹根長在房子或牆上,讓人驚嘆。Ta Prohm有兩個門,可以從東門進去,再從西門出來。在這裡面,有一些在戰爭中被地雷炸傷殘的當地人在賣藝。在那裡遇到一個從北京來的游客。他拿著對講機跟同伴說,自己找到一個好地方,但不知道這裡叫什麼名字!耗時1.5小時
再去班黛喀蒂(Banteay Kdei),那裡很清靜,雕塑也很精美。尤其是仙女的舞姿變化多樣,很值得拍照。讓人不滿意的是寺廟裡狗太多。我注意到,所有的寺廟都有禁止狗入內(Dogs prohibited)的標志,但這條禁令形同虛設,這大概是因為狗看不懂這個告示的緣故。1小時
豆蒄寺(Prasat Kravan)沒有去。
皇家浴池(Sras Srang),大水池與一個人工湖連在一起。Sras Srang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但它也是一個看日出的好地方,決定第二天早上到這裡來看日出。0.3小時
下午5點結束游玩,去巴肯山(Phnom Bakheng)看日落。這時大批游客絡繹不絕地前往山頂。體力不好的游客可以騎大像上山,但價格很貴(11美元)。途中,一些在戰爭中受到地雷傷害的殘疾人在路邊演奏著柬埔寨的民間音樂。希望能得到游客的關注和幫助。5點30分,山頂已經聚滿了人,大家一起等待著日落。
在巴肯山上可以清楚地看到Siem Reap機場飛機的起降,也可以看到吳哥寺。從攝影的角度看,到吳哥寺看日落可能更合適一些。
日落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令人神往。倒是在這裡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游客。
1月24日: 大圈和女王宮。
早5點起床, 5點20分Ngek帶我們出發,先到皇家浴池(Sras Srang)看日出。這裡看日出的人比Angkor Wat少,不過也是很美的。到達皇家浴池時天還完全是黑的。打著手電深一腳淺一腳走到皇家浴池的邊緣。手電光吸引了許多兜售紀念品的小孩。
6點20分天亮。東邊天空中出現較厚的雲。原以為看不到日出,有的游客已經離開。此時一輪紅日卻出人意料地出現在天空。陽光把雲彩染成了紅色和金色。很漂亮。
看完日出,到對面的Banteay Kdei, 停留1小時。然後去大圈和女王宮。包括聖劍寺(Preah Khan)、盤蛇水池(Neak Pean)、塔遜(Ta Som)、東梅奔(East Mebon)、比粒寺(Pre Rup)。
先去比粒寺(Pre Rup 0.7小時),然後去東梅奔(East Mebon, 在那裡停留0.5小時)。這兩座寺廟相距1公裡,均為印度教寺廟。Pre-Rup的原意是“轉動屍體”,實際上是一個早期的皇家火葬場。它由中央一座金字塔形的高塔和四周的四座小塔組成。這幾座塔都建在一個高台上。高台的角上有怪獸。東梅奔的風格與之類似,但四個角上的雕塑換成了大像,同時保存得也較完整。個人覺得後者比前者好得多。
離開東梅奔,去女王宮。在那裡看2小時。女王宮距巴戎寺20公裡,距暹粒城32公裡,也是一座印度教寺廟。它被認為是吳哥藝術王冠上的寶石。最初人們認為女王宮的建造年代是13或14世紀,但後來的研究表明始建於967年。不過也有人認為現在我們看到的女王宮並非它的本來面貌,而是後來重建的。它的浮雕是吳哥景區各寺廟中最精美的,需要細細地看。這裡的游客特別多,多為團體客人,照像的時候需必須設法避開游人。據中文導游說,女王宮的建築物是用火山岩為原料建造的,因此顏色發紅,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其實它所用的石頭是用紅土燒制而成的。
女王宮的不少浮雕讓人明顯地感到拼接不正確。導游介紹說,這是因為這些浮雕曾經被文物販子盜走,後來又追回並放回原處,但已無法完全恢復原狀。1923年,法國人Andre Malraux在女王宮盜竊了部分雕像,企圖將它們販運到國外,但在金邊被捕。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後來這個人戴高樂將軍執政時被任命為法國文化部長。1930年,女王宮曾在EFEO的組織下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修復。其修復的方法後來也在巴戎寺的修復過程中得到借鑒。
離開女王宮,到Banteay Samre.停留1小時。這裡游客稀少。該寺廟是一個長方形的大院。進大門之後,裡面還有兩道圍牆。從一道門到另一道門,必須要先下台階,然後再上台階。所以每進一道門都必須爬上爬下。
出租車司機Son Ngek說塔遜(Ta Som)正在維修,沒辦法看。而這座寺廟的特色“長在門上的樹”跟在Ta Prohm的差不多,所以就不必去了。
中午去盤蛇水池(Neak Pean)。它由中間一個大圓池和四周的四個小方池組成。大水池中央是個石砌的圓島,由兩條虛構的水神九頭雙靈蛇環繞,蛇尾交相纏繞直指蒼穹,島上的小廟也就因此得名:盤蛇水池神廟。中央水池通過四面的噴水口向四個小水池灌注,噴水口分別為像頭、馬頭、獅頭和人頭。水池是信徒們前來朝聖和取聖水的地方,據說池水可以祛病,不同池子裡的水分別有不同的療效。可惜現在水池裡一點水也沒有。停留0.5小時。
最後去聖劍寺(Preah Khan)。它因保存著阇耶跋摩七世父親的骨灰和這位偉大的君主使用過的劍而著名。穿過一道道石門,來到位於寺廟中央的石室。這裡有一座覆缽形石塔,就是阇耶跋摩七世父親的骨灰塔。石室周圍的牆壁上有許多圓洞,據說當年這些洞裡嵌滿了各種寶石。在燭光的照耀下,整座石室閃閃發光。聖劍寺非常大,但損毀嚴重。我們從北門進, 西門出. 用時2小時。大約還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沒有能夠走到。從聖劍寺出來,人已經是筋疲力盡。再沒有能力去其他任何景點。原准備第二次去看日落的計劃被迫取消。
在游覽途中可以看到,當地居民居住的房至屋基本上仍是木結構的高腳屋。許多村莊沒有通電。許多兒童沒有上學。在那裡,大量的田地處於已收割,而沒有種下一季作物的狀態,不知在那裡水稻一年要種幾季。平時見到的牲畜和家禽都很瘦,甚至可以說是皮包骨。在農村,到處可以見到繪有其他國家國旗的木牌,表明有該國政府出資援建了某個項目。在這裡,村子的木樓,一口水井,都可能是外國政府援建的。日本國旗出現的頻率最高,美國、法國、韓國等國家國旗出現的次數也很多。甚至還見到一處繪了朝鮮國旗。除了周薩神廟外,好像沒有見到其他什麼地方有中國國旗。另外,還有外國的非政府組織以及個人出資建設某些項目。似乎也是以日本人投資建設的項目為最多。另外,到處都可以看到“柬埔寨人民黨”的標志。不知那裡是不是柬埔寨人民黨的組織機構。
1月25日
上午繼續坐Tuktuk去羅洛士群。三日票的有效期已經到了最後一天。
首先去Preah Ko(神牛寺),也是很殘破的一個寺廟。目前是法國人在進行修繕工作。在那裡停留40分鐘左右。
Bakong(巴公寺),最高大的一個寺廟。也是那種比較“遠古”的感覺。寺廟有好幾層,要登上去比較累。可以找到陀羅跋摩一世和他兩個妻子的雕像。在三個寺廟中,這個寺廟的游客是最多的。
Lolei(羅萊寺)。建築一般,很老很破。這個寺廟是最沒有意思的
上午整個行程大約3個半小時.
去金邊的汽車發車時間14:30發車,該車屬於Capitol Tour公司. 開往金邊的車每半小時一班,但空調車較少. 下午只有14:30的車是空調車。另一家公司Meikong Express也經營這條班線。我們的tuktuk司機下午1點多到旅館來接我們去汽車站。車站的工作人員看了我們的票後,一再勸說我們坐1點半的車走,說這樣可以早一點到金邊,卻不考慮我們買的是空調車的票。同國內的公路相比,這裡的道路又窄又不平整。路上經常有牛阻擋汽車。所以在公路上,經常可以看到“當心牛”的標志。這個標志肯定不是國際通用的標志。6個多小時的行程顯得很無聊,;車上反復播放柬埔寨的民族音樂,還有翻譯成高棉文的美國電影”The God Went Crazy”。晚上約9點到金邊, 車停在Capitol Guest House. 該處空調雙人間房費為10美元/晚
Capitol GH的地址:#14,St.182,Phnom Penh,電話:855-23-364104。該旅館房間多,客流量大,有長途客車,其他服務齊全。整個旅館由並排的三棟房子組成,後來才知道條件最好的是第三棟,即Guest House 3,而我們住的是最差的Guest House 1。由於下面就是Capitol的辦事處,整天買汽車票和聯系旅游的人流不斷,顯得亂、髒、嘈雜,並且沒有比較像樣的干淨餐館可供用餐。
1月26日
上午去獨立紀念碑, 柬越友誼紀念碑, 國家博物館. 下午去王宮和中央市場。晚上仍住Capitol Guest House。
獨立紀念碑是柬埔寨的建築師Van Molyvan的傑作。於1958年3月動工興建,1962年11月落成。用以紀念柬埔寨於1953年從法國殖民政府統治下贏得獨立。其下四根石柱上均以七頭蛇Naga來裝飾。它也許相當於北京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其北側飄揚著國旗。附近異常整潔,讓人暫時忘了柬埔寨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紀念碑西側是柬埔寨大學。紀念碑東側靠路口有一家干淨整潔的快餐館,環境不錯,可提供漢堡、三明治等西式快餐和咖啡、果汁等飲料。價格公道,服務員很有禮貌。
柬越友誼紀念碑上沒有建造年份。後來從Lonely Planet上查到是基於一位越南人在1979年的設計建造的。當時越南出兵柬埔寨,推翻了紅色高棉的統治。這兩個國家打了幾百年的仗,上一次戰爭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才結束。不清楚這個紀念碑紀念的是什麼時候的友誼。
國家博物館裡大部分的文物基本上是從吳哥運來的,薈萃了高棉雕塑最為精華的部分。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一座比較高大的八臂妣濕奴和濕婆的雕像。遺憾的是文字說明過於簡單,而且文物分類有些亂,讓人看得一頭霧水。
王宮是值得一看的地方。不過真正開放的只有銀殿(Silver Pagoda)及其周邊的一小塊地方,而且中午休息不對外開放。Silver Pagoda因其地面鋪設了5000塊銀磚(每塊重達1kg)而得名。始建於1892年諾羅敦國王統治時期。Silver Pagoda在紅色高棉統治時期,它被用來向外部世界展示柬埔寨文化的豐富多彩,但正是在這個時期,殿裡60%的文物均遭到毀壞。通往銀殿的台階是用意大利的大理石砌成的。銀殿中有兩座價值連城的佛像,其中一座是用Baccarat水晶制作的。而在它前面的另一座真人大小的金佛像,重達90公斤。上面鑲嵌著9584顆鑽石,最大一顆鑽石重25克拉,這座金佛像於1906~1907年間在宮廷作坊中制作完成。加冕廳建於1917~1919年,是國王西索瓦建造的。這是一座水泥建築,它取代了原建於1869年的在同一地址上的木結構建築。加冕廳中的很多陳設在紅色高棉時期被毀壞了,後來又被重新恢復。大廳的中央原擺放著國王和王後的寶座,由於現任國王西哈莫尼是獨身,因此現在廳中只擺放著國王的寶座。整個王宮外表顯得金壁輝煌,可是細看卻可以發現很多裝飾品做工不夠精細。
中午在王宮附近找了一個網吧收發電子郵件。網吧的工作人員以為我們是從日本來的,所以給我們找了一台帶有日文輸入法的機器。後來我們說自己是中國人,需要中文輸入法,於是他又給調換了一台電腦。柬埔寨的網吧收費已經從1998年的每小時10美元降到了目前的每小時0.5~0.75美元,反映出這個國家也開始走上了信息化的道路。不過這個價格相對於當地人的收入來說仍然高了一些,所以網吧裡的顧客還是以外國人為主。雖然所有網吧都號稱是ADSL接入,但也許是因為很多電腦共用一條線,網速非常慢。收發電子郵件還行,想做點別的事情基本上不可能。
金邊和暹粒一樣也沒有公共汽車。主要的交通工具仍然是出租汽車、摩托車和tuktuk。這裡的出租車也是以二手的日本車為主,但車況要比暹粒的好一些。不過金邊並不大,普通游客要去的也就是那幾個地方,所以基本上用不著這些交通工具。
著名的中央市場到下午6點就關門了。我們到那裡的時候已經臨近關門。市場裡許多商鋪都已經收攤,但門外的攤檔還在營業。看了一下,覺得價格不算貴,尤其是盜版的旅游書,比暹粒便宜許多。看到一本“Vietnam”,開價僅3USD,仔細看一下,發現印刷質量不太好。聽網上人說到越南可以買到更好的版本,故未買。後來才發現越南的同類書價格更貴,而且質量也不見得比這裡的好。在市場裡看到一個木制的“高棉微笑”,制作得不錯。攤主開價11USD,想還價到8USD卻未成,後來成為這趟旅行的遺憾。
金邊的華人餐館集中在Sisowath Quay以西,Central Market以東的小街裡頭,價格要比吳哥便宜一點。西餐館集中在皇宮以北的河邊。當然,如果要吃更便宜的東西,就只有試試當地平民的菜式。涼菜最好不要吃,主要還是顧慮衛生問題。晚餐是在中央市場附近一家百貨商店樓上的西式快餐廳BB World解決的。那個快餐廳將麥當勞的“M”商標倒過來放置,出售Burger和Bakery。食品的種類和味道與麥當勞差不多,價格也與國內的麥當勞接近。大量當地居民帶著自己的孩子前來吃,就好像我們中國人喜歡帶著孩子去麥當勞、肯德基吃快餐一樣。雖然價格相對於他們的收入來說高了一些,但為了能讓孩子高興,也樂於花這筆錢。
1月27日
早上6:45在Capitol Guest House乘汽車去胡志明市。這輛Capitol Tour 的空調大巴又是韓國造的現代牌客車。從車身上的韓文標志可以看出,這輛車原來屬於韓國三星公司,後來三星公司將它轉賣到了柬埔寨。在柬埔寨坐了幾次車,沒有一次是准時開車的。這次大約晚了20分鐘。
柬埔寨的路況不好。即使是從金邊到胡志明市這樣的公路也顯得坑坑窪窪。經過大約4個小時,在Bavet出境,經Moc Bai木牌口岸入越南境。
無論是在柬方一側辦理出境手續還是在越方一側辦理入境手續,都是由大巴上的工作人員將大家的護照收齊,然後到櫃台集中辦理,然後再陪著出入境官員到客車旁邊,叫著每個旅客的名字發還護照。這樣的環境可以避免某些官員趁機勒索錢財。所以我們在邊境未遇到麻煩。
順便說一下, 游記中的總費用是兩個人的, 而且是在柬埔寨和越南兩個國家旅游的總費用.
游記的"越南篇"過些日子再上傳. 祝大家春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