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大明山野外生存線路

作者: baully

導讀早在今年5月底第一次夜宿桐廬十字峽谷時,便聽得我們的戶外領隊竭力推薦這條大明山野外生存線路了,於是我們聽在耳裡,記在心上,一直都在期盼著。本月這條線路一經隆重推出,我們便密切關注了,總算搶得一席之地,2005年7月23日早晨,在這個又將是艷陽高照的日子裡,我們出發了。 車子駛離了杭州,途中在臨安又上來了一撥年輕驢友,我們的隊伍愈發壯大了。車子 ...

早在今年5月底第一次夜宿桐廬十字峽谷時,便聽得我們的戶外領隊竭力推薦這條大明山野外生存線路了,於是我們聽在耳裡,記在心上,一直都在期盼著。本月這條線路一經隆重推出,我們便密切關注了,總算搶得一席之地,2005年7月23日早晨,在這個又將是艷陽高照的日子裡,我們出發了。

車子駛離了杭州,途中在臨安又上來了一撥年輕驢友,我們的隊伍愈發壯大了。車子歡快地飛馳著,姑娘小伙在熱烈地交談著,車廂裡的熱度頓時沸騰了。一直以來都認為臨安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一路上行駛在綠色長廊裡,調皮的陽光透過樹蔭搖曳著斑駁的身影,不時提醒著我們酷暑的存在。

中午時分我們抵達了大明山腳下,大家掏出各自帶來的干糧匆匆啃了幾口,然後集體留影紀念。我們的隊伍便開拔了,大明山,我們來了!

大明山真是一座靈動秀美的山川,每次它都讓人感嘆於它的魅力。進得山中,便覺滿眼翠綠,群山環抱,峽谷幽幽,清涼愜意,頓時讓人忘記了這是酷暑7月下旬。一路上野花繽紛,草木茂盛,水聲潺潺,連空氣都格外的清新香甜。上山抵達營地的一段道路特別好走,想必是村民平日裡上上下下的鄉間小道,途中常常見辛勤耕種的老牛留下的肥碩干硬的糞便,盡管我們沒有看到它們的身影。也許是山好水好人也格外精神,一個時辰光景我們便輕松抵達這次大明山行的大本營了。這裡真是絕好的扎營地,平整寬敞的草坪,而且還是“躍層式”的,而旁邊就是奔騰歡唱的溪水,這讓我們不由開心萬分:今晚一定可以睡個好覺了!(上次桐廬夜宿時的動物腥騷味可是讓我們夜不敢寐呀,今宵一定可以放心睡了)接下來大家就忙碌開了,卸包開始動手為自己搭建一個舒適的小窩!收拾妥當後,我們看看還有閑余時光,就拎了梨和水壺去浸在陰涼的溪水裡,開始享受夏日裡的涼爽了。

正在戲玩中,領隊一聲令下,我們輕裝上陣(連相機也免了,擔心戲水弄壞)向下開拔,覓一絕好切入點,准備開始溯溪而上了。隊伍最後分成了2撥,一撥在稍微高些的地方開始,另一撥體力較好者跟隨領隊從近山腳處開始,為了切實地體會溯溪感受,我們決定跟隨領隊到底。大明山的溪水激流奔騰,清澈見底,幽涼甘甜,非常誘人。據說前幾日山裡剛下過暴雨,而今天水急且清,看來我們真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了。剛開始大家還小心翼翼,高高挽起褲腳,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湍急的溪水中,一路言笑著,好不開心。一路上沿溪流而上的地勢漸趨漸險,腳底的深淺也變得不可測了,不時有人跌落水中,和溪水來個親密接觸,更有水性好者索性在大水潭處展示泳姿了,大家都禁不住誘惑,全部主動濕身,這下子溪水裡熱鬧開來了,你方潑畢我即登場,只見水花漫天飛舞,歡聲笑語伴著溪流鳴唱一瀉而下。我們一行抵抗著水流的大力衝擊,攀爬著溪水裡的大塊岩石,好些地方溪流的落差和衝擊力讓人感到窒息,而光溜溜的岩石根本無法立足,需要2、3人在上方施以援手方可上去。更有幾處絕壁似的,連前鋒隊員也無法攀越,只好繞道而行。經過重重挑戰,克服種種艱辛,我們總算溯溪回到了我們存放梨和水壺的溪水段了,經過此番鍛煉,水靈靈的梨吃起來就愈發香脆可口了。此次溯溪之行讓人深切地感受到人在大自然中的無窮樂趣和挑戰,開心已經無法言說了。

在溪旁又小坐了會,便立起身返回帳篷去換掉這身濕淋淋的衣裳,然後解下帳篷上的防風繩,尋得間距較近的2顆山核桃樹臨時作為我們的涼衣杆了,很快樹間便是另一幅風景了。

天色微微有些暗下來了,該是晚餐時光了。從背包裡掏出了備好的豐盛晚餐,開始享受味覺大餐了。“樓上”的兄弟姐妹也開始搭鍋洗菜,整個營地呈現一片人間的繁忙景像。

酒足飯飽之後,立起身來四處閑逛,才驚奇地發現我們的大本營真是一塊風水寶地,青山環抱,頭頂一方燦爛星空,猶如坐落在聚寶盆中。為了養精蓄銳,以更好的狀態去體驗明天的首次瀑降,我們早早鑽進了帳篷裡。人躺在帳篷裡,透過天窗看著大山裡的夜色星空,真是星光燦爛,仿佛躺在兒時院落裡的涼塌上,外婆在旁邊輕輕地搖著蒲扇,講著古老流傳的童謠。不多時,“樓上”的午夜狂歡開始了,歡騰的笑鬧聲聲聲入耳,頭燈的光線也猶如探照燈似的來回掃射,想必此處的動物們也暫時遠離以避開人類的喧囂了。於是我們又鑽出了帳篷,不禁嘆服於此時的繁星點點,群山黛青的線條勾勒出的一幅繁榮星空畫卷,仿佛觸手可及。溪流間,樹叢裡和帳篷邊時而閃爍飛過的螢火蟲讓我們不禁折服於夜色中的大明山了,不由感謝“樓上”的兄弟姐妹讓我們在夜裡再次領略大明山的另一面風情了。

清晨5點多,早早起床呼吸山裡的新鮮空氣了,也趁著這會大伙還沒有起來,趕緊洗鍋燒水灌壺。弄妥後再每人泡了杯麥片,開始享受大山裡的早餐了。陸陸續續大家都起來了,7點過光景,大家收拾好一個小包,帶了中餐和相機開始向瀑布進軍了。此番上山的路可不比昨日了,坦途是短暫的,野外挑戰性的難度系數隨著海拔的增加逐漸加大,急流、峭壁、懸崖、深壑和擋道的巨大岩石不時考驗著我們這支隊伍,大家你幫我扶,齊心協力克服艱險,有好幾處地方還使用上保護繩,因為周邊沒有可以借力的樹木草叢,滑滑的泥地無從著力。總體上來說我們這批戶外愛好者體力都不錯,雖然路難走,但行軍速度還是挺快的,9點多就抵達了今天將要進行瀑降的地方了。人多地方窄,大家就站在狹小的山路上等待著,我們的瀑降工作人員開始投入了忙碌而細致的准備工作中。

等待了一小會,估摸時間還早著,我們繼續向上尋得一處暫且可休息的落腳點,補充了飲水,就開始觀望下方朋友們的動靜了。我們看見一根粗大的繩子從面前的瀑布降落,又過了若干時光,那根懸於瀑布上方的繩索開始抖動,看來我們的瀑降教練就要下來了,趕緊准備好相機,搶下這難得的鏡頭。

接下來便開始精彩的瀑降了,觀察了一下,從准備好到下去一個人要十來分鐘,女孩子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些了。估計至少還要2、3個小時才會輪到我們,就決定去探尋一下瀑布的源頭。第一次向上,DD在前開路,越到上邊越是懸崖絕壁,DD前去探望,疑是無路,於是我們從中間一個岔口進入到瀑降溪流的上方,這裡的溪流岩石層層疊疊,非常養眼,緊接著又發現原來瀑降的繩索就牢牢地捆綁在這裡的一棵大樹上。在這裡戲玩半晌,飲著甘甜的溪水,很是快哉。11點半左右,我們決定下去看看情況進展如何, 沒想到還有十六、七人在等待著,想必還需要等待2個來鐘頭光景,於是問了問身旁剛從上邊下來的朋友,上去是否有路,回答有的,只要一直向左走可走通的。於是再次決定向上,這次我決定自己去看看究竟是否有路。的確上面看上去是溪流巨石擋道,但嘗試再向前攀越,可以上的,於是我們總算看到了瀑布的源頭。好美的瀑布啊,猶如一條銀光閃閃的白色飛龍噴著水霧迎面撲來,由上到下逐漸鋪展開來,我們不禁有些驚呆了。憩息在這養在深山無人識的瀑布下,感受著這大珠小珠落玉盤般的意境,我們感嘆這是雁蕩山大龍湫也無法超越的美景。慶幸自己沒有放棄再次攀越,總算一睹瀑布源頭精品,沒有留下遺憾。在這裡拍照留念後,又停留了很久,我們想要下去了,不然只落下我們就不妙了。沒想到一看還有十人左右,瀑降平台也沒有空地可以落腳,便第三次向上,重返那棵大樹下休息,在這裡也可隱約看到下面的情況。望眼看向遠處,陽光燦爛,想必山外面是很熱的,而我們坐在這裡卻感覺到一陣陣涼意,於是挪位到太陽下曬起了日光浴。

過了陣,肚子開始唱起了空城計,但考慮到能不吃盡量不吃的原則,以待瀑降後有東西補充,我們忍著飢餓談天說地。快一點鐘時,我們下到瀑降平台觀戰了,男士下去盡管也有摔打,但是只聽得瀑布的水聲,而女孩則不同,還沒有挪步便有嬌嗔之聲不斷,遠蓋過溪流聲。感覺有點頭暈眼花了,再不補充能量估計難以應對瀑降了,於是每人吃了幾口早上剩余的肉松,暫時緩解一下血糖濃度的不足。接下來拿出相機,為剩余的幾位朋友留了個影,便趕緊層層包裹好塞入背包上層,扎好背包,再罩好防水外套,趕緊開始准備工作。

穿上瀑降安全帶,緊好背包,帶好頭盔,就要輪到我了,感覺自己的心跳開始加劇。趁著工作人員收繩子的間隙,趕緊問了問瀑降的技術要領,並暗暗告誡自己要冷靜沉著。一切妥當後,我就要正式上陣了,一再要求瀑降教練給我放得慢點。我身子後傾,雙手握緊繩索,分開雙腿慢慢一步步沿著瀑布的岩壁走了下去,開始一切順利。走在途中,突然感覺腳被岩壁擋牢,挪不動了,而繩索已經放下來(瀑降下方情況比較復雜,教練在上方看不到下面的情況),身子重心已經下移了,正思量如何才能重新調整重心,繩索又放下了一截,我整個人便如蕩秋千般迅速向右側的崖壁摔去。頓時一股強大的瀑布劈頭蓋臉地衝了下來,幾乎窒息,趕緊閉住一口氣,用手撐住岩壁,迅速將臉轉至左側,大大呼吸了一口珍貴的空氣。睜眼向下一看,媽呀,人懸在湍急的瀑布正下方,身子正經受著大力地衝擊,而正下方居然有一口看似很深的水潭。正臆測著這水潭的深度,考慮下一步如何進行時,繩索突然松下來,整個人立馬跌落下去,心中不免暗叫:糟糕,我的背包。好在識點水性,趕緊掙扎著立起身來,水倒不是特別深,只覺起身怎麼這麼吃力,低頭一看,原來背包的防水罩已經被瀑布衝落下來變成了兜水的水桶了,趕緊伸手拎起來,倒掉一大兜水,再將其胡亂一纏塞在腰間了事。放眼望去,總算在左側有塊可攀住的大岩石,水裡也有一塊可踩的大石頭,,於是重新調整姿式,從左側繼續下行。沒走幾步,好像又被什麼擋住了去路,還好這次是半個身子被阻牢了,沒有失去控制,我可以站起身來。往下一看,勝利在望了,我已經可以看見下邊站在深水潭中的保護人員了,於是做手勢詢問了他們從那邊走比較輕松。接下來便一切順利了,很快抵達底部,有人扶住了我,然後我解開背包遞了過去,再在他人的幫助下泅到了岩石上。檢查了一下自己的狀況:右手肘部略有擦傷,不過慶幸的是背包防水性能尚可,裡面沒有濕,總算保護好了相機,順利完成任務。趕緊啃了一個大雞腿慰勞慰勞自己。就這樣我的首次瀑降便到此結束了。

接下來返回大本營的道路仍然險像環生,好些地方要靠人梯、樹梯和保護繩的幫助才能下去。很佩服我們中的一個瀑降教練,在一處三塊巨石相連的地方,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往下,而他2跳就下去了,敏捷如猴子般。下山途中我們總算也有幸一睹了那些牛糞的制作者們,看來牛類也是登山高手了。一路上摸爬滾打,渾身上下濕漉漉髒兮兮,我們總算在下午4點過回到了大本營。緊接著大家抓緊洗漱,換上已經干了的衣物,再收拾停當野外的家,准備打包返程了。

雖然仍然是背著沉沉的背包,下山的路卻格外好走,若說上午經歷的是羊腸小道,那麼這會大家走的可就是陽光大道了。一個時辰不到,大家輕松愉快地返回了山腳下,頓時山腳下那家小店的冰鎮飲料全部脫銷。

稍事休整,我們便在黛青的暮色中啟程返航了。望著車窗外面的沉浸在蒼茫暮色中的群山,心也格外的寧靜。一直以來都認為大山是有靈魂的,我們登山不是為了征服,而是只求和大山進行心靈的交流,卸掉都市的煩累,重獲精神的力量。大明山,我們已經來過3次了,第一次大約在2000年春光明媚,山花爛漫時,那時的大明山正准備開發,在臨安朋友的陪同下,帶著手電深一腳淺一腳地穿越那條長長的黑黑的山洞,看到明妃七峰和千畝田時的驚艷仍歷歷在目;第二次是前年春節期間,剛好下過一場大雪,我們第二天一早趕到了大明山,大雪覆蓋的大明山展示了它不同一般的美麗,滿眼新雪的大明山讓人興奮不已;而這次則是沒有開發過的野趣橫生的味道,讓人刻骨銘心。大明山每一次都如此讓人動容,真乃一座神山!

9點過,我們抵達臨安,手機總算有了信號,趕緊向家人報了平安。接著我們集體在臨安腐敗補充能量後,車子一路飛馳,半個小時光景,我們於夜裡12點不到總算平安回到杭州,又歸於都市的繁忙喧囂中。



(露營基地)



(山澗溪流)



(奮力向上)



(教練試降)



(工作中的教練)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