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裡古鎮的民居不少,雖不像周莊全部沿河而建,卻給人空間感。這裡的河道更為開闊,是用青石板鋪成的。 在同裡最為出名的是“一園、兩堂、三橋”,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園是江南名園退思園,此園在不大的面積裡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園林給人一種移步換景千變萬化的感覺。兩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蔭堂。三橋指的是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
同裡的民居、園林都很好看,不過我在同裡最偏愛的莫過於橋了。
同裡處於五湖環抱之中,鎮內街巷逶迤,河道縱橫,因而也就留下了眾多的建於各個年代的古橋。在古鎮,最古老的橋是思本橋。它建於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雖經風雨侵襲,至今仍巋然不動,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橋名“思本”,乃取“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之意。
在同裡,最小的橋該是坐落在環翠山莊荷花池上的獨步橋。此橋橋面總長不滿五尺,寬不過三尺,兩人相遇需側身而過,單孔拱形,小巧玲瓏,堪稱一絕。而最能反映同裡人勤奮好學的橋,則莫過於普安橋,又稱小東溪橋。初建於明正德元年(1506年),在其西側石壁上,刻著一副十分引人注目的對聯,上聯是“一泓月色含規影”,下聯為“兩岸書聲接榜歌”。最富有神話色彩的古橋是富觀橋。在此橋的龍門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裡魚化龍”的石雕。
烏金橋坐落在鎮西北郊,是當年蘇州到同裡的必經之路,也是古鎮的重要入口。那一年古鎮百姓為迎接太平軍,一夜之間修建了此橋。橋面中心方石上特意刻了一幅“馬上報喜”圖,以預祝太平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古鎮最有名的當然是前面提到的“三橋”,三橋位於鎮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態佇立在三條小河的交彙處,碧水映古橋,綠樹藏嬌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走三橋”則是同裡古老的民間風俗。
同裡除了造型不同的各種古橋吸引著游人,還有各式各樣的河橋讓前來古鎮的人大開眼界。所謂河橋,北方人稱之為水碼頭,南方人叫它河埠頭、河橋頭。同裡是水鄉,鎮區河道總長5公裡多,是典型的家家臨水、戶戶通舟的水鄉古鎮。
交通
蘇州南汽車站每天都有多趟車直達同裡,上海八萬人體育場早上也有直達旅游車,下車走5分鐘就進入古鎮。也有2元一位的觀光小車帶你游覽,不過會很受約束。
住宿
呂家客棧在同裡旅游區+水系中心,電話0512-63330674。住宿需預定
特色飲食
狀元蹄、糕裡蝦仁、香油鱔糊、雞頭粥(芡實粥)、白魚、呂家客棧花餅子、酸菜干絲、香菇燉純草、襪底酥、青團、酒釀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