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記得幾年前,買了一本《中國自助游》,其中一個地方吸引了我的眼球,它的名字叫“雪鄉”。一直生活在廣州,連什麼是下雪都沒有見過(比較慚愧),幾年前去了一次衡山,平生第一次看到了“雪”,回來後腦海裡一直忘不了那滿山白雪的情景,便開始和GF密謀去東北游蕩一番了。
我在網上召集了一些驢友,由於是計劃春節去的,時間尚早,便沒有制定很詳細的線路。在12月底,無意中問了一家票務點,得知廣州-哈爾濱-廣州的來回雙飛機票是2600元/人(包括機場建設費),自己有些心動,便臨時改變計劃,決定元旦去東北了。這時離元旦只有5天的時間,自己只有“臨急抱佛腳”,上班“偷雞”查資料,完善自己的行程資料,終於趕在出發前,把整個線路定了下來。Part 1:
07年的元旦,我和GF一早就各自背著個65L的大包,登上飛往哈爾濱的飛機,正式開始我們的元旦東北之旅了。在常州中轉機的時候,一下飛機,已經感受到北方的寒冷,雖然沒有下雪,但溫度已經比廣州低很多了,估計也就4、5度左右。趕緊把我們的滑雪衣褲穿上,呵呵,我們的行李立刻減負了不少。差不多在哈爾濱機場降落的時候,我和GF兩個菜驢把頭往下望,希望看到滿天的白雪歡迎我們的來臨。可惜我們看到的只是田野、路邊一堆堆的積雪而已。
在飛機降落到停機坪,等待下機的時候,發現地面的寒氣不斷滲入到鞋裡。讓我們兩個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冷”。哈爾濱機場比較冷清,人不多,穿過兩重防風簾,衝上了開往“安發橋”的機場大巴(20元/人)。不到35分鐘,車已經到了“安發橋站”,這裡離中央大街非常近,附近也有不少旅店和賓館。我們打車(8元)去東風街,找到了網上比較有名的“黃金賓館”,推開賓館的那兩道厚門,一道古老的電梯便呈現在我們眼前。這賓館是典型的俄羅斯風格建築,最有名的是它那一架非常古老的拉門電梯(據賓館人員介紹,已經有103年歷史了,最多只能承重4人),這電梯與電影《花樣年華》裡那電梯幾乎一樣。經過一番砍價,以雙人房130元價格入住。
放下行李,立刻跑出去感受東北地區的冬天氣氛。這裡離中央大街也就10米,中央大街跟我們廣州北京路一樣,屬於步行街,中央大街路面都是青石路面,中央大街兩旁的建築物都非常有異國情調,仿佛就是一條歐洲的建築長廊。相比之下,廣州的北京路步行街就遜色不少了。
由於東北地區太陽下午3點多就開始下山,大概5點的時候,天就會全黑了。為節省時間,我們便先去索非亞教堂參觀。索非亞教堂離中央大街不遠,步行10分鐘就可以到達(若坐公交車,到“哈一百”或“時裝大廈”站下車即可到達教堂)。索菲亞大教堂的前面廣場非常宏大,五彩的照燈在不停閃爍,而教堂頂上是綠色的拜占庭式球狀尖頂,頂上是高聳的十字架,典型的俄羅斯風格的帳篷式尖頂。通過暗黃的照燈進行修飾,使人誤以為已經置身於莫斯科的紅牆。
索非亞教堂的門票15元/人(學生票10元)。教堂裡面其實是“哈爾濱歷史博物館”,詳細介紹了整個哈爾濱的城市和教會歷史,通過圖片,可以了解到哈爾濱的城市變遷。讓我和GF最感興趣的還是教堂裡面的天花了,雕刻的圖案非常精美,對著天花不停地狂照一通。
這時天已經全黑了,溫度也越來越低,我們已經戴了帽子,穿了2個手套,都感覺到不斷有寒風吹到臉上,感覺刺骨。我們穿的是普通的登山鞋,由於路面的積雪已經變成了冰堆,感到非常不方便,一不小心就會滑倒。
我們徒步回中央大街,去了“華梅”西餐廳,吃了一頓正宗的俄羅斯大餐,這裡人非常多,典型俄羅斯裝修風格。兩個人點了串燒牛裡脊,悶罐牛肉,意粉,馬哈魚,酥油西蘭花,最後埋單103元,屬於超級FB的一餐。(個人意見:這裡服務意識和態度比較差,白開水都要10元/壺,菜的味道還不夠以後我們去的“露西亞”餐廳好。
剛出“華梅”西餐廳,對面就是有名的“馬迭爾冰室”,我們南方賣冰棍都是放在冰櫃裡賣,而這裡冰棍,是放在外面賣的,很多人買面包、冰棍和糖葫蘆。面包1元一個,而“酸奶”2.5元/瓶,“冰棍”1元,在零下7度吃冰棍,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晚上的中央大街熱鬧得很,大街兩旁都有冰雕,雖然不大,但配合冰雕內的燈光,構築成一幅幅特異的街頭雕塑,讓我們這些南方的旅客感到新奇和驚喜(不要取笑我,沒有見過世面的就是這樣的啦)。一直往江邊方向走,十幾分鐘就到了“防洪紀念塔”。廣場到處是放鞭炮的游客,五顏六色的煙花不斷地照亮松花江。松花江已經結了冰,冰面上用巨型的冰塊砌成冰梯,10元就可以嘗試在松花江上滑冰梯的感覺了。已經結冰的松花江江面異常滑,我和GF一踏進去就根本不能正常行走。我們只好花費了85元買了2雙雪靴,雪靴似乎起了作用,再次踏進松花江不是那麼難走了。(可惜雪靴沒有帶到東升用於穿越,讓我在途中摔倒了幾次,比較狼狽,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不到晚上10點,最熱鬧的“中央大街”兩旁的商鋪已經關門休息了,使我們這些夜貓子非常不習慣。入鄉隨俗,只好回去睡大覺了。
雜七雜八情報:(說明:以下資料部分是我親自問過的,部分是網上查到的)
1.保暖:穿衣:一般來講,最裡面應該是保暖內衣,第二層是棉襯衫,第三層羊毛衫,最外層是長衫的羽絨服。有了這些,零下30度也可以跑出去玩了。褲子的話,在室內穿的是棉褲,穿兩層應該可以搞定。我和GF來之前,擔心寒冷,准備了很多厚衣服,其實東北雖然只有零下10多度,但感覺還比較適應。我這次旅行,褲子就穿了棉褲和滑雪褲/衝鋒褲,衣服更簡單,就穿了一件毛衣,外加一件滑雪羽絨;其他衣服根本沒有派上用場,白拿了。
手套和帽子:東北衣服可以少穿,但帽子和手套一定要用,對你自己的身體保暖非常有幫助哦。去了東北7天,我的帽子基本上都扣在我的頭上。而我同時戴了2雙手套,裡面是一個薄的手套,可以方便取出來進行拍照,外面就是一雙厚手套,用於保暖。2.防干燥措施:防干燥:在東北的旅店房間裡,因為暖氣的緣故,相當干燥,一定要做好保濕的工作。我每天在賓館睡覺前一定會在屋子裡放盆水。否則明天鼻子肯定非常不舒服。3.哈爾濱交通介紹: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位於城市西南35公裡處,機場巴士票價20元,終點是民航大廈(中山路99號,聯系電話:0451-82896432),途中經停康安路、通達街、安發橋、哈工大、火車站、文昌街六站,全程大概40分鐘左右。如果去中央大街方向,就坐到“安發橋”站,下車打taxi,不用跳表就可到。
而市區去機場的班車始發站是中山路99號民航中心售票處門前(每半小時一班,全程用時約50分鐘,班車服務電話:0451-82896432),道裡區新陽路30號新陽路售票中心可有發往機場的班車(咨詢電話:0451-84506688)。
出租車,絕大部分起步價8元/3公裡,1.9/公裡,計量單位為0.5公裡。等候需按時付費。但是緩行不跳字。
哈爾濱火車站只售三天內的火車票,其余預售8天的要到哈市各代售點出售,代售點很多—郵局、銀行、書店都有。教育書店火車票訂票電話:0451-5683253/845965584.滑雪場:亞布力滑雪場:從哈爾濱市到亞布力有火車,也有汽車去,汽車站就在火車站出口正對面。
歐亞滑雪場:在小杉樹國際青年旅舍旁邊,80元2小時(公園門票10元,滑雪可以用門票抵掉10元),教練50/小時,可以2人請一個教練。比較適合初學者。
5.住宿:
黃金賓館:在機場門口坐機場大巴(20元/人)到安發橋下車,打的8元到中央大街旁邊的東風街的黃金賓館,標准間門市價130元/雙人房,電話:0451-84618013
楓葉家庭旅館中央大街店:電話0451—88728065/89927289,設施齊全,88元/天,是個好地方。有雙人床,29寸數字電視,熱水器,衛生間及全套廚房用具。安有防盜門。
林苑賓館:哈爾濱市道裡區田地街118號,0451--84670458,近“哈一百”,去中央大街和火車站都很方便。98元住兩人,138元住三人。
哈爾濱小杉樹國際青年旅舍:從火車站廣場右側公交站處乘11路(1元/人)公車到“醫科大學”下車向繼續同方向向前走,再走5分鐘就到(路邊有個部隊加油站)了,床位30,普通間70,標間140元。地址: 黑龍江省 哈爾濱市 南崗區學府路83號,新境街與學府路交叉口,距學府路50米處。聯系電話 : 0451-83005008,83005009,傳真 :0451-830050086.其他景點
太陽島公園:從防洪紀念塔有四個途徑過江到太陽島公園,船、纜車、汽車和濱洲鐵路橋步行。狗拉雪橇(20元),纜車(30元單程60元往返),走路(免費)。馬車挺騙人的,20元兜一圈還什麼也看不到。島上也有雪博會,80元的門票!(可乘101、102、103路電車,13、79路公共汽車,再轉乘游船可直達景點。旅游專線車在友誼路沿松花江公路大橋可直達太陽島。)也可以坐船過去,在碼頭左面50米處有去太陽島的輪渡:龍船鳳船每人單程2元/人。門票30元/人,極地館90元/人,聯票100元/人。
冰雪大世界:從火車站可以坐88路車直接到冰雪大世界。它緊挨著松花江邊,整個一個冰的城堡王國。天有點微暗,冰雕裡亮起了燈。透過冰層散發出來有另一番的味道。門票110人/人(學生可以半票,50元/人)。
虎園:在江北,但是和太陽島公園距離比較遠,太陽島公園會有直到虎園的車。虎園的關門時間很早(下午四點)。虎園不是買完票就能馬上進去的,進虎園需要坐園內裝有鐵網的車,那個車的數量是有限的,雞什麼的不能自帶,虎園裡有賣的,都是活的。7.吃:東方餃子王:在中央大街從最南往北走,首先經過“東方餃子王”,它是哈爾濱的比較有名的餃子連鎖企業。建議吃:三鮮(1.6元/兩),西芹豬肉(2元/兩),黃瓜鮮蝦(7元/兩)
百花園:它在中央大街和西十三道街路口,百花園的點心比較好吃,有一定特色。
老都一處:西十三道街上還有一家餃子館,叫老都一處,比東方餃子王歷史久遠多了。
老上號砂鍋居:在中央大街再往前走一段,在中央商城邊上,中央大街和大安街路口有老上號砂鍋居,特色是砂鍋,各種餅價格也比較經濟。老上號有一種肉腸和他們的熏醬都不錯,可以嘗嘗粉腸、松花雞腿、松仁小肚啥的,另外雞肉丸子豆腐砂鍋名不虛傳。蔥油餅比手撕餅好吃。
毛毛熏肉大餅:在大安街上,離中央大街也就幾十米。味道很好,也不貴,它的餅是用豬油烙的,特香,同時一定要點“熏肉”。
賓鵬餃子館:總店在新陽路和安廣街街口,店面衝著新陽路,坐公交車到安升街下車。總店的環境一般,地理位置好,分店相反。
熏醬食品:比較有名的熏醬專賣店有“一手店”和“裕昌店”,品種有雞手、雞翅、豬手、豬頭肉、熏肚、脊骨、豆腐卷、素雞等等,這兩家都是專賣店。在果戈裡賓館對面,果戈裡大街和巴山街口有家“一手店”,裡面有座位買點熏醬。
秋林紅腸和面包:在果戈裡大街那兒,秋林的紅腸叫“裡道斯”,有密封好的,也有散裝的。面包最著名的就是“大列巴”了,一個四斤,俄式風味,外皮是硬的,列巴皮需要刀切,但是裡面很松軟,它是用硬雜木烤出來的。秋林點心、蝦糖和酒糖也是特色。
8.購物:秋林:是哈爾濱的購物中心區之一。附近有“遠大購物中心”、“松雷商廈”和“新世界百貨商場”。
秋林地下商場:地下商場在“果戈裡大街”和“東大直街路口”為中心,主要經營的是服裝,高中低檔都有。它的地下一層是買食品的,可以買到哈爾濱特產:秋林紅腸、大列巴(直徑約25cm高15cm的大面包,15元)、秋林牌糖果(其中牛軋糖幾好吃,還有酒心糖、龍蝦糖)、老鼎豐冰糕、俄羅斯巧克力。南崗的秋林商場對面,有一間副食品商場,裡面的副食種類更加多,很多當地人去。肉聯廠的鋪子還可以把紅腸抽真空打包,1元/包。
俄羅斯風情街(中俄民貿市場):這是一條街,兩旁都是賣不知道是俄羅斯商品還是義烏小商品的小店,據說是最佳買俄羅斯商品的地方,比中央大街便宜好幾倍。
其他教堂:從兒童公園走到革新街,路邊有很多小店。走到兒童公園還有俄羅斯風情園,晚上可以到這兒泡酒吧,在革新街與果戈裡大街路口有個教堂,它沒有索非亞名氣大,叫聖·阿裡克謝耶夫。Part 2:賓館的暖氣非常暖,非常舒服,根本不感到自己已經到了嚴寒的東北,導致我們兩個懶豬睡過了頭,到了8點多才解決了早餐。如果去雪鄉估計時間比較緊,便改變計劃,先去吉林看霧凇了(事後發現這次幸虧先去了吉林,要不然就要訓街了)。
打個Taxi(10元)去哈爾濱火車站對面的“南崗客運站”,這裡的汽車站人不多,很干淨,全然沒有廣州的髒、亂、差。買了去吉林市的汽車票(61元/人),在車上度過了無聊的4個多小時,唯一的收獲就是在車上重溫了“黃金甲”,發現D版的東西質量還是可以的。下午2點多到達了吉林市。
吉林市只是一個小城市,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估計是沒有下雪,同時很多家庭都燒煤所導致。我們出了汽車站,往左拐不到20米就見到一個十字路口,路口有一個公交車站,我們花了1元/人,便坐上30路公交車,向松花江邊進發了。松花江邊也叫橋頭廣場,這裡有很多賓館、旅店供我們這些窮人家挑選。我們以120元的價格在30路公交車總站旁邊的“天使賓館”入住,這裡比較幽靜,前台服務員非常熱情,向我們介紹了詳細的當地旅游購物情報。
吉林溫度不是很低,也就是零下4度左右,聽服務員推斷,明天肯定沒有霧凇(要零下15度才能看到),我們倒沒有所謂,反正已經來到了這裡,也就隨遇而安吧。在賓館對面的一家醬骨架店吃了個午飯,那裡醬骨架30元/2斤,真的價錢公道啊,味道比廣州的東北菜味道好。吃飽了,就去松花江邊溜達,松花江橫跨整個吉林市,岸邊已經結了冰,兩岸的松樹都是干禿禿的,沒有一些生氣。只是路面的一堆堆積雪告訴我們,這裡曾經下了一場大雪,我們兩個在岸邊溜達了大半個小時,不斷感到一絲絲的寒意(發現無論在哈爾濱還是這裡,靠近江邊都非常難受,非常冷),便打Taxi(5元)去“東市場”看人參、鹿茸了。
東市場是吉林市有名的人參、鹿茸產品集散地,我們去到的時候,已經5點多了,那裡大部分鋪頭已經關了門,我倆隨便逛了逛,發現價格相差很大,根本不能辨別真假。後來逛進了一家店鋪,店主是一個30多歲的男人,他已經准備關大閘了,見到我們進來,很隨意地跟我們閑談,讓我們了解了不少關於人參、鹿茸產品的知識,也讓我們看到了這些產品造假的一些伎倆,呵呵,回到廣州可以做“專家”了。
在店鋪泡到7點多,便告別店主,去當地“步行街”找吃的。在“河南街”就看到了有名的“新興園餃子館”,這家店鋪比較古老,一上二樓,感覺回到了80年代,這裡以蒸餃為主,我們點了海鮮餡餃子(9元/15只),豬肉餡餃子(8元/15只),炒雞(16元/盤,很多雞肉啊!)。
晚上的吉林市變得冷了很多,十車道寬的馬路,沒有幾個人和幾輛車,穿的登山鞋踩在路面的冰上,發出吱吱的叫聲,非常刺耳。再次經過松花江畔,發現江邊燈火通明,凍得出奇,心裡突然有了一個念頭“明天會不會有霧凇看呢”?
私房情報:
1.交通哈爾濱市公路客運總站電話:0451-53640770哈爾濱南崗站普通廳查詢電話:0451-536659012.住東關賓館:在橋頭廣場,朝南的房間看到江邊的霧淞。0432--2160114 普通客房210元。
江城賓館:處於橋頭廣場,0432--2162770、2162777、2451333 標間:220元,條件跟東關賓館幾本差不多。
交通賓館:中康路6號(電話0432-2161800,標房150元/晚),離火車站很近,出站後一直往前走大約200米,就到了。
銀河大廈:在江邊,電話:0432--4841780 標間230元,3人間270元。
吉林市公安局金盾招待所:電話:0432—2011026, 標間160;雙人普間80,單床位40;三人間90,單床位30。
吉林市勞動賓館:前身是市勞動局招待所,位置離車站很近,從15元一個床位到100元一個標間,電話:0432—2556476
3.看霧凇吉林電視台每天晚上10點左右有霧淞指數,預測第二天霧淞出現的概率。Part 3:心裡惦掛著霧凇,不到6點就爬起來,打開窗戶,一陣清爽的寒風吹了進來,人也精神了不少。從窗望出去,天比較灰蒙,似乎昨天晚上沒怎麼下雪。跑出賓館,江邊已經有不少人像我這樣來碰看霧凇的運氣,不過呈現眼前的只是江邊那一排排光禿禿的松樹,給人一種荒涼的感覺。在江邊看了一會老伯的晨操,靜靜聽著小教堂發出的鐘聲,也不失為一種樂趣。回到賓館,看了一下溫度計,才-5度,估算去霧凇島應該沒有什麼看頭了。但來了不去一次,似乎也比較可惜,最好還是決定去霧凇島,算是“到此一游”。
從江邊打車去“吉林客運站”,買了8點去“烏拉街”的車票(6.5元/人),9點半就到了“烏拉街”了。但所謂的“霧凇島”並不是在烏拉街,而是位於“韓屯渡口”,兩者相距6、7公裡。從烏拉街找了一輛小Taxi(10元/2人)去渡口,在荒蕪的田埂路上,顛簸了十幾分鐘,便到了韓屯渡口。
渡口與霧凇島中間有一條河流相隔,需要渡船才能過去,船是一種大鐵船,用人手進行擺渡,比較特別。插在船尾印有“霧凇島”的旗幟迎風飄揚,大老遠就能望見。交了上島費15元/人,眨眼就到了對岸。島不大,走一圈,估計1個小時就可以了。因為這幾天天氣不是很配合,所以都沒有霧凇看,島上住宿的人不多,比較冷清。由於之前我有朋友在十幾天前來過這裡,回到廣州後,給我看了他們的照片,使我對這裡有很大的期望。沒有了霧凇的裝扮,島上也自然變得缺乏生氣,到了差不多離開的時候,發現天下起了毛毛雪,島上工作人員很肯定告訴我們,明天很大可能有霧凇。(暈到!)可惜我們時間安排比較緊,既然沒有什麼看頭,在島上逗留了2個多小時,便郁悶地離開了。
離開霧凇島,回到吉林已經2點多了,去了昨天逗留過的那家“參茸店”,買了一些當地特產。趕回賓館拿了行李,打車(5元)到汽車客運站,買了下午4點回哈爾濱的班車(43.5元/人)。利用候車的時候,還買了幾個番薯,真的很甜啊。由於下午開始,溫度下降很多,回哈爾濱走高速的時候,非常大霧,能見度也就2米左右,班車打開了車頭燈,什麼都看不到,整個車廂被濃濃的大霧籠罩著,路上不時發生其他車輛事故,所以當時非常緊張。老天保佑,在晚上8點,終於安全到達哈爾濱。
發現晚上的哈爾濱利用燈飾、冰雕把整個城市裝扮得非常耀目,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回到熟悉的“黃金賓館”,吃了好吃的“馬迭爾冰棍”,便去了中央大街旁的“露西亞餐廳”解決晚飯。這是一家俄羅斯餐館,內部風格非常有特色,長長的蠟燭,典型的西方暖爐,開始掉色的鋼琴,似乎置身於一家古老的西方大院裡。點了紅茶(可以無限加水,不收錢)、肉餅、悶罐牛肉、俄式紅腸、油煎包,2個人居然吃不完,結帳不要發票,還可以9.5折。個人覺得比所謂的“華梅餐廳”好。
吃飽後,又去了松花江溜達,看人家燒煙花,天越夜,溫度變得越來越低,呵呵,估計要下雪了。由於明天要早起,便回去休整,准備迎接明天的長途跋涉了。雜七雜八情報:
1.關於來回韓屯渡口的交通韓屯渡口與烏拉街之間沒有專門的車來回,所以去渡口的時候,一定要記下司機電話,當你回程的時候,提前十分鐘通知司機就可以很快速的回到烏拉街了。我們這次吃了不少虧,當時以為很多車來回渡口和烏拉街,所以當從島上回到渡口的時候,居然沒有見到一兩車,需要島上工作人員幫忙聯系,但我們已經過了岸,就不能再上島,便在荒蕪人煙的渡口傻等了半個小時,差不多凍僵了。
2.觀看霧凇一般去觀看霧凇,可以到韓屯,也可以去土城看。土城子渡口離吉林市較遠,從吉林市區打,90元錢/車左右。土城子風景較為原始。若坐班車去,可以在長途客運站乘長途車去土城子,下車轉乘三輪摩托車去。
3.吉林-雪鄉我在吉林查了一下時刻表,在吉林市,有火車到五常,如果去東升林場的話,就可以省了不少時間了(線路:吉林-五常-山河-東升林場)。但我們兩個由於遺漏一些東西,需要先回哈爾濱,浪費了不少時間。
4.吉林-哈爾濱吉林返哈爾濱的火車:8:00有一班火車2015,中午13:00到哈爾濱,二十多元,也有K129次可以到哈爾濱,11:34開。吉林返哈爾濱的汽車:客運站在火車站旁邊,6:00起每小時一班車,四個小時到哈爾濱。
Part 4:今天是比較枯燥的一天,基本在車上度過,我們兩個需要一早從哈爾濱出發,趕在晚上前到達東升林場。由於時間比較緊,我們這兩個懶人都不敢睡懶覺,一早就從黃金賓館出發,打Taxi(9元)到火車站對面的“汽車客運站”,買了哈爾濱到五常的車票(26元/人),8點45准時出發,一路上居然給我們看到了霧凇的美妙景色。國道兩旁的樹上掛滿了霧凇,好看得很,可惜我們不是包車,不能下車照相,不過已經填補了昨天在霧凇島的遺憾了。不斷望著兩旁的霧凇景色,很快2個半小時車程就過去了。
五常應該算比較大的城市,隨便吃了中午飯(46元/2人),上了一輛人力車(2元/2人)去五常汽車站,買“五常”到“山河屯”的汽車票(6.8元/人),12點40的車,班車在城市裡轉了幾個圈還不走,由於我們一定要在下午2點半前到達山河(趕唯一的一班“山河”到“東升”的班車),所以便不斷催促車主快走。終於車主裝滿了人,肯走了,在1個小時的煎熬中,下午2點10分到了山河。
其實山河到東升每天只有一班車,班車車號是69399,車主叫郭姐,之前我查的電話已經過期,她新的電話號碼是13804618959,班車會在14:30分從“山河”開出。一下車問了老鄉,知道班車停在“龍山賓館”旁邊,便跑去“龍山賓館”,終於趕在2點半找到了這車,車是豪華大巴,20元/人。
班車很准時開出,走不遠,已經進入林區了,路很窄,兩旁都是已經砍下來的林木,不時見到很多貨車正在裝載林木,聽車上老鄉介紹,一棵樹長成需要20年,伐一棵樹人手的話,40分鐘足夠(機械就更快了)。哎……….
在林區,不到3點半,天已經差不多黑了,車不斷深入林區,溫度也不斷下降,甚至車廂玻璃的內側都已經結了冰,車外溫度估計會有零下十多度了。在寒冷的車廂內,渡過了4個小時,晚上6點半,我們抵達海拔400米左右的東升林場。來之前,已經跟當地的陳甲岱聯系過(電話號碼:0451-53552803,13766985803),車剛停已經見到穿紅衣服的他站在車門,等我們了。零散的燈光告訴我們東升不大,估計也就二十多戶人家。各戶的狗聲似乎不是很歡迎我們這些外人,每個房屋上都是厚厚的積雪,房屋外是一排排籬笆,忽然我想起了一出電視劇《女人.籬笆和狗》。天雖然冷,但我和GF覺得很舒服,天上的星星也多到不得了,每一顆都很大,很亮。
走進甲岱的家,發現這裡已經是一個“聯合國”,他家被各地的驢友占據,他們大多數是今天從雪鄉穿越到東升的團隊。這裡住宿的30元/人(包括當天晚上的晚餐和住宿)。甲岱很客氣,堅持要我們在他們爺爺屋裡吃飯,我們坐上他家溫暖的東北大炕,一邊吃,一邊和甲岱的爸、爺爺和奶奶聊。他們幾位很健談,不僅談了以前的林場情況,也談了他們很多的生活趣事,一頓飯下來,使我們這些後輩獲益非淺,同時也對當地民風民俗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吃完飯,去外面走了一圈,這裡很恬靜,除了不時的狗聲,也就剩下我們踩到雪發出的聲響了。而其他驢友燒的煙花,不時照亮整個天空,為這裡注入另類的色彩與聲調。
由於明天只有我們兩個穿越到雪鄉,所以明天就由甲岱的爸爸做向導,帶領我們這支2人小分隊穿越到雪鄉。睡之前,專門與陳老爹聊了一下基本情況,得知前幾天雪鄉和東升非常火爆,他們甲岱曾經在1號和2號,帶領80多人(分成2隊)穿越到雪鄉,而雪鄉也人滿為患,住宿也非常緊張。呵呵,幸虧我們沒有2號到這裡,要不然,就要睡大街了。由於我們沒有雪套,便在甲岱家搞了一個簡單的雪套應付(第二天的穿越還勉強可以應付)。無意中問起什麼時候會下雪,陳老爹望了一下天,說了一句:“明天肯定下大雪。”(事後諸葛亮:在東北,如果溫度較高,持續幾天後,若天氣突然降溫,第二天一定會下大雪。)
睡在溫暖的大炕上,伴隨著“汪、汪”的狗叫聲,很快就去叫周公了。
雜七雜八情報:
1.交通哈爾濱---五常,哈爾濱到五常的車很多,最早在5:40就有車去;
山河--東升的班車通常在14:30分開出,但是並不是固定死,若各位趕不上,可以先去郭姐聯系。
包車進入:從哈爾濱包車(小面的,最多坐6個人)去東升林場,600元/車,大概5個小時到。網上推薦的司機:祝師傅13936172319;許師傅13903669388;2.東升特產東升有一些山野菜:蘑菇、爵菜、野生松果、木耳、野生木耳,我在甲岱家買了1斤野生木耳(25元/斤),回廣州後,老媽還說我買得挺好的。Part 5:
早上起床,跑到屋外呼吸新鮮空氣,居然看到了藍藍的天,村子比較安靜,屋頂是厚厚的積雪,公路一邊是村子,另一邊就是茫茫的樹林了。映入眼球的顏色除了白色,剩下的就是綠色了。我們兩個很早就洗刷完畢,吃過早餐才7點半。便與陳甲岱告別,跟著陳老爹開始出發了。
由於大部分的驢友都是前幾天就已經從這裡穿越到雪鄉了,所以今天就只有我們2個人加上陳老爹從東升徒步到雪鄉,聽陳老爹說,前幾天,這裡滿山都是穿越的隊伍,剎是壯觀。反觀我們,優哉悠哉,邊走邊照相,原先4.5小時的路程,我們硬是走了6個小時。
陳老爹原先是林場的職工,對山裡的東西了如指掌,對林場有一種很深厚的感情,同時他很健談,不停向我們介紹山裡情況,以免我們覺得悶。他總是不緊不慢在前面走,我們停下來狂照,他都沒有催促過我們,只是靜靜地在前面不遠地方,便抽大煙,邊等我們。其實從東升到雪鄉,就一條路,其中有2個岔道,選擇走右面的那條小道就可以了。滿山都是白雪,整個山嶺就只聽到我們發出的聲響,感覺比較好。走在小路上,不時聽到流水的聲響,陳老爹介紹我們腳下就是河流,只是積雪覆蓋在上面,而河流不容易全部結冰,所以形成了人在上面走,水在下面流的情況。由於之前比較多人走這條線路,路面中央的積雪已經被踏實了,並沒有之前我想像中的困難。倒是我們兩個穿的都是普通的登山鞋,鞋底打滑,比較麻煩。
兩邊林子裡的雪非常深,登山仗插進去就不見了一半。在前半程爬山的過程中,我們還看到了雪凇,真是比較幸運。因為如果晚了,太陽上了山,雪就開始融化了,所以當我們走到後半程(靠近雪鄉這邊)的時候,數枝上的雪都已經融掉了。(個人意見:若要看好的景色,估計從東升徒步到雪鄉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經過6個小時的跋涉,我們終於到了雪鄉。
到了雪鄉,給我的第一印像是:熱鬧!路兩旁的民居都已成為小旅館,賣雜貨、特產的商鋪沿路可見,叫賣聲、汽車喇叭聲不絕入耳,這裡與寧靜的東升形成強烈的對比。在雪鄉裡,有一座小橋,橋下的河流被厚雪覆蓋著,站在橋上,遠望環繞雪鄉的山脈,山上都是灑滿積雪的林海,看上去就像一幅水墨畫。發現這裡每個房子屋頂的積雪非常工整,不知是否被人修葺過,雪就像厚厚的大棉被覆蓋在屋頂上和柴堆上,到了做飯的時候,各家各戶的炊煙裊裊升起,使人身置其中,甚是愜意。
到雪鄉後,陳老爹帶我們去張艷麗家住宿(0453-7410883、13634539195),她家就在小橋不遠的地方。張艷麗也比較客氣,我們以很低價格入住(80元/2人,包括當天中午飯,晚飯,當天住宿,第二天的早餐和午餐)。與陳老爹吃過午飯,他也就與我們告別回東升了。
由於時間不多,我們兩個便抓緊時間去滑雪了,考慮我們是沒有任何經驗,便去了個私人的滑雪場先熟悉熟悉,這裡80元/人/2小時(包括所有裝備),好不容易穿上了滑板,卻不知道怎樣能走上斜坡,沒有辦法,只有再以50元/小時的價格,請一個教練教我們。經過一番點撥,終於知道怎樣控制自己身體,用了10分鐘,爬上了斜坡,馬上衝了下去,開始幾次摔得連滑板和滑雪棍都甩到老遠,幸虧穿了滑雪褲,倒不覺得很疼。摔了幾次後,掌握了一些竅門,後來從十幾米的地方滑下來,也沒有怎麼滑倒了。倒是每次往下滑之前,要大聲呼喊下面的人快走開,以免發生意外。
在張艷麗家吃過一般的晚飯(2肉一菜),便跑出去閑逛了。為節省時間,先找了鄭長嶺(13946303775)預定明天回哈爾濱的面的車票(車可以坐9人,每人150元)。
雪鄉不大,從頭走到尾,也就20分鐘,晚上的雪鄉熱鬧非凡,到處是放鞭炮的人,五顏六色的焰火照亮雪鄉的天空,為這旅游熱點增加了炫耀的色彩。我還買了之前“只聽其名,不見其人”的“凍梨”,才2元/個,買回去後,先用水泡一下,一咬下去好像沒有什麼味道。似乎盛名難符哦。
雜七雜八情報:1.穿越:從東升穿越到雪鄉,在進林區的時候,要交15元/人的管理費,到了雪鄉就不用交60元的管理費用了;
東升穿越向導費用:50元/人。如果需要向導幫你背行李,大概是50元(可以講價);如果只是住宿在雪鄉,就需要交納60元/人管理費用;
2.雪鄉住宿:
周大姐家:電話:04537410798,住宿30元/人,可以衝涼。
畢大姐家(0453-7410722,30元/晚),很干淨,有衝涼地方。
聚緣家庭旅館:主人杜運生,電話0453-7410795,3766646177,雙人床兩面是玻璃窗,前面就是雪鄉滑雪場,有熱水可衝涼。
勇者之家:黃立偉的親戚,如果各位從東鄉穿越回雪鄉(雙峰林場),穿越途中就是他來接替黃立偉做半程向導。
雪鄉賓館:三星級,收費不貴(大約是200元標間,也可以算床位,60元/人),還是長汀開往雪鄉的班車站點。
劉明文:聯系電話(0453-7410726);
楊曉芬大姐家:0453-7410807;
雪鄉人家:張立財(0453-7410717);
雪鄉人家:張利友(食宿): 0453-7411460;
雪鄉第一家:0453-7410726 7568608 大娘人好,也非常熱情;
Part 6:一早醒來,發現居然正在下雪,雖然不大,但始終是我們第一次見到下雪(比較菜,沒有辦法)。立刻跑到滑雪場再玩了一陣,發現雪越來越大,可以見到一片片的雪花落到身上,輕輕地把雪花抓在手上,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完整的花朵的形狀,當時真的很興奮。跑過橋頭,發現雪鄉已經籠罩在一片大雪之中了,估計昨晚已經下了不少雪了。屋頂上厚厚的大雪、房屋裡不斷飄出的炊煙、偶爾露出來的太陽,構成了一幅令人賞心悅目的美麗圖畫。
我們跟著一隊攝影隊,爬上了雪鄉的後山,這裡正對面是兩座山峰,蔥郁的山林中,襯托著雪白的積雪,看上去簡直就是一幅水墨畫(這就是雪鄉也叫“雙峰林場”的緣故了)。如果說雪鄉積雪的房子是一種美景,那雙峰這裡給人的,就是另一種幽靜的神韻了。這裡絕對是拍照的好地方,恬靜的雙峰、山下飄著炊煙的房屋,構成了一幅美倫美喚的照片。
開心的時間總是很容易過,一眨眼已經是中午12點了,立刻收拾行李,去周大姐家門口集中准備回哈爾濱了。我們這次的包車一共是9個天南地北的驢友,在車上,大家不斷交換各自的照片,分享自己的旅程心得,欣賞了從其他驢友五大連池拿回來的火山石,見到了長白山美麗的照片,讓我們長了不少見識。車開得很快,3點已經到了山河,4點到了五常,晚上6點已經到了哈爾濱的中央大街了。
各自道別後,徒步回到熟悉的“黃金賓館”,放下行裝,再次品嘗了“露西亞”餐廳的美食。便准備去看冰燈了,在車上,不少驢友都說“冰雪大世界”不值110元的門票,問了當地的居民,他們都介紹我們去看“兆磷公園”的冰雕,我們便決定徒步過去看一下再說。公園離“防洪紀念塔”只有10分鐘的路程,這裡果然歷史悠久,很多人在裡面欣賞冰雕,門票40元(學生票20元),進了去,發現我們處在巨大的冰雕群中,冰雕造型非常精致,配合著不同的燈光,大型的城堡,搞怪的動物造型,異國的典型景物都一一呈現在我們面前。雜七雜八情報:1.雪鄉-哈爾濱離開雪鄉的班車一天有三次,雪鄉-牡丹江(5:30),雪鄉--長汀的車是12:10。5:30的客車到達牡丹江的時間大約是11:30。無論是從牡丹江還是長汀都有不少班車回到哈爾濱。其中在牡丹江火車站廣場西側“郵電賓館”門前,乘坐龍運快客的沃爾沃大客經過“哈牡高速”,4個多小時就可以到哈爾濱。
如果有比較多的人,包車回哈爾濱都是一個比較合算的計劃,旅游旺季一般130-150人/人。
2.關於雪鄉雪鄉附近有四個溝:仙境溝,正美溝、大西溝、大北叉,根據其他驢友的資料,這幾個溝中,仙境溝風景更好。如果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去這些地方閑逛一下,說不定有意外收獲哦。
3.看冰雕這次去看冰雕,發現裡面非常寒冷,當時哈爾濱的溫度只有零下8度左右,我們一走進冰雕裡,發現冷得不行(我們兩個菜鳥經歷過東升寒冷天氣的考驗,在這裡也被冷得兩手發僵),我們勉強走了2個多小時,已經撐不下去,立刻要撤退了。Part 7:今天是在東北的最後一天,本身沒有什麼計劃,早上醒來後,便打車8元去“秋林地下商場”,買一些當地的特產,秋林商場的賣“裡道斯”紅腸類似我們在“露西亞”吃的紅腸,都是散賣的,不過只要加2元,就可以幫你密封了。還有著名的“大列巴”,由於太大塊了,沒有地方放,便沒有買了。至於其他的秋林蝦糖、酒糖、東北人參、鹿茸等特產,這裡都比較便宜,如果各位驢友有時間,可以去看一下。
之前問了當地的居民,他們推薦我們去“老六殺豬菜”吃當地的東北菜,都說那裡非常正宗,便打車去試一下。誰知道這次是我們旅游以來最奢侈的打車,居然走了30分鐘花費了31元才到。這裡環境比較好,就是偏僻了一點,菜也做得不錯,我們點了“殺豬菜”和其他1個菜埋單才45元,所謂的“殺豬菜”就是一個大盤乘著,下面是大白菜,上面就是一些豬雜和其他一些配料,吃上去比較過癮。
吃飽喝足後,便打車(16元)趕去“民航大廈”坐機場大巴了,民航大廈每30分鐘一班,車票20元/人。登上飛往廣州的飛機,離開了寒冷的哈爾濱,不到6個小時,就回到了我熟悉的廣州了。

(聖.索非亞教堂)

(穿越)

(休息)

(東升穿越到雪鄉途中看到的美麗景色)

(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