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內三次東南亞旅行對於很多人多少有些不可思議,至於原因,一是因為喜歡,二是因為每次從日本回國的機票和從國內中轉到東南亞的機票幾乎不差幾塊錢,所以一來二去一年就去了三趟。第一次去的時候在回程的飛機上就寫了功略,第二次去晃晃悠悠了十天,回來也沒寫什麼,這次去回來趕上過年,有時間,也就想隨便寫寫,談不上什麼游記功略!
先說這次旅行的路線,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挺俗的一條路線,就像眾多的旅行團一樣,不過之所以說是漫游,本來旅行團5,6天的路線,我卻整整玩了15天。出發之前正是考試,又因為自己已經去過兩次,就胸有成竹的,毫無目標的出發了。先從泰國寫起,是因為泰國是這次旅行的最後一個目的地,也是最喜歡的一個國家,每次去泰國都是必游之地,去了三次已經非常理解為什麼有些老外喜歡在那裡一住就是一年半載了。因為那裡悠閑自由,物價便宜,旅游市場開發的十分完善。
當亞航的飛機從吉隆坡起飛,准時降落的新機場時候,我開始擔心費時費神的落地簽證,不過意外的是在新機場辦理落地簽證只花了5分鐘,記得第一次花了將近兩個小時,所以第二次我索性在日本辦好簽證才出發的。提示一句:辦理落地簽證有4個窗口,通常3,4號窗口都很忙,因為旁邊就是換錢的地方,反側1,2號似乎很空。手續也有所簡化,不再需要申請書了,只需要護照,照片,和1000泰幣;新機場的確很大,站在指廊的連接處幾乎前後左右都忘不到頭,不過似乎沒有舊機場的那麼亮堂,細節之處似乎還沒有裝修結束,驚訝新機場宏偉的同時,不知不覺就順利的出了機場,在詢問中心拿到了巴士的運行指南,556路到考山路,不過從機場到汽車站要做一個免費的巴士,不過在巴士站居然等了1個半小時才等到556路發車,路況和車況都很好,下了高架沒多久就看到民主勝利廣場,也就到了熟悉的考山路,下車穿過考山路,只問了一家GH,也是曾經住過的MERRY V GH,就找到空房,吃飯睡覺。可見還沒有進入最高峰的季節,想當年可是問了10幾家才找到一個房間的。第二天正是周日,所以去周末市場,(在寺廟後面的馬路坐3號巴士)在新加坡和大馬都沒有買任何東西,一是怕會成為行李,二是新加坡和大馬的物價稍高,既然是背包旅行就沒有太多購物的余糧。從市場滿載而歸回GH收拾一下自己,就去巴蓬夜店轉了轉,似乎也沒有以前那麼多的客源,試圖和朋友挑戰以下boys bar,最後實在沒有鼓起勇氣,汗一個!第三天故地重游,去了大城,巴士去火車回,早上坐3號巴士到巴士北站,然後轉巴士,居然要50泰幣,因為朋友沒去過,所以無奈騎自行車頂著大太陽轉了個大概,回到河邊見了一個泰國朋友,還是暑假時候去大城的時候認識的。沒想到她已經考大學了,學旅游,她的雙胞胎妹妹學法律,時間好快啊,一晃就半年過去了。坐6點42的火車回曼谷,居然才只有15泰幣,回到曼谷火車站才8點半多一些,本來還想鼓起勇氣去巴蓬,但是擔心隨身行李就坐53路直接回考山了。在火車站向已經收攤的旅行咨詢中心的姐姐們要了一份旅游地圖,那麼第三天的行程也就搞定了,朋友是第二次去曼谷,我是第三次,所以我大多都是陪他去一下他沒有去過的地方,黎明寺,臥佛寺,MBK,就這三個地方就成了我們第三天的安排,因為飛機是凌晨1點半才起飛,所以慢慢悠悠的逛街吃飯,體會了一次又一次曼谷大堵車,污濁的空氣,就這樣結束了我的泰國之旅,全都是去過的地方,完全是為了陪朋友,如果沒有他,我可能就一個人在考山看人了。
這次泰國的短暫停留最明顯的感觸就是韓國人太多了,前兩次去的時候韓國人還是鳳毛麟角,這次去的感受簡直可以說是“滿街遍是韓國人”,當然韓國人的數量還是要遠遠低於歐美人的,另外中國人也慢慢多了起來,前兩次一個中國人都沒碰到,這次碰到了4個,很難得,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人背起背包走出國門了。很簡單的一次三天泰國曼谷之旅,以前兩次已經去過普吉,PP,清邁,清萊,總體來說還是最喜歡曼谷,最不喜歡的就是曼谷的交通和空氣,不過在那裡呆著很清閑,真是很放松,所以如果有機會我想我下個暑假會去那裡住上1個月。哎,自己的文字功底太差了/此時剛剛敲過新年的鐘聲,祝各位驢友新年快樂,豬年進步,在新的一年能走得更多,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