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進陽塑

作者: 清江引

導讀初進陽朔 手術以後經暫短的休養,急需恢復體力,我決定遠行。 在我心裡藏著兩個地方,一個是湘西的鳳凰,一個是陽朔。湘西當然是因為沈從文的邊城,而陽朔則是看了一篇回國的華人寫的游記。給我的印像,這兩個地方有很相同的氣氛,就是青山綠水與安謐。向往歸向往,卻始終沒有去成。 趁此機會,我去了陽朔。 在北京漫天大雪的那天,我因飛機誤點,到陽朔時已 ...

初進陽朔

手術以後經暫短的休養,急需恢復體力,我決定遠行。

在我心裡藏著兩個地方,一個是湘西的鳳凰,一個是陽朔。湘西當然是因為沈從文的邊城,而陽朔則是看了一篇回國的華人寫的游記。給我的印像,這兩個地方有很相同的氣氛,就是青山綠水與安謐。向往歸向往,卻始終沒有去成。

趁此機會,我去了陽朔。

在北京漫天大雪的那天,我因飛機誤點,到陽朔時已經是傍晚,華燈初上,站在西街口往裡面望去,滿街熱鬧著,沒有一絲心裡的那份安謐。

放下行李,我也進入西街。

心儀已久的啤酒魚令我心喜,更意外的是,黃燒荔浦芋頭,猛地我想起來,此地離荔浦只有幾十公裡。

當地的啤酒也很不錯,沁人肺腑,純正得不讓燕京。

肚子實在後,便回到早定好的酒店,一頭睡去。

早上,推開窗子,向外望去。(圖)

我在出發前做了大量的案頭准備,未有什麼猶豫,走到汽車站去了金龍橋。(票價四元)

很快就找到竹筏師傅,在管理處交了180元,便開始了遇龍河的漂流。竹筏師傅很質樸熱情,他說,這條河原來沒有橋,因為一個學子要進京趕考,恰巧那年水大,過不去。正在著急,出現了一條龍,橫在河的兩岸,做了橋,讓學子過河去趕考。後來的人便把這橋叫做遇龍橋。

我聽了這故事就發呆。看兩岸,不用猜,桃花源就在這裡。一生在這景色中讀書畫畫兒,過著神仙般的日子,還用得著去爭那撈什子官麼?

(圖)

在上游漂了三個多小時,在下游段,兜售小食品的多了起來,這安謐就渾了起來。

第二天去了漓江,到底是壯闊了許多,人自然會想起國事。

廣西,號稱十萬大山,雖然不像四川完全以山做圍牆,但若要穿山進來談何容易。日本人曾經到了一下,還是不能怎麼樣,終未能進入廣西。(圖·)

第三天早上就要回京,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也不放在心上,因為我還要來的。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