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游--旅記9月19日
《序幕》前奏
那天,當時我還沉浸在美國被恐怖活動襲擊的喜悅之中,正上網到處踅摸,在kali上發現了一張貼子,shokyo在旅游版塊上大手筆撒把了700點,哈哈------管它是什麼,跟上去看了再說.略略看了後,原來是召集游伴啊,先抱著奪點的念頭,跟了一張貼子,就把它扔一邊去了.
9月20號
白天
閑著無聊,回頭再看了那張貼子.嗯???突然想起,好像我已經好久好久沒出去玩過了吧?粗粗算了一下,兩三年了吧,上一次還是去大別山天堂寨那次吧,還是跟團去的,以後那蘇州啊,周莊啊,那根本不能作數吧.仔細再看了那張貼,具體的安排,詳細的介紹:甘南--夏河.拉蔔楞寺--瑪曲草原--郎木寺...好像沒聽到過嘛.快點打開家裡那本旅游辭典,慢慢的翻了起來,在幾角疙瘩找到了夏河拉蔔楞寺,原來還是格魯派藏傳佛教中最大的寺廟群,怎麼從來沒有聽到過啊!
躺在床上,猶豫著:自助游,又是遠游,一直是心中的夢想。一直是和朋友們去那些近近的地方,忒沒意思了,毫無成就感,厭透了。最好的那次也就是和同學去北京玩了一個半月,但也是吃住他家,全程陪同,連上下火車都有人接送,太沒挑戰性了。還有去了次南非,好像很酷,可居然啥事沒知啥事沒干,連照片也沒一張,夢游一般,懵懵滕滕地來回了一趟,什麼東西啊!!!這些與心目中的旅游相差太懸殊了吧。長時間的休假中,曾無數次的想出去好好玩一次,決心書要是寫下來的話,早已把馬桶都堵死了。對無知領域的恐懼感一直動搖著信心。遲躇了好久,想了很多,還是得出了結論:再議。再議就是:再斟酌斟酌、再討論討論、再研究研究、再推敲推敲、再聽聽、再想想、再看看、再等等、再…………
9月21日
早晨14:00(我的早晨)起床,回憶起昨晚的夢,只記得我最後沒去,但後來後悔的不得了。下定決心,聯系SHOKYO只覺好輕松,沒去就沸騰了。
9月22日19:00
前期准備會--各路演員登場
尋了好久,才摸到了市工人文化宮,對我這路盲來說,找路太難了。找到了SHOKYO(蔣興飾,編劇,導演),已有另幾個網友已到了,正看SHOKYO寫的劇本呢,呵呵,都很認真嘛。這時候,BUS(徐峻巍飾,編劇,導演)〈注:劇本有分支點,故有兩位導演分別主導)登場,他是自助游專家,在ctrip上寫了一條和shokyo差不多的路線,但他後面是去敦煌,所以也來看看,他極力游說著大家,反正我是下定決心了,咱拼了,最好是越遠越好。
9月23日--9月29日
准備工作---順利進行中
瘋狂地武裝著自己,凡是想得到的都要配齊了,還特意去
decathlon買了個背包。整理著東西,心中就像小學時要去春游的開心,就差唱上幾句了。27日中國隊--阿聯酋 2:0
出行前的快活散,樂斃了。
9月30日
准備工作---最後的檢查
生物鐘在這幾天竟恢復正常,今天也是,7:30就起來了,外出騮了一圈,看了看久違了的都市早景。心情卻平復了下來回家後,沉默了好久,在半夢半醒間徘徊著。
啪-------開麥拉
14:00從家出發,趕到新客站,會合,嗯???怎麼好像多了幾個人啊。上車,找位……16:14開始發車(開演啦?)
《第一章》--火車上
上車後,導演BUS(簡稱巴導)不知從什麼地方鑽了出來,原來他帶了另一組前來會合,令人大吃一驚的是,本以為是一出小劇本的,沒想到居然演變成大型節目了,清點一下人數,竟有17人之多,據稱在蘭州還有兩位從北京前來會合的同志,各路英豪彙聚一堂,呵呵,好犀利,看來這肯定會是一部好戲。
大家忙著介紹著自己,認識著別人,很好的氣氛啊。好不容易和兩個PPMM換了座位,座位車廂的朋友都換到了一起,說著開心的話題,時間過得好快。
(人物介紹)
字幕
導演--SHOKYO、BUS(兩位發起人,活動的組織者)
編劇--同上
制片--YELLOWMUD(一蘭州的網友,她幫我們安排了在
蘭州的吃住行,堪稱所有網友的典範)
道具--JOHNSAN(就是我,因為我像搬家一樣帶了很多
東西,大家都給我起了個外號叫超市)音樂--WUJUAN(一名和小丸子極像的女生,一路上旁
若無人地唱著我聽不懂的歌曲)
演員表:
…………………(保密,唯一能透露的是共有男12人,女7
人)
在火車上睡覺成了大問題,靠著我這“移動超市”總算解決了兩個人,把他們扔在地板上睡覺,騰了兩個位,又差不多解決了兩個,但土地還是太緊張了,我國地大物博的優勢在這裡根本沒反映出來,人口眾多倒是充分體現了。反正大家都想淨辦法睡得舒服點,各種睡姿都有,仔細看,很有趣。小丸子一路上煩死了,吵得我根本沒什麼睡,去臥鋪換班睡了一會兒,也因過了時間,睡得模模糊糊的,好凄慘。
(片場花絮:小郁帶的一個軍用水壺,好古舊的那種,都快把我看斃了。回家後,我也要想辦法弄一個。)
《第二章》--蘭州
10月1日19:30
漫長的車程,歷經27個小時,我們終於到了蘭州,不愧是省會城市,市中心的繁華大大出乎我的預計,比上海也差不了多少,到處是“開發大西部”的標語,充滿活力的城市。
前來接我們的YELLOWMUD和那兩個早到的北京網友把我們接到了住處,(七裡河區西北中學家屬樓)好干淨的地方條件又很好,衛浴齊全,電話電視,價格又便宜,20元/人,太值了。外出上一集市,找了一家飯店,吃晚飯。第一次吃了西北的名菜--大盤雞,所謂大盤雞,就是用雞塊,土豆塊,粉條,辣椒等等放在一起膾燒一番,用一大盤端上來,好大的一堆雞屍,味道倒是挺好。還有面片,辣辣的,酸酸的,很好吃,三毛一串的羊肉串更是讓我們吃得好開心。算帳時,居然只有10元一人,賺翻了。間隙去逛了一下集市,11點多了,集市上很多攤子和小店卻還熱鬧著呢,心中正納悶著,同伴給了答案--時差,這裡的太陽要比上海晚下山近兩個小時呢,哦原來如此,長見識了。
餐畢,有人提議去夜游蘭州,不去也可以去睡覺,民主。未曾想,無人退出,連一歐巴桑也興致勃勃地吵著要去。浩浩蕩蕩地打了三輛面的,咱們直奔黃河鐵橋,我們那輛車的司機是一個風趣的蘭州老鄉,說著我只能聽懂20%的普通話,載著我們一路蹦蹦跳跳地奔向了黃河。人曰: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看著那座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1398年)的黃河第一橋,心說:什麼呀,和外白渡橋有什麼區別啊,不就多兩個拱嘛,窄得要命,還要我們巴巴地趕來看,還好不收門票,要收的話,還不把我氣得跳黃河啊。那蘭州MM帶著我們去看黃河母親雕像,這可是蘭州的像征,可惜太小了一點,不小心的話就會漏過的。太暗了,拍了幾張啥也照不出的像,就回去了。半夜一二點,一大群人在街上攔路搶截了一輛中巴,把我們送回了住處。
(片場花絮:好不容易買了幾個彌猴桃,本想藏著一個人偷吃的,卻被幾個女生打劫,連皮也沒給我剩下,做男人好命苦啊--)
《第三章》--臨夏回族自治州、夏河藏族自治州
10月2日
早晨,本以為最不會守時起床的我,出來以後居然成了最可靠的公雞,一大早就把一房子的人都叫起。
8:00包了一輛金杯面包車,平時只要650元一天,但節日漲了,要900元,不過還好我們人多勢眾,(其實是認為分攤下來每人也就50元不到),大人有大量,赦了他一回,便宜他了。去到蘭州最正宗的拉面館,金鼎集團的全順樓吃了一次真正的蘭州拉面,在消費水平這麼低的蘭州,它的拉面居然要有5、10、15這三種價格,好像貴了點吧。還是點5塊的吧,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細細的面,清清的湯,薄薄的牛肉,旁邊加了些泡菜什麼的,也只有自己騙騙自己了:好吃好吃,正宗正宗。
一行19人開始從蘭州趕往夏河,一路上經過臨夏回族自治州,滿大街跑的都是戴著白帽,蒙著黑巾的穆斯林,也不知其中有沒有本拉丹的敢死隊。聽說這裡是中國的金三角,販毒得厲害,但實際看來,什麼也看不出來。熙熙攘攘的街道,很熱鬧的小店,很熱情的老板,很正常。到司機介紹的一家刀具店,名為[去又來],聽上去好像是鄂倫春族的一種兵器名,不過看樣子也沒什麼關系吧。滿屋子的人都在挑著各種各樣的刀具,購物欲的氣息在這裡的空氣中彌漫著,把老板忙得顛顛的。抱著一大堆刀上了車,吭哧吭哧的破車帶著我們一路前進,經過了《土門關》--雁門十三關之一,就看到了藏族風格的白塔、經幡。這裡已經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了,一個髒髒的藏民在白塔邊磕頭,我們中的一名女生想要和他照張像,卻被他狠狠地趕了開來,我卻趁機偷拍了幾張他的照片,哈哈。
(花絮:小丸子不知偷吃了什麼東西,拉肚子了,一路上只要她一要吃什麼,我就假裝很關心她的樣子,告訴她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反正什麼都不能吃,哈哈,看著她那郁悶的樣子,我開心死了。)
到了夏河,已是下午5點了,宏偉的拉蔔楞寺在眼前展開那麼龐大的寺廟群,比九華山的還要大得多。心情激動地蹦下了車,一溜煙地跑向了那大大的曬佛台,在藏歷新年,雪頓節浴佛節還有一些特定的日子,寺裡會拿那張最大的唐卡放在這裡,讓信徒們頂禮膜拜。但現在不是時候,我們看不到。河上架著一座經幡橋,五色經幡掛得都看不見橋身了。匆匆爬上了對面那座小山,對著寺廟謀殺著膠卷,金色的貢唐寶塔在夕照下散發著不可一世的光芒,像是在向我們炫耀著它在藏教中那非同尋常的地位,太奢華太美麗了,這份氣勢是漢族佛教根本無法比擬的。[注:拉蔔楞寺是藏傳佛教中占地面積最大的寺廟群,格魯派(黃教)六大寺廟之一,原名扎西奇寺。(六大寺分別為:西藏的色拉寺、哲蚌寺、扎什倫布寺、甘丹寺、青海西寧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蔔楞寺。)文革中曾被毀5/6,現還占地1500余畝,所幸浩劫後其主要建築保存完好,有六大扎倉(學院)十八囊欠(活佛公署)十八拉康(佛寺)以及貢唐寶塔,辯經壇,藏經樓,印經院等建築,其中壽禧殿為六層宮殿式建築,內供銅佛一座,為全寺最高處。]到處可以見到穿著紅色和絳紅色袈裟的喇嘛在四處走動,他們是這裡的主角。河灘上,一些信徒們向著寺廟磕著長頭,一遍又一遍,也不知他們已磕了多少了,感覺就像要到地老天荒之時,永無止盡。在這裡的游客基本上90%都是老外,聽人說這些洋驢在中國一玩就是好幾年,羨慕死我了,恨不得立馬打劫了他們----“滾回你們的地方去 ”
(劇情在這裡有了分枝,一團人分成了兩組,一組11人由SHOKYO帶領南下,宿合作,然後去瑪曲草原和郎木寺,另一組由BUS帶領,在這裡駐扎先,玩一天後北上敦煌,且稱為N組和S組吧。我參加的是S組,共8人,北上敦煌。就像當年長征一樣,歷史在這裡拐彎,我堅信,咱走的是毛主席的路,比他們走張國燾之路那要正確一百倍。)
在寺前,大家拍了一張又一張的合影,在千萬聲祝福中依依惜別,並約好了隨時聯系。後來這幾天,電話不斷,把我的手機都打爆了。
送走另一組後,得去鎮上找旅館了,去了兩家網上驢友們介紹的旅店,拉蔔楞寺招待所和卓瑪旅社,卻都不合意,到是在卓瑪旅社旁邊找到了一家[華僑賓館],條件價格都很適合,就安頓了下來先。(這旅館老板英語暴好,聽得我一愣一愣的,店裡所有的銘牌都是藏英二文的,還好同行驢友英文也暴好,才讓我這英盲蒙混過關。)放完東西,出去吃了好豐盛的一“噸”晚餐,其中手抓肉特別的有味道,糌耙卻好難吃,不過不要外傳出去,讓別人也去嘗嘗。到了這裡,怎能不買些紀念品回去,一幫人在街邊的小店大肆搜刮,買了好大一堆東西,磨磨蹭蹭弄到好晚才回去睡覺。這裡的日夜溫差特別大,白天要穿短袖,但夜晚好凍,床上那條棉被又很薄,凍得我一夜沒睡好。但第二天居然有一女生說她一夜熱得沒睡好,可把我氣得啊,太不公平了。
(花絮:一路上到處都有中國電信的廣告,用塗料就刷在土牆上,其中最有趣的一條就是:光纜無銅,盜者判刑。可謂經典之作了。)---------休息一下,我打字打得好累。
《第四章》--拉蔔楞寺、桑科草原、蘭州
10月3日
分鏡頭1--拉蔔楞寺
一大早,走在拉蔔楞寺長長的甬道上,晨曦中的拉蔔楞寺透露著莊嚴,一種寧和肅穆的氣氛在周圍迷漫。道路的兩邊都是喇嘛的住處,泥土的街道早已被無數的信徒和喇嘛踩得嚴嚴實實的。在寺外圍的一圈,無數的轉經輪看也看不到頭,一伙伙的藏民默默地撥動著它們,口中輕念著經文,一心一意。這時,你會突然覺得自己是那麼的不和諧。宮殿般的寺廟,虔誠的信徒,這裡的一切仿佛已渾然一體,而你卻像硬加入這之中破壞了整個環境的協調感,那真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感覺。一時的惶恐過後,游者的本性驅使著身體,不由自主地舉起像機,哢哢的照了好幾張,心中充滿著成就感。
7:00
大金瓦寺,也許是我們過早的來到了這裡,只見殿外空無一人,只有殿門口一堆堆的氈靴零亂地放著,寺門開著,黑沉沉地看不清什麼,只有幾盞油燈在裡面透出微微昏黃的光線。踏上幾步,走到門口,隱隱聽見裡面傳來低沉的轟鳴。瞪大眼睛仔細一看,嚇了一大跳,黑暗中,壓壓地端坐著好多喇嘛,陣陣的經誦,像無形的巨牆向你壓迫而來。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試探著踏入幾步,還未看清什麼時,從門邊傳來“去,去”的低喝,不鳥他,咱咬定廟門不放松,任他喇嘛去去聲。正得意自己的堅定意志時,那喇嘛“噌”地從門後竄出來:“去,不懂規矩嗎。”心中的得意早已不翼而飛,雙腳比大腦還快,蹬瞪地逃了出來。只見他還追出幾步,走到門口,用很威嚴的目光瞪視著我們,晨光中,只見那巨大的身影站在莊嚴的神殿門口,本已巨大的身軀,雙肩處還延伸出巨長的護肩,那件絳紅色的袈裟籠在他的身上,目光凌厲得像閃電一般,配上聖山上反映的第一道陽光,不用任何修飾,神的光芒自然地從他的背後透露出來。那一刻,我見到了生平中最近神的形像。仰視著他,心中思索著怎樣形容他在好,卻不自覺地想到了神雕中的金輪法王,嘿嘿,太過了吧。他緩緩地轉了進去,身後一條闊大的銀飾,五彩斑斕,從腦後直達地面,像是彰顯著主人非同尋常的身份。
沿坡而上,漸漸地,各色游人、藏民、甚至一些賣小飾品的小販都多了起來。一個藏民從路邊的一個地洞鑽了出來,只見他全身赤裸,還對著太陽悠悠地伸了個懶腰,才批上那見本來不知什麼顏色的藏袍,施施然而去,看得我們目瞪口呆,張口結舌。也不知那兩女生看見了沒?
走到各個扎倉(學院)前,不時可見一二個遲到的喇嘛吭吭地奔來上課,我們就在一邊起哄,他們就露出很難為情的笑容。扎倉是那些喇嘛學習各種佛學的地方,這裡的扎倉保存得非常好,六大扎倉分別為:鐵桑浪瓦(漢譯聞思學院,修顯宗)居萬巴(漢譯續部下學院,修密宗)居多巴(漢譯續部上學院,修密宗)丁科(漢譯時輪學院,修天文)曼巴(漢譯醫藥學院,修醫藥)季多(漢譯喜金剛學院,修法事)。每個學院都有幾位修行深厚的活佛主持,教導著大批的學員,佛學的奧義在這裡得到光大和延續。各院喇嘛除在本院念經外,每年全寺喇嘛集體念經幾次,聚會之所稱為拉康,可容三四千人念經,我們剛經過的大金瓦寺,和壽禧寺、綠瓦寺都是此列。走到了寺群的外沿,那是一個小小的集市,亂七八糟地賣著一些東西,也沒仔細看。又看到了那座經幡橋,橋下,還是有著好多信徒在那裡磕著那永遠也磕不完的等身長頭,虔誠得讓人害怕。在這裡,讓我們領教了宗教的力量是那麼地強大,它已滲透入一個民族的靈魂之中,世世代代地傳衍下去,永無止境。而有誰想要破壞他,扼殺他,只會被他所淹沒,吞噬,最後失去了自己。之所以當權政府會那麼怕法輪功,務必要把他扼殺在萌芽之中,也就是出於這個原因,在這裡,你就能聽到他們那顫抖的呼吸聲。
分鏡頭2--桑科草原
11:30
回到鎮上吃了午飯,打上兩輛“拖”的,“突突”地奔向桑科草原,從未想過拖拉機也能跑那麼快。路的兩旁,無盡的草原在眼前展開,已是中秋,所以草原是那黃黃的一片,不時一些羊群,犛牛群點綴其中。湛藍的天空,看得人都發呆,一塊小小的棉花糖在天空中悠悠地掛著。一個幽藍的小湖從身邊經過,幾只野鴨戲水其上,惹得我們開心得“哇哇”起來。車行近半小時後,到了一收費處,買票進草原,不過每人只要三塊,便宜啊。進了草原,就有一些藏民驅上前來邀請你騎他們的馬,叫停了車老板,一行八人上了一家特熱情的藏民家的馬背。心想著上次騎馬還是在馬背上坐了幾分鐘,由馬主拉著跑了一圈,拍了張傻傻的照片,那根本就是在做show,而這次可是動真格的了。也許是那藏胞看到我那cool.cool的形像,特意讓我騎了一匹齒齡較幼的馬。一開始,那馬兒根本不聽你的指揮,怎都不跑起來,有時想拍上一張照,卻是也停不下來,也只有讓他們牽著悠悠地走吧,想著電影裡那些縱馬馳騁的鏡頭,心裡窩囊透了。漸漸地,掌握了一些要領,心就開始癢了那北京的男生就像唐僧一樣在那藏民的耳旁直念:放了我吧,放了我吧。煩得她一狠心,口頭警告了他幾句,掛上牽繩,就讓他一個人跑了開去,惹得我們都好羨慕。也許我天生悟性,很快也掌握了要領,馬主也放開了我,就像脫離了牢籠的小鳥一般,心中高興得只想唱歌,但我這音痴怎也想不出唱點啥,算了,還是聽聽那兩藏族女孩唱吧,後來那藏族女孩,十六歲的草原之花----卓瑪就一直坐在我的身後,唱著那悠悠的山歌,惹得同伴們垂涎不已,嫉妒死了,哈哈,我真好命。一個多小時後,才騎到那藏民家,廣闊的草原中,搭的幾間小屋,屋外養著兩條大狗,看管著一群犛牛,幾個孩童在那玩著一種游戲,一根長長的繩子,中間有一塊皮,包上小石塊,甩起來,扔出去,打中那遠遠的目標,他們玩得實在是太好了,惹得我們也躍躍欲試,可不是扔歪了方向,就是扔到了背後,更有甚者,居然扔到了自己,引起了一陣陣的大笑。藏民讓我們嘗嘗鮮犛牛奶,淡淡的,透著一股清香。玩了一會兒,拍了幾張照依依不舍地踏上了歸途,馬兒歡快地跑著,你追我趕,我們就像牛仔般,在茫茫的草原上健馳,太----爽了。(這裡的人特別的淳樸,我們叫的那兩輛拖拉機,兩位司機就在那草原中等我們騎完馬,替我們看著那近十個包,二個多小時啊,他們卻認為很正常,而所有的費用,來回要二十公裡,才收了每輛15塊錢,太劃算了。而騎馬更是便宜,兩個多小時,每人收了30元,回家後看到一篇游記,說在九寨溝騎馬,居然騎了1600米就被收了150塊,開心得捂著嘴大笑-------怕張嘴笑要笑掉大牙的。建議要騎馬,還是去那裡的好。)
(片場花絮:只因不會騎,小丸子居然叫那匹馬媽媽,一路上馬馬咱上這去好嗎,馬馬咱上那去好嗎,笑死我了。)
分鏡頭3--回蘭州
2:30
踏上了回蘭州的歸途,一路顛簸,回到了一天前離開的蘭州市,急急地接上了一位從湖南來的女生(特邀嘉賓登場),扔了幾張明信片,緊趕上去嘉峪關的火車。在火車上美美地睡了一覺,就像一塊已近干涸的電池,重又充足了電量,准備新的征程。(在火車站,沒買到火車票,就一橫心,買了月台票想先混上車再說,然而在候車室一看,前後左右都是拿著月台票的,心定不少,上車後居然連臥鋪票也隨便補,就補了臥鋪睡到嘉峪關,值。)
[一日小結:趕是趕了一點,但玩得好充實,同行之中都是鐵人,竟無人喊累,不容易,旅行游玩兩不誤,這才是真正的旅游。]
《第五章》-----嘉峪關
7:20嘉峪關市
潔淨的嘉峪關市就像一塊碧玉鑲嵌在千裡戈壁中,一塵不染的街道,滿眼的綠地,碧藍的天空,遠離了繁華喧囂,這裡透著一股寧靜的味道。遠處,祁連山白雪冠頂,終年不化,雪山勝景令人心馳神往。
分鏡頭1--嘉峪關
吃完早飯,打上兩輛車,上嘉峪關。萬裡長城的終點,五千年文明的見證,一座巍峨宏偉的古城關矗立眼前。那股逼人的氣勢遠遠地壓迫而來,古舊的城牆,殘破的城門,門內那凹凸不平的巨型條石,仿佛在述說著歷史。可惜嘉峪關的文物保護單位品位實在是太差,硬加了許多現代的物件,破壞了原有的格局。到處都豎著零亂的電線竿,上了城樓一看,中國電信那巨大的廣告牌就擋在你的眼前。巍峨的城牆上,幾只巨型的探照燈矗在那裡,破破的城門上居然還掛著幾把防盜鎖???城門外的空地上還開著幾輛卡丁車,看到這些,心情好郁悶,太悲哀了。走出西門,稍微平氣一點,也許是還沒來得及開發(其實是破壞),這裡的原始味稍濃一點,千裡戈壁呈現眼前,風吹過,一股凄涼湧上心頭,心想:這就是古時所說的出關啊。絲綢之路在此延伸到世界的另一頭,把我國的偉大文明帶到了西方,並在那裡衍生發展,若干年後,卻讓他們有了壓迫凌辱世界的資本。曠野上的風聲仿佛就是那些古代的先人們的嘆息,也許他們在後悔吧。
分鏡頭2---懸壁長城
玩了嘉峪關後,我們去了懸壁長城,一段古老的長城懸掛在陡峭的山壁上,那最陡的地方都接近70度了。看似很短的一段,卻把我爬苦了,累得雙腿直發顫,什麼呀,這才叫“爬”長城呢。
分鏡頭3--去敦煌
匆匆忙忙吃了中飯,登上了去敦煌的長途車,一路昏昏欲睡,迷迷糊糊地。看著窗外的風景,荒無人煙的戈壁中,一座座的墳包堆積在那裡,不大但很多,好凄涼的感覺,看得人直發怵。太陽緩緩地下山,漫長的公路反映著金色的夕陽,一條金光大道令你目眩神迷,太美了。可是美麗的東西都是短暫的不一會兒,太陽就下去了,和著星光,我們終於到了敦煌,那千年文明的極盛之地。
(花絮:中飯時點的大盤雞沒來得及吃,就帶上了車,沒想到翻得一地,把我的包弄得一塌糊塗,好郁悶。一路上,小丸子又有了一個經典的笑話:車出嘉峪關100多公裡後,司機說下車“放水”,男的好解決,女生就難了,只有忍著,開車後一刻多鐘,路旁經過一加油站,還沒來得及叫停就過了,這時小丸子對司機說請在下一個加油站停一停,只聽那司機很爽快的答應了。沒想到。下一個加油站在130多公裡外,回頭一想前面那句話,把我們一群男生笑得都翻了。)
敦煌的鬧市讓我看不出和出發的上海有什麼區別,太普通了,商業味好濃,沒勁。在這代表了古文明極至的地方為何非要介入完整的現代文明呢?太悲了,把我一路上心中的神往撲得煙消雲散。本來我的預想是:大家背著食物清水,跋涉山嶺戈壁,懷著朝聖的心情來到這裡,領略那沉滅多年重現人間的古跡,沒想到卻是一個隨處可見的跳蚤市場,他媽的,我呸!
[一日小結:其實嘉峪關沒什麼好玩的,去了後有點後悔,應該直接去敦煌的,或者去離嘉峪關100多公裡的“七一”冰川看看的。]
《第六章》----敦煌
10月5日
分鏡頭1--莫高窟
昨夜,夜宿[五環賓館],睡的挺好。一大早,當城市還沉浸在寧靜中時,我們就來到了莫高窟。黎明中的莫高窟很是莊嚴,九層閣居高臨下,像在向你述說著那久遠的歷史,那辛酸屈辱的往事。趁著人少,一陣狂拍,過癮。
買票時一看,哇----,門票要80一張,搶錢吶。原來100多年前被外國人搶去的,要靠這招再搶回來,但好像不關我的事吧,我們太冤了吧,咳--再冤也得買啊。可買了還得等8點准時開門,還要外賓優先,太崇洋媚外了吧。哼,趁混亂夾在外賓中一起混進去,哈哈,好得意。
莫高窟是特級文物保護單位,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要寄放,連水壺都不行。租了幾個手電,溜溜地跟在講解員小姐屁股後面進了洞窟,莫高窟有492個洞窟,但絕大多數是不對外開放的,國慶其間開40個,分成十幾條線,每條可看十多個吧,別說了,看唄。
兩個多小時裡,各式各樣的佛像、壁畫、彩塑,看得你目眩神迷,那種歷史的沉澱、積厚壓迫得你心神顫動。那種極強盛時的文明與自豪,極衰弱時的愚昧和屈辱,強烈的對比敲擊著你的心房。每看到一極美之處,那巧奪天工的藝術都會讓你發出由衷的贊嘆,想像著古代的人民是怎樣把山崖掏空,在裡面留下了那些令人無法想像的藝術寶藏,他們怎會有如此巧思和毅力,歷經幾代朝代變遷,政權交接,仍毫不停歇,開鑿出這樣龐大的窟群。但為何這樣極盛的文明卻沒有留下任何記載。又在何時,為何又這樣悄無聲息地掩沒了,就這樣憑空消失了,當時這裡的人呢?他們又到了哪裡?為何沒有留下文字記載,告訴後人這裡究竟發生了什麼?這是好大的迷團。
但當聽到100年前,那經過震驚中外的大發現後,那一段黑暗屈辱的歷史,心中的壓抑感卻使人喘不過氣來,落後就要挨打,毛主席的至理名言在這裡被無情地驗證了。不知那些外國游客在聽到他們的祖先在這裡的強盜行徑時作何感想?也許他們會羞愧,但也許會自豪,但相信所有的中國人到了這裡心中的感想一定是一樣的……當然,除了李登輝。
歷經了兩個多小時的歷程,平復了一腔熱血,咱還是走吧。心中卻發誓以後再也不來了,因為再也經不起這樣的心理落差了,也許等到某一天,我們的國家強大到能把那些失落的文明再帶回這裡時,我才會打破這個誓言,讓我拭目以待吧。
分鏡頭2--月牙泉、鳴沙山
下午,吃了中飯後,趕到了月牙泉鳴沙山,好酷的地方。
這裡是沙漠的邊緣,無盡的沙漠在眼前延伸出去。放棄了騎駱駝,我們決定走到月牙泉,好長的一段。在沙漠中行走的感覺是讓你窒息。太浩瀚了,也太狂暴了。當大風起來,那沙塵遮天蔽日,吹得你心悸,每一粒沙子都在顫動舞蹈,你所能作的只有背著風站定,一動不動,有空的話作作祈禱吧。風過後,原先的腳印都不復存在,淹沒了所有的痕跡,在這裡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繼續走下去,等走到要精疲力盡時,才看到月牙泉。看到了那滑沙,好興奮,我非要第一個下去,老板也笑著讓我坐到了竹板上,那塊竹板也就是一個木架下釘了一排竹條人坐上去,略略後仰,雙手張開,老板在你背後一推,“呼”的一聲我就從沙山上往下直落下去,好刺激的感覺,我一路“啊”--的呼叫下去,等到反應過來時已經滿嘴的沙粒,腎上腺素在身體裡狂暴地分泌,太興奮太刺激了,我上上下下滑了三次,要不是剛才在沙漠裡耗盡了體力,又要趕著回去,我會在這裡玩到虛脫的。
月牙泉,清澈的泉水在沙漠中像明珠一般的動人心弦,但我們卻沒時間多看了,匆匆照了幾張合影,得起程返航了。這一次的游程也近尾聲了。
《尾聲》---敦煌到上海
坐了一個多小時的TAXI,趕到柳園,隨便吃了一點,寄出了最後一批明信片,依依不舍的告別了這裡,踏上了回家之路,再過41個小時,就要回到生活生長的上海了。家,已經不遠了……
JOHNSAN(沈健)
2001年10月9日起筆--
-- 10月21日完成
二次修稿於11月1日最終完成
《後記》--本只想把這次旅游的過程記一下流水帳,好作為一個留念,沒想到一動筆就寫下了這麼多,長得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平時的我從來沒有定下心寫這麼多東西,看來網絡的確改變了生活,至少是我的一部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