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春節總是吃吃喝喝,今年的春節我們要出門運動運動。年初三中午,又是一頓吃吃喝喝之後,我們一家和舅舅一家共7人2車,從蘇州出發開始我們的臨安“尋根”之行。從蘇州石湖上高速,沿蘇嘉杭高速至杭州,上杭州繞城,轉杭徽高速。。。三小時之後,我們已經到達第一個景點——臨安青山湖。這是一個不要門票的景區,自然我們也沒抱什麼太大的希望,只不過是我們去臨安之前順路一游而已;不過,真沒想到,這個景點實在是連順路一游都太不值得!進得景區,還沒注意到青山湖的湖水,先見到滿地的垃圾;想去廁所方便,卻跑遍所有“公共廁所”指示的方向都是大門緊閉;想上所謂“相思小島”瞧瞧,居然門票就要十幾大洋,出島之人皆呼上當。。。十分鐘後,我們就無果而回,下一站——臨安。下午四時,在新車“思迪”百公裡耗油突破性地降到了5.3的興奮與激動中,我們到達臨安。春節裡的臨安,對我們都市人而言,簡直是太安靜、太“蕭瑟”了——市中心、主干道上汽車、行人屈指可數;街邊的大小店鋪絕大部分都是閉門歡度春節;連空氣中都是寧靜和諧的味道——我們知道這次沒有來錯地方。看一看時間還早,我們決定先去錢王陵。前面就說,我們這次是“尋根”之旅,當然尋的就是臨安“錢王陵”而來。錢王,指的是五代十國時候的吳越國王錢镠,出生時即有異像,父親欲棄之,奶奶留他下來,所以小名叫“婆留”。錢镠年輕時做過鹽販,後來從軍為唐平定了一系列的叛亂,晚年被封為吳越國王,統轄吳越一軍(臨安)十三州(包括蘇杭)。歷史上最大的貢獻在於他修築捍海石塘、治理太湖,開鑿灌溉渠道,疏浚西湖,整理鑒湖,建設蘇州、杭州城,開拓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景,奠定了浙江糧倉——杭嘉湖平原的堅實基礎。錢王陵位於臨安城北太廟山下,坐北朝南,是浙江省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大門外有錢其琛提的“錢武肅王陵”的石牌坊,直訴了錢氏的淵源至今。進入園中,又見錢偉長提的“錢王祠”匾額高懸在祠堂上。祠堂中是錢镠的生平,以及錢氏子孫的介紹。再進一層,是錢王陵園,長長的墓道兩邊是石制的吉獸和文武官佑護,陵前有碑“唐故天下兵馬都元帥尚父守尚書令兼中書令吳越國王謚武肅錢王之墓”, “天下兵馬都元帥尚父守尚書令兼中書令吳越國王”是當時吳越國王受封的稱號,兩側又有石童侍立。向陵墓一邊走去,有一池塘名曰“州池”,塘中除了太湖石點綴之外,還有大小十四片圓形石片,以此代表吳越國一軍十三州的領地。整個陵園之內安和、靜謐,悠悠的氣息很恰合追吊先人的氛圍。慢慢逛過一圈後,夜已一點一點的拉下了幕腳。我們繼續上路,尋找今晚的食宿。華燈初上之時,臨安城仍舊是靜靜的,行人很少,房屋中的燈光也稀疏,開張的飯店屈指可數。我們的選擇實在太少,最後在廣場大酒店住下(98元/標間),在劉家香辣館(看到我游記的朋友就再別去這家店了,一個字差!)解決晚飯,然後就是看著電視酣然入眠。

(通往青山湖的小道上)

(錢武肅王陵)

(錢王祠)

(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