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記

作者: seer

導讀衢州記一 衢州,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意。想來歷史上應輝煌過,我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在一次看地圖時發現了他。他靜靜的存在那裡,存在了一千多年。衢州,沒有理由,我來看看你,你老了麼?或許正值妙齡。 二 很巧,火車的臨坐的女孩兒正是衢州開化人。實在忍不住就問她怎樣。她很是奇怪我無端的想起“他”來。伊很是自豪不知經過幾年的准備,終獨自來上海� ...

衢州記一

衢州,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意。想來歷史上應輝煌過,我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在一次看地圖時發現了他。他靜靜的存在那裡,存在了一千多年。衢州,沒有理由,我來看看你,你老了麼?或許正值妙齡。



很巧,火車的臨坐的女孩兒正是衢州開化人。實在忍不住就問她怎樣。她很是奇怪我無端的想起“他”來。伊很是自豪不知經過幾年的准備,終獨自來上海玩了一通。她沉浸輝煌裡,輕輕的說:“衢州……不錯。”忽幻想起來,幾千年前的我或許帶著女孩兒同樣的心情走向心中的夢想——衢州。



火車提前到了目的地。起霧了,整個城市蒙蒙朧朧,像裹了一層輕紗。女孩兒建議去她的家鄉—衢州開化。那裡的古田國家自然保護區還是真正的原始森林值的一游。我說你們那裡的水營養太豐富,對你養顏保健,我可不想跑肚減肥。伊輕笑著,消失濃霧之中。

我按計劃去江山的郎峰。



江山,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東南部,仙霞山脈北麓,浙、閩、贛三省交界,有"東南鎖鑰","八閩咽喉"之稱。江郎山所處地區是丹霞地貌,由於長期地質作用,形成了岩峰林立,崖壁陡峭,民間也賦於江郎山不少傳說,當年東海龍王的女兒在這裡游嬉時,認識了當地江氏三弟,並且愛上了弟弟三郎,可是海龍王為了討好擁有兵權的蛤蟆將軍,私下把女兒許配給它,秉性的女兒不願遵父命,溜出海口,躲到江家,於是蛤蟆將軍帶領蝦兵蟹將前來索取,與當地百姓引起一場惡戰,混戰中蛤蟆將軍心生毒計調動東海海水助戰,江氏三兄弟為了保護百姓生命財產,用自已的身體去堵住海水,待惡戰結束,蛤蟆將軍得到了應有的報應,而江氏三兄弟也化成了巨石,於是多情的公主化成美麗的杜鵑鳥,永遠盤旋在巨石身邊。人們為了紀念江氏三兄弟,把此山就稱為江郎山,三塊頂天立地的巨石"被稱為"江郎三爿石"。而據考證,江郎山有"神州丹霞第一峰"的稱號。,當年徐霞客曾三游江山,後人特地立亭紀念,對聯雲:"遍訪名山獨尊江郎奇幻,長思偉著共仰霞客風流"。辛棄疾也在《詠江郎山》曰:“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干。正直直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傳說也罷,古人也罷。我站在山的腳下,還是被她震攝了,三峰恰如三個諍諍鐵漢,抗爭於天地之間。三峰之中的最高最大的——郎峰,其余依次為亞峰,靈峰。此時時間尚早,四下人跡皆無,我且享受起這無邊的風景好了。登頂路線分南北二線,因天色尚早,北線竟伸手不見五指,隧由南線經一線天上郎峰。

一線天的名稱在中國的名山大川之中沒有一千也有九百九十九處。中國人不是缺乏想像力,實是這名字取的太好,“一線天”既形像又生動。這麼好的名字不時時用,天天用怎麼行?江郎山聽到剛才的損話肯定大大的不服,因其是最大,最高的,號稱全國第一。但你在名山大會上人輕言微,誰會聽?

走過一線天,我已大汗淋漓。接下去的820米的山峰筆直上下,草木稀疏,最主要的攀登才剛剛開始。

山上大下小,呈蘑菇狀,六個石工花了五年的時間開鑿二條寬僅一尺半的小道。四周山巒起伏,綠樹成林。偏此峰別說是樹,就是草也少見,光溜溜的。可能是沒有植被的關系,天不下雨,山體也無法涵養水土,濕淋淋的。這滴水聲是如此的輕,整座山彙總起來竟有瀑布和溪流的聲勢,令人嘆為觀止。

花了近二個小時,我像壁虎一樣的爬到了頂。奇怪的是山下艷陽高照,能見度極好,山上雲霧迷蒙,沒有了一覽眾山小的氣勢。有什麼關系呢,這不是一副美妙絕倫的《江南春早圖》嗎。世事無常,如水的江南會無端孕出如此雄偉,險峻的山來,而山頂之上又能見到盡顯婀娜的風景來。



生存或者死亡,對於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我不知道。下山之時,由於大意加上路滑,一失足,差一點屍骨無存。當我抓住鐵欄,懸在絕壁之上時,那一剎哪竟是如此的心如止水,毫不恐懼緊張。生與死,對與我的本能來說是如此的不重要,甚至我注意到了一團團的雲霧從無底的深淵裡慢慢的飄浮上來。

“這就是我的魂!”

“生存或者死亡原來是如此之輕!”



第二站我回到了衢州市中心打尖住店。

衢州的地名取的太怪了。別地兒盡撿好聽的什麼“花呀芳呀仙的”,江郎山,泄氣——江郎才盡,衢州的招牌景點“爛柯山”聽了就不舒服。爛了爛了——別無分號的大號。

爛柯山,距市中心約13公裡。又稱石室山。相傳晉人王喬入山伐薪,見二童對弈,棋局未終,斧柯已爛”。故後人把石室山稱為爛柯山,爛柯從此成為圍棋的別稱,亦為圍棋界的聖地。唐朝孟郊詩“仙界一日內,人間千載窮,雙棋未遍局,萬物皆為空,樵客返歸路,斧柯爛從風”。山高 164米,風景優美,古時在“洞天福地”中被列為“第卅福地”,道書中稱它為“青霞第八洞天”。走近爛柯山,很遠就可以看到一座雄偉奇特的石橋橫臥於山頂,這就是“青霞景化洞天”的天生橋。石梁上有一隙縫,形勢十分險峻。石梁下洞壁上多摩崖石刻,地坪上近年刻有圍棋盤,規模之大天下第一。



自古佛道勢為水火,決不二立。道為本土,走的是貴族階層,追求的是長生不老。佛走平民路線,追求的是善因善果。不知是衢州包容乃大,還是道教勢微,佛在福地之南麓建有柯山石橋寺,寺內有“冷泉古井”,相傳朱元璋曾飲馬於此。因寺在翻修,不得見。佛道一家,奇怪的地方,奇怪的衢州。更奇怪的是儒家的祖先孔子也來插一腿。真夠熱鬧的!

在衢州市中心有祭祀孔子的家廟——孔廟,全國僅存的兩個孔氏家廟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衢州孔廟素稱南宗,具有700多年的歷史。按山東曲阜孔廟的規模建造,亦分孔府、孔廟兩部分。廟內古木參天,殿宇宏偉,思魯閣前的“先聖遺像”碑,據傳為唐吳道子所繪,極為珍貴。整個古建築群肅穆凝重,洋溢著濃郁的儒家文化氛圍。據史料記載,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趙構倉促南渡,建都於臨安,孔子第48代裔孫孔端友,負著孔子和孔子夫人的楷木像,離開山東曲阜,南遷至此,後敕建孔氏家廟,為宗廟。

想來各種文化的,軍事的勢力經過幾千年的熱鬧,反反復復,紛紛擾擾。衢州靜靜的看著,看了幾千年,一切的一切都變的很淡很淡,淡的你不經意輕輕的一揮,一切都變的那麼自然了。



傍晚時分,漫步街頭,衢州的街頭分外熱鬧。人們從四方湧向中心街區,開始一天最悠閑的時光。沒有了白天的名利,三五人,不管男女老幼,無論尊卑,坐下來,或酒或茶,幾盤小菜,什麼東西還要計較?

我很詫異衢州的排檔,多還罷了,竟喜食頭———兔子頭,鴨頭,魚頭,不可思議的滿大街的頭!



1992年,四位充滿好奇心的農民用了最先進的水泵花了17個晝夜把世代傳說的“無底塘”抽干,一個奇觀出現了———龍游石窟。這是一個地下建築群。在0.38平方公裡的土丘上有歸律的分布了24個洞窟,每個洞窟從1000—3000平方米不等。每個石窟從矩形洞口開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30米,頂部呈“倒漏鬥”型,石窟內科學的分布3—4根巨大的“魚尾形”石柱。“魚尾形”從建築學來看僅具裝飾作用,加上石壁上精美的花紋,一切都說明這並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一個浩瀚的工程。

置身洞中,我除了瞪大眼睛努力的看之外,實在是無話可說。由於史書上無任何線索,洞群又被淹了幾千年,形成歷史斷層,無法考證,僅能推斷。

我是傻子,怔了許久,倒也現編出一個傳說。



話說戰國時期,這一帶有一小國越,越經常受到鄰近吳國的威脅和騷擾。越公子李心有鴻鵠之志,立誓滅吳。

越王由於年事已高,在龍游建的陵寢未畢便歸天。公子李登基為王。他把先王暫時供奉在太廟裡,秘密的對陵寢進行軍事化改造。

經過一年的改造,陵寢變成一個能屯兵十萬的軍事基地。公子李告令天下將先王遷往陵寢,並請求吳王見禮。吳王不疑有他,欣然而至,結果被十萬越兵包圍,並全殲。

公子李終於滅了吳,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越國。為了補償對先王不敬,公子李放水淹了陵寢,擇地另修。

有人問公子李,是不是有些不擇手段?

公子李曰:對先人的尊敬是要放在心裡的;對付國家的敵人是要行動的;國家的利益是最高利益。

…………

…………

話雖如此,但終不是光彩的事,史記們沒有把這件事記錄下來,於是迷就這樣產生了。

十一

從幽幽的古戰場出來已是中午時分,驀然想起衢州的最後一站已完成。

十二

隨手寫來這篇游記,希望60年之後看到“她”,還能憶起“她”,憶起往昔的快樂和傷悲……..

注:關於景點的背景介紹來自攜程網

20010826凌晨


精選遊記: 衢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