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廈門

作者: luanlx

導讀龍年的春節早已在身後了連元宵都過了,熱鬧的春節是無可奈何 地走遠了。 忘了是什麼起因,也許根本就沒有什麼因和果,只是就那麼忽然 地,決定了,要一個人出去過春節。至於去什麼地方,倒是並不那麼 重要。最好有海,最好遠一點,看了一下地圖,選擇了廈門。出發前 最傷腦筋的事,是如何編一篇不讓人起疑的謊話,好讓這次的出行, 顯得既合情合理,聽起來 ...

龍年的春節早已在身後了連元宵都過了,熱鬧的春節是無可奈何

地走遠了。

忘了是什麼起因,也許根本就沒有什麼因和果,只是就那麼忽然

地,決定了,要一個人出去過春節。至於去什麼地方,倒是並不那麼

重要。最好有海,最好遠一點,看了一下地圖,選擇了廈門。出發前

最傷腦筋的事,是如何編一篇不讓人起疑的謊話,好讓這次的出行,

顯得既合情合理,聽起來又妥當安全,甚而至於,像是一次愉快的旅

游。雖然頗費周折,但幸好直到今天,這段謊話還保持著它的圓滿。

記得從前聽過這麼一種說法:說一次謊,就要被老天爺罰一次。那麼

為了讓開始的第一句謊話得以為繼,以後又說了數不清的謊,也許該

被罰著下地獄了。只是謊言並沒有傷害了誰,要是有,也只是自己。

從出發的第一天,就開始斷斷續續記下了一些。回來,一直撂在

旅行包裡。知道總有一天會再把它們拾起。有人說過,生活總是先於

文字寫成的。不知道這七天的生活,最後會變成怎樣的文字。甚而至

於,不知道記錄下來究竟是否有意義,不知道是寫給自己,還是寫給

別人。而給自己和給別人,這其間差別很大,可以變成截然不同的東

西。雖然這麼猶疑著,畢竟還是開始了。寫到哪兒算哪兒吧。

(一)初一:2000.2.5

此刻,已坐在了廈門**飯店的床上。電視裡正播放著昨晚的節目

:春節晚會。有些恍惚,但無論如何,這真的是龍年大年初一的晚上,

在千裡之外的廈門,一個人。

清晨6 點鐘,出門的時候,和母親擁抱了一下。貼著她涼涼的、

可愛的臉頰上,心頭有幾秒鐘的空白。

路燈依舊亮著,暈黃的光,籠罩在一片煙雨朦朧裡,看不出有絲

毫黎明的跡像。整個新村靜悄悄的,提著不算太重的包,一路小跑,

心裡有說不出的惶恐沒想到大年初一的出行,竟像是一次倉惶的出逃。

到了車站,候車大廳被日光燈照得雪亮。許多的人,臉上都帶著

倦意。感覺仿似在夢游。在檢票口,被成喊住。嚇了一跳,怎麼他也

是乘這班車走呢?一下子吶吶地說不出話來。好在他很善解人意,很

快就消失在人群裡了,再也沒見到。

進了車廂,一片昏暗。沒有燈,似乎所有的人都擠進了這一節車

廂。一陣人頭攢動之後,歸於沉寂。窗外,是青灰的、不肯蘇醒的天。

沒有開空調,很冷。沒有親愛的人在身旁,不敢睡去。

7 :45分的上海,也是細雨過後青灰的天。坐上941 路車,直奔

機場。車窗外,閃過上海大年初一的清早。的確是一座繁華的城市,

雖然來過許多次了,可依然感到陌生。它永遠都在自己的距離之外,

炫耀著它的美麗。閃過一家紅茶館,名字叫“存心找茶”,倒是有些

俏皮的味道。愈行愈遠,愈冷清。見到一片歐式別墅區,突兀在路邊,

很快被車子拋在身後的寒風裡了。一個念頭湧上來:這會是最後一次

見到的上海嗎?會一去不回了嗎?忽然明白,其實這個可怕的想法一

直都隱藏在那兒。在未知的旅程裡,什麼都可能發生,竟是有些盼望

著那樣的發生或是終結的。窗外寒意更甚。行至機場,車上僅剩二名

乘客了。

是第三次來這兒了,依然辨不清方向。終於,可以登機了。一個

高個子外國男人,領著個英俊飽滿的BOY 走在前面。還有一些夫妻和

情侶。惟獨沒有像自己這樣的,一個單身女子,一次漫無目的的旅程。

為何會變得這樣地“與眾不同”?一直都是努力地想要和別人一樣的,

那麼現在的這個自己又是誰呢?

坐上客車,穿過風雨凄迷中空曠的機場。對飛行一直都有種恐懼,

只覺得一上去了,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想著剛才見到的

那個可愛的BOY ,也許這不會是一次失敗的飛行,為了那個男孩也不

該啊。這樣想著,心裡倒是安寧下來。

是一個靠窗的座位,身旁是一對年輕的情侶。打開在機場買的《

文學報》,上面有陳村的文章,好像老頭對非常小說不非常有不得不

說的不滿。有同感,可眼睛所能看到的生活本身就是這麼平庸,寫出

來的東西又怎能有驚喜呢?看獲獎的《八年一系》,感覺並不怎樣。

有一篇介紹棉棉的,是個表情銳利的女人。還有她寫的《糖》,是屬

於所謂“另類”的文章。王朔認為是一個讓他“感到吃驚”的作家,

卻想自己也許永遠都不會去讀。

終於,在震動了很久之後,延遲了一個小時的飛機,升空了。窗

外灰茫茫一片,什麼都看不見。閉上眼睛,仿佛要睡去忽然,一切都

豁然明亮起來。白雲似乎就在腳下,想走上去踩踩,去觸摸。機翼掠

過得極為緩慢,感覺仿佛停駐了。雲彩像薄冰浮在水面,特別晴朗的

地方,可以望見下面的山巒和羊腸小路。這該是告別了灰暗的江浙,

進入晴朗的福建省了。

降落,走出廈門機場。沒有想像中的熱,只覺得耀眼的和煦和明

媚。出租車開著窗,風裡有海洋清新的味道。街道如洗,色彩鮮亮。

紅瓦,是一種別樣的風情。

坐在約好的車站,在陽光下眯起眼睛,張望著這個陌生的城市。

女孩如約而至。很文雅,也很識趣:安排了這個安靜整潔,又價格公

道的旅館,就匆匆離去了。(在以後的幾天,也再沒見到過)很感激

她沒有詢問為何自己會一個人來這兒,因為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做答。

電視裡:李亞鵬正在海邊給徐靜蕾打電話,讓千裡之外的愛人聽

海浪聲。明知只是虛幻而矯情的電視劇,卻還是被感動得想哭。

看了地圖,決定即刻出發去廈大,去看海。

到了廈大,門口人來車往,仿佛是個旅游集散地。確實,廈大已

是來廈門不可不游的一處景點了。

椰樹綠地,石牆朱瓦,學府風範,游人絡繹。在一環形大球場上

留影。

記得曾經,林語堂、魯迅們,也曾在此意氣風發、激揚文字出了

後門,就是海濱大道了。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候,海,沙灘,大道,人,

都很美。在草地上坐下,也想打電話讓某人來聽聽大海,可是呆呆地

握著電話,卻不知道那人是誰?

不得不用“洗”來形容海濱的大路,寬闊明亮,紅色的人行道仿

似新漆的。不時看見有男孩女孩合騎一輛情侶車,還有玩滑板的少年,

從身邊擦過。羨慕他們飛揚的愜意和青春,疑惑自己怎麼卻像從未有

過,就走到了今天?

回到旅館,倦極。暉打電話來,他是唯一知道這次旅行秘密的人,

為自己安排旅館的女孩就是他的同學。他看出我的寂寞,卻好意地什

麼都不問。難為這樣一個心直口快的男人,也有如此細心的一面。聽

見自己斬釘截鐵的聲音說:這兒很好,你不用管了,再見!仿佛真的

已經厭倦了所有的關切與溫情,只想要那漂泊不定的自由和孤單。

沉沉睡去……

(二)初二:2.6

在上午10時醒來,也許更早,只是賴在床上,不肯起來。希望世

界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暖暖的被窩,在沒有人認識的異鄉,沒有過

去,沒有未來,一切就停在此時此刻。

牆壁上掛著一幅半裸的女郎肖像。她坐在椅子上,伸著懶腰,身

上的輕紗仿佛眼看就要滑落畫框有點斜,卻更增添了幾分妖冶、蕩漾

的風情。幸好現在這兒睡著的也是個女子,開始諒解那些經不住誘惑

而做錯事的男人們了。也許有些女人,生來就帶有誘惑的氣質,特別

是在她們年輕嬌艷的時候,就像這牆上的美人。是否女人最本質、最

自然的東西也就在於此呢?只是千百年來,在所謂的“文明”、禮教

束縛下,在男人做主宰的世界裡,女性純樸、天真的美,被關在用眼

睛和思想看管起來的牢籠裡似乎那是可怕的、有罪的。男人在心底向

往著、恐懼著、排斥著、又追逐著、破壞著。其實,女性與生俱來的

美好和可愛,本來就是無可理喻的,就像我們不能去詢問,百合花為

何而開放一樣。只是那樣的女子,那樣女子的美,在這樣一個甚囂塵

上的世界裡,是越來越不容易見到了。

洗頭,聽見電視裡在回放紀念戴妃的片子,跑出來看。DIANA 的

名字,就像一朵英格蘭的玫瑰,無論是與非,都永遠盛開在人們的心

中,無法抹去了。

接著的99風雲人物,是克林頓、希拉裡和萊溫斯基,“拉鏈門事

件”,真是形像又諷刺的冠名,滑天下之大稽,卻又是那麼真實、生

動和有趣(不得不這麼說)。

再下來,就輪到小瓜尼迪了。一對世界眼中的神仙眷侶,如一陣

輕煙,消散了。追索所有的因與果,似乎悲劇的種子一直都深埋在肯

尼迪家族高貴的血統中。

俱往矣。低著頭,任由發上的水珠打濕了腳下的一小片地毯。有

人說,小瓜尼迪一直都有求死之心?又想起了那句:“懷著求死的心

而活著”,不知道是在哪裡讀到的,卻越來越頻繁地跳出來,仿似夢

魘!也許死亡,真的比現在生活著的生活,要溫和純淨些呢?

12:00了。一定要出發了。還是去看大海吧廈門的公交很方便,

一會兒,又到了廈大的門口。

記得昨夜路過的時候,店肆林立,瞥見一家小店裡,有售晶瑩的

珊瑚樹。心向往之,想那是很好的送人的禮物。(還是忍不住地想到

了回去?)

在白日裡,卻常常會發現,所有的景像都不如夜晚見到的瑰麗,

缺少了那份夜色和燈火帶來的神秘和精致。現在也是如此。進了小店,

端起來細看,覺得樹上的瑪瑙葉子不那麼晶瑩了,珊瑚做成的樹干也

不那麼平滑細致。當然重要的還有,價錢也是很咋舌。囊中羞澀,實

在是沒辦法僅把它們當作“小禮物”的。

走進一家小書店,看到有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記起在網

上曾見過幾個IP叫“挪威森林”的,該是源出於此吧?還是因為那首

Beatles 的曲子?呆會兒帶到海邊去看,讓它陪著自己,一起消磨掉

這個下午的時光。

飢腸轆轆,口袋裡只剩下幾十塊錢。進了一家小木屋,要了一份

豆豉飯。囫圇落肚,不知其味。

廈大門口是個汽車中轉站,旁邊的南普陀人群熙攘。沒有勇氣擠

進去,是為了躲避人群才“逃”出來的,怎會再進去?何況對寺廟和

人為景觀,已失去了游覽的興致。

跳上一輛中巴,直奔大海。不願再去昨天停留過的地方,想走得

更遠,一路坐到了終點站:黃厝。好奇怪廈門很多的站名中都有“厝”

字:黃厝、呂厝、曾厝途中看到有草莓地,可以自己采摘了再買,是

一派南國的田園景色了。

車子愈開愈快,最後卻偏離了海岸線,駛進了一條土路。終於噶

然而止。

茫然四顧,大海隔著一片樹叢和田野,在那兒召喚著。只有穿過

去,向著海的方向,義無返顧了。

許久沒走過這樣的田間小路了,四周靜悄悄地,忽然忍不住要笑

出來:想著自己走在田埂上,像走平衡木一樣笨拙狼狽的樣子,誰會

知道現在的我是在世界的這個角落呢?

從一個斜坡上滑下去,撣撣屁股上的塵土,大海就呈現在眼前了。

今天的海,不似昨天初見時,夕陽下的靚麗。天是灰茫茫的,風

很大,海、天,和沙灘,沒有明朗的分界線。視線所及,整個海灘上

只剩下二三只歪斜的遮陽傘,和空無一人的帳篷。看來今天不是看海

的好日子。招呼躲在一旁避風的小姑娘,租下一個帳篷,要了一只熱

水瓶。一本正經,正襟危坐,來看海了。

風是獵獵的,猛烈地拍打著帳篷,呼啦作響。為自己斟了一杯茶,

握在手裡。看著那一波波奔湧而來的海浪,心裡是空空的。或許做任

何的事,太注重形式,反而會讓人喪失掉感覺。

《挪威的森林》,就像作者所說的,是一部“私人的小說”,但

卻不能認同扉頁上所寫的“是一部百分之百的戀愛小說”,這樣的定

義對村上來說未免太狹隘了。讀來最強烈的印像倒是作品傳遞出的無

可排遣的空虛和無法言喻的寂寥和悵惘,這種氣息幾乎是由始至終一

直彌漫在作品裡的。而愛情只是漂浮在這些氣息裡的一部分,甚至不

能肯定,裡面真的有“愛情”。也許正是這種若有若無的風格,給日

本文壇帶來了清新的空氣,也正是它能大受歡迎的原因吧。作品本身

所具有的氣質,正是現代社會青年充滿幻想、失落、迷茫心態的流露,

所以能相互迎合,備受關注。小說另一貫穿始終的線索,便是性。日

本作家似乎在性上從來都不吝惜筆墨。村上的特點是把它寫的很純淨、

自然,就像每天要吃飯、睡覺一樣地看待著、談論著。或許作為大自

然的一部分,男女之間的這件事,本該就是非常自然、簡單的,也唯

其如此,才能和諧。但,卻也正是最難做到的。這一點,是村上以自

己的體驗,想要傳達給讀者的。這大概也是自己從這部小說中所能得

到的收獲吧:澄清了以往一些很幼稚可笑的想法,從而也得到了一些

輕松和釋然。只是對其隨便的態度,還是不能全然接受的。或許是因

為性別和身體構造上的差異,男人和女人之間,有永遠也不能相互融

合、相互理解的盲點。

雖然穿著厚厚的牛仔褲,強勁的海風依然穿透進去,感到陣陣涼

意。已經是下午4 :20分了。放下書,走出帳篷。天空略微晴朗起來,

有幾個小涪在沙灘上奔跑著。走過去,浪滑過的沙灘,平滑潔淨。忍

不住蹲下去,用手指在上面劃下“大海”。海水漫上來,一下子浸濕

了鞋子,跳著逃開去。該是回去的時候了。

又乘車回到廈大門口。要了滿滿一大碗面,仿佛許久都沒吃飽過

似的。口袋裡只剩下9.50元了。

趁著“酒足飯飽”,踱進了一家小品店。見一泥塑卡通小像,不

禁笑出來:神態竟酷似軍!真想買回去給他看看。15元?算了!咦,

怎麼這兒也有“蟑螂口香糖”賣?記起那個下午,榕樹下,融融的爐

火衝熱水澡,讓水流過每一寸肌膚,好驅散掉大海留下的寒意,直至

熱水全部流光。望著鏡子裡的自己,想起書裡對直子身體的描寫,還

是不能明白:為何她會在如此美麗的年華選擇自殺?作者似乎也沒有

誠意去交代清楚。還是有難以言說的原因?相信《挪威的森林》是村

上寫得很自我的一部作品,還有他的處女作《且聽風吟》。那麼難以

言說也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了。

胸口有一塊淺淺的、曬黑的皮膚,是那年夏天太陽留下的印記。

其實時光一直都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提醒著人們,它的存在,它的流

逝。一點點淡去,就像胸口的痕跡。

(三)初三:2.7

醒來,睡眼惺忪中望見牆上的美人,你早啊!

臉上被蚊子叮了一下,留下一小歸紅暈。這時節竟會有蚊子?是

它弄錯了季節,還是自己?

出門第一件事,是直奔銀行取錢。獨自在外,身上沒有MONEY ,

真的是萬萬不能的。

今天的計劃,是去集美。天公作美,風和日麗,坐在顛簸的52路

通道車上,一路飽覽城市風光。

感覺廈門給予的最強烈的印像,就是色彩鮮亮。因為鮮亮,襯著

藍天麗日,便覺得一切都是嶄新的:嶄新的樓房,嶄新的街道,嶄新

的綠化,嶄新的空氣。廈市的房地產業,開展得如火如荼:褚紅鑲著

簡潔的白,暗綠襯著淡淡的天藍,還有典雅的咖啡色,常讓人有撲面

而來的驚訝和喜悅。比之江南清一色的青白粉灰,現代氣息更濃,心

情也隨之開朗起來。見一處地產廣告寫著:在美麗的地方,建一個自

己的家。背景是蔚藍的大海和攜手的伴侶。很美的夢想,誘惑著人想

要不停地活下去。

也有一些區域和樓房,黯淡了曾經的顏色,還斑駁蕭瑟地留在這

座城市裡,卻畢竟已是愈來愈陳舊、微弱的一部分,就像上了年紀的

老人,已經可以想見他們的去日無多了。歲月流逝,滄桑變遷,對人

如此,對物亦然。

對不久前炒得沸沸揚揚的廈門遠華集團走私案,不曾有過詳細的

了解,卻覺得至少有一點,廈市的執政者是應當被肯定的:那些隨處

可見的簡潔流暢的雕塑、被精心整理點綴過的草坪和花叢,都飽含著

一番愛美之情啊。所以,即便他們不是廉潔的公僕,也對這城市花園

的締造,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貢獻。因為他們沒有讓廈門辜負了得天獨

厚的天賦:大海賦予了廈門風情萬種的氣韻,廈門也襯托得大海更生

機勃勃、氣像萬千。

車過廈門大橋,那一片紅色的屋頂集美學村,已是遙遙在望了。

下了車,舉目四顧,不知從何游起。

一輛“小蓬車”適時停在跟前。20元,導游加車資。半信半疑坐

進去,人在江湖,已是身不由己了。

行至堤岸邊,海水湛藍,碧空白雲下,鋪著紅色屋瓦的集美中學

隔水相望。導游停車,示意自己下車拍照留影。心下正有此意,頗感

激他的善解人意。

第一站,停在了集大的水產學院門口。有些訝異,隨遇而安,也

只得進去。見有名之為“神仙魚”的,鼓著眼睛,張著嘴巴,在水裡

游得悠閑自得。也瞪了眼睛去看它,千裡迢迢來相見,也是有緣吶!

接著是抹香鯨的展覽,白底紅字觸目驚心:震驚中外的群鯨自殺

事件!十二頭龐然大物,在一天清晨,集體自殺在福建的海灘上!甚

至當人們一次次地想盡辦法去解救,想把他們重新驅趕回大海時,他

們還是義無返顧、執拗地一次次衝上海灘,選擇了死亡。不該再把他

們僅當作無意識的“它們”了!因為這件無意識的它們所做的、驚天

地泣鬼神的“壯舉”,是我們這些有意識的人類至今仍無法解釋和臆

測的。其中最大的一頭雄性鯨體,被制成標本,此刻就橫陳在展廳裡。

據說他生前能分泌一種極珍貴的異物:龍涎香,是一種極名貴的香料。

巨大的鯨骨,被像編鐘似的,一節節地排列著。電視錄像裡,一遍遍

地播放著人們是如何費勁心機去肢解他、“制作”他的過程。望著他

頭部似乎該是埋藏鯨睛處的黑洞,感到空氣中飄蕩而出的悲涼:同伴

們都去了,為何卻獨獨留我在這裡?!注視良久,浩瀚的宇宙,浩淼

的時光,有多少難解之謎?微小如我,仰望一生,又能參透幾分?!

續行去陳嘉庚紀念堂。其畢生斥巨資辦學,據估算約合1 億美元。

如今瞻仰陳氏遺物,已是朽跡斑斑,塵積冷寂地隔著40年的光陰,而

當年的光鮮和溫度,是再也無從尋覓了。只有他傾其一生為之奔走籌

措的校舍,越來越日新月異,迎來送往著一批批朝氣蓬勃的少年郎。

其青年與晚年時的面容,有很大差異,是益發地清瘦和藹了。毛澤東

稱譽其的“民族光輝,華僑旗幟”,被作為經典,載入了歷史的記憶

裡。生前簡樸自律,身後盡享哀榮,亦可告慰於九泉而無憾了。

再行,便是陳氏陵園鰲園了。未至門前,便已是車水馬龍,熱鬧

擁塞起來。買了門票,一個人進去。導游是敦厚識趣之人,前幾處均

是載到了,便若即若離地跟隨著,適時還會趨前引路,介紹景點:看

出他不是專業導游,普通話亦是非常勉強,介紹起來又靦腆又為難的

樣子。黝黑粗糙的皮膚,憨憨的笑容,有著一類閩南人典型的體貌特

征。一起默默地行了半日,倒生出些許親切感來。這次他不再跟從,

說怕壞了我的游興,只在門口等候了。

進得門來,兩壁上一面雕著三國故事,一面刻著革命戰爭。陵墓

的護欄、影壁上,也盡數雕著花鳥魚蟲、飛禽走獸、植物花卉、和珍

稀貴藏…甚至還有教導小涪子如何為人處事的行為規範。分門別類,

無所不包。若是拓印下來,簡直就是一部圖文並茂的百科全書。陳氏

一生向學,身後也不忘育人之本。其情其志,可敬可嘆!

逡巡著扶壁而觀,不知不覺中只感到雙膝發軟,恍然記起:晨起

至今,尚且粒米未進呢!一念及此,再也無心游覽,急步跑出。飢餓

的目光在人群裡搜尋:他到哪兒去了?錢還未付,諒他該不會棄我而

去吧?正想著,見他笑眯眯地從那廂站起來。竟有見到久別親人般的

喜悅:在這大海之濱的城市,他是唯一在門口等著自己的人,怎麼不

算是“親人”呢?

導游引著,進了路邊一家小店。昏暗的店堂,空無一人。老板娘

應聲而出,看起來與他很熟捻。滿臉泛著油光和層出不窮的小疙瘩,

讓人不由得懷疑這雙手下,飯菜的可食性。走進去,看清東倒西歪的

椅凳,桌上杯盤狼藉,盤中的膏脂已連同灰塵凝結在一起,不知是哪

一天的客人留下的了。有心想走,卻又不忍拂了他的好意。因了這一

路培植起來的信任感,想:既來之,則安之吧。等了一會,老板娘端

出一大盤炒面,還有一大盆湯來。未曾聞得庖廚聲,卻竟是溫熱的。

面是碎的,有陳年的氣味,樣子有些像速食的掛面,裡面有番茄、胡

蘿蔔、肉絲、花菜、文蛤、螺螄肉等零星的蹤跡,酸酸甜甜的,胡亂

吃了小半盤。湯卻實在是無法下咽,兩大片爛番茄下,覆蓋著一堆不

認識的“海鮮”,又腥又淡,像是未曾放鹽!其間亦有一、二個游客

被招呼進來,但很快都皺著眉搖著頭離開了。像自己這樣缺少判斷力

的,卻是一個都沒有。想起《圍城》裡辛楣、鴻漸們作客的小店,勸

慰自己:人在旅途,不可太計較了,得食且食吧。起身結帳,竟要去

46元。

告別了憨厚的導游,最後望了一眼美麗的集美。不知何時會再來?

腹內還是空空,又再想著,要到哪裡?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