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天2月3日—柬埔寨-Siem Reap暹粒-Phnom Bakeng巴肯山
按照攻略,早4:00起床打出租車100 B(這個司機也是頭發花白的老爺子),車速飛快(想不到到了眼花的年齡仍像年輕人一樣)20多分鐘到了汽車北站(當地人叫Morchit),買了到Aranya Prahet亞蘭(泰國邊境)的車票207 B/人,5:30發車四個小時到站後換兩輛突突車60 B/車,趕到柬埔寨邊境Poipet波貝已經是中午了,因為攻略上說邊境特亂,心裡多少有些畏懼,捂緊了包,看到一個老外背著大包在趕路,一問是同路,一起走到出境處,幾個小孩伸手要錢甚至直接拉你的包,不由地加快了腳步。
辦公屋內正像攻略講的四個通道,兩個本地的(人一撥一撥的),一個不用的,一個Re-Entry Visa返簽的,按照桌上擺的範例對照表(中文的,看來中國人來的不少),填好返簽申請表,遞上,告知等一會,卻等了一個小時,原來簽證官正在簽一個團隊的,一起來來的老外不知是哪國的不用簽早過去了,泰國的服務確實不錯,簽證官姐姐親自拿著登記表,挨個找我們簽好了名字,交了1020B/人費用,終於出境了,看到柬埔寨的國旗算是到了柬埔寨了。盲目地向前走,在路邊人的指引,過了馬路將信將疑地到了柬埔寨入境處一個帶棚的小房,果然有穿制服的男子告訴我們每人收費25刀(窗口上標價20刀),問了一個騎自行車過境的美國小伙子,他笑著說已交了25刀息事寧人了,我們四個人和穿制服的男子商量共交90刀(每人22.5刀),男子和窗口的工作人員商量,窗口的工作人員把我們每個人好一頓打量,可能看出不是有錢的主,就點頭同意了,不到五分鐘,簽證辦好了(這時的效率極高),男子告訴我們可以坐免費車走(其余的沒聽懂),我們看過攻略介紹有拉去到黑店和高價車點的,一切都不敢相信,背起包繼續往前走,走了不到五分鐘,在道邊看到一個帶棚的小房,又看到了騎自行車的美國小伙,他告訴我們在這裡免費辦入境手續,真是熱心人,幸虧遇到他,我們排隊順利入境,順著馬路繼續往前走,看到前面有一個亂糟糟的廣場,中間還有一個雕塑,伸長脖子尋找“順發大旅社”,在右手邊的大樓上果然看到這幾個繁體的中文字,過去一看,幾輛豐田轎車停在那裡,一個人是頭,會講英語,40刀/車不講價,三個半小時到達暹粒。
路況真如攻略寫的一樣,塵土飛揚,坎坷不平,前面如果有車,揚起的紅土讓我們無法看清前面的路,在密封的轎車裡,都能感到有塵土的味道,我們同行的mm拿出頭巾蒙住了口鼻,後悔應該帶個口罩出來。車開出去10分鐘左右我們看到了那個騎自行車入境的美國小伙,在塵土中奮力蹬著車子,真是不明白他干嗎要在這大熱天的造這個罪,什麼時候才能騎到呀,只有默默在心裡祝他一些順利了。在下午四點半左右順利到達了Siem Reap暹粒的主要旅游街道,找到了攻略提到的Sun Sengky Guest House, 賓館非常干淨,有熱水、電視(可以收到中文的幾個台)、風扇(早晚涼爽風扇都用不上),需要空調和冰箱另加錢。老板不在(我們回去的那天他才從泰國回來,很熱情地送我們),接待員是個機靈的小伙子,住宿費9刀,不講價,並告知對中國人都這個價,問他怎麼知道我們是中國人,他笑著沒回答,我想也許因為中國人喜歡講價吧。上樓發現明顯的中英文大字寫著“保持安靜”可想而知。。。。。。接待員可以聯系車輛去景區(他們有固定的司機),到巴肯山突突車往返5刀,已經17:00分了,我們立馬上車到了景區,已經停止當日售票了,等了一會,交了照片買了明日起三天有效的門票40刀/人,門票上壓塑了我們自帶的照片,像月票。去看落日的人浩浩蕩蕩往山上走,一會功夫山崖上坐滿了各色人種,亞洲人居多,中國人也不少,大呼小叫的忙著拍照,但我感覺沒有特別的望遠設備,這裡的落日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太陽才落下一半,大批人馬就開始下山了,我們最後才離開,沒有了其他游客的巴肯山,寂靜中的滄桑美才顯露了出來,我們轉圈欣賞著,不知不覺天色暗下來,管理人員催促我們下山,沒走幾步,天色完全黑下來,我們的頭燈、手電派上了用場。
回來仔細一看,我們住的賓館左右都是中國餐館,左邊不遠是“老北京餃子館”,右邊緊鄰“木房子”餐廳和有名的died fish餐館,先去有歌舞表演的died fish餐館,餐廳比較昏暗,但裝飾格調比較有民族特色,二樓需要脫鞋像坐在榻榻米上,表演在二樓樓梯口出,泰國的舞蹈就幾個手腕扭轉的動作,表演比較單調。每道菜都在3刀以上,說是高棉口味,不太能接受,點了三個菜沒吃飽,又回到“木房子”餐廳,看到久別的炸醬面和蔥油餅,菜基本在2.5刀左右,填飽了肚子也解了饞。
第十一天 2月4日---觀日出轉吳哥小圈
和大多數游客一樣,先轉小圈,昨晚和TUTU司機談好今日路線,一日15刀,他的英文很好,我們從早5:30出發去Angkor Wat吳哥寺看日出,和昨晚的感覺一樣,不是專業的攝影,人多嘈雜只能看個大概,倒是大部分人散去後,天蒙蒙亮的時候,在吳哥寺中漫步,那種忽明忽暗的光線和景致才是最美的。精美的浮雕、高高的天梯、突兀的長廊,美得神奇。。。。。。我們不想將時間浪費在往返賓館的路上,早晨和中午都沒有回去休息,先後走了Angkor Thom吳哥通王城,(包含South Gate南門),Bayon巴戎寺、Baphuon巴方寺、The Terrace of Elephants戰像台階、Phimeanakas空中宮殿、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癩王台階、Ta Prohm塔布籠寺等,渴了隨處有賣椰子菠蘿的,1刀兩個,芭蕉一小串1刀(沒講價)。
傍晚時分轉回Angkor Wat吳哥寺,重新欣賞最美的Angkor Wat吳哥寺夕陽下的風景,這時的寺廟內外到處可見身著艷橙色袈裟的僧人,與美麗神秘的吳哥彙成一幅幅難忘的畫面。讓我難忘的還有吳哥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會追著游客兜售紀念品,他們很多人練就了多國語言,甚至會用漢語說“姐姐你漂亮一美元三個”之類的話,不管你買不買都不會惱怒,臉上的笑容天真無邪,我在一個和我女兒年齡相仿的小女孩那裡買了圍巾,把帶來的鉛筆拿出來准備送給她,誰知立即圍上來一群孩子,爭先伸出小手,十支鉛筆一搶而空,連筆筒也沒放過。在後來的景區,我們陸續把糖果和帶來的小頭飾送給了一些可愛的在景區泥土裡無憂無慮玩耍的孩子們,他們都會興奮的大叫,然後雙手合十說謝謝。
第十二天 2月5日-轉女王宮和吳哥大圈
昨日感受了烈日和塵土,因今日的路途較遠,在賓館接待員的聯系下,包了一輛轎車一天30刀,經過Srah Srang皇家浴池到達Banteay Srei 女王宮,雕刻特別精美,遇到很多中國、韓國、日本團隊,蹭聽了幾次講解,一些雕刻的背景故事很生動,後又去了Ta Som塔遜,East Mebon東梅奔,Neak Pean龍蟠水池(沒有水)下午繼續游覽了Preah Khan聖劍寺(規模較大的一個),回去路途經過Bayon巴戎寺,在夕陽中再看一遍那一張張“高棉的微笑”。
和朋友們介紹的一樣,“從第二天開始,人爬累了,對景物也產生審美疲勞,有些景點,半小時就出來了,不像第一天,每個點都認真地看,拼命拍,到後面已經分不清哪個廟是哪個廟了,而且熾熱的太陽,讓你根本不想多走”。
全部轉下來有二十多個大小景點,我印像最深的有六個,分別是宏偉的Angkor Wat吳哥寺,高棉的微笑Bayon巴戎寺、雕刻精美的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癩王台階、古墓麗影拍攝地-古樹纏繞的Ta Prohm塔布籠寺、美輪美奐滄桑的Banteay Srei 女王宮以及皇家舊遺址Preah Khan聖劍寺。
晚餐在“老北京餃子館”,就餐的大部分都是中國人(來吳哥的韓國、日本、台灣居多,其次就是中國人了,歐美人較少,大多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各個景區,看來觀賞、鍛煉兩不誤呀)。價格和其他店基本一樣(都是對游客的價),只是米飯免費。男老板40歲左右,高高的個子很帥氣,1990年過來,靠做地產已經發了家,成了地道的柬埔寨人,保持著北京人能侃的特點,正好一對北京來的小夫妻也來就餐,老板和我們一一招呼著侃了起來,這頓飯吃得很熱鬧。
第十三天2月6日-回曼谷
有了來時的經驗,心裡有了底,賓館聯系的車輛到邊境30刀,三個多小時順利到達波貝,辦理了柬出境和泰入境,准備回去嘗試一下泰國的火車,打了一輛突突車110B到華南蓬華火車站,一天只有一班中午13:50發車,來的還早,吃了午飯(還是炒面),開始售票了,48B/人很是便宜,但沒想到五分鐘一停,開了6個小時,因為沒有空調(有風扇不起作用)是敞著車窗的,道邊麥田正是燒草的季節,黑灰隨風不斷襲來,真是灰頭土臉,後悔應該坐空調大巴,有涼快又干淨還節省兩小時。到站後,打車50B又回到了我們存包住宿的老根據地-靠山路附近的Boworn B.B。
第十四日2月7日曼谷--四面佛、siam暹邏廣場
吃過早飯打車(又是嚴重塞車,等候也跳字)100B到四面佛,香火旺極了,還有人花錢請歌舞拜祭。到附近的暹邏廣場逛了一大圈,真是現代商業城,幾個高大建築穿插在一起,上有地鐵,下有噴泉,餐飲、娛樂、超市樣樣齊全,夠逛一整天的,買了些糖果食品准備帶回國,在一樓的大型美食區,享受了幾種風味的食物,飽飽地打車回考山路120B,做了一次foot massge,半小時120B,因為明天是凌晨2點的飛機,我們決定早點出發,晚22:00分打車285B(含高速65B)到了曼谷機場。
第十五日2月8日曼谷經上海-大連
跟著團隊大批的人流出發登機,到達上海機場時,遇到了大霧,東航飛機轉機又晚點,整整耽擱了6個小時,直到晚19:00分才算平安的返回舒服的家。
這次行程計劃的順利完成,除要感謝攜程網提供游記攻略的前輩外,重點要感謝我們的小團隊的所有成員,嘯風MM衝鋒在前,問路、砍價,為我們省了不少銀兩,秋波MM吃苦耐勞,有團隊精神,當然老公和我在攻略研究方面也做出了一點貢獻,哈哈,一次旅程的結束意味著另一次的預備和開始,老公已經開始暗暗准備了,期待著小團隊的下一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