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是上海的後花園,已經不知去過多少回了。今年春節長假,作了一次逍遙游,輕松而愉悅,推薦給大家,共享之。
鄧尉“香雪海”上午,從上海市區出發,上A11滬寧高速,轉蘇州繞城西線,光福出口下,右轉,行過光福鎮,不久就來到鄧尉山的“香雪海”。鄧尉自古有種梅、賞梅的習俗,與杭州靈峰、余杭超山並稱為江南三大賞梅勝地。每當早春之際,鄧尉山的梅花盛開,其味醇香、其色如雪、其茂似海,故曰“香雪海”。吳昌碩有詩雲“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 何時買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傾一杯”,寫盡梅之風韻。從賞梅的角度看, 梅 “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款為美,正則無景;以流為美,密則無態”,誠也。木瀆石家飯店賞梅完畢,已臨近中午,驅車來到木瀆鎮的石家飯店用餐。石家飯店是一家有百年歷史的老飯店,以鲃肺湯為看家菜,到此不可不嘗。1929年秋,國民黨元老於右任賞桂於蘇州太湖,路過石家飯店,品嘗了鲃肺湯,贊不絕口,當場題詩:“老桂花開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歸舟木瀆尤堪記,多謝石家鲃肺湯。”遂出名。鲃魚是河豚魚的近親,個頭不大,鲃肺其實是鲃魚的肝,其狀似肺,故名鲃肺。可一魚二吃:魚身紅燒,甚香,其肝燒湯,滿滿一大盆,其鮮無比,上海話叫“打耳光不放”。到木瀆不可不去石家飯店,到石家飯店不可不嘗鲃肺湯。
光裕書廳聽評彈吃罷午飯,直奔蘇州市中心,下榻於觀前街宮巷的玄妙商務酒店。安頓好後,悠然出酒店閑逛,沒走幾步便來到光裕書廳,何不進去聽一回評彈!蘇州是評彈的老家,原汁原味啊。 光裕書廳是蘇州赫赫有名的書場, 始建於清乾隆年間,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典型的江南磚雕門樓,上鐫吳昌碩手書的“光前裕後”四個大字。那天的書目是<<楊乃武>>,上手是沈彬,下手是郁珍,都是年輕人,唱的卻很動聽。沈彬的嚴調像模像樣,真假嗓結合,儒雅而大氣;郁珍的琵琶彈的十分靈巧,絲密入扣,襯托得不錯。書是老書,調是老調,可聽客們百聽不厭,這就是評彈的魅力所在。那天已是滿座,我們坐的是加座。演員穿著典雅的長衫、旗袍,琴弦叮咚,吳儂軟語,一杯香茗在手,閉目和之,恍如隔世。
三輪車游平江路聽罷評彈已近黃昏,離吃晚飯還有一段時間,我們決定去蘇州老街走走,坐著三輪車逛老街是最有味道的。如同在北京乘三輪游胡同一般,漫無目的,任車夫在老街左轉右拐,一面聽他有一句沒一句的閑扯,印像最深的是延河的一條老街,叫做平江路。
王四酒家“叫花雞”蘇州有句話,叫做“吃煞太監弄”,不長的一條太監弄,彙集了幾十家飯店酒肆,而且不少是名店名館,挨個吃來,恐怕真的要吃煞了。我們住在宮巷,原本就是為了臨近太監弄覓食方便。首選的是松鶴樓,無奈已經滿座,趕緊預定了第二天中午的座,這才去別的飯店試運氣。不料這裡的飯店家家生意火爆,竟然一連幾家都滿座,只有王四酒家尚有最後一桌空座,於是落桌。王四酒家原在常熟虞山腳下,這裡的是飯店。到這裡當然要吃叫花雞。可能生意太好的緣故,這裡的菜肴質量之差始料未及。泥封的叫花雞不知什麼時候預備的,臨時進微波爐熱一下,竟是未熱均勻的,味道也是淡淡的,如同嚼蠟,價錢卻一點也不便宜。其他的菜肴也多是價高質次的。
“朱鴻興”頭湯面此次來蘇州之前,特地重讀了陸文夫的<<美食家>>,書中有一段描寫朱自冶一大早去“朱鴻興”吃頭湯面的情節,特別有意思。朱自冶每天天不亮就出門,睡眼朦朧地坐著黃包車趕去“朱鴻興”,只是為了吃一碗頭湯面,進門後對伙計有一長串的吩咐: “清炒蝦仁一碗,要寬湯,重青,重澆要過橋,硬點!”其復雜講究,外人是搞不清楚的。頭天打聽得開門營業是早晨六點半,於是我們早晨六點鐘就起床了,只是為了要仿效朱自冶吃一次頭湯面。看來,當一個美食家也是頗為辛苦的。六點半我們准時踏進太監弄宮巷口的“朱鴻興”,裡面已經有不少人了,都是趕來吃頭湯面的!本以為都是像我們一般湊熱鬧的外地客,細細一聽,有好些是蘇州當地人,真是沒話可說啦。
山塘街孵茶館蘇州閶門到虎丘,有一條河,沿河有一條街,長七裡,便是赫赫有名的七裡山塘街了,從明清直至民國,非常繁華,後來凋敝了,近年重新開發恢復了,仿古的假古董而已,不過借了往昔的盛名,有聊勝於無吧。
有一家中式的茶館,名字就叫“七裡山塘”,我們到樓上臨窗落座,要了頂級的碧螺春,幾樣茶食,慢慢啜飲。剛剛在“朱鴻興”吃了頭湯面,此時也不過七點來鐘,街上游人稀少,天上又開始飄了小雨,山塘街出奇的清靜,於我們倒是意外的收獲。
這天恰逢農歷初五,民間有“接財神”的習俗,不久,當地民眾“接財神”游行開始了。那些穿了古裝帶著財神、喜神諸神面具的人們敲鑼打鼓挨家挨戶討紅包,很是熱鬧。
松鶴樓“松鼠鱖魚”
喝茶臨近中午,直喝到“皮包水”,我們才趕往太監弄的松鶴樓,為的是品嘗松鶴樓的招牌菜--“松鼠鱖魚”。 “松鼠鱖魚”如今大大小小的飯店都會做,但沒有一家能超過松鶴樓的,百年老店的名菜果然並不是浪得虛名。 松鶴樓的其他菜肴也是不錯的,價格倒不貴,並不一味的店大欺客,令人心生好感。蘇州二日,便是在這輕松愉悅之中,散淡地度過,不去那些人山人海的園林景點湊熱鬧,任憑自己的興趣,找尋屬於自己的快樂。
快樂本沒有統一的標准,各人自有各人的快樂,只要你感到快樂,就夠了。

(梅花)

(香雪海)

(石家飯店)

(評彈)

(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