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昆明,特地帶了新買的相機,想著可以試一下機器,行程卻沒有想像中的順利。 第一天,我們從機場到酒店就十分的不順利,原因有二,一是那個在機場幫我們送上10元小巴車的人太不負責任,二是那個送客人去市區酒店的旅行社小巴的司機,實在太傻,簡直不認路似的,根本找不到我們的酒店。坐在副駕駛上的導游小姐,一路高喊著,“我記得、好像是、我以前來過的、應該就在這附近……”,打了無數個咨詢的電話、不斷地停下來問路、在目標附近來來回回兜了3圈,愣是沒找到,浪費了不少電話費和汽油費不說,15分鐘的路程花了1個小時,最後還埋怨說是我們的酒店地理位置不好,那條拐進去的街道太難找了。同事實在忍無可忍,打電話到酒店問到雙向坐標,想這下總可以了吧,這個司機好歹也是昆明人啊,沒想到最後還是開回最初的位置,然後告訴我們,前面是單行道。最後,我們決定還是下車自己走過去。一路問路也是困難重重,派出所的值班亭居然一問三不知,每次問路常常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在已經很接近目標的時候,又突然下起雨來,當我們濕淋淋的走進酒店大堂的時候,我們北京的同事,因為飛機誤點而比原計劃晚到的也比我們早到了。 昆明只要下起雨來,天氣就很難說了,可能一會就停了,就像從來不曾下過雨,也可能一直下個不停,讓人斷了念想。晚上,雨大了起來,氣溫一下子低了許多。街道上行人很少,那條有著兩條假龍的步行街冷冷清清。我們繞了一圈,仍舊回到酒店,在酒店對面的“一品滇”吃了晚飯,那個充滿民族特色的長嘴壺倒的茶,讓我的同事覺得慎的慌(見圖)。 第二天,雨仍然在下,而且絲毫沒有停的意思,我想,我的拍攝計劃大概是要泡湯了。 我在淅淅瀝瀝的雨裡完成了對於展館場地的考察,見了多個當地的會務公司,在雨裡吃了午飯和水果,百無聊賴的逛了一圈,買了一包雲煙,淡淡的,透過陰沉的天空,尋找昆明強烈的紫外線,下雨的昆明真是冷極了。 第三天,天隨人願,起床的時候居然沒有下雨,去西山龍門的計劃終於得以成行。 一路車開過去,卻又零星的飄起小雨來,但天是亮的,司機寬慰我說,今天應該是個好天氣,雨下不久的。 到達售票處的時候,雨還在下,短袖外加長袖衫的穿著仍然感覺到很冷。我沒有帶傘,只帶了帽子和水,坐3元錢的電頻車到了山腳下,雨終於小了。入口處是長長的石階,被雨水衝洗的異常的干淨,濕漉漉的,周圍很安靜,旅行團的人大概剛剛走過,空氣裡彌漫著淡淡的青草的香味,只有一個老人在清掃台階,有著山裡下雨天獨有的清冷的感覺。 我一個人,帶著我的相機,在濕潤的空氣裡,在不被別人打擾的時光裡,從鏡頭裡看出去,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從山上俯瞰滇池,還是能夠看出滇池的水被嚴重的污染了,但是在雨後還未隨散去的淡淡霧氣裡,仍然給人以豁然開朗的力量。滇池是圍海造田的地貌,公路上來往的車輛,散發著濃重的生活的氣息,然而從山上往下去,卻又仿佛是天上人間的差別。我從山上坐纜車下山,那一片寬闊的滇池風景,一覽無余的展現在眼前,纜車徐徐向前,整條索道上,很長一段時間都看不見人,整個山,仿佛就剩下我一個人,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什麼叫做可遇而不可求,這美景,何嘗不是為有緣人而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