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篇:06年股市大漲,本人買基金賺了錢,公公婆婆炒股賺了錢,決定春節犒勞一下自己——出國游。算來算去,只有日本游時間比較合適,歐洲和澳洲游都要超過8天,會耽誤工作。
方案既定,開始著手找旅行社。去日本簽證手續很煩瑣,需要提前1個月訂。如果沒有護照的話,就需要更早一點。除了准備護照,還要近期照片,財產證明,工作證明,准假證明,房產證明等等一堆東西,感覺生怕我們偷渡似的。其實去了日本才知道,國內更適合生存。
臨行前還有一些准備工作要做,旅行社並不會主動提醒你。所以要多做些功課,比如上網看別人的游記,讀別人的心得。本人認為有幾樣工作需要做好:1、租3G手機。由於日本和國內制式不同,所以不是像去香港一樣只要開通國際漫游就可以接打電話的。必須租用專門的3G手機。要提前一周到移動營業廳去預約,否則一早就都被租光了。我們沒有預約到,直到臨行前一天,覺得沒個手機實在不方便,臨時想到一個朋友在移動,打電話請他幫忙,結果果然有,而且是一部全新的手機。租金不貴,一天30元,手機押金3000元,回來還機時會退給你。有個手機方便多了,接打電話貴些,一分鐘6元,但可以發短信。2、訂火車票。因為我們是南京組團,團裡只有1/3是南京的客人,其余有鎮江人、揚州人、常州人等等,因此旅行社不包從南京到上海的行程,都是各自到上海在浦東機場集合。過年期間車票難買,需要早訂。最好還是開車去上海,這樣時間好控制,尤其是返程時,我們擔心飛機晚點和出關耽誤時間,結果訂了一班晚上8點回南京的火車,等了幾個小時不說,回家都12點了,而且這班火車條件較差,是這次旅行的一大敗筆。不過老公老早答應出國旅游期間把車借給一個朋友了,臨時反悔不好意思,只好還是訂了車票。3、換日元。日元一定要在國內換好,到日本換的地方不多(好像只有機場有),而且很不劃算(國內1個人民幣能換15.5日元,日本只能換到13個日元)。國內換日元很方便,到銀行帶身份證和錢就可以換到了,現在國內放寬了,一個人可以換5萬人民幣的外彙。但本人建議換到適當略多就好了,換過多用不掉,回來再換回人民幣,大約要損失4%左右。根據本人經驗,因為沒買任何免稅的化妝品和電器(買時可以刷卡),只是買了一些食品和特色小禮品回來送同事和朋友,還有參加旅行社安排的自費項目(自費項目必須付現金),大約每人只需換3000人民幣的日元就足夠了,結果我們每人換了1萬人民幣的日元,多余的錢換回人民幣要平白損失掉1000多元。所以准備直接換成歐元,明年去歐洲玩一趟。除此之外,就沒有什麼特別需要准備的了,至於日本的電源110V不必擔心,因為所有的電器的充電插頭上都寫了適用100V—240V,去了可以直接用,不需要轉換插頭。不過日本似乎沒有三項插座,只有兩項插座,但也不必擔心,酒店一般都可以提供,到時候讓導游幫忙翻譯借用一下即可。
如果坐火車到上海,上海火車站旁邊的友誼商廈門口就有機場大巴到浦東機場,70分鐘開到,18元。有人可能想體驗一下磁懸浮,本人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首先要提著行李轉幾趟地鐵,再提著行李轉磁懸浮,實在太辛苦,而且日本有新干線,反正是要坐的,沒必要在國內再坐。
出游篇:第一天:我們是晚上6點的飛機從上海飛大阪,東京時間比北京時間快一個小時,所以行程上看是近3個小時的飛行時間,但實際只1小時45分鐘。東航的空姐年齡較大,也不好看,令人失望。到達大阪是東京時間晚上九點,辦出關手續,乘車往酒店。此行酒店都在郊區,這樣價格會便宜,因此我們說這次是充分考察了資本主義農村。到的第一天和走前一天都住在機場附近的郊區酒店,條件較差,勉強達到三星(指房間小,日本酒店都很干淨),中間幾天住的酒店條件較好,可以達到四星標准。第一次見到這麼小的衛生間,才知道原來兩個平米不到的地方也可以放的下洗臉台、馬桶和浴缸。浴缸也就1米長,但很深。感覺到了小人國。剛剛到日本,大家都很興奮,不願早早睡覺,於是請導游帶我們到附近小酒館轉轉,結果日本人關店很早,晚上八點左右基本就都關門了,只好到超市小逛了一下,體驗了一下日本的物價。買了兩盒日本的方便面回去泡面吃,確實較貴,方便面也劃到20元RMB一盒,礦泉水劃到10元RMB一瓶,有些舍不得。決定回去用電水壺燒好開水,罐到空礦泉水瓶裡,可是日本的水質和上海一樣都加了很多漂白粉,難喝,遂作罷。後悔應該帶個水杯,泡茶就好了。日本隨處可以罐到熱水,帶水杯還是比較方便的。不過人很快就會習慣這裡的物價,後面幾天渴了就到自動販賣機買飲料喝,基本把日本流行的茶飲料都喝了個遍。日本的自動販賣機非常多,每個酒店、服務站、小鄉村處處可見。飲料基本是120—150日元一瓶,劃人民幣10元左右,但對於日本人的感覺就像我們一塊錢的感覺。日本的快餐(小飯店的定食)基本在800-1000日元左右,劃人民幣50、60元,對於日本人就像10元的感覺。所以日本人生活水平較高。最令人感覺不平衡的是居然星巴克的咖啡價格和國內一樣,300日元一杯,劃20元人民幣,可見星巴克在中國的暴利。
第二天:早晨日本的酒店都是自助餐,還蠻豐盛的,味增湯很不錯,面條裡會放一種叫“紫蘇”的東西,有種藥味,但並不難吃。不過吃來吃去還是覺得早晨喝稀飯最舒服。日本是個很注意環保的國家,路面很干淨,天氣晴朗時藍天白雲,清澈度很高。今年春節期間日本的天氣非常好,幾乎都是大晴天,只是在橫濱那天下了陣小雨,真幸運。日本盡管緯度很高,但因為是海洋性氣候,所以溫度和上海差不多。
吃過早飯,便奔赴大阪城公園。這座由豐臣秀吉修建的巨石壘制的城牆,格外堅固,已經挺立了數百年。其內的天守閣是大阪的像征,現在是大阪博物館。廣場上還有一個時間寶庫,是世界各國共計挑選了2000余件20世紀的文化遺產埋藏在15米的深處,約定5000年後打開。很有意思。然後看到一群幼兒園的日本小朋友,統一著裝,都穿著短褲,帶著小布帽,背著統一的書包和小水壺,在老師的帶領下進來參觀,可愛非常。還有幾個日本僧人,在公園各處靜靜地站著,似乎在練習靜力,任憑游人如織,任憑相機閃爍,就那麼端著缽靜靜地站著(也許可能在化緣,但沒見人給錢)。
到處都是中國游客,也到處都有法輪功,向游客分發宣傳資料。不過我們不關心政治,遠遠地躲開了。
之後趕往道頓崛和心齋橋,因為對購物不感興趣,只是隨處逛了逛,買了些“小丸子”,類似於中國的麻辣燙,但味道吃不慣。同團一個女孩發現了網上宣傳的化妝品店,一頭扎進去,連午飯都沒去吃。這天的午飯是避風塘的中式自助餐,吃飽沒問題。
下午坐新干線趕往京都,只用了15分鐘。新干線在日本非常方便,感覺像地上的地鐵,隨到隨坐,不知現在南京和上海之間開的子彈頭是否差不多。其實新干線大阪到京都只要1000多日元,但導游收4000日元。我想可能旅行社主要的利潤在自費項目上,其他的自費項目比如迪斯尼,票價也就4800日元,到導游會收8500日元,說要包含路費、油費等等。大家也都不計較,因為日本游實在不算貴,在這樣高收入的國家,又不像香港到處帶人購物,賺這點錢對日本人來講也就是零錢而已。
京都是個很有味道的城市,因為保留了一些古老建築,不像其他城市看上去都和上海香港差不多。初來日本,感覺並不像是出國,因為有很多漢字,基本都認識,只是繁體字較多,錯別字較多(哈哈,相對於漢字,日本字不就是像錯別字嘛);人也都是黃種人,出國的感覺不明顯。但不得不承認日本人的服務非常好,永遠都是客客氣氣,面帶微笑,快步小跑,殷勤倍至;禮品也都包裝精美(免稅店除外,可能是因為人太多,來不及包裝),隨便買個小東西,都要拿禮品紙包好,連買個包子都包得好好的(當然,包子的味道不敢恭維,和金陵大肉包沒法比)。日本點心都做得有模有樣的,都出示樣品(供看不能品嘗),我挑了幾盒人形的點心,好看也很好吃,買回來給同事品嘗,大家都很開心。日本點心各地品種不太一樣,但價格基本都在600—1000日元不等,因此不需要比較價格,挑自己喜歡的就好了。
到京都先去了真宗本院(又叫東本院寺),才知道日本人對佛如此虔敬,進殿前要先脫鞋,有提供塑料帶的箱子,可以拎著鞋子進殿,也可以把鞋就脫在殿外。殿內都是塌塌米,沒有國內那樣的跪墊,就直接跪在塌塌米上祈禱。
之後前往和服館參觀,一樓可以看到和服表演,有幾款和服確實非常漂亮,怪不得聽人說好的和服要賣70萬人民幣一套呢。二樓都是一些織品銷售,當時對價格沒感覺,過後想想很是後悔,其實那裡的手帕價格比較便宜,400—500日元一條,織得很漂亮,回來當禮品送人還是很有特色的。
之後去了平安神宮,照了幾張照片就離開了。還是挺漂亮的,很寬廣,地面都是鋪著淺色石子,紅色的建築,在白色的石子映襯下讓人感覺很純淨。
再之後去了清水寺,我認為最漂亮的景點之一。橙色的寺院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壯麗,作為國寶的主堂由100余根木柱支撐,令人想起鳳凰陀江邊的吊腳樓。還見到成群結隊穿著和服來游覽寺廟的日本美眉,挺養眼的。想像一下,這裡春天櫻花爛漫,秋天紅葉連天,該是怎樣壯美的景色啊。
晚上入住京都郊區的酒店,酒店條件很好,寬敞干淨,吃的日本定食也不錯,睡個好覺。
第三天:早晨起來看到酒店外居然是一條河,河水清澈,河邊有晨練跑步的老人。日本是個水資源豐富的國家,四面環海,高速路上常可看到蔚藍的大海,城市內處處可見河流穿過。
乘車趕往箱根,要去看富士山,泡溫泉啦。高速路上看到美麗的濱名湖和湖中的水鳥。湖水清澈見底,可以清楚地看到湖底的石子。再開一段,就可以看到我認為此行最美的另一個景致——海上的富士山。在高速路上的一個休息站,專門有個觀景台,看海望山,美不勝收。導游說我們很幸運,說去年以來他帶了30幾個團,只有兩個團看到了富士山,我們是其中之一,說我們今年會發大財。還說另外一個團都是北京高官。不管真假,聽得順耳,大家都很開心。一路上繞著富士山走啊走,把各個角度看了個夠。其實在高速路上看富士山比到五合目更清楚,整個的映在車窗上,就那麼靜靜地歡迎著你。難怪日本人把富士山看做神山,看做守護神。
中午是在一家韓國餐館吃的烤肉,原來是定食外另加了兩份烤肉,吃完以為還會有烤肉端上來,結果明白為什麼人家給每人一大碗飯了。趕緊用味增湯泡飯吃完了上路。
之後就去看大湧谷,到處硫煙彌漫,溫泉汩汩地湧著,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火山和火山口湧出的溫泉,很是新奇。還吃到了黑玉子,就是雞蛋放在溫泉裡一煮蛋殼會被染成漆黑色,味道和普通雞蛋毫無差異(原以為會有硫磺味)。
之後去往平和公園,門口的牌坊上書“祈世界平和,祈國土安穩”,但同團的人沒人相信日本會真正向往和平。日本人民可能是向往和平的,但日本的統制階層未必吧。就連我們的導游(日籍華人)都在埋怨日本政府在軍備上投入了太多的錢,害得養老金虧空太多,領養老金的年齡也越來越晚。所以在日本街頭可以看到很多白發蒼蒼的老人還在拼命工作,而中國很多四五十歲的壯年都已經在街頭公園遛鳥了。可見日本真是一個老齡化的國家。
最後去富士山五合目,但由於過時10分鐘,車輛不再放行,只好返回三合目去一個滑雪場玩雪。很多日本年輕人來滑雪,而且大多是用滑板。大家一路埋怨導游沒把時間控制好,回到箱根的酒店。看到視覺效果甚好的日本定食,大家的氣頓時消了。日本定食可謂視覺盛宴,擺得十分考究。各種各樣的容器,木制的,石制的,盛放著各類食品,感覺日本的旅游接待水平普遍較高。連中國旅行團這樣的低價團都這麼用心,那些歐美國家的旅游團豈不更加精心了。晚上還品嘗到了我們自費點的“薩希米”——生魚片。每人5000日幣,13種魚類,比國內吃到的新鮮多了,價格似乎還比國內便宜。味道很棒,也很干淨,就連我們家最愛吃生魚片,但一次就拉肚的婆婆都沒有任何不適感覺。建議大家一定要品嘗一下。
吃完飯可以到公共浴室泡溫泉,無需穿泳衣。室內和室外都有,但室外的也四面都圍起來,上面還加了個蓬子,所以除了感覺和室內溫度有差異外,沒有特別之處。可能是我們的旅游團沒法訂到更好的溫泉酒店吧,路上看到很多蘆之湖邊的獨立屋,在那裡泡溫泉,看湖看山一定棒極了。
第四天:往東京去。東京城市很像上海,沒有什麼特別的。先去淺草雷門寺,沒看出什麼特殊的。
之後去秋葉原免稅店,公婆買了一台數碼相機,老兩口很開心。我買了一些小的日本瓷器禮品回來送好朋友。然後去銀座逛了一圈,都是高樓大廈,大品牌店,沒進店,因為時間要留下來給迪斯尼。還去了豐田汽車館。
下午兩點到達迪斯尼,這裡就是個童話世界,歡樂的海洋。更適合小孩子來玩。對迪斯尼的印像最深的是服務生的態度非常熱情,不厭其煩地對每個客人說“歡迎光臨”,講解乘坐姿勢(邊講邊用誇張的動作講解,逗小孩樂),十分辛苦。想想看,感覺日本的普通員工都趕得上國內的優秀員工,不禁感嘆日本真是個訓練有素的國家。迪斯尼的門票上有一次可以預約快速通道的機會,大家一定要記得享用,否則一排就是一個小時,累得要命。
第五天:外面下雨了,一早起來去看皇居二重橋,拍照留念。
之後趕往橫濱,橫濱是個海邊城市。山下公園主要是看海,橫濱中華街,都是華僑開的食品店。已經和國內的店有了很大差異,賣的食品模樣也不大相同。據說當年孫中山國民革命時期,一半的贊助來自於橫濱的華人。現在這裡的華人會說中文的已經不多,只是還在強調自己是“日本籍”,而不是“日本人”。
之後又長途跋涉趕往名古屋。我們此行本來是大阪進,東京出,但旅行社沒搞定東京回上海的機票,只好帶大家到名古屋坐返程飛機。路上好辛苦,開了七個小時,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就可以好好地在東京再玩玩了。一直很想看銀座和新宿的夜景,但此行未能如願。因此對東京的印像十分模糊,沒覺得好。
第六天:乘飛機回上海。在機場就看到了中國東航的工作人員,很好辨認,沒有微笑,不耐煩的樣子一定是中國人。
心得:1、 日本的物價沒有想像中高。可能是本身江南生活水平較高,再加上人民幣升值的因素。
2、 日本人都很守規矩,工作很賣力,為了這個國家奉獻一生,到老也沒有什麼高福利。到了日本就會明白為什麼這麼一個卓爾小國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國人需要學習的地方很多。
3、 日本人收入高,平均月收入30萬日幣,劃2萬人民幣,稅後約1.5萬。但要養活一家數口,十分辛苦。因此一般日本人對買房從不敢奢望,終身租房。相比國內,無論大小,無論早晚,市民基本都能買得起房,真是很幸福了。因此,出來後才發現不要對自己的國家妄自菲薄,國外的民主依然擋不住貪腐,國外的高收入依然只能解決溫飽。真正能過上自由隨行的生活的人畢竟很少,而且很可能和收入、國籍無關。珍惜我們現在和平安穩的生活,努力奮鬥,中國崛起很快會實現。

(夕陽下的清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