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續梅花山
疏枝婆娑,暗香浮動,站在梅花山上,遙想起仲謀當年是怎樣的雄姿英發,武功蓋世啊,而如今山依在,梅依舊,時間終於回過頭來嘲笑起這些被大浪淘盡的英雄們,爭到最後也終不過是化為一胚黃土,盡付笑談中了。
告別了梅花山後,沿著神道一行人正准備下山之際,卻讓我們無意中找到了只能用殘垣斷壁來形容的四方城。
走進一間房,四面都是牆。想來好笑,這首小燕子的打油詩還真是適合這座城。被風慘雨蝕了幾百年徒留下四面圍牆和一塊當年朱棣為朱元璋一生功績所建的大約刻有2474個字的石碑。物是人非,事事休。皇家門庭如今也只落得家徒四壁的凄涼景像。
例行的拍照留念後,我們找到了一輛黑車,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司機終於同意以90元的價格將我們送到湯山。
軍區療養院
各位未將、尚將、即將入住南京軍區療養院的驢友們請注意了,如果您是坐出租車、黑車去的話,千萬不要讓車停在在了溫泉路5號的大門口便下車了,同志們啊,其實大門離真正入住的5號別墅那間白色的建築物還有1公裡的距離呢。拖著蹣跚的步伐,身負重物,並且被一幫窮凶極惡之輩埋怨我辦事不力,天啊,我冤啊,冤枉得真是罄竹難書,誰能想到到了大門口還得開車找房間的。
療養院平時的門市價為320元/天,經還價可以到250元/天,旺季的時候則需380元/天。
我們要了兩間三人房,320元/天,比預先的又省了一小筆。嘿嘿~
療養院的價格雖然很有優勢,但仍然逃脫不了設施老化,服務刻板的硬傷。
將其他人都安排好後,我和我多年的損友兼死黨兼狐朋狗友妮、琛終於可以到我們向往已久的頤尚去登記入住了。
相對於療養院的蕭條冷清,頤尚可真算是門庭若市了我們一行9人就只訂到了一間標房。
通過攜程訂房很合算588元/天,自己去訂的話門市價880元/天不打折。因為我們是三個人便需加180元的加床費(送58元早餐),住店客人泡湯的話只需支付80元並且可以從住店起直到第二天的下午1點都可以隨時去泡。外店的客人則需128元,並且只能泡一次但無時間限制,從上午9:05分-凌晨1點都可以泡。
登記入住之後,先收拾了一下行李,首先要解決的當然是民生問題——肚皮。在從療養院到頤尚一路探尋下來我們已基本確定了目標,湯山中學的對面一個叫土家菜館的小館子。這價格嘛,黑啊,實在是黑啊。鹹魚、土家雞、豆干炒蘆篙、土豆燉鴨子、蘑菇雞湯(88元/只,55元/半只)、一瓶黃酒、兩瓶啤酒一共花了我們360塊大洋,555……比市區的貴多了。不過味道還是不錯的,鹹菜炒土家雞實在是美味啊,現在想想這個口水啊……泛濫。
酒足飯飽之後我們終於可以泡湯了,哇幸福哦。
各位未將、尚將、即將到頤尚泡湯卻還沒解決泳衣問題的驢友們請再次注意了,如果各位不嫌棄的話頤尚其實是有免費的公用泳衣提供的,當然你也可以自己買不過這個價格——真是黑啊。
頤尚的溫泉一共分為室內溫泉和室外溫泉,室內溫泉就在我們洗澡的地方再走進去一點,可能是游客對室內溫泉的興趣不大,所以泉水是相當的干淨而且半天沒有一個人。其實我們的興趣也不大不過都到了這裡了,不體驗一下似乎也對不起自己,值得一提的是室內溫泉是帶按摩的,坐在噴水口上一邊喝著自己端來的飲料一邊享受水摩,嘿嘿幔享受的呢。
室外溫泉那可是我們此次來湯山的重中之重,花之戀似乎有美容的作用,為了減少國家的大齡青年的負荷量,為了造福蒼生能讓自己更美點,所以不言而喻的成為第一首選。玫瑰湯、月季湯、菊花湯、熏衣草湯、檸檬湯還有蘆薈湯等是一個沒放過挨個泡了下來,哇哈哈……總覺得自己泡完之後絕對已然脫胎換骨,皮膚是又白又嫩啊。但現實總是殘酷的,直我到回到了我可愛的家,對自己終於有了清醒的認識:皮膚該黑的地方依然還是黑,原本該黃的地方也依然還是黃,沒見美到多少,唯一稱得上改變的也只有我從家裡帶過去的白色毛巾,已然從白色變為了黃色——那也是因為溫泉內含有硫磺的緣故吧。
酒泉,據說是泉水裡放了高粱酒,撲鼻的酒香啊,沒泡酒開始有點醉了。明月幾時有,把酒……泡酒問青天。可惜,當晚的湯山別說月亮了,連星星都沒見半顆,地上過年看來天上的星月也放年假了,掃興。
華清池,嘿嘿,是不是楊貴妃曾經也是這麼泡的呢??看來我們還是一個級別的呢,當然了我們彼此的差別還是有的人家泡完是待兒扶起嬌無力,而我們就只能抖抖嗦嗦的自力更生爬上岸。三條黑線躍然臉上。
瀑布泉,飛流直下三公尺,疑是高手練武功。小可雖手無縛雞之力拍個蚊蠅還得看運氣,但也不能為此剝奪我幻想的權利是吧。我昂然無懼地站在瀑布之下,迎水而立,巋然不動,就聽見耳邊一陣驚呼,曰:“你那邊水太小了,站在我這裡水比較大。”舒服啊,舒服,一番衝刷下,覺得背部舒坦了許多,與按摩後的效果不遑多讓啊。
藥泉對於注重養生的我們是必不可少的,人參湯、靈芝湯、何首烏湯我們著重泡的是人參湯,據說人參是美容的,韓國女子皮膚之所以皮膚那麼好就是洗人參洗出來了,哈哈。
好了,羅羅嗦嗦的一大堆,就到這裡吧。
在去南京前看了不少驢友們的游記,總覺得不夠詳細,立志自己寫上一篇,若能為未去過南京的朋友們多少帶來點幫助則是更好,如若不能就盡情大家一笑而過吧。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寫的有些嘮叨凌亂,算是給了自己一個交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