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計劃是在傍晚之前趕到安慶,沒想到在三點之前就到了。安慶原本只是作為本次旅程中的一個小小驛站,它距武漢只有不到400公裡的車程,在那歇一歇腳,第二天中午再到武漢就會輕松不少,既然這麼早到了當然也得好好逛一下。按計劃住進了位於城市中心地帶的安慶賓館(三星級,180RMB標准間),賓館離江邊很近,且步行就能到達人民路商業中心。
安慶有著悠久的歷史,東晉詩人郭璞說“此地宜城”,故別稱“宜城”。南宋紹興年間置安慶軍,始得名“安慶”,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始築安慶城。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為安徽省省會所在地和安徽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安徽就是“安慶”和“徽州”首字的合稱。小城緊依著長江,顯得挺安靜的,絲毫看不出往日的輝煌,相對於其它長江中下游的城市,發展地似乎有些緩慢。從賓館的窗戶望出去,能看到江邊振風塔的塔尖,車行幾分鐘就到了塔下。江邊有用白線劃出的免費停車位,讓人倍感溫馨。
塔始建於明朝,高達83米,共七層,嵌空玲瓏,造型別致。“振風”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想到“振興文風”,但現在則是作為迎江寺的佛塔,說老實話覺得塔的建築風格與寺廟整體並不十分協調,無論是在體量還是在空間上。迎江寺內游人如織,大多都是當地人,不時有人排隊登塔,但像我這樣的外地游客並不多。塔內樓梯很難找,曲折回環,變化多端,有時為了尋找石階不得不繞塔一周。塔上的欄杆很低,才到人的膝蓋多一點,站在邊上往下看,驚險萬分,建議有恐高症的人可千萬不要去嘗試。
離開振風塔,不出幾步路就到了江堤。可能是由於枯水期吧,安慶段的長江顯得非常的窄,據目測可能還不及黃浦江的寬度。江堤上有新建的人行步道,加以現代化的亭子作為點綴,總體來說還稱得上是舒適的公共空間,但可惜缺少了城市歷史文脈的傳承。
逛完江邊,回房稍作調整就已到了晚餐的時間,步行出賓館就是安慶最繁華的商業街人民路,飯店生意均火爆異常,多是當地人的家庭聚會。選擇了在飛天酒店用餐,要了剁椒魚頭、牛肉煲、蒙古羊肉棒等幾個菜,量足價優也很美味,用餐期間還碰到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有人在酒店大廳搭台拍賣名家字畫,但無一食客應價,孑然一唱獨角戲的,不禁納悶怎麼他們就不知道去找幾個托呢?

(振風塔與迎江寺)

(長江)

(江堤人行步道)

(振風塔上俯瞰)

(安慶旅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