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去黃山,初四回到上海,考慮到春節黃山旅游算個小黃金周,山頂住宿緊張而且火車票不好買,所以事先預訂春秋國旅的黃山自由行(2060元/兩人),其中包括上海至黃山往返硬臥車票、黃山火車站至黃山風景區換乘中心的中巴接車、山頂西海飯店南樓標間一晚住宿、保險兩份。大年三十去旅行社拿票,年初一晚上快樂出發。
交通:
上海—黃山,N517次(170元左右/人),初一晚間22:02分發車,初二早晨8:50分到達。
黃山火車站—黃山風景區換乘中心,中巴,當地旅行社接。火車站廣場有很多前往風景區的中巴,自行前往大約15元/人。
黃山風景區換乘中心—雲谷寺,新國線(10元/人)。新國線無論到哪裡一律10元。
慈光閣—南大門(長途汽車站),新國線。這裡要注意從慈光閣也可以回到原來的換乘中心,但在那裡沒有車回黃山市區,所以要到南大門下車,也就是所謂的長途汽車站,看到掛著“南大門—溫泉”的新國線就上,不過它是先經過溫泉然後到南大門的,順序掛反了,具體可以問司機或新國線的工作人員。
南大門(長途汽車站)—黃山火車站,中巴(16元/人)。
黃山—上海,N520次,初三晚間22:33分發車,初四早晨9:45分到達。
黃山市區(屯溪市)內出租車5元起步,基本都可以到,從火車站到屯溪老街5元。
山上線路:
第一天:雲谷寺—白鵝嶺—始信峰—觀音峰—夢筆生花—北海賓館—西海飯店—排雲亭—西海大峽谷入口
第二天:曙光亭—清涼台—石猴觀海—獅子峰—排雲亭—飛來石—光明頂—海心亭—鰲魚峰—鰲魚洞—升官發財道—百步雲梯—玉屏樓—慈光閣
這條線路後山上前山下(冬季天都峰、始信峰、西海大峽谷封閉養護,蓮花峰三年輪休期)走起來很輕松,住在西海飯店或北海賓館都是不錯的中轉站,可以在上山後不久就放下行李,輕松游玩。原本打算走海心亭至步仙橋一段,但是來回5公裡,而且冬季索道下午4點就關閉,最後放棄。等到下次來黃山,補上西海大峽谷這一段,從排雲亭進,步仙橋出。
先期准備:
裝備:迪卡儂登山包1個+防雨罩+戶外運動包1個+保溫水壺2個+手電筒+簡易雨衣若干
零食:鴨肫肝3袋、面包1袋、豆腐干2包、巧克力1塊、午餐肉1罐、豆豉魚1罐、方便面4盒、薯片2筒、菜園小餅2袋、茶葉若干、奶茶若干袋
坐索道的地方都有賣地圖、登山杖、手套、簡易雨衣、釘鞋等等,冬天不下雪,不必買釘鞋。登山杖最好人手一根,爬不動就全靠它了。手套也不是十分必要。上山前雨衣一定要備好,山上天氣變化無常,黃山每年三分之一時間在下雨。
2月18日 大年初一
晚上上火車,第二天到黃山。
2月19日 大年初二 多雲到陰
一出站,看到寫有自己名字的牌子,跟著她走,坐上一輛中巴,開行大約1個小時來到黃山腳下的換乘中心,坐上新國線,20分鐘到達雲谷寺。買地圖(2元)和手杖(3元/根),然後買黃山門票(122元/人),索道票(55元/人)。在雲谷索道排隊將近2小時,時間稍長但井然有序。游客多的時候最好是同行的人分工,一個買黃山門票,一個買索道票,買好票的先去排隊。
雲谷索道一次乘坐50人,經過5個塔吊,約8分鐘達到終點。纜車每上升一點,車廂裡的人群都對窗外景色驚呼,快到達白鵝嶺時,竟鑽入一片白霧茫茫中,幾乎什麼都看不見。
到達白鵝嶺後,向始信峰行進,這時依舊霧氣籠罩,一些游人趴在懸崖盡頭,捕捉雲開霧散瞬間的座座山峰。始信峰這一帶是旅行團的天下,轉走一條岔路向下行,來到觀音峰。真像其他驢友所說的,感覺回到了遠古,哢哢哢,開始謀殺內存。唯一可惜的是霧氣實在太大,白色成了懸崖的布景板。就在打算離開之時,也許是老天有眼,菩薩顯靈,一陣風吹走了霧氣,觀音峰在我們眼前驚鴻一瞥,七手八腳按下一張照片。
原路返回到始信峰,去到北海賓館,路過夢筆生花,我的神啊,什麼都看不見。努力趕路,到團結松附近吃點巧克力和薯片,喝點茶水,補充體力。一路向西,來到西海飯店,登記入住,南樓標間,放下行李,稍事休息。
出發去排雲亭,途經丹霞峰。排雲亭對面的仙人曬靴石好可愛,但放眼望出去遠處就什麼都看不到了。幾個游客突然放開嗓子喊起來,老天又一次開眼,霧氣居然被嚇跑了。西海群峰壁立千仞層巒疊嶂,峽谷似乎深不可測,這一短短的瞬間被我們用短片記錄下來。
從排雲亭到西海大峽谷入口一路高低起伏,錯落有致,一會是棧道,一會是山洞,個別地方比較險,欄杆看上去不結實,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走過一段小小一線天後,看到鐵將軍把門,一個工作人員說怕石頭墜落,所以封谷。
從排雲亭原路返回西海飯店,看到平台上有人搭了個帳篷過夜,擔心他們晚上會不會被凍醒。回到房間狂吃東西,一來填飽肚皮,二來減輕第二天的負重。洗個熱水澡睡覺。
2月20日 大年初三 晴
沒看日出,7點起床,餐廳自助早餐(40元/人),可選擇的東西很少,只求吃飽。行李放在房間,輕裝上陣。
從西海走到北海賓館前,一條岔路上曙光亭,今天是個大晴天,什麼夢筆生花在曙光亭上都看得清清楚楚。黃山的松樹真是長的了不起,挺拔堅韌,難怪有人說學習黃山松的精神。從曙光亭上行來到清涼台,也是個神仙府第,無暇看一邊的石刻,直接走到清涼台的盡頭,北海的群峰大氣、壯觀、有磅礡的氣勢,可以稱之為小夢幻景區了吧。
爬過一段台階,來到石猴觀海觀景台,真難為這塊石頭是怎麼長的,活脫脫就是個猴子嘛,可惜人太多,而且高度不夠,拍出的猴子比較單調。
向上一路爬,走走停停,終於登到獅子峰頂,窄窄的一條,四周用石柱和鐵鏈圍起來,有點危險,腳下打滑,來到獅子峰觀景台,這裡大概是欣賞北海風光的最佳地點了,視線沒有遮擋,群峰一覽無遺,雖然不是最高峰,但也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了。
從獅子峰下山,原路走回西海飯店,背上行李,再度向排雲亭出發。今天的能見度太好了,加上天上時不時幾朵白雲,把鬼斧神工的西海大峽谷襯托的像童話裡的仙境。哢哢哢,狂拍一通。
去飛來石的路上,上山路比較多,加上低估了地圖上畫的距離,所以稍感吃力。路上風景卻是很秀麗,慢慢登高中,可以看到西海水庫全貌,遠山間的白雲,這樣干淨厚實,算不算是雲海呢?
飛來石的四周,只有兩邊裝有欄杆,一邊是供上下的石梯,另一側延伸出一塊小空地,身後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即便是靠在欄杆上拍照,我的腳還是不由自主地抖了。飛來石正對西海大峽谷,連大峽谷中懸空的棧道都看的清清楚楚,是俯看大峽谷的理想景點,風光無限。
從飛來石到海心亭,必須經過光明頂。正午的陽光暖暖地曬在身上,一路感覺相當舒適。可是等來到光明頂一看,天啊,難道在開廟會嗎?到處是頭戴旅行社帽子的游客和肆意揮舞的小旗子,光明頂上更是有一片廢墟。面對黃山這個雙遺產,我不知道光明頂上的一切算什麼?沒有人可以給個解釋嗎?
一條下山路,來到海心亭,再到鰲魚峰,在鰲魚峰頂看到對面蓮花峰頂的石欄杆,心裡流口水。穿過鰲魚洞,走過升官發財道,百步雲梯上行,來到蓮花亭。一直走會經過蓮蕊峰,山體上有一道道類似刀刻的痕跡,其實是億萬年前冰川劃過留下的傑作,想想真神奇,感嘆大自然的造化。
在玉屏樓這裡可以遠眺天都峰,我們同樣看到了峰頂的石欄杆,想到垂涎已久的鯽魚背,只能留到下次了。
從玉屏樓排隊坐索道到慈光閣,有點混亂,沒有雲谷索道那樣有序,可能是歸不同索道公司管的原因。這個小纜車每次裝6個人,速度比雲谷索道快,下行的過程中,又拍了個視頻,鏡頭漸漸遠離黃山,心裡竟然很難過。我的一個耳朵也不爭氣,竟然耳壓不對,聽力明顯差了很多,下山後約半小時才恢復。
從慈光閣做新國線到南大門下車,在那裡換乘長途車回黃山市,似乎這些長途車都被私人承包了,沒有正規的車,有點讓人失望。車在皖南山間隨路蜿蜒,彌補一下來時沒心思欣賞的風景。暖冬催得油菜花早早開放,粉牆黛瓦的徽派民居,田裡耕作的老黃牛,綿長清澈的溪水上橫架一座廊橋,生機盎然的鄉村中,真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是否感到幸福呢。
車到黃山火車站算終點,下車後打車去屯溪老街吃飯。碰到個壞出租車司機,把車停在屯溪老街停車場,指著一個飯店告訴我們這就是第一樓,可是招牌上明明沒有第一樓三個字嘛。回來後看其他人的游記才知道,這分明是網上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龍躍徽菜館,這種司機拜托以後先掃個盲再來當托兒吧。
遇到這種壞人,下車後,頭也不回,一直往裡走,往右轉,就到了真正的屯溪老街,第一樓就在老街入口,很容易找到。飽餐一頓(111元),把老街走了個來回,看到老街兩邊古老陳舊的民居,心裡就有說不出的喜歡。
叫車回火車站,在候車廳等候約2個小時,終於上火車。
2月21日 大年初四
上午到上海。
總結:
1不要相信天氣預報,去的兩天原先預報都是小雨,結果一天是多雲,一天是大晴天。去黃山要相信自己的運氣。
2不要相信黃山的地圖,相信自己的腳力吧。地圖上輕描淡寫短短的一條線,有時可能要走上1個多小時,而一條長線卻只要20分鐘。
3買個拐杖非常重要,爬不動時全靠它了。
4在山頂上,吃的用的都要珍惜,尊重他人勞動也尊重自己。
5 登黃山並不如想像中的費力,前提是雙索道上下,吃飽,穿運動鞋,休息得當。所以我們下黃山後只有小腿輕微酸痛,並沒有體會到累斷腿的感覺。
6西海飯店也許是山上所有四星級賓館中最好的一家,暖氣充足,熱水24小時供應,服務態度很好。

(遠眺西海大峽谷)

(雲海)

(北海風光)

(天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