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龍須谷記

作者: penpao

導讀從杭州西行開車大概兩個小時,就可到臨目鄉橫渡村,龍須 谷就在村後。 我們快到龍須谷時,就有時現時沒的溪水纏繞在公路邊上了, 有時似乎走了一段山路,不經意探出頭望望,一條坦坦地溪流又 傍在路旁了。說這是溪,有點委屈,寬處有二十來米,比江南的 許多小河還寬。只是淺,怡好沒過溪中的卵石。路旁的樹木多斜 生,枝條向溪中探去,蔭了一片流水。也有 ...

從杭州西行開車大概兩個小時,就可到臨目鄉橫渡村,龍須

谷就在村後。

我們快到龍須谷時,就有時現時沒的溪水纏繞在公路邊上了,

有時似乎走了一段山路,不經意探出頭望望,一條坦坦地溪流又

傍在路旁了。說這是溪,有點委屈,寬處有二十來米,比江南的

許多小河還寬。只是淺,怡好沒過溪中的卵石。路旁的樹木多斜

生,枝條向溪中探去,蔭了一片流水。也有生在水中的,不多,

被水泡久了,樹皮鐵黑,呈石色。

到了谷口,氣像大不同了,對峙的兩座大山好像打了個哆嗦

似的,使勁一擠,硬夾出一條山溝溝,把寬寬的溪流一收,水勢

便陡然湍緊,加上谷裡橫豎著許多巨石,更像是打哆嗦時從山脊

滾落下來的,水流拍石而過,整個谷中回蕩著自然的聲響。

剛下車,每人便發得一個塑料袋,希望游客把果皮等物收好,

後來在谷中果然極少見到垃圾。

此刻逆溪流而上,才算真正進入谷裡。這條溪流時寬時窄、

時急時緩,順著山勢逶迤。平坦處水流漫漫的沒開來,徐徐地淹

了溪底沙石,游客中有挽了褲管涉下水去的,恰好浸過腳背,這

樣走了一段,漸漸覺得水流急了,抬頭望去,前面便是山勢緊處,

巨石塊壘,搭出幾個台階,大水一波三折的衝瀉下來。石下有水

潭,幾可及腰。石上生青苔,滑不可攀,只好上來。走了幾步,

山勢愈發的緊了,道旁雜木也密了起來,大都槭樹,間有榆樹,

排成屏障,隱了溪溝,山路也開始陡峭,路邊可覓得竹杖,齊眉

長短,正好一握。是以前游客攀登後留下的,手握處已摩出老竹

黃色。走這段路時,水聲益發大了,心忖前途必有大水, 峰

回路轉後,樹木漸漸開朗,溪流不見了,眼前數個深潭,水色或

碧綠,或湛藍,不可見底,投石下水,石塊如羽毛般,悠悠忽忽,

漂了許久,慢慢不見了。潭上是瀑布,落差不大,水勢卻洶洶,

好像有千鈞重量,砸下潭底。潭邊長有藤蘿,枝條蔓延,伸向水

中。

潭邊有飯店茶室,可容數百人。賣的是此地的雲霧茶,茶葉

極粗,雜有梗枝,泡開後卻湯青香郁,始料不及。

據山民說才此刻才到半山處,不過游客大多到此而返,往上

山路陡峭,溪水奔流。

往上走的路果然艱難,有時需手足並用,攀石而上。溪中多

石蛙,被人驚了,從卵石上蹦下水去,倏的沒了。每走一步,必

驚動幾只。溪邊也有野梨野桃,掛了累累一樹,偶有不知名的山

花開在岩隙,極香。

向上一個多小時,溪已極窄,如遇暴雨,十分危險,恰好到

仙人台,記得山民曾囑咐,到此不可再上,前方岔路極多,或通

臨安,或往安吉,不能窮盡。只好沿路返回。到山腰飯店時,天

色欲黑,茶室裡的游人一個也沒有了。

山民說,這兒原名猢猻谷,人跡罕至,常有獼猴,野豬出沒。

現在每天大約有兩三千人入谷,最多一天有兩萬余人。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