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聞名中外多半要歸功於唐代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當年張繼進京考試名落孫山,歸途中夜泊楓橋寫下的。他回鄉後苦讀不倦,後再次赴京應試,終於中了進士。因而,寒山寺的鐘聲也被賦予了消除心中煩惱,啟迪心靈智慧,寄托幸福的期望。寒山寺位於古運河畔的楓橋鎮,始建於梁天監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代詩僧寒山曾偕拾得雲游於此,因而易名寒山寺。每年12月31日夜半,寒山寺住持法師會親自在20分鐘內均勻地敲完108下,最後一下恰好落在午夜和凌晨相交的那一刻,鐘聲敲完即是新年零點的開始。佛經上有“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的說法。相傳人生禍福相依,沉浮無常,一年中有108個煩惱。敲一下鐘就能去除一個煩惱,敲108下就能除盡所有煩惱,化凶為吉,迎接新年。
游寒山寺,少不得要聽一聽寒山寺的鐘聲。大年初三上午,我們來到寒山寺,還沒到寺門口,就看見人潮湧動,真是香客多,游客也多。登上寺外的江村橋,凝神觀望運河兩旁的古樸景色時,聽見鐘聲自寺內徐徐飄來,悠遠綿長,設想月落星稀的夜晚,在此聆聽鐘聲,的確是能讓人內心安寧、澄淨許多。
寒山寺內煙霧繚繞、紅燭高燒、經幡飄揚、香客如雲,熱鬧非凡,寺院內外更是被裝點的花團錦簇,彩帶飄飄,讓人感覺這不是一座莊嚴的寺廟,而是正月裡一個熱鬧的廟會,就連寒山寺的鐘聲也從祈福演化為一種促進當地經濟的手段了。
資料顯示,1979年,寒山寺舉辦了第一次除夕聽鐘聲活動,當年就有120名日本佛教徒專程前來參加。此後外國游客越來越多,但仍以日本游客為主,且一年多於一年。據說很多日本企業家正是通過來寒山寺聽鐘聲,才認識了解蘇州、進而投資蘇州的。寒山寺附近的蘇州高新區已成為內地日資企業最為集中的區域之一,進駐的日資企業超過200家,投資總額超35億美元,占全區外資企業的30%以上。看來,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寒山寺的鐘聲敲出了蘇州高新區經濟的近半壁江山。
寒山寺鐘聲經已成為蘇州的一個品牌,不僅除夕聽鐘聲活動通過衛星和因特網向全世界實時放送,還敲出了一系列商業活動。蘇州市旅游局於1998年開始出售“新年幸運鐘聲撞鐘權”。撞鐘一記,不分企業和個人,首響是500元,逢8是300元,其余都是200元。第一個上門定購“新年幸運鐘聲撞鐘權”的是張家港釀酒集團,此後,蘇州樂園、周莊、蘇州聯通等企業也紛紛跟進。
寒山寺圍繞鐘聲的一系列運作也為自己敲來了經濟利益。在一系列市場化運作下,寒山寺從1996年起已基本“自給自足”、“以廟養廟”。目前,寒山寺每年的游客接待量已超過百萬,和虎丘、拙政園、蘇州樂園的規模相當。
而今的聽鐘聲活動已跨越其宗教內涵,月落的寂寥、漁火的孤孑在寒山寺鐘聲敲響的時候更是蕩然無存,聽鐘聲演變成了知名旅游活動項目,演變成了中外游客們辭舊迎新的一種時尚方式,真不知張繼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更多蘇州圖文游記:http://***/u/1234516357#serial_4995398505000jt4

(寒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