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游蘇州之西山觀梅、購梅記

作者: 萍水相逢2006

導讀“春為一歲首,梅占百花魁”,二、三月份,正是江南探梅時。說起賞梅,江南尤以無錫梅園、杭州超山和蘇州鄧尉出名,謂之三大賞梅勝地。其實,無論是從植梅的歷史、規模、數量,還是從品種來比較,蘇州西山也可算作觀梅佳處。西山植梅始於唐而盛於明清,已有500多年歷史,現有梅林面積4200余畝,勝過鄧尉。近年些來,隨著太湖大橋的貫通,西山梅林也一掃往日“藏 ...

“春為一歲首,梅占百花魁”,二、三月份,正是江南探梅時。說起賞梅,江南尤以無錫梅園、杭州超山和蘇州鄧尉出名,謂之三大賞梅勝地。其實,無論是從植梅的歷史、規模、數量,還是從品種來比較,蘇州西山也可算作觀梅佳處。西山植梅始於唐而盛於明清,已有500多年歷史,現有梅林面積4200余畝,勝過鄧尉。近年些來,隨著太湖大橋的貫通,西山梅林也一掃往日“藏在深閨無人識”的孤寂,隨著一年一度的“太湖西山梅花節”逐漸為人所知。

我們到西山時,離“太湖西山梅花節”開幕還有一個多星期,但點點白梅已在路邊、田間、谷中次第綻放。車行在西山島上,只見路旁遍植梅樹,田間皆有梅林。特別是沿太湖山路一旁的梅樹已全然盛放,朵朵白梅擠滿枝頭,連空氣中都飄散著縷縷馨香。

聽旅店的老板介紹,西山農家種植的多是果梅,就是開白色花的,其他品種如紅梅、綠梅等,不結果,是觀賞梅,除景區外,種植的很少。在西山盤桓一日,看到的情況的確如此。田間地頭、農家院落裡,多是白梅,這裡古來就有“望衡千余家,種梅如種谷”的說法,現在,梅子也是西山的主要產品。

當我們登上縹緲峰頂極目遠眺時,只見片片梅林參差錯落,點綴在谷地山塢,白色的梅花似雲、似霧、似雪,飄落其間。我曾在無錫梅園賞梅,那裡的梅花雖端莊華美,但匠氣頗濃,美的局促而緊張。而在西山,株株梅樹自在伸展,百態千姿,盡顯本色,難怪有游客稱之為“十裡梅花腳下笑”。

之所以到西山來探梅,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想買株梅樹回去,種在爸媽家的庭院裡。想著西山種梅的農家多,可挑選砍價的余地也大。從縹緲峰回來,看見路邊有擺攤賣水果、梅枝的當地人,便上前問是否可以買株梅樹,賣梅枝的女人直說有,讓我等著,不一會兒就把她的男人叫來了。男人邊領我們去他家地裡選梅樹邊說:“最近來買梅樹的還滿多的”。

地裡種的梅樹倒都已紅梅、綠梅為主,不多的幾株白梅還被嫁接上了紅色的梅枝,一樹雙色梅花,很是好看。聽男人說還給園林局的人供應過梅樹。因為車小放不下,我們選了地裡最小的一株綠梅,這株綠梅雖矮小,但枝椏伸展有致,含苞待放,挺清秀的。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80元成交。男人找來鎬頭、稻草杆和蛇皮袋,把梅樹挖出捆扎好,不料,裝車時才發現,梅樹看著是田裡最小的,其實也挺高,樹冠根本塞不進後備箱。無奈,只好請他把樹冠再修剪的小些,這才勉強裝好。被剪去的梅枝都已萌出花芽,有的還墜著青白色的花骨朵,男人邊剪邊嘆氣:“真是可惜了。”呵呵,看來也是愛梅之人啊。

現在,這株梅樹已立在了爸媽家的庭院裡,今後,就能在家中觀賞西山的綠梅啦。

更多蘇州圖文游記:http://***/u/1234516357#serial_4995398505000jt4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