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泰姬陵:一顆愛的淚珠
泰戈爾形容泰姬陵:一顆愛的淚珠。一句話道盡泰姬陵驚天動地的美,還有泰姬瑪哈爾傾國傾城的豐儀。
愛通過建築來表達,有時候更加能夠穿越時空,經得起人世間的風雨。
莫臥爾王朝第五代皇帝沙傑汗為他的寵後泰姬·瑪哈爾修建了泰姬陵(Taj Mahal Mausoleum),從1631年動工,費時22年完成。莫臥兒王朝因為一個建築或者說因為一場愛情走向敗亡。沙傑汗因愛妃死去而建了這座陵墓,卻勞師動眾勞民傷財,他的兒子囚禁了他,他只好每天在阿格拉堡中,遠遠眺望,卻又觸手難及。
泰姬陵是愛情的見證,我想大部分女人都會渴望這樣一場曠日持久的愛情,雖然我並不羨慕她,但是能有個人這麼愛自己,對大部分人來說總是幸福的吧。但我還是忍不住煞風景地說,被愛太濃,其實是負擔,粘在身上,有些讓人覺得累。但我們都不是她,她自有她的快樂與悲傷,何況印度是男權社會,女人能有這樣愛情附身,總該歡喜莫名。
我總想,泰姬瑪哈爾去世的時候已經38歲,那場愛戀斷不止因為她的容顏,一定有超越外表的更內在的東西,讓沙傑汗牽心思念,至死不悔。並留下了這座讓時間銘記他的愛的偉大建築。
沙傑汗因為是個了不起的建築師,所以沒能當好國王,泰姬陵留給世人多少震撼與景仰,卻讓他失去了其它。一個人再多運氣,即使含著金湯匙出身,卻也未必能夠一生擁有。
但我是真的很愛泰姬陵這座建築本身,好的建築很多,但像它這麼美的,就不是處處可見了。就如好看的人是很多的,但不是每個都驚心動魄,一般的你只說她清麗便已不易,有的卻令你驚呼一聲,那才是真美,想起我12歲時看到蘇菲瑪索的照片,驚為天人,估計就是這般光景。
在去泰姬陵之前,我還帶著克久拉霍的小感冒病毒。給老公短信,他回復說:要吃藥休息,還要好好看看泰姬陵,那玩意兒不僅美,還系耐情呀!
看,這麼木獨的人都知道那是愛情。我笑笑,躲過最熱的中午,換上那件孔雀藍紗麗來到泰姬陵。紗麗是7米長的布,裹在身上,不用一針一線,手法就比中國的旗袍復雜些。我以為我學會了,其實沒有。就用不完全正確的手法把紗麗裹身上,然後拿著美金買了票進去。
一路被人抓住整理衣服。第一位是泰姬陵看門的女警衛,她見我背著雙肩包,說包太大,不准我背進去。我給她看裡面的相機。她就仔細搜相機包,發現了我的快門線,不認識這是什麼,我只好把快門線插在相機上給她看。她放我走時,突然把我抓回,幫我整理衣服;第二位是在泰姬陵遇到的一位姑娘,她很漂亮,朋友拍下我倆的合影,等日後我看的時候,覺得頗有幾分中印友好標准照的味道;第三位是個阿姨,她幫我整理衣服時,從身上取下一個別針,幫我別在肩膀的衣服那。她們都態度友善自然,語言不太能溝通,但彼此的微笑真的是最好的語言。
泰姬陵熱熱鬧鬧很有人緣,我相信這裡集聚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大家都在欣賞著贊嘆著它的美好。我的紗麗讓我聯想起在中國看到洋妞穿旗袍,有幾分古怪,又有更多親切和喜樂。
泰姬陵融合了印度、伊斯蘭和波斯等建築風格,布局完美和諧,其主體建築以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這裡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62米,前方是清澈的水道陵園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中間有一個十字形水池,中心是噴泉。從陵園大門到陵墓,有一條用紅石鋪成的甬道。陵墓兩側各有一座清真寺,陵墓四方,還有四座41米高的尖塔。它就是這樣驕傲地站在那,符合它傳奇的身份。
站在十字形水池前,泰姬陵的倒影清晰可見。倒影總是能夠增添韻致,有了雙重的美,還多了幾分柔軟。
站在那拍泰姬陵的倒影直至太陽西沉。太陽的余光打在泰姬陵上,泰姬陵被蒙上了一層薄薄的淡黃色。我走到在旁邊的清真寺,我的影子被投到地上,拉出一道長長的黑影。幾個小時的時光,就在對泰姬陵的驚艷中消逝。離開的時候,我一步一回頭,凝視這座我之前一直向往之間熱愛之後懷戀的建築。大理石的光潔表面,對稱的設計,外觀大氣,細部精美,加上那段故事,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心中羨慕泰姬瑪哈爾能夠擁有那樣一份痴狂執著永久的愛。我一直欣賞平淡的幸福,也不禁嘆服:愛的然後可以這樣長,這麼久。
泰姬陵在夕陽下依然一副聖潔的表情,我不禁想,建築與愛情的生命力,哪一個會更長久?
2007年1月23日 newnew 北京
旅行小貼士
1、 泰姬陵的門票有兩張,分別為5美金和500盧比,憑那張500盧比的票當天去阿格拉其它地方可以免附加費,但如果非當天,則不能免了。我們雖然是一早去阿格拉堡,但卻是先買了泰姬陵的票。
更多圖片見http://***/u/3c7ba2550100093p

(泰姬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