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8日,星期六,15:18到了黑林山的弗賴堡(Freiburg)。
這是我久已向往的地方。
德國同事向我大力推薦過Freiburg。他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所有德國醫生中最先和我主動講話的。當然,首先他認為我不錯,“very reasonable”;其次,我也提供了他說英語的機會。他是在Freiburg念的大學,他的太太也是在那裡結識的。
他說那是座美麗的大學城,是德國太陽能利用很好的地方,是個綠色的城市。
“有漂亮的石板路,嵌得如同馬賽克一般。在路的旁邊潺潺地流著泉水。也有一個傳說,誰在Freiburg意外地踏入泉水之中,他馬上會在此地擁有美麗的愛情和愛人。”
我馬上好奇地問他:“那你在那裡一定是掉入過水中?而且一定只有一次,不然你不會只有一個太太。”
他老老實實地回答我:“我是例外。我沒有入水,卻在那裡找到了一個好妻子。”
查過地圖,一直嫌它遠。因為它是在黑林山的西南部。Baden-Württemberg州內的鐵路基本按照地形是個環形,當然有直通快車,可為省錢買的Baden-Württember卡,是不能夠上ICE、IE的。
從Freiburg Hbf出來,就是 Eisenbahnhofstrasse。沿著它一直向東,過了Rotteckring, 就是Rathaugasse。走不到300米,就是市政廳廣場了。在步行的過程中,路標就是高高的教堂塔樓。它是德國赫赫有名的建築,從外形我看看和Ulm大教堂也差不多,但秀麗挺拔尤其過之。可惜也在修,不能登塔,著實是種遺憾!那心情就如同上了黃山,不能登天都峰一樣。它畢竟是基督教世界最美麗的塔樓啊!我對宗教沒什麼嗜好,但喜歡美,是趨美不是曲美。
市政廳廣場周圍有許多地方可以勾連,如新、舊市政廳等。但我繼續東進,到了Kaiser-Joseph-Strasse。這感覺就像到了上海的淮海路,有軌電車開來開去。有大百貨公司Kaiser。我想如果上海的時尚MM來此,肯定是開心如老鼠吃大米。
不去管它,一門心思在乎道路兩旁的清泉,不要意外地掉進去,以免回家鬧出什麼不愉快來。可能因為是水的緣故,空氣特別好。也都是明渠,精致的小街花枝招展,真的是那樣。德國人很喜歡在住宅窗台外用很多種鮮花來點綴。
我沒有去過麗江,不知道那裡的水道究竟如何,但一定不會遜色。
到底是大學城,小街間轉來轉去,有許多書店。正價“商品”我就不看了,看了也買不起,就找了家舊書店。進去一兜,發現竟然在賣1976年至今的National Graphic,是英文版的NG,才0.5€一本。當然,也有很多好書,雖然是德文的,我也看得出來是好書。那NG顯然是別人收藏過的,保存得非常好,看得出主人很愛惜,上面也有他的簽名。也看得出主人年紀大了,想為它們找個新主人。
怎麼辦?
到底還是顧忌到國際航班的因素,放棄了。體積也太龐大了!
放棄NG的理由就如同放棄蒂蒂湖的咕咕鐘一樣。
心有不甘,還是掏1€買了本有關文革期間一位德國人在中國的經歷。雖然是德文的,但我還能夠看懂大半。
這小溪全長15.5km,我就沒必要全去走一遍。
走過其它的一些德國城市,周末很早就商鋪關門了。這裡始終熱鬧非凡,雖然“i ”14:30就關門大吉了。
不知不覺,時間流逝。我想撤退了,因為這個城市是最適合休閑和讀書的,這裡浪漫、優雅的氣氛也是適合羅曼史的地方,不是我這個過路客待的地方。
這個城市是適合生活的地方。
我從主教堂後的Herrenstrasse往南,走到了著名的施瓦本門,找到了德國最古老的飯店之一的Hotel Zum Roten Baren。店前的門幌是個大熊,非常醒目。沒有什麼遺憾了!
往西擇路去火車站。由於我游Freiburg純粹是野馬游韁,出Hbf前也沒好好看地圖,在小街裡連繞了四個大圈,都沒找到來時路。
我習慣是在出火車站前,將回去的列車車次和時間都記好。17:06有一班是開往北面的Offenburg的,錯過了,回Ulm就不知什麼時候了。
於是,問了一個德國大帥哥後,奪路狂奔,終於在17:02乘上了北去的列車。
Freiburg值得再來!我這次亂游,也算一次實地的實習吧。
2007/3/6

(老舊的地面,連下水道蓋子都有DIN標志,都按國標生產)

(美麗的街道伴溪水)

(維修中的教堂)

(新老兩種交通方式的和諧,於Herrenstrasse歇腳時所見)

(新與舊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