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港訊——為香港回歸十年而作
當年艾敬的一首《我的一九九七》唱紅了大江南北:
1997快些到吧! 八百伴究竟是什麼樣?1997快些到吧! 我就可以去HONG KONG
1997快些到吧! 讓我站在紅墈體育館
如今,近十年過去了,內地那些翹首企盼的人們去香港就如同吃飯一樣簡單了。
作為生於90年代的人,從小到大看的香港電視劇比本地拍的片子多。對於“淺水灣、油麻地、銅鑼灣、九龍、中環”等地名耳熟能詳。不過,對於香港的繁華和商業化,卻一直沒有時間要去見證,所以從來沒有出現在我的計劃裡。
然而,在2007年到來前的一個夏天,我卻出現在香港了。短短三天的香港之旅,在匆匆略過的驚鴻一瞥之後,究竟應該用什麼樣的筆觸或者怎麼樣的視角去審視它呢。關於香港這個城市,別人已講述太多:購物天堂、美食之鄉、動感之都……那麼什麼是我眼中與眾不同的香港呢,是叮當作響的電車,干淨有序的地鐵,還是和藹可親卻始終說不清楚普通話的公車司機,亦或者是蕩蕩悠悠的天星小輪……
酒店篇
我們落腳的酒店是位於香港島上的Cosmopolitan Hotel,在前台成功Check - in之後,我們順利入住了這間三天暫時屬於我們的小屋。由於大陸與香港的電壓不一致,我便被委派去前台借電壓轉換器。
“小姐,請問……嗯……電壓轉化器……有嗎?”
“噢!在(這)裡有!”伴著生硬的普通話,那位小姐遞給了我一個拳頭大小的東西,這時她的臉上蕩漾著笑容。這大概是我第一次體驗到如此備受關心的服務,她不會取笑我的語無倫次,更不會像上海人那樣毫不體會顧客的感受。
後來,我才慢慢發現,如果把這個轉化器帶回家也是不會被人發現的,因為我在借的時候根本沒有進行登記等措施,還不還完全取決於你的想法。香港人就是這樣,他們能如此真誠待人,如此敞開心扉地信任別人,而毫無疑慮,這些都使我深受震撼。
公車篇
無獨有偶,同樣是在服務行業,香港的公車司機也給我留下了極好的印像。旅行的最後一天,我們准備去知名度頗高的海洋公園玩個痛快。然而,到達目的地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海洋公園專線。
但上車後,我們才發現了一件尷尬得不能再尷尬的事情——沒有港幣了!我手足無措的愣在那裡,回想這之前還信誓旦旦地跟媽媽保證說八達通裡的錢透支再多也沒關系的。就在這時,有一個感覺是來自天堂的聲音說:“沒有零才(錢)了嗎?乃(你)們應該似(是)有RMB的吧!按1:1給吧!”我突然好感動啊,要知道,當時的車價是40港幣,如果核算成RMB的話,應該會在45元以上的。雖然那位憨厚老實的司機的正面我不曾看過一眼,但又有什麼關系呢?他真誠待人的性格已足以讓他的美麗綻放在他人面前了。
購物篇
香港的營業員對於我們這些大陸游客,並沒有用歧視的態度來接待,盡管個別只會說粵語或說著蹩腳的普通話,但他們與你說話的時候,臉上帶著不虛偽的笑容。我在豐澤電器的一家連鎖店想買一個mp3,恰好缺貨,店員馬上打電話與其他連鎖店聯系貨源,雖然最終還是沒能如願買到,但店員的服務態度令人感動。
回想上海的營業員雖然比前兩年已有很大的改觀,但如果外地客最終沒有買他們兜售的商品,當面他們不會說三到四,可一當外地客走後,各種漫罵的話就會從他們的嘴中飛出。什麼“窮癟三,買勿起,還窮試八試。”我已不止一次在大商場裡聽到。
就這樣,香港人在這裡實實在在的生活著,也漸漸孕育了其懾人的魅力,這來自它獨特的文化氣質,東方傳統和西方文化薈萃,造就出此地獨一無二的都會風情。香港,就是如此精彩,每一天,總會令你愛上這城市的新體驗。讓我在香港即將回歸十周年的時候,祝它Happy Returning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