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婺源自助游之四——江嶺

作者: 梅葉青青

導讀D6江嶺(住宿江嶺) 從慶源乘大頭貨車到江嶺約一刻多鐘(10/人)。 江嶺一共有兩個村子:內嶺;外嶺。一般我們說的江嶺,指的都是外嶺。因為外嶺拍照攝影的角度最好。 外嶺目前一共有兩個農家客棧,緊挨著,都在村口。在公路上就能看到。 我們住在其中一個叫“和諧山莊”的客棧。江嶺的客棧都沒有標間,15-20/人。我們住的這家至少廁所與住宿都在樓上,另外的那 ...

D6江嶺(住宿江嶺)

從慶源乘大頭貨車到江嶺約一刻多鐘(10/人)。

江嶺一共有兩個村子:內嶺;外嶺。一般我們說的江嶺,指的都是外嶺。因為外嶺拍照攝影的角度最好。

外嶺目前一共有兩個農家客棧,緊挨著,都在村口。在公路上就能看到。

我們住在其中一個叫“和諧山莊”的客棧。江嶺的客棧都沒有標間,15-20/人。我們住的這家至少廁所與住宿都在樓上,另外的那家,廁所在樓下的院子裡。洗澡是公共的,太陽能加電力。

江嶺的村子很小,不一會兒就可以轉完。

值得一提的是,村裡有一個宋代的宋璟公祠堂。

祠堂大門上方的磚雕都保存得十分完好。村裡一位中年婦女告訴我們,她已經過世的父親當年是村裡的支部書記,文革時她父親用黃泥把門楣上的磚雕全部糊上,所以才躲過一劫,得以保存到現在。

抬頭望去,果然門楣上還可見黃跡斑斑。

我們說你父親是一個好人,他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願他的在天之靈寧靜平安。

祠堂現在還是作為他們宋姓氏族(這個村幾乎都姓宋)逢年過節祭祀用。祠堂很大,牆面上還留有文革時的標語文字。見有一段: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大革命,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徹底破除幾千年來的一切剝削階級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

在婺源,一路古村落看過來,那些明清時的精美木雕、石雕、磚雕大都破壞得不忍目睹,一問,全是文革時所為。這些古村落經歷了各個朝代的兵荒馬亂,經歷了國民黨的戰亂,但都沒有在經歷文革時的破壞性大。文革給這些寶貴的歷史文物帶來的幾乎是毀滅性的破壞。這些文字也該成為一種歷史見證。

祠堂的盡頭深處,有木質樓梯通往上面的閣樓,樓梯已斷朽,打手電顫顫巍巍上去,見有許多破舊的各朝代的牌位,最早竟有唐代的,可見歲月之悠久。牌位上面落滿了厚厚的一層浮灰,真是歷史的塵埃啊。

吃完午飯已是下午3:00,扛著三腳架趕出去拍照。

江嶺之所以出名,因為這裡是拍婺源梯田村落的最好地方。每年油菜花開,這裡都會聚集大批的攝影者,據說那時,來這裡的車一輛一輛地都排滿了公路。

出了江嶺村沿著公路往下走,此處居高臨下,視野開闊,山谷裡的村莊梯田都歷歷在目。無論是觀景還是拍照,都會令人賞心悅目。

拍到天黑。決定第二天一早起來,趕到這裡來拍拂曉的山村風光。

早晨7:00出來。天陰陰的,昨天晚上下了一場雨。

來到昨天拍照的地點,山谷裡雲霧繚繞,下面的村莊若隱若現。光線太暗,聚不住焦。這時特別渴望太陽出來,光線明亮,再有一束光打過來,會有很好的舞台效果。

支好三腳架,靜靜地等候,不時地觀察天氣變化。天空濃雲滾滾,山風吹來,霧氣時薄時厚,把我們的心忽悠得上上下下,忽喜忽悲。

公路上,一輛輛的大頭貨車不斷開往山下去,那是各村的車到縣城拉貨。

等了一個多小時,天還沒有見好。

從山下開上來一輛小面包車,一對老年夫婦從車裡下來觀景拍照。問哪裡還有好看的景致,告訴說再往上開十來分鐘,有高山平湖,很美。

濃霧始終彌漫著山谷,知道今天是沒有戲。過了半天,等他們從高山平湖下來後,我們搭他們的車(免費)下山到了曉起。



(江嶺村)



(江嶺村的宋璟公祠堂)



(宋璟公祠堂內景)



(在祠堂閣樓上的各個朝代的牌位)



(江嶺風光)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