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圖書館,游客不一定了解的內情陳儒斌紐約市立圖書館的旗幟和新版圖書證采用的5種文字之中,就含有中文“圖書館”三字。圖書館擁有大量中文藏書和資料,是紐約多元文化特色的一個重要方面。紐約三大圖書館系統擁有200多個大小圖書館,分布在五大區的各處,除了其它文字版本的資料,中文圖書總藏量在30萬冊以上,此外還有數量繁多的中文音像及電子資料。每個圖書館都經常組織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和社區活動。所以,有人將它稱為“民眾的大學”。三大圖書館系統門戶開放,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他們的讀者,只要辦理簡單的手續,就可以將自己需要的書籍或者影碟借回家中。皇後圖書館和布碌侖圖書館還設有中文網頁,提供中文資訊,讀者可以使用漢字查找中文資料。為了了解紐約三大圖書館的中文資源,本人訪問了三大圖書館系統中的五家,希望借此管窺紐約龐大的圖書館系統之全豹。法拉盛圖書館:皇後區華人文化活動中心法拉盛圖書館位於緬街41-17號,是皇後區圖書館系統62個分舘之一,由於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建築外觀獨特,是很多華人約會見面的地方。該館的華裔副館長邱辛曄先生介紹,擁有10萬冊中文藏書的法拉盛圖書館,可能是紐約地區社區圖書館中文藏書量最大的一個,而且該館大部分時間都是每周七天開門,擁有大量的華人讀者。法拉盛圖書館每月圖書資料的流通量超過22萬件,中文圖書資料在其中的比例很大,該館最受歡迎的中文資料是言情小說,人物傳記,還有影視資料中的連續劇。此外,歷史、社科、健康、英語學習和各種考試書籍也深受歡迎。除了圖書和影像資料,該館在社區服務方面開展非常多的活動,館方經常跟社區機構合作,舉辦文學講座、讀書沙龍、歷史研討會、藝術展覽、音樂表演等多方面的活動,每次活動都吸引了很多民眾參加。最近他們組織了中國作協訪美代表團和本地作協跟紐約讀者交流的文學講座。此外,邱館長還經常應邀到電台等媒體接受專訪,向民眾介紹圖書館的資源和他們的活動。皇後區圖書館網站有中文版,讀者可以使用漢字來查找中文圖書資料,此擧為華人讀者查找中文書籍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布碌侖圖書館:中文書籍流通量最大李先生家住在布碌侖,他家附近有一個該區圖書館的分館,他經常能夠在這裡借閱到當月中國大陸出版的《讀者》、《家庭》等雜志,書架上還擺著新近出版的《大眾電影》、《八小時以外》等中文雜志。布碌侖圖書館擁有60個分館,總館位於展望公園旁邊的大軍廣場旁邊,該館設有“多語言中心”,中心主任徐桃發先生原籍上海,赴英國留學之後來美國工作。他說,整個布碌侖圖書館系統的中文圖書藏量是10萬5千多冊,另外還有6000多冊中文雜志以及音像資料。中文圖書資料主要集中在華人聚居的八大道等地,但是,通過預約,讀者可以從自己社區的圖書分館借到整個系統的中文圖書和資料。徐先生說,布碌侖圖書館的多語種語言圖書資料之中,中文和俄文是流通量最大的兩種,而且中文圖書流通量經常超過俄文而位居第一。布碌侖圖書館還開發了中文查詢系統,讀者可以通過漢字來查找自己需要的中文書籍和資料。徐桃發先生還是美國圖書館協會香港書展代表團的領隊,自從1998年開始,每年夏天率領60多家美國公共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的人員前往香港購買中文圖書,此舉不但受到美國圖書館協會的稱贊,更受到香港主辦單位和中國各大出版社的熱烈歡迎。徐先生介紹,每年農歷春節期間,他們館跟社區合作,主辦各種慶祝活動,大大地豐富了社區的文化生活。據該館市場及傳播部的露絲小姐介紹,最近該舘在所有60個分館還舉辦了“給嬰兒讀書”活動,面向從出生到5嵗的嬰兒和小孩,將讀書活動推廣到學齡前的兒童,他們還特地設計了中文宣傳資料,以方便華裔民眾。東百老彙圖書館:華埠的中國文化之家曼哈頓東百老彙33號的“且林士果圖書館”(Chatham Square Library) 創辦於1903年,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目前該館中文圖書和影像資料藏書量3萬冊左右。該館位於華埠的中心地段,地下一層基本上都是中文圖書,很多華裔讀者是這裡的常客。在此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圖書館負責人陳韶生先生,見證了該圖書館隨著華裔社區的成長而不斷壯大的過程,中文書籍由少到多,漸漸發展到今天的規模。這裡既有提供給中學程度普通讀者的大眾讀物,也有提供給研究者的中英文資料。從中華書局出版的一整套“二十五史”,到通俗類的言情小說和生活實用書籍,應有盡有。我發現,該館還有很多英文版本的中國題材書籍、英文版本的中國名著、海外華僑華人研究專著、華裔作家譚恩美、張純如、哈金等人的英文著作,以及英漢對照的語言學習資料。推著嬰兒車的溫先生,帶著未滿周歲的小孩,正在尋找自己喜歡的書,他說自己住在華埠,有空就會過來借書,從前喜歡看這裡的小說,現在主要借閱的是育兒方面的資料。在餐館工作的張先生,現在剛好休假,過來借書,他的手上捧著幾本中文小說,還有幾盒香港武打錄像帶。利用華埠地理上的優勢,該圖書館經常舉辦免費英文學習班,電腦網絡班,求職講座和健康講座等活動,還放映中文電影。該館的經費除了來自市政府撥款,也得到中國銀行等機構的支持。唐奈爾圖書館:立足中城,輻射四方位於曼哈頓53街20號,五、六大道之間的“唐奈爾圖書館”(Donnell Library Center),在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正對面,三樓的中文部擁有大量的小說、人物傳記和社科方面的中文書籍。該館中文部的張鴻運先生說,唐奈爾圖書館附近是辦公樓集中的區域,所以讀者主要是在附近上班的人士。就中文方面來說,小說和人物傳記是讀者的最愛。我曾經從該圖書館借閱到中文版的《狼圖騰》、《達文西密碼》(達芬奇密碼)等新近出版的書籍,書架上還可以看到最近出版的《收獲》、《亞洲周刊》等中文雜志。中國出版的平裝書籍,到了唐奈爾圖書館就被改裝成了硬皮精裝本。而且,純文學作品的數量似乎要比通俗類的還要多,書架上就擺放著曾經獲得中國“茅盾文學獎”的《白鹿原》、《塵埃落定》等小說。該圖書館擁有很多忠實的讀者,一位居住在上州威徹斯特的女士,每隔三個星期,必定來唐奈爾借書一次,每次都借滿30冊圖書的限額,因為書籍的借閱期限就是三個星期。許多在附近上班的華裔白領,往往在午餐時間和下班之後過來借書,該館逢周二、四下午開放到下午8點,以方便讀者下班後借還圖書。針對附近社區的高學歷人士的需求,張先生經常組織中國合唱團表演、中文電影放映等活動,一方面滿足社區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向讀者推廣圖書館,活動不但吸引了華裔讀者,還經常吸引了中城的其他族裔的人士。研究圖書館:兼容古今,包羅萬像紐約人文社科研究圖書館(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Library)位於曼哈頓5大道42街,與拜倫公園相連,該館設有亞洲部,收藏大量的中文書籍和報刊雜志。據中文負責人解琪女士介紹,經過多年的積累,該館中文資料數量在10萬冊以上。除了《世界日報》、《僑報》等美國本地出版的中文日報外,該館還有來自中國大陸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物報》和英文版的《中國日報》等。電子資料庫是該館的特色資源之一,有1949年以來的《人民日報》電子版,還有《中國學術期刊全文電子資料庫》,將中國近年來的學術文獻囊括在其中,都是提供給讀者的重要參考資料。豐富的中國文史典籍,也是該館的特色。如各種版本的《史記》、“四書五經”、全套《道藏》、《干隆大藏經》、“二十五史”等,既有大量的敦煌研究專著,也有《中國大百科全書》、《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等很多工具書籍。紐約市立圖書館共有4個研究圖書館,除了人文社科研究圖書館之外,還有位於林肯中心的“表演藝術圖書館”,上城136街“勛伯格黑人研究中心”,中城34街的“科學、工業和商業圖書館”。中文電子期刊:足不出戶,讀遍中國美國人口普查局去年底的資料顯示,來自中國的移民總數為183.3萬人,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移民,而紐約是中國移民在美國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很多新移民離開祖國之後,苦於看不到國內出版的報刊。現在,圖書館的一套中文電子期刊,大大縮短了移民和祖國的距離。同時,近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海外關心中國的人士也在不斷增加,他們都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國。紐約地區三大圖書館系統都購置了“龍源中文電子期刊”,讀者只要輸入圖書證的號碼,就可以通過網絡閱讀到最新出版的中文期刊。“龍源”目前已有超過200種雜志,包括《新華文摘》、《青年文摘》、《讀書》、《中國國家地理》等,也有《人民文學》、《收獲》等純文學期刊,還有更多實用性的雜志,甚至是專業雜志。我采訪了皇後圖書館的王正先生,他說,在皇後區,目前這套中文電子期刊的使用量遠遠大於該館英文版本電子資料。他和同事於2003年在佛羅裡達參加美國圖書館協會年會時,發現了這套中文電子期刊,然後向館方提出購買建議,很快就被采納了。紐約市立圖書館和布碌侖圖書館也購置了同樣的電子期刊。足不出戶,讀遍中國,這是圖書館適應新時代需求提供的電子讀物。三大圖書館網站紐約公共圖書館:www.nypl.org皇後區圖書館:www.queenslibrary.org布碌侖圖書館:www.brooklynlibrary.org紐約地區三大圖書館系統一覽紐約地區三大圖書館系統一覽下轄地區研究圖書館中心圖書館分館小計紐約公共圖書館曼哈頓453544布朗士13334史丹頓島11112皇後區圖書館皇後區16263布碌侖圖書館布碌侖區25860合計213(資料來源:三大圖書館網站。)單位:個圖書館使用指南1.辦證方便,本州人士免費服務紐約市立圖書館、皇後圖書館、布碌侖圖書館三大系統互相獨立,並提供免費服務。只要你是在紐約州居住、工作、求學或者擁有財產,憑兩種個人證件和居住資料到圖書館總部或任何一個分館,都可以很快辦理圖書證。在紐約市立圖書館和布碌侖圖書館,申請者當場可以取得圖書證,皇後區圖書館需要館方以明信片確認讀者地址後,才可以取得圖書證。如果你僅僅閱覽、上網而不需要外借圖書,就不需要辦理借書證。外州人士辦借書證需要交納一定的費用,如市立圖書館年費100美元,皇後圖書館年費35美元,布碌侖圖書館年費50元,每年需要續期。2.借還方便,預約借書,通借通還讀者可以到圖書館借書,也可以通過電話和互聯網提前將自己需要的書籍預定,當書籍准備好之後,圖書館將會把書籍送到讀者指定的圖書館,然後通過電子郵件等途徑通知讀者。根據經驗,有的書籍僅需要預訂一兩天就可以借到,而有的熱門書籍需要“排隊”數月後才能獲得。五大區各個圖書館服務時間不一,有的如曼哈頓53街唐奈爾圖書館、法拉盛圖書館、布碌侖圖書館總館,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提供每周七天服務,大部分圖書館都會有一天或數天服務至晚上8點或9點。3.借期7至21天,逾期罰款紐約市立圖書館和布碌侖圖書館借閱限額是30件,皇後區25件,三家普通書籍借閱期限都是21天。如果該書籍沒有被別的讀者預約,可以續借2次。續借可以通過網絡、電話或者親自到館辦理。暢銷書籍和音像資料借閱期限是7天。逾期罰款,通常是每天每本書籍0.25美元,影像資料如DVD等每天每件1-2美元。

(位於紐約中城42街5大道的研究圖書館。)

(皇後區華人聚居點法拉盛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