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有一種恨叫做啤酒

作者: 商益棠

導讀《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有一種恨叫做啤酒》 畢業伊始,曾參與兩條德國造啤酒生產線成套設備的引進(為避免廣告嫌疑,略去啤酒名),至此曾經滄海難為水地自認為稱得上行家裡手,對國產啤酒當起了九斤老太,幾乎沒有哪個品牌能入我的法眼。 之所以不入法眼,緣於引進設備之初,品嘗到純進口原輔材料釀造出的啤酒時,同事們綻出笑臉驚為甘露瓊漿,直覺得意氣 ...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有一種恨叫做啤酒》





畢業伊始,曾參與兩條德國造啤酒生產線成套設備的引進(為避免廣告嫌疑,略去啤酒名),至此曾經滄海難為水地自認為稱得上行家裡手,對國產啤酒當起了九斤老太,幾乎沒有哪個品牌能入我的法眼。

之所以不入法眼,緣於引進設備之初,品嘗到純進口原輔材料釀造出的啤酒時,同事們綻出笑臉驚為甘露瓊漿,直覺得意氣飛揚,頗有傾國傾城之妙不可言。

可是,很快“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管理與經營模式完全取代了原先的拿來主義。“多快省”3個字都實現了,至於好不好,反正夠普羅大眾消費層次就行了。於是乎,“驚為瓊漿” 轉變成“疑似馬尿”了。

即便如此,啤酒依然是令人愉悅的妙品。特別是女性。

最令啤酒花田的農夫煩惱的是胸部呈女性化胸大症,真相大白的病因是啤酒花有助於女性荷爾蒙分泌。所以,啤酒對女性魔鬼身材的鍛造是大有裨益的。這個消息夠愉悅的吧?

其次,啤酒花產生苦味的成分阿爾法酸具有舒緩神經緊張與產生愉悅因子的功效,確如死便埋我的竹林七賢劉伶所謂的“無息無慮,其樂陶陶”。

素有“液體面包”之稱的啤酒是我旅游各地時飲食最愛。人在旅途,寒暑星霜餐風露宿,體力胃口難免低下,這時啤酒便是補充體力最好的營養飲料。

啤酒對旅游有哪些好處呢?

首先,旅游比平時需消耗的更多熱量能從啤酒中及時補充。一瓶啤酒的熱量相當於4個雞蛋或3兩牛肉。

其次,能有效緩解肌肉酸痛腰酸背疼等旅游疲勞症。啤酒中所含的少量酒精、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能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再次,啤酒能輔助旅途防病治病。這是因為啤酒苦味素能防腐殺菌,可以減少旅途中傳染病的侵入。啤酒富含的維生素B1、B2、B6能抗皮膚病、口角炎、舌炎,更有比柑橘類高6倍的抗氧化抗自由基物質,益處良多。

兼之各地風味口感迥異的地產啤酒本身就是一道風景線,完全有資格納入旅游品賞項目。在旅游地輕度探險般饒有興趣地喝喝地產啤酒,除了以上這些個好處外,啤酒對戀自家床、在旅途總睡不安穩的驢友可是一道福音。啤酒的鎮靜作用能有效幫助您一枕黑甜,第二天神清氣爽地繼續訪古探勝。

至於說旅游中意外發現名不見經傳的啤酒居然很可口,就像整理舊衣服時忽然在夾袋裡發現用剩的鈔票和角子,雖然是分內的東西,卻別有一番意外的喜悅。當然,如果酣飲無度作踐自己的身體,這筆帳可不能算在旅游之樂中。

早年到青島,那地方背山面海,風景如繪,在很多人心目中是最理想的蔔居之所。唯一缺憾的是沒有異乎尋常的古跡耐人尋味。看山觀海,久了也會膩煩,於是每日暢飲青島散裝生啤就成了日課。

鯨吸如我,在青島用塑料袋論斤打散裝生啤確實夠爽。鮮啤未經巴氏滅菌,味道清香,但容易變質,保質期7天左右,用帶水龍頭的密封大桶裝,風味與瓶裝或灌裝的迥然不同。

後來在美國洛杉磯喝到的青島啤酒卻更是刻骨銘心。崇尚“到哪座山唱哪的山歌”的我堅持只喝百威,極力推薦青島啤酒的東道主勃然色變,厲聲喝道:“我知道你們在國內喝的是什麼青島啤酒,你卻根本不知道我們在美國喝的青島啤酒如何。先入為主自以為是,豎子奈何不察?!”

我敬重其食通天素養,卻將信將疑地想著,從青島啤酒生產備貨到報檢報關、貨櫃輾轉飄洋過海、通關入庫、總代理到分銷商再到一級批發,輪到消費者喝到嘴裡,早都是半年前甚至是一年前生產的啤酒了(同樣道理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在酒吧喝到的進口喜力、嘉士伯、比特伯格那麼難喝),怎麼可能蓋過工藝先進的美國百威、庫爾茲、米拉等大牌啤酒?不情不願地斟而細呷之,鮮美度讓我大驚失色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味蕾。

東道主食通天洋洋得意地欣賞著我吃驚樣,我想獵人困逐一只野兔的時候,其愉快大概略相仿佛。我在受窘時努力做出不介意狀,中氣不足地告訴他其實內銷的青島啤酒也不錯,以求消極地減少對方的樂趣。

我悟出一點道理,在中國許多事情是完全可以做好的,只是不需要做得那麼好而已。《孟子梁惠王上》中“非不能也,實不為也”,這話放在內、外銷的青島啤酒身上頗具意味。

而如今,青島啤酒在全國的掛靠產家遍地開花,掛羊頭賣狗肉還算是好詞了。每當上啤酒時,我得像收藏家或鑒賞家那樣仔細甄別密密麻麻的大小方塊字與各式圖標,就差拿放大鏡了。開瓶後還得如履薄冰般細呷品味。即便如此,要把青島啤酒收購的46家破爛啤酒廠的破爛產品從同樣的酒標中剔除掉,可不是件輕松的事。

類似的,燕京曾經是我最喜歡的國產啤酒,可好景不長,很快味道就變得形形色色。一查,果然也收購了許多小廠小作坊。我並不反對收購重組,但是在換酒標的同時,是否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是否換湯不換藥愚弄我們老百姓?是否愛得太放手?

阿木的《有一種愛叫做放手》套用到青島啤酒或燕京啤酒或那些在各地擁有分廠的知名啤酒品牌身上的話,下聯該對出的便是:有一種恨叫做啤酒。這恨,是恨鐵不成鋼的恨;是惡貨驅逐良貨的恨;是時不時被人開涮的恨。

炒得沸沸揚揚的國產啤酒95%添加致癌物甲醛的論戰以及假冒偽劣的話題就交給3.15吧。那沒人不恨的。至於官方出面的辟謠,我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標語口號也得要打打假了。

單說啤酒的原麥汁濃度,每降低一度就能削減多少成本?不達標不合格的又占了幾成?標識11度12度,實際上或許8度都夠不上。

酒精濃度呢?本應該是5%左右風味最佳,可國內啤酒廠家為了提高消費量,一味降低酒精濃度,眼下幾乎是2.8-3.1%的天下,既滿足一個人輕松喝掉一箱的豪氣干雲的酒仙情懷,又能讓銷售量芝麻開花節節高,何樂而不為?

就連啤酒杯也讓我氣不打一處來。眾所周知,帶手把的厚壁敦實的大玻璃杯才能發揮啤酒的獨特魅力。干淨無油膩的杯子應先放在冰箱裡冷卻,斟酒時要保持足夠量的泡沫,並讓泡沫呈冠狀高出杯口。酒色、掛杯、香氣濃郁、口感舒適、泡沫豐富且細膩持久等等都是啤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現在國內幾乎只看見“感情深一口蒙”的一口杯,經常是油膩膩地,更別指望先放在冰箱裡冷卻。泡沫沒了,掛杯沒了,鮮美沒了,有的只是或單挑或圍剿訴諸武力的灌酒方便。

再苛求到最適宜的溫度,旅游各地時我已經很習慣餐館告訴我沒有冰凍啤酒,教服務員趕制冰桶也成了旅途不亦樂乎的賞心悅目事。

方法很簡單:冰塊與水各半或冰塊略多,再按冰塊三分之一的量撒入大把鹽巴,約10分鐘就能將啤酒冰到8度左右的最佳飲用溫度。不過要提防沒文化的翠花想當然地直接往您的啤酒杯裡摻冰塊。

恨還包括酒瓶。刮的什麼風居然時髦起無色透明的啤酒瓶,讓人懷疑啤酒廠是拿消費者窮開心。即便不用啤酒花不擔心產生“日光臭”,即便標榜身價高貴與眾不同,也沒必要一反常識選擇濾光性最差的無色透明瓶吧?!

啤酒廠面向高端消費者的精品極品也讓我恨。挑剔如我,本來選極品啤酒就得了。可惜啤酒不是五十年花雕古董,啤酒像女人,鮮度才是生命,沒有越老越值錢之說。我相信極品啤酒生產時確實比普通啤酒好,可惜曲高和寡,流轉率太低,成了落市的魚鮮。

還有,啤酒瓶上大字標出的“純生”字樣也讓我生氣。其實純生與普通啤酒沒有任何區別。老皇歷上,啤酒釀造時酵母菌未經過熱處理會導致變質。現如今的技術飛躍,酵母菌不必經過熱處理也能100%去除,所以非熱處理或純生已是基本條件,犯得上煞有介事注明嗎?

有人恨啤酒,是因為導致他的“啤酒肚”和肥胖症。這種恨卻純粹是誤解。正相反,啤酒中存在著一種減肥物質托塔拉克沙,它能抑制大腦飢餓中心的活性,能減輕多余體重。這方面內容,有興趣的朋友請點擊攜程斧正拙作《西雅圖健康寶典》。

啤酒灌滿肚子,牢騷也滿肚子。不過,盡管難入法眼,每到一地我仍絕不願意錯過當地的啤酒。這就好像中年家庭婦女看韓國電視連續劇,一邊對那懶婆娘的裹腳布般又臭又長的韓劇罵罵咧咧,一邊每晚鎖定頻道等待收看。邊看還邊罵罵咧咧。

那麼,就沒有只喝不罵的?有的。

接待旅游到日本來的同學時,我必問:“國內哪不好玩,非要到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旅什麼游?”對此問題的回答大多是笑得壞壞的“為國爭光來了”。唯獨一次有人很認真回答說“為啤酒而來”讓我驚為天人。此兄深得啤酒之妙。

除精益求精的先進釀酒工藝與心細如發刻苦鑽研的工匠精神外,日本得天獨厚的美水資源是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

水是酒的生命。口感極佳的水硬度80左右的日本甘冽清泉或伏流水,是杜康們夢寐以求的。日本排名第四的三得利啤酒進軍中國之初,首先斥重資在蘇州搞整水工程的例子可見一斑。沒有好水,什麼都談不上。可惜連雲港產的三得利啤酒依然不怎麼地,估計雖是合資企業,多快好省的幽靈依然附體。又或者母體先天不足,日本三得利啤酒本來就與朝日麒麟判若雲泥。

市場份額最大的朝日公司率先推出的干啤酒擁躉者眾多。干啤酒發酵度高,殘糖低,屬於低熱量啤酒。該啤酒口感干爽,殺口力強,是最暢銷的品牌。

奢侈的頭道麥汁啤酒的始作俑者麒麟啤酒公司,用過濾所得的麥汁直接進行發酵,而不摻入衝洗殘糖的二道麥汁,獨有口感純爽、後味干淨的特點。

如果論及啤酒歷史與制造工藝、糖化、上面下面發酵、流派等等,估計您沒興致聽我好為人師喋喋不休。那麼,如何品味啤酒的優劣呢?

首先是眼觀。看酒體色澤,看透明度。渾濁不清、有懸浮物或沉澱物的千萬別喝。看泡沫是最直觀最專業的指標。啤酒注入後泡沫應迅速升起占杯子三分之一以上,4分鐘內不應消失。泡沫是否潔白細膩,散落杯壁後是否仍然留有泡沫痕跡也是重要參數。

其次是鼻聞。應有明顯的酒花香氣與麥芽香,無生酒花或老化的陳味。

最後是品嘗。入口時應口感純正、清爽、柔和、協調,沒有酵母味或其他怪味雜味。苦味愉快且消失迅速,後味干淨,無明顯澀味或後苦味,殺口力應夠強,讓人感覺爽口。

而我自己,則采用獨特的方法鑒賞啤酒。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將啤酒從高處注入大杯子,全是泡沫就行。等泡沫從下面逐漸消失剩下一半時,重復以上步驟。最後啤酒占到杯子4/5時,最後緊貼著靜靜注入啤酒,讓泡沫呈冠狀高出杯緣。喝啤酒的姿勢也有講究,應挺直腰杆擴胸,讓啤酒直接衝進喉嚨。

還有,啤酒都應該隱蔽在泡沫下面進入您的口中,不與空氣發生直接接觸很重要。這樣您大口喝上幾口,啤酒美味與否便可立馬判定。喝過啤酒的嘴巴上應該像絡腮胡子一樣沾滿一圈泡沫,才說明喝法正確。喝過後,從口腔鼻腔長吐一口氣,體驗一下啤酒的芬芳吧。

還需要注意的是,啤酒從注入杯子的瞬間起,風味不斷遞減。所以,絕對不能喝一半就加酒,也不要一杯啤酒喝半天,而應該隨倒隨喝、一斟酒就喝完,喝不下就先別倒。即使是350毫升的正規杯子,也該在5分鐘以內分五口喝完。

至於痛風者喝啤酒不應該與海鮮搭配,已是婦孺皆知的。啤酒最相配的菜肴是油炸類燒烤類,喝時避免啤酒杯沾油膩就行。不管什麼菜,都不該一邊咀嚼菜肴一邊喝啤酒攪拌渾和,那會讓啤酒美味蕩然無存。應該吞完美食後,再清清爽爽喝幾口啤酒,然後再吃菜。

以上是喝啤酒的基本,喝法不正確的請照我說的改。成天價胡吃海喝卻不懂鑒賞,恰等於帝皇時代,看守後宮,成天價在女人堆裡廝混的偏偏是太監,雖有機會,卻無能力!

拉拉雜雜寫了這麼些,對啤酒是愛恨交加、寓褒於貶。天下第一老饕蘇東坡詩雲:“與君相從非一日,筆勢翩翩疑可識;平時漫說古戰場,過眼終迷日五色。”同樣的啤酒,不同時空和不同的人喝,評價都會迥然不同。這,或許也是啤酒的魔力。

畢竟品啤酒是非常私人的體驗,品酒者常因對同一瓶啤酒的好孬評價大相徑庭而爭執不休。不過,唯一不變的共識都是:在旅游中能品嘗上各地風格迥異百花齊放的地產啤酒,這本身就是旅游的一部分,這本身就充滿樂趣和無窮的吸引力!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