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她位於天山北麓,環山帶水,沃野廣袤,世居在這兒的人們親切地稱她為“烏魯木齊”,意為“優美的牧場”。
烏魯木齊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是亞洲的地理中心,也是舉世聞名的古“絲綢之路”新北道的必經之路。維吾爾、漢、回、哈薩克等民族和睦地生活在這裡,創造出燦爛的古代西域文明;眾多的民族,不同的風俗,構成了烏魯木齊的奇特風情。
烏魯木齊作為新疆的首府,注定了這裡的住宿不會便宜,初到烏市的第一天夜裡,我們在華天賓館住宿,地理位置我現在記不清楚了,可以作為參考的是從機場打的到賓館53元(不包括出機場的3元),從賓館打的到碾子溝車站14.5元,雙人標間200元/天,住宿條件一般,後來在旅行途中有驢友推薦白樺林青年旅舍,於是從伊寧回來(9月9日)後,在青年旅舍住了兩天。住青年旅舍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住在這兒的人都是來旅行的——有的人都來一個月了,大家有著共同的興趣和目的,就很容易熟悉起來。青年旅舍是一座三層的小樓房,很像是一個大家庭。一層有接待前台、活動大廳、自助廚房、自助洗衣房,大廳裡有電視機、沙發、幾張餐桌、自助吧台、留言板,需要開水就到自助吧台自己倒,想看電視可以穿著家居服舒服地窩在沙發裡看,可以到自助廚房自己動手燒幾盤可口的飯菜端到餐桌上好好地享用,也可以招呼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塊打打牌,留言板上貼著許多驢友邀約同行的便箋,就像在家裡一樣,溫馨、輕松、自在。二層、三層都是住宿的房間,樓道裡有共用的洗漱台和衛生間;浴室在地下室,供應熱水。青年旅舍的住宿房間有好幾種類型,從20元到140元,價格不等,我們第一個晚上住的是帶衛生間有電視機有一張大床的標間,140元一天;第二個晚上住的是不帶衛生間沒有電視的三人間,每人40元一天。這兒的房間布置和一般的賓館旅社不一樣,牆的底下三分之一高度砌著紅磚,很有一種淳樸的感覺,床上用品都是卡通圖案的,房間的氣氛顯得很活潑、溫馨。
9月11日早上8:30起床,整理好行囊,在大廳的餐桌上簡單吃了早餐,退了房間,把行囊寄存在前台,我們一身輕松前往二道橋國際大巴扎瘋狂購物。在青年旅舍門口的馬路對面坐上公交車61路,不到一個小時就到大巴扎了。巴扎是土耳其外來語,不管是土耳其,伊朗,還是新疆, 所有的伊斯蘭地區都把市場叫做“巴扎”(BAZZAR)。二道橋是非常繁華的地段,建築別具風格,人流量大卻不擁擠,在這兒很能感受烏魯木齊國際都市的大氣。大巴扎很大,幾棟摟連在一起,還有個廣場,人來人往,川流不息。賣的東西真多,服裝、帽子、飾物、新疆的樂器、小刀,看了都想買,可有的選擇太多了,反而難以決定。逛了一圈,覺得累了,先到對面的一家餐館吃午飯。飯菜還不錯,手抓羊肉40元,一大盤,沒吃完,剩一半多,打包送給路邊的老人吃;素炒菠菜8元,綠油油的,很清脆,是這9天來在新疆吃的最好吃的青菜;魚頭豆腐湯10元,一個小魚頭切成兩片,放些豆腐,一大盤,味道一般,沒吃完;烤羊肉串一串2元,沒有想像中的好,但也能接受;米飯兩碗2元。解決了民生問題後,繼續到大巴扎購物,這回就果斷決定了,看到中意的,就問價、還價,基本都能成交,價格一般可以砍到1/2到1/3,盡管還價不要臉紅心跳難為情。我們挑了一些很具特色的東西,一個牛皮圓筒斜挎包,獨一無二的,我每次背著它出門,都有人表示好奇和贊賞;一個白色羊皮帽子,毛茸茸的,很可愛,就是羊膻味太重,我晾了一年,才基本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冬天戴著它可暖和了;羊皮手套;羊皮護膝;皮夾;皮包;……買了一大堆,當然也沒忘記要買些葡萄干。
下午3點,決定結束購物,返回青年旅舍,在出口處喝了一杯石榴汁、一碗酸奶,後來又吃了一杯冰激凌。臨走的時候,看到很多人在買瓤,於是想買。現烤的瓤散發著香噴噴的氣味,誘使著我耐著性子排隊買小瓤,終於輪到我了,老板卻毫不客氣地說:“賣完了!今天沒有了。”於是想換到另一個隊伍等候買大瓤,這回學聰明了,先問一下正在購買的那位客人要買幾個,一聽說她要買60個,嚇得我只能咽下口水,放棄了。就此返回,終於沒能嘗到瓤的味道,好在聞到了它的香氣,盡可以想像其味道的香美。
16:30回到青年旅舍,稍作休息,然後打的到機場,我們要乘坐20:20從烏市地窩鋪機場飛回北京的飛機,9天的新疆行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

(青年旅舍)

(二道橋國際大巴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