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見聞(節選)

作者: chinjim

導讀5月25日是星期五,我在早上11:30分坐的士趕往機場准備坐12:55分的飛機飛往紐約。和往常的旅游一樣,我並不是特別興奮,覺得無非是到一個新的城市,看到一些新鮮的事物罷了。到達紐約的時間是下午的2:30,天灰蒙蒙的似乎要下雨的樣子。我在機場很容易的找到一輛的士,叫司機載我到和陳博文預先約好的他工作點所在的萊克星頓大街和44街交叉的十字路口。開車的是一 ...

5月25日是星期五,我在早上11:30分坐的士趕往機場准備坐12:55分的飛機飛往紐約。和往常的旅游一樣,我並不是特別興奮,覺得無非是到一個新的城市,看到一些新鮮的事物罷了。到達紐約的時間是下午的2:30,天灰蒙蒙的似乎要下雨的樣子。我在機場很容易的找到一輛的士,叫司機載我到和陳博文預先約好的他工作點所在的萊克星頓大街和44街交叉的十字路口。開車的是一個黑人,問了我的目的地之後就沒有了對話了,態度很是冷淡。車子從機場開出來,從車窗望出去一路上斷斷續續總有一些修路的工作在進行,周圍環境顯得有些亂,交通不是太順暢,有幾段路甚至成了單車道。我心想:難道這就是紐約?

車子幾經周折終於到了目的地,由於陳博文還沒有到下班時間,我決定一個人到周圍到處走走。萊克星頓大街和深圳的街道差不多,高樓大廈隨處可見,大街上人流如潮,和別的城市不同的是街上抽煙的人比較多,男男女女都有人在抽煙,好像心事重重的樣子。我沿著42街向前走,一路上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到處是人和車。大約走了幾條街,看到對面有一個街心公園,有一些樹和花草。我跨過馬路,走到了公園裡面,公園不是很大,有一個小的圓形的噴泉,噴泉的周圍有一些蹬子供游人休息。公園裡的樹木都非常高大,草地中還點綴著各色的鮮花,如果不是在長蹬上有幾個穿著講究的不同國家的人坐著,這裡和廣州的街心公園並沒有什麼區別。我在一個蹬子上坐下休息,再次將周圍環境仔細地研究了一遍,竟然在草地上發現了幾個黑色人物的雕塑,這使得我的心裡一動,想不到在這個商業中心的街區還有些藝術性的雕塑。在公園的南邊,我有發現了一個古典式樣的白色建築,我心想這可能是什麼政府部門,我到近前看看建築也好。

走到白色建築物的面前,我才發現它非常的高大。走到正門才知道這是紐約市公眾圖書館,看到很多人往裡進,我也隨著人流走了進去。進入圖書館的大廳,抬頭望上去,屋頂非常的高,從高高的大廳屋頂上掛下來幾盞古典式的吊燈,吊燈發出的柔和的光線,將大廳的氣氛烘托得富麗堂皇,再加上地面和牆壁都由大理石裝飾,整個大廳有一種宮廷的氣派,我的心一下子沉浸在古典之中。我來到服務台,取了一份圖書館的介紹。原來這個圖書館非常有名,是世界著名的學術研究中心。圖書館始建於1900年,歷時九年於1909年建成。它的藏書高達幾千萬冊,建成時它的深藏於地下的多層書庫和先進的圖書快速傳輸系統震動了全世界。整個圖書館的資料和設施都是免費向公眾開放,而且可以自由參觀。我沿著寬闊的大理石的樓梯向二樓走,樓梯兩邊的精致的裝飾和古典的欄杆再加上宮廷式的吊燈,使人晃如走進了時光隧道,仿佛回到了1909年。二樓有許多的大房間,每個大房間都以一個捐建者的姓名命名,而且都有自己的主題,提供從事某個學術方向的研究的藏書和讀書空間。大房間的門和裡面的桌椅都是非常堂皇,非常精美,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藝術品。有些房間仍然保留這大約一百年前的原貌,以紀念曾在裡面作過研究的名人和作家。來看書的人很多,還需要排一會兒隊,才能等到位置。由於裡面珍藏的有的是非常珍貴的手跡,所以在從某些房間出來的時候,還有警衛檢查你的隨身物品。

在二樓中間的一個大廳裡面還有一些西部文化的展覽,展出的主要是一些古典的油畫,大部分都是19世紀的作品,非常的精美。有的油畫非常大,長寬有4-5米。除了油畫之外還有一些西部早期的海報,小報等。其中有兩件展品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件是鑄造於1500年的銅地球儀,上面標有當時已經探明的各大洲的名稱和範圍。由於當時人們還沒有完成地球全部大陸的探索,所以各個洲的陸地區域和今天的地圖不一樣,名稱也是采用當時的命名,和現在的完全不同。人類對新大陸的探索是一直在進行的,但只有在近幾百年,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才由荷蘭,西班牙,英國等國的探險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對美洲大陸的發現,也是這個探索新大陸運動的內容之一。這個地球儀提醒我們,美國這塊陸地是在近幾百年才發現的。從一個寸草不生的荒蠻之地到人人向往的新大陸,再到當今首屈一指的強大國度,歷史才走過了幾百年。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雨滄桑。燦爛的中華古代文明曾經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是近幾百年的閉關自守已經使一個強大的文明古國,淪落到任人欺侮的地步。雖經幾代人的奮鬥,仍然貧弱,仍然要仰人鼻息,看人眼色。這值得每個中國人深思。泱泱大國豈能永遠遭受他人的欺侮,要思考,要奮鬥,重塑我中華文明之威,需要每一個炎黃子孫的不懈努力。身為中國人,永遠不要忘記我們曾經擁有的輝煌。身為中國人,有責任為再創輝煌盡一分力。

在紐約公立圖書館的展覽廳裡面,另一件展品引起了我的興趣。那是一本古時候印刷的聖經,印刷時間是1300年。這本書的寶貴之處是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印刷出來的聖經,所以非常珍貴。這本聖經上的字非常大(每個字有報紙的中等標題字那麼大,而且采用的是古典英文的寫法,很別致。),版面也非常大,一個頁面比半版特區報還要大,頁數有1500頁之多。第一次印刷的數量非常少,只有七八十冊,眼前的這一本應該是無價之寶了。

我在圖書館裡面到處走走看看,裡面的環境非常舒適。走廊裡面還有一些介紹總體情況的圖片和各個專業學術研究情況的簡報,就連通往洗手間的走廊兩側的牆壁上也布置著一些藝術畫,走近前一看,原來是一些著名漫畫家的作品,署名是ADAMES,創作時間1960年。從這些一點一滴,你可以感覺到,歷史和藝術在這個國家受到很好的重視。

我在圖書館逗留了大約兩個小時,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就通過大門口的安全檢查,走出了圖書館的大門。門外是川流不息的人和車,還有現代化的大廈和摩登的商店,和這個藝術殿堂一般的圖書館倒也顯得和諧一致,因為無論現代還是古典,都是世界級的水准。

回到陳博文工作的地方,他正好准備下班了。對於我的到來,他非常的興奮。我們決定坐地鐵回他住的唐人街。地鐵站離他的工作地點並不太遠,走兩條街口就到了。

紐約中央車站也是聞名於世的,它建在一個大樓的裡面,從大樓的外面根本看不出來。我們從正門進去,一下子感覺到交通的繁忙,迎面而來是更加洶湧的人流。向裡走一段,就進入了中央車站的大廳,我發現這個大廳也是非常大,屋頂看起來足有十層樓那麼高,在圓拱形的屋頂上還投射著時時變幻的銀河星座的圖案,整個銀河圖案的底色是綠色的,上面的星座閃閃發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像。中央車站的歷史也有一百年以上了,裡面的裝飾非常的古色古香,大理石的欄杆,鑄鐵的復雜圖案的窗飾,還有車站中央的四面都可以看得到時間的年代久遠的古鐘,無不讓人留連忘返。據說克林頓總統在卸任之後,還經常攜家人來中央車站走一走。這種地方是百看不厭的,每一個角落都能隱約聽得見歷史的回音。車站裡面的地鐵深入地下三層,每層有不同的線路,紐約的地鐵也是歷史悠久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地鐵站台不是十分現代化,但也不像其他人告訴我的那麼亂,地鐵車廂也顯得有些舊,但裡面十分的干淨。我們坐了大約七八站就到了唐人街。

在唐人街,我們找好旅館,安頓好。晚上去一家海鮮餐廳吃飯,陳博文堅持要吃點好的,我們就點了生猛的龍蝦和像拔蚌,還喝了一些HENIKEN的新鮮啤酒,龍蝦的味道非常鮮美。陳博文買單。由於第二天還要去旅游,吃喝完,他就送我回到了旅館休息。

第二天是星期六,我在早上七點多起身,先到麥當勞花三塊錢買了一套熱乎乎的早晨全餐和熱茶,吃完之後,八點半左右走到位於唐人街上的天馬旅游公司報名參加紐約一日游。大街的兩旁停滿了馬達轟鳴的旅游大巴,都是接載去美國各地和加拿大旅游的華人旅游團的車子。我花30塊錢買了一張一日游的票,登上了一日游的大巴。

車外,淅淅灑灑地下著小雨,附近的高樓大廈和古老的曼哈頓橋都籠罩在淡淡的雨霧之中。

早上九點,大巴在小雨中准時開動了。一路上,導游開始向大家介紹當天的行程和車子經過的比較著名的地方。車子在小雨中行進,中途有許多的交通燈需要停下來等待,車窗外的大街上一派繁忙的景像,雖然是下雨天,但人和車都相當多和深圳繁忙的街景差不多。9:30我們到達了第一個旅游點,聯合國大廈。關於聯合國大廈,還有一些有趣的故事。聯合國總部的大樓是由美國商人洛克菲勒捐贈給聯合國的。為了避免每年交納高昂的地稅,洛克菲勒以像征性的一塊美元賣給了聯合國,這樣一來聯合國每年只需要每年交納一塊錢的地稅了。進入聯合國大廈要經過嚴密的保安檢查,以防止恐怖分子的襲擊。聯合國大廈裡面有各個國家贈送的禮品,非常精美。還有各屆聯合國秘書長的大幅畫像。如果時間湊巧的話,在平時的工作時間還可以看到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步行上班的情景。聯合國裡面的會議廳也是可以在導游的帶領下進行參觀的。我們只作了短暫的停留就趕往下一個旅游地點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建成於19世紀末,已有一百多年了。這個博物館位於紐約中央公園的邊上,說到中央公園,其實也是由洛克菲勒捐贈給紐約市政府的,面積非常大,從南到北長度跨過了50多條街,大約長4。5公裡,寬0。8公裡。如此大的面積,位於繁華的市中心,其價值應該是無法估量的。在紐約最繁華的商業中心,還有一個洛克菲勒中心,其間有幾十幢摩天大樓都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產業。洛克菲勒中心俗稱小聯合國,飄揚著一百多個國家的旗幟,都是和洛克菲勒家族有生意往來的國家。到了這個國家,你會逐漸體會到富可敵國的含義。很難想像個人可以擁有如此之大的財富,如此之大的產業。人的創造性和潛力是無窮的,在這裡如此活生生地讓你體會到這句話的意義。只要有夢想,有決心,就可以創造奇跡,這是這個強大的國家所給予人的啟示。

在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龐大建築物裡面,有各種各樣的自然和歷史的奇觀。內容太多,無法一一敘述,只將其中幾個印像深刻的景物作一個描述。在博物館裡面最珍貴的要數寶石館所珍藏的世界上最大的藍寶石了。這顆藍寶石取名印度之星,重達52克拉,是在斯裡蘭卡發現的。在燈光的照射下,藍寶石呈鵝蛋形,非常清澈的碧藍色,藍寶石的中間一圈像套上了一個金色的光環,發出眩目的光澤。這顆寶石也是由一個富商捐贈給博物館的,這種大自然的傑作,積蓄了太多的能量以至於個人不敢據為己有了。據說在那個富商得到這顆寶石之前,曾經有三個竊賊想盜竊寶石,結果兩個當場被警衛槍擊身亡,另一個也在一星期之內被車撞死了。如此一來,那位富商在購得寶石之後就將寶石送給博物館珍藏,一則是攝於寶石的巨大內力不敢獨占,二則也為社會作了一些貢獻,兩全其美嘛。像這樣的傳奇的故事,信不信由你了,但來這個博物館可千萬別忘了一睹這大自然的傳奇之作。


精選遊記: 紐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