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西湖2004.9
憶江南最憶的是杭州,憶杭州最憶的是西湖
我傾慕西湖很久了。小時候,曾讀蘇軾的詩〈〈飲湖上初晴雨後〉〉,他這樣描寫西湖的晴天和雨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人把西湖的美比作越國美女西施了。故西湖又稱“西子湖”。杭州的“西湖龍井”,“東坡肉”以及“西湖醋魚”等都是我的所愛。
我和愛人孩子及岳父坐飛機從太原(武宿機場)到杭州(蕭山機場),一路上抑制不住的興奮。雖然,來過好幾次,算是故地重游,但這個打動無數人心的西子湖,還是讓我留戀,讓我前往。
第二天,我和愛人孩子及岳父游西湖,岳父領著女兒,我和愛人相伴。美景、佳人,多麼愜意。前面就是斷橋了。斷橋是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白娘子和許仙相會的地方。我拉著愛人的手歡快地穿行在橋上。身邊不斷地有情侶騎著自行車嬉笑著經過。仿佛置身於情侶路上。照了幾張像無限留戀地告別了斷橋。爾後是坐小木船游覽西湖。坐上游船,行駛在安靜的湖面上。只見西湖水光蒼茫,如煙似霧。微風輕拂,蕩出道道波痕,泛起層層漣漪。青山隱隱欲現,真是“近山遠山皆有情”。我和愛人相依而坐,此時是我想起裡《白蛇傳》電視劇中的一句台詞“百年修的同船度,千年修的共床枕”,我開玩笑的對愛人說“看來我倆的緣分是千年修來的”,樂的大家笑呵呵的。船工給我們講:西湖是因為位於杭州的西面而得名。
西湖原是海灣,後來,由於泥沙淤積,海灣與大海隔開,才成為今天的西湖。西湖的北、南、西三面環山,一面臨城。水汽不容易蒸發,故而導致霧重,形成朦朧的感覺。仿佛披上一層紗巾。西湖是“一山、二堤、三島”。“一山”是孤山。在西湖的西北角。四面環水,一峰聳立。山上多梅花。站在孤山上,居高臨下,縱目四望,西湖波平如鏡,極美。有詩雲:“人間蓬萊是孤山,有梅花處好憑欄。”“二堤”是白堤和蘇堤。白堤是人們為了紀念白居易的。當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時,他仔細考察了西湖的形勢,研究了杭州一帶的氣候條件,掌握了西湖的蓄洪規律,對西湖進行了有效的治理。白堤像一匹平整寬闊、鑲有綠邊的練布,從孤山向東伸展,長長數裡,直到城區。它把西湖一隔為二。南邊是外湖,北邊是內湖。走在白堤上,如漫步湖面,左右煙波,湖風吹來,飄飄欲仙。蘇堤則是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時 ,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成一條長約2.8千米的長堤。人們了紀念他的功績而把堤叫“蘇堤”。蘇堤南北縱貫西湖,四季、早晚景色各不同。兩岸盡是垂柳、桃花,紅綠相映,漫步堤上,新柳如煙,輕風駘蕩,小鳥和鳴,人的心潮平伏如湖面。“三島”是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都是人工造成的。我們的船靠岸了,觀賞的景點是“三潭印月”。三潭印月素有“小瀛洲”之稱。這裡是“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布局。島南湖中,有3座石塔,“品”字排開。每個塔的球形塔身上有5個圓孔,互相通透。每當月夜,特別是中秋圓月高懸時,塔內燃燈燭,洞口薄紙,燈光透出。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月影、塔影、雲影融成一片,美不勝收。據聞,湖中有三個深潭,所以,人們把這個地方叫做“三潭印月”。聽導游說:“康熙皇帝當年游到這裡時,正好明月當空,月影印在水中,連倒影,一共有33個月亮。各位團友能猜出為什麼會有33個月亮呢?”大家忙算起來,天上一個月亮,每個塔中有5個小月亮,一共有16個月亮,倒影相加一共是32個月亮。為何會有33個月亮呢?導游揭開迷底說,還有一個月亮在心中。康熙皇帝竟是這般柔情的人。我們繼續往前參觀。前面就是小瀛洲了。首先要通過的是“竹徑通幽”。很多的竹子在前面,一條小道都是蒼綠。而最吸引人的當然是那座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九曲平橋了。相傳是因為人鬼殊途,鬼要走直道,人們故把橋建成彎彎曲曲,使鬼不能跟隨。人過了這橋,就會把晦氣趕走,而能不能和神仙相遇,就看各人的運氣了。我拉著愛人在九曲平橋上,想像著古代人民的向往。秦始皇相信長生不老,以為有仙山,故派人前往東海尋神藥。瀛洲就是傳說中的仙山。而這個小瀛洲會不會也吸引神仙下凡來呢?西湖如此美絕,上至皇帝公卿,下至平民百姓都被深深打動,世間如真有神仙,一定會降下雲頭來到這個小瀛洲,欣賞這人間仙境的。由於時間關系沒能去游重新修復的雷峰塔,甚是遺憾。
從小瀛洲出來,我們坐上小船,游蕩在西湖的湖面上。槳撥清波,樹影在水中搖曳。好不舒暢。想當年,南宋政府遷都杭州,不圖收復中原失地,卻沉醉於花天酒地的糜爛生活中。西湖從一個天然的蓄水庫一變而成首都的風景區。不僅是帝王將相和地主富商把它作為安樂窩,百姓也以此為公園。西湖出現了游客如雲、歌舞遍野的局面。當時湖中的游船不下數百,大的可乘百人,小的可乘二三十人到四五十人,還有專供王室使用的御舟、龍舟以及小腳船和采蓮船等等。當時的詩人林升曾以悲憤的心情在一間旅館的牆壁上寫下一首千古名詩<<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這西湖上的輕歌曼舞,已成為當時的亡國之音了。我們在船上欣賞遠處的景色。遠眺斷橋,如夢如幻,陽光灑在湖面上,波光鱗鱗,青山卻分外妖艷。
上船後,我們要參觀的另一個主要景點是岳王廟和岳飛墓。它位於寶石山以西。進入大殿,只見岳飛像端坐正中,它頭戴紅纓盔,身著紫色蟒袍,正氣凜凜。岳飛是南宋的抗金名將。他的〈〈滿江紅〉歷歷在目,“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表達出一代名將的拳拳愛國之心。而謀害他的主謀秦儈和王氏,卻被人們鑄像反剪雙手,永遠跪在岳飛、岳雲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傳說民間流行的:“炸油條”小吃,都是因為當時的人民非常痛恨秦儈夫婦,恨不能把他們生吃了。於是用面粉捏成人形,砍掉他們的頭與腳,兩條面粉扭在一起,放在油鍋內炸成油條吃進肚裡,以表示對秦儈夫婦的憤怒。當時叫“炸儈”,後來演變成“炸油條”。啊,原來油條是這樣的來歷的,看來吃油條也是一種愛國的表現。
“江山也要偉人扶”。其實西湖邊上還有不少愛國志士埋骨於此。抗清名將張煌言埋骨於南山,鑒湖女俠秋瑾也埋骨於西湖。這些傑出的先輩,與美麗的西湖聯接,西湖一掃脂粉氣,展現出它剛強的一面。真個是“人間始覺重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