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星期一 9點,准時坐上空調大巴,離開了繁華而喧鬧的西貢,開始了我們的柬埔寨之行。車況很好,帶有廁所,空調也很制冷。車子離開市區之後,驟然加速,看著一輛輛被我們超過的車子,不禁完全推翻了越南司機開車慢吞吞的的印像。車子沿昨日去古芝地道的方向急駛,昨日花2小時開到的路程今天1小時就開到了,大概是想證明自己真的是“快車”,總算不浪費我的15美金。11點,開到了moc bai (木牌),我們的離境地點。車上的工作人員收去了我們所有人的護照,由他統一為我們填寫入境柬埔寨的申請表和辦理離開越南的出境手續,如果是需要柬埔寨的落地簽,也只要把25美金給他就可以代勞了,我們只需要下車,在邊檢窗口前等候就可以了。辦好一切手續,發還護照,我們就這樣簡簡單單輕輕松松地離開了越南。大巴裝著我們的行李,也慢慢駛入了邊檢站,在那裡,由工作人員辦理行李的檢查工作。我們則步行穿過了越柬兩國邊檢站中間的廣場,跨越了那根掛有兩國國旗、立有界碑的國境線。柬埔寨的建築風格明顯受泰國影響較多,整個通關口岸的建築就猶如一座巨大的泰式廟宇,金壁輝煌。進入邊檢大廳,走E-visa專用通道,出示事先打印下來的簽證,工作人員在電腦上輸入了visa編號後,很快屏幕上就出現了錄入內容,仔細核對以後,便在護照上蓋上了入境章,放行。進入第二個大廳後,填寫健康狀況登記表,工作人員又要求我們出示健康證,唉,又是越南海關玩過的那套索賄的老把戲!好在他胃口不大,每人1美金就可,於是將沒用完的越南盾折價行賄,順利過關。回到車上,繼續前行,不一會兒,就開出了邊檢站,在一路邊小店停車吃飯,我們4人則留在車上,吹著空調,將方方同志2天的早飯券所換得的4根法國長棍消滅一空,以減輕背包的重量。12點半左右,車子再次出發,奔向柬埔寨首府-金邊。雖處在同一片中南半島上,柬埔寨和越南的風貌卻截然不同。越南吧,窮歸窮,好歹還是個農業國家,田野裡望去還是滿目青綠,可是這柬埔寨呀,整片的農田都荒蕪了,放眼望去盡是灰敗,路邊的樹木都耷拉著腦袋,沒精打采,滿天的灰塵飛舞,隔著車窗,我都有捂住口鼻的衝動。路邊的吊腳樓,大多是草木結構,難得見到幾幢磚瓦房,要不就是鐵皮房,房前的居民衣衫破爛不堪,精神萎糜,連陽光都是慘色的。在一大片灰蒙蒙中,偶爾會閃過一抹金黃,那一定是廟宇,或大或小,金頂在陽光下的反射都是蒼白無力的。偶爾會經過稍大一點的村子,房子明顯是政府統一建造的難民營,最顯眼的是一排鐵皮廁所,翠綠色,顯得突兀。司機依然飆車,車子在狹小的道路上跳躍,看著平整的路面,實際上凹凸不平,坐在後排的我們旅次被彈起,簡直就是在吃“彈簧**”麼。下午1點半左右,車子開到了奈良渡口,我們將在這裡擺渡過洞裡薩湖。坐在車裡,上了擺渡船,船上有很多當地人和車子,場面比較擁擠和混亂,所以我們選擇留在車上,而不是在甲板上去觀賞洞裡薩湖的風景。10分鐘左右,就到了對岸,繼續眼1號國道北行。這一段路正在返修,車子蛇形前進,彈跳得更厲害了,灰塵也更大了,幾乎看不見車窗外的景致,車速明顯降下來,畢竟,安全第一麼。車外的一切都籠罩在灰塵中,修路的工人,路邊的大樹,樹邊的房子,房前的花叢,花後的那片天空。就在這樣的灰沙滿天中,發現當地人居然還爬到車頂去坐,不是存心吃灰麼?超車時仔細觀察,才發現原來車廂內早已如沙丁魚罐頭一樣塞滿了人,擠不下的人這才不得已爬上了車頂,小小的奧拓車頂居然坐了4個人,讓人不禁擔心他們的安危。隨即又發現,居然還有人在車頂放了2輛摩托車,居然還有一個人坐在摩托車上,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就這樣一路灰塵相伴,車子駛進了金邊城。城裡的灰塵沒有城外大,中國元素明顯增多,馬路上一半的廣告招牌上都有著中文,很是親切。下午3點半左右,到達終點,由法國人設計的奇怪圓拱形類似羅馬競技場的建築-中央商場。因為時間關系,來不及逛這個金邊最著名的小商品商場,匆匆叫了一部tuktuk車,趕到了位於皇宮邊上的Cozyna旅館(Address: 1A, Sisowath Quay, Phnom Penh, Cambodia Tel: ( 855) 23 222 366, Mobile: ( 855) 12 66 22 00 Email: cozynasalespp@online.com.kh)放下行李,在旅館買好明天早上去暹粒的車票,我們趕往皇宮(因為下午5點就關門了)。10分鐘的步行,經過博物館,到達皇宮,3美元/人的門票,如帶照相機,需另行為相機購買2美元門票,所以最好事先將相機藏於包內或衣服口袋中。我看見檢票人員要求一個當地人打開隨身攜帶的小包檢查,但沒有要求我開包,大概見我是外國人的關系吧。後面的Z、一顆樹、Lily則沒來得及把相機藏好,被逮個正著,只好到旁邊的儲物櫃去把相機存掉,很簡陋,一把鐵鎖而已,讓Z很擔心他那相機的安全。不過其實事後他們也不檢查你是否真的把相機寄存掉,藏在身上也沒問題,還是蠻寬松的。另外,Lily穿了一件無袖上裝,被拒絕入內,幸好一顆樹多穿了件長袖襯衫,趕緊脫下來給她披上,否則還真得望皇宮興嘆,不得入內了。皇宮很大,宮殿的布局、建築風格很接近泰國的皇宮,唯一的感覺就是金壁輝煌!沿參觀路線,逐一參觀各大殿,前院後院,一些大殿是要求脫鞋入內的,看著皇宮內奢華的金飾,華麗的壁畫頂畫,精致的窗欞,綠樹成蔭,鮮花叢叢,再想想城外的那些難民的破舊草屋,不禁感慨於社會貧富差距的天壤之別,怪不得這裡戰亂連連,老百姓要造反,實在是反差太大了,有些噓吁。從皇宮出來,穿過門前的大草坪,當地的居民已有人鋪上地毯在草地上聚餐了。洞裡薩湖邊,一些婦人在賣潔白的蓮花,用於供奉於佛龕之前,坐在湖邊,遙望皇宮樓台,夕陽正緩緩從殿後落下,金黃而至昏紅,把皇宮勾勒成美麗的剪影。湖風輕吹,小舟輕搖,岸邊垂釣,一排國旗飄揚。往回走,尋覓晚飯所在,抬頭間,發現了著名的FCC,於是上樓。三樓靠窗觀湖的位置早已客滿,連吧台也熱鬧非凡,昏黃燈光下,看各色頭發在眼前晃動,把酒言歡。發現這裡晚上7點以前的飲料是半價供應,大喜,連飲2杯盡興。Lily說這裡的卡布基諾極好,杯子又大,可以一試。嫌FCC的主食太貴,要8刀一份,所以在小資之後,另覓了一實惠之地解決晚飯,也是在湖邊的一個街角咖吧,只要4刀,很便宜吧,另外在一顆樹的提議下,享用了該店的免費冰水,又為大家省下了不少銀子,表揚一下。這條湖邊酒吧街應該是整個金邊的精華了,然而在這紙醉金迷中,卻不時有殘疾的軍人向你乞討,肮髒的孩子向你兜售書籍,抱著孩子的瞎眼婦人孤寂的坐在路燈下等著好心人的施舍,到處晃蕩著野狗。在燈火通明的街道旁,充斥著黑暗的小巷,50米的距離,你可以從天堂來到地獄。2月27日,星期二 訂了早上7:45的車去暹粒,說是7點會有車來接我們去車站,於是准時在大堂等候,然而柬埔寨人民再次放了我們一個大鴿子。都快7點半了,來接我們的人還是不見蹤影,一次次向酒店前台詢問,得到的答復總是對方正在趕來,不用著急。到7:40,面包車帶著2個法國游客趕到了,載上我們之後,卻仍在城裡轉悠,難道還要到別的旅館去接客人?在某個旅館門前,司機跳下了車,不一會兒,竟然換了個司機繼續開,我們很驚訝。8:15,趕到車站,原來就是我們昨天下車的中央市場,這裡大概就是我們八萬體的旅游集散中心吧,雲集了大量的游客,大家都在等待,原來我們的長途車還沒有到!真是,什麼效率!等了一會兒,幾輛大巴緩慢駛入,找到我們要乘坐的那一輛,趕緊坐上去,車子卻還是不開,原來還要等其他遲到的客人。司機不慌不忙的開始洗車,我們在火裡,他還在水裡。8:30,晚點45分鐘的大巴終於緩慢起步,駛上了前往暹粒,前往吳哥窟的道路。路上的風景一如既往的貧瘠,大概駛剛剛收割完畢,田野裡盡是麥稈和燒剩的一片黑灰,搭建的草屋偶爾出現。陽光依然毒辣,灰塵依然飛揚,眼皮沉重起來,於是昏昏睡去。車內空調很冷,把身體縮成一團,鑽進窗簾下面,還是覺得冷。蚊蟲很多,不停飛過,但卻在一顆樹塗抹到腳底板的防蚊液的影響下,紛紛改道,騷擾鄰座的洋人去了。2小時以後,停車休息,樹下車去買了蓮子和柚子,將蓮子分給鄰座的老外,他們居然不知道蓮子為何物,拿在手裡不停研究,連如何剝皮都不會!化外之民!於是,發揚我中華民族樂善好施之特性,為其剝去蓮子外的軟殼,請其享用,吃得洋人是連連點頭,再次感嘆於源遠流長的中華美食。12點半,車子再次停下,是吃午飯的時間了,可下車巡視一周後,對這裡的衛生環境實在不能苟同,還是回車啃干糧吧。從金邊到暹粒的6號高速公路大概是柬埔寨國內最好的一條高速公路了,路面幾乎沒有什麼不平,司機開的也很平穩,6個小時之後,下午14:30,車子駛入了車站。昨晚有給網上推薦的司機Vanny電話聯系,與他約好在車站碰頭。下車後很容易就找到了舉著我名字的Vanny,坐入他的豐田佳美,前往我們預定號的賓館s路上,Vanny向我們介紹了暹粒這個小村莊的一些基本情況,他介紹說old market的東西比較難以還價,而不遠的center market因為新開張,可能價錢會便宜一點,建議我們到那裡去購物,還說old market附近的旅館都比較噪雜和偏貴,建議我們住到村莊裡面一點的地方,可以便宜一點。我們因為事先網上已有預定而且喜歡熱鬧的地方,晚上逛起來會方便,所以謝絕了他讓我們換旅館的好意,還是直接來到了Shadow of Angkor賓館(Address: House #353, Group 10, Mondol 1 Village, Svay Dangkheum Commune, Siem Reap, Cambodia Email: shadowofangkor@hotmail.com)。Shadow of Angkor地段極好,正對暹粒河,就在old market的旁邊,但又不在最熱鬧的地方,可謂鬧中取靜。購物、吃飯都很方便,晚上睡覺也不吵,就是房間小點,但3層樓的木制地板,還是顯得很干淨。帶空調,熱水,電視,15美金一晚,加陽台的,20美金。放下行李,和Vanny商議接下來幾天的行程。我原先的計劃是直接衝去吳哥,欣賞巴肯山的日落,但Vanny說5點以後才能進景區,再爬上巴肯山,怕是來不及看到日落,他建議我們今天逛逛市場,買買東西,休息一下,明天再正式開始吳哥之行。不管他是出於什麼動機而不願今天就送我們進景區,但這個行程還是被我們大家所接受了,於是與他約好明天早上5:30去小吳哥看日出,而今天下午由他去為我們辦理3天的門票,40美金(需事先帶好2寸彩色照片一張)。這樣,明後兩天的全天用車,大後天的半天用車和送至飛機場,加上今天的接車,一共以90美金成交。大家放下行李,先去市場完成購買禮物這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先後去了old market和center market,發現實際上柬埔寨物種極其匱乏,旅游紀念品的種類和質量都不高,主要是一些圍巾和木雕、銀器什麼的,而且討價還價的余地很小,穿梭了幾圈,沒啥斬獲,倒是在市場旁邊的幾家裝璜精美價格不菲的小店裡還能看見一些中意的東西。晚飯是在因為“古墓麗影”和安吉麗娜.茱麗而名聲大噪的“red piano”解決的,晚上7點以前,點正餐送飲料。華燈初上,整個街區亮了起來,比新天地不知小資多少倍,價錢卻便宜將近一半。坐在二樓陽台,慢慢吃罷,喝點啤酒,再點上一杯茱麗推薦的雞尾酒“古墓麗影”(味道清淡,接近檸檬水,酒味略苦,個人很喜歡,3美金),看街頭攢動的人流,享受生活。特別聲明:在酒精的作用下,一顆樹興奮地甩出了一沓美金,大聲宣布,今天的酒,我買單(This is my round)!真是豪氣干雲!隨即,正色告知我:“記得一定要把這段寫進游記裡哦!偶是付了錢的。”呵呵。(對了,樹MM甩出的美金,面額均為1元。)2月28日,星期三
清晨,將於小吳哥看日出。5點起床,5:20坐上了Vanny的車,拿到了辦好的門票。5:35,進入小吳哥。天還是黑的,用手電照亮地面,往內移動。看日出的人很多,但並不擁擠。走過護城河,從西門入城,走過長長的石廊,當雄偉的標志性的三座高塔出現在微亮的天際時,我們知道,地方到了。不用為在哪裡看日出而煩惱,跟著人群走吧,哪裡的三腳架最多,哪裡的單反相機最多,哪裡就是觀看日出最佳的位置了,當然那裡的人也最多。因為現在是旱季,右邊荷花池的水已經干了,無法拍到經典的水中倒影,大家都只好集中在了左邊的荷花池前,雖然會有幾顆大樹影響小吳哥的輪廓,但無傷大雅,小吳哥的美麗又豈是這幾顆樹就能破壞的了的?到的早的人,可以向旁邊的小販租上一把椅子,坐在池邊的淤泥中,我們到時,第一排幾乎已經被坐滿了,所以只好站在椅子後面,或是坐到池邊的石頭欄杆上,靜靜的欣賞池中漸漸泛紅的彩霞的倒影,看朵朵粉蓮搖曳生姿。吳哥的美,只能用眼睛來體會,用心靈來感受,而非幾行文字或幾張照片所能表達,所以,現在,我保持緘默。因為,我無法用合適的語言來表述當時我所看到的一切,變幻莫測的天空,流動絢麗的朝霞,亙古不變的沉默的小吳哥,我的激蕩不已漲滿胸臆的震撼。這一切,就讓它永遠停留在我記憶的深處吧。7:15,太陽完全升空,空氣中猛然充滿了熱力,更多的人湧向了小吳哥的深處,而我們,則離開了小吳哥。因為,我們今天的行程是幾個較遠的景點:女王宮(Banteay Srey)-崩密列(Beng Mealea)-羅洛士群(Roluos Group)。去女王宮的路上,先經過了班黛薩麗(Banteay Samre),規模不大,游人也很少,大概不是旅行團的景點吧。慢慢逛著,細數石壁上的花紋,仰望門楣上的浮雕,想像當年的神話故事,吳哥,就這樣,給我們留下了第一個精致小巧的印像。開去女王宮的路很遠,坐在有空調的車廂裡還是能感受到那層鐵皮之外的灼熱,陽光斜射在身上,有些刺痛,看車外還有老外坐著tuktuk趕路,一路風塵酷暑,真佩服他們的耐力。長時間的顛簸,大家都東倒西歪了,Vanny從後視鏡裡看見了我們的睡意,於是不失時機的向我們介紹起他豐田車的優點來,說是坐在tuktuk上就不能睡覺了,不然就會從車上掉下去,唯一的精神抖擻的Z大聲笑起來,而睡得稀裡糊塗的我們則機械的點頭附和著,也不知他看見沒有。到女王宮,發現已有幾部旅行團的大巴到了,宮裡擁滿了人。空間其實不大,四面回廊的中央,是幾座塔樓,原本粉紅的外牆在陽光和歲月的洗禮下,已經漸漸褪色,紅褐色與黑色的磚石占據了大半江山,但石雕的保存確實完整,陽光照在窗欞上,留下斑駁的影子。在人群裡奮戰,尋找合適的機位,蹭了一個中文導游,聽他講述當年的歷史,講述宗教,講述神話,悠然神往。
從女王宮去崩密列的路程更遠,時當正午,我們又再次在車上睡著了。
到達崩密列後,在村口石橋邊,解決了我們的午餐,面包加午餐肉。幾只黃狗在我們身邊晃悠,眼睛盯著我們手中的食物,緊張之余,進食速度明顯加快。Z給了村裡一個孩子一只面包,他歡天喜地的把面包分給村裡的其他孩子,一同享受簡單的快樂。吃罷,將午餐肉罐頭仍在地上,黃狗們立刻衝上去舔食,也不知鋒利的罐頭邊緣會否割開它們的舌頭,還是趕緊閃人吧。
3-4美金就可以找個當地村民做向導,沿石橋走入崩密列,向導用流利的英語向我們介紹村子的歷史。崩密列整個被掩藏在樹藤之中,偶爾看見幾個散客在叢林中閃現,這個景點因為離主景區較遠,而且還要另外收費(5美金),所以游人不多,但據Vanny說,幾乎所有的中國游客都會來,大概也是群體廣告效應的表現吧。
入口鋪了張木板,方便游客進出,其實更像木橋,架在已干涸的護城河的上方。向導沒有帶我們走這條參觀路線,而是從旁邊一扇看上去堆滿碎石的窗戶裡鑽了進去,他在一片廢墟裡輕巧的爬上爬下,帶我們深入宮殿的內部,而我們則心驚膽戰,手腳並用的攀爬著。走過漆黑的走廊,爬上大殿的頂部,俯視整片廢墟,從枝蔓橫生的院落穿行,先後到達原先的四座東南西北大門和高台,這裡早已面目全非,如果不是聽向導的介紹,我們根本無法分辨方位和所在,只能遙想當年的輝煌。精致而珍貴的石雕散落一地,只要你願意,就可以拿上一塊放入背包,當然,不能被向導看見,還得想辦法逃過海關的邊檢。這裡沒有看守,所以,盜寶者經常會和游客擦肩而過,有時,他們甚至會攜帶槍炮,所幸,我們並沒有遇到這樣的強盜。
站在大殿頂部,看原先的中央大殿成為了一堆瓦礫,正在感慨,卻被一群小日本發現了,(其特征是每人脖子上都圍著一塊潔白的毛巾,當農民還要這麼做作,哼!)大概是羨慕我們的站位,他們試圖從瓦礫中爬上屋頂,被我們的向導制止了。我們的向導居然用一串異常流利的日文警告他們這麼爬上來的危險,告訴他們要從外面的樓梯繞上來,其日文的流利程度令我們乍舌。看著小日本灰溜溜的離開,偶這心裡可得意了,這導游費總算沒有白花!
據向導說,像崩密列這樣的被叢林淹沒的寺廟還有很多,如果我們有興趣,他可以帶領我們深入熱帶叢林,用4天的時間探索所有的秘密,只要180美金!但,我們面對的將是毒蛇、地雷、高溫、蚊蟲和數不清的未知的困難!很刺激吧,我是很想去的啦,但因為後面的行程是早已安排好的,回程機票也早已訂好,我沒有這麼多時間,也沒有帶上必備的裝備,只好作罷。特提供信息給有興趣的朋友,大家冒險去吧!
叢林裡很熱,汗水大滴的滾下,沾濕了衣服,但很快又被陽光曬干了。在柬埔寨的日子裡,我們一直與高溫為伍,以致於我們必須穿著長袖長褲才能抵擋住炎炎的烈日,在西貢買的特價100塊的快干襯衫在這裡派上了大用場,尤其是對一顆樹,幾乎每日都穿著她那件招牌式的翠綠色的襯衫,還特意向我們解釋,她可是每晚都洗衣服的,所以每天穿的都是干淨衣服,生怕我們以為她天天披著件髒衣服晃來晃去,呵呵。
喜歡探險,喜歡刺激的朋友,就到崩密列來吧,叢林、廢墟、神秘、悶熱,絕對能滿足你對野外探險的好奇,當然,記得請導游哦!
離開崩密列,去了羅洛士群。先到樓雷寺(Lolei),規模比較小,幾座塔樓而已,向陽面風化的比較明顯,背面的雕花和神像保存的卻還完整。旁邊有一座佛堂,倒是很大,赤足進去,空蕩蕩的大殿,隨性而拜,輕輕走出。坡上,一群孤兒院的孩子和老師正在募捐,無論捐多捐少,都會給你一紙證明,有他們孤兒院的詳細說明、孩童的照片和院長的簽字。薄薄的一張黑白印刷的紙,揣在懷裡,應該是有些分量的吧。
之後去了巴公寺(Bakong),它的風格類似於小吳哥,高高矗立的塔樓,四面樓梯可上,爬上去有些累,但並不危險。坐在頂部佛室的門框上,俯瞰腳下風景,把自己沉入歷史的洪流中,歲月就這樣逝去。我一人靜靜下了塔,倚在塔下的殘垣斷壁,仰望塔頂,Z、樹和Lily仍在那裡,似乎和一群當地的女學生環坐一圈,正歡笑著,我也微微笑了,能成為別人幸福的見證者,同樣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啊。
他們下塔了,手裡寶貝似的捧著幾個樣子奇怪的果子,說是用牛肉干、巧克力與那群女學生換來的,樹給了我一個,說是對方的心意,一定要嘗的。看著樹一臉認真的樣子,我苦了臉,不知該如何拒絕,只好試探性的問了一句:“味道如何?”Lily同樣苦著臉回答了這個問題,原來這個果子應該還沒熟透,又澀又苦,難以下咽,但當著那群熱情的女孩子的面,大家都不好意思拒絕,Lily還試著蘸了對方正在食用的一種醬,以為會好吃一點,沒想到又鹹又辣,她的嗓子立刻就冒煙了。看著Lily後悔不已的小臉兒,我們大家都笑了起來,我趁機把果子放回樹的手心,算是拯救了自己的舌頭。
最後一站,是去巴肯山看日落。Vanny不斷的游說我們去洞裡薩湖的游船上去看日落,說是人又少,風景又美,但價錢不便宜,10美金一個人,想來他一定有些回扣好處可以拿的。我們拒絕了他的提議,堅持去巴肯山,Vanny倒也沒有堅持,還是很爽快的把我們送到了目的地。巴肯山(Phnom Bakeng),是整個吳哥地區最高的山頭了,整座山也被修建的像一座寺廟,山的四面各有一條筆直的上山的石階路,山頂則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寺廟。原先上山的石階路,因為走的人實在太多,已經破損的非常嚴重,所以現在已被攔了起來,我們改走環山的小路,當然也可以搭乘大像,走像道上山。我們上到山頂,時間尚早,陽光還很刺眼,大家都藏身在陰影之中休息,偶爾有幾個狂熱分子不畏烈日的坐在寺廟的向西的台階邊,早早的占據了有利地形。我在山頂晃悠,卻看見了2個身穿黃袍的年輕僧侶,經詢問,一個16歲,一個19歲,鮮艷的黃色僧袍在陽光下分外晃眼。他們2人正在偷偷的抽煙,看見我靠近,快速的將煙扔下了山,呵呵,佛門弟子可有戒煙這一說?陽光的威力慢慢減弱了,我們快速搶到了觀日落的好位子,坐等夕陽西下。回頭看去,整個寺廟向西的一面早已密密麻麻站滿了人,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同一點上。夕陽很美,那片霞光更是驚艷,靜靜看著那輪紅日劃過天邊,隱於一片樹林,在樹枝間泛出一片金光,昏黃的金色籠罩著山頭,籠罩著山頭上的人兒,直至歸於一片寂然。趁著微明的天色,趕緊下山。在舊市場附近的小巷裡,找到了著名的柬式火鍋,價錢可真不便宜。鍋底、蔬菜、米飯、面條都是免費的,雖然迷你了一點,但可以無限量供應,只要不嫌老板娘的臉色難看。但主食可就貴了,牛肉、羊肉、豬肉、雞肉等等,品種豐富,份量依舊迷你,3美金一份,想想咱的東來順、小肥羊,24塊的羊肉大概可以抵上這裡的4份!只好嘗個鮮,不求吃飽啦。
3月1日,星期四 整個吳哥的精華-小吳哥(Angkor Wat)Vanny遲到了15分鐘,加上今天的日出本就比昨日來的早,所以當我們趕到小吳哥時,天已大亮,沒能見到那片朝霞和美麗的剪影,只好怏怏入內。小吳哥的美,我不想多寫,也無法多寫,真的,很難找到確切的詞語來形容心中的感受。四周的回廊,漫步其上,躺在石柱邊,發會兒呆,撫摸千年之前的石雕,看牆頭慢慢遷移的陰影,感受陽光在雲層前後的忽冷忽熱,願時光就此打住。每扇門邊,每個回廊轉角,幾乎都能找到發呆的游客,沒辦法,在這座雄偉的建築面前,發呆就是唯一的直覺反應。當第三閣的高塔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沒有多想,3個女生手腳並用的爬了上去,雖然當時的腿確實在發抖,但心裡明白此時不是害怕、猶豫和停留的時候,一鼓作氣的爬到最高點,這才開始後怕,從上往下俯視,接近90度筆直的石梯,難以想像剛才我們就是從這裡爬上來的。3人聚在一起,研究了一會兒《五月盛開》(再次感謝王澤軍同志的不吝借書,受益非淺),才發現原來這裡就是著名的“愛情天梯”了。對自己身體情況有清醒認識的一顆樹同志感慨的說道:“我原本想好的,在爬愛情天梯之前,一定要慎重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安全第一,沒想到,居然就這麼爬上來了,如果事先知道這就是愛情天梯,大概我還要考慮再三的。”看來,真的是“無知者無畏”啊!上塔,我們就這麼衝上去了,下塔,可一定要走“愛情天梯”那一面啊。光是從上往下這麼一看,頭就開始暈了,所以,那根細細的鐵欄杆就成了我們手中唯一的扶持,倒退著下塔,手心出汗,略抖的雙腿試探著向下踩去,不用覺著難為情,大家都一樣。從天梯下來,我們坐在門邊休息,仰望天梯,忽然發現這裡竟是走光的絕佳之地!故而敬告各位同行,千萬不要穿裙子去游小吳哥啊,因為去小吳哥,怎能不爬天梯?爬了天梯,走光在所難免,無論長裙、短裙、大擺裙、一步裙,皆然。在小吳哥流連半響,依依離去。沿中央大道,從西門出。這裡的寺門幾乎都是朝西開的,有別於中國傳統的坐北朝南。幾分鐘的車程,就到了吳哥通王城(Angkor Thom)的南門,可以看見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其實王城的東南西北四門的結構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南門前那兩條用於攪拌乳海的長蛇和兩排大力士保存的最是完好,所以特別著名,來拍照的游客也是絡繹不絕。巴戎寺(Bayon),個人認為是通王城裡最好的景點了,雖然不可避免的成為了旅行團的熱點,游人擁擠程度不亞於南京路,但,它那些微笑的臉龐還是吸引著我,爬上最高處,舉高相機,把游人從鏡頭中剪掉,剩下純粹的意味深長的張張笑臉。深刻的一顆樹同志再發箴言:“作了惡事之人,到了這裡,怕是連覺也睡不著了,因為有這麼多佛正看著他。”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樹啊,你真是太有才了!在寺裡,有不少穿著戲劇服裝的人,代表著神話中的不同人物,可以與游人拍照合影,當然,是要付費的。遇到了一對新人,在這裡拍攝結婚照,穿著傳統的紫色服裝,新娘打扮的金光閃閃,很有些泰國的風味。可以在這裡拍結婚照,真是幸福啊。往前走,是巴方寺(Baphuon),不大,正在維修,不能進去,如果在雨季,寺前水塘蓄滿了水,配合那條棧橋的倒影,應該是很美的。再往前,就是戰像台階(Terrace of the Elephants),不是我想像中高高的樓梯,而是長長的台廊,游人可以從其廊頂直接走入中央花園,也可以從廊下走過,仔細欣賞台廊外牆雕刻的美麗的像形浮雕。這裡相傳是國王的檢閱台,國王就站在這裡,接受萬民朝拜,檢閱他的軍隊。與其對應的,是另一側的癩王台階(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那是皇家火葬場,是國王升天的地方,同樣尊貴。癩王台階側面有一條狹長通道,內有精美石雕,值得一觀。二者之間,是花園,不大,如果是雨季,應該更美。花園盡頭,是著名的空中宮殿(Phimeanakas),令我有些失望,想像中輝煌的空中樓閣僅剩下小小的一間空亭子,怎麼看也沒有宮殿的樣子。塔四面有石梯可上,但毀損的非常嚴重,幾乎不能攀爬,背面的石梯被維修過,還算可以,而且旁邊還新建了一座木制樓梯,可以方便的上下,難度不大。個人認為,還是小吳哥的天梯更精彩,風景也更好些。至此,通王城的主要景點結束,從西門,也就是勝利門(Victory Gate)出城,前往小圈的其他景點。先到托瑪儂神廟(Thommanom),它與周薩神廟(Chau Say Thevoda)就在馬路的兩邊,面對面的矗立著。於是先進周薩神廟,看一下在那裡修廟的中國工人,正碰上建築隊長在接待當地的一位政府官員,好像是在催我們早點完工,哼,幫你們免費修廟,還要不停的催,真是沒良心。在留言本上留下了對建築隊的新年祝福,也翻看了前人留下的祝福,厚厚的三大本,看來,到這裡來慰問中國同胞的人還真不少啊。
接著便去了對面的托瑪儂神廟,是一排三幢的塔樓,比較簡單,找了個陰涼處,大家開始坐下吃我們的午餐。面包加白水,呵呵,我的減肥大計啊,就靠你啦。
吃完午飯正想上車,卻看見Vanny開著雙跳燈,滿頭大汗的在修車,原來車子居然壞掉了!我們心裡一驚,好在不久Vanny就發動了車子,但他說車子引擎有點問題,必須先去修車,還說是小毛病,馬上就可以修好的,讓我們隨他一起去修車鋪。我心裡很不情願,但又想不出什麼拒絕的理由,只好上車。在車上,Vanny又告訴我們,他今天晚上要去喝喜酒,必須早點收工,說現在因為是當地的冬季(平均氣溫35度的冬季?!)結婚的人很多,他這一個月就要喝3頓喜酒,可要破費不少。這裡的人收入不高,可禮錢不低,居然要20刀/次!趕到修車鋪,10分鐘不到,就算搞定,但可憐的Vanny卻收到了修車鋪老板的結婚請貼,算是送上門去被紅色炸彈炸到。修完車,略改游覽路線,先去了豆蔻寺(Prasat Kravan),美麗的名字,不知和“花樣年華”有無關聯?三座精致的佛塔,中空,沒有封頂,內牆上繪有美麗的圖案,仰望塔頂,忽然覺得自己就是那坐井觀天的青蛙。
皇家浴池(Sras Srang)和斑黛喀蒂(Banteay Kdei)也是面對面的鄰居,分列在道路兩邊。浴池很大,幾乎就是個大湖了,湖水很藍,是我在柬埔寨看見的最藍的湖水了。湖中央本應該有座塔樓,但早已損壞,現在只有在旱季時,還能看見露出的些許塔基。湖邊還殘留著當年行宮的高台,站在高台上,想像皇帝帶著家眷在這裡游泳嬉戲,在這片黃沙滿天的國度裡,可謂奢侈。
斑黛喀蒂占地面積較大,最大的特色就是一扇又一扇老也走不完的石門,房屋結構復雜,一眼望去,層層巒巒,不知幾重。在門口被孩子們圍住,推銷書籍或明信片,更小的孩子則直接用簡單的英語單詞索要美金或是糖果,於是想起特意從國內帶來的糖果居然忘在旅館房間裡了,於是提醒自己明天不要忘記。
最後的重頭戲,放在塔布籠寺(Ta Prohm),古墓麗影的外景地。
塔布籠寺與崩密列有些相似,同樣是被樹木破壞的寺廟,但又有所不同。崩密列更荒涼破敗,更原始自然,而塔布籠寺已經被修得很整齊了,大家到這裡來,其實更大的興趣在於看這裡的樹根,看樹的人要多於看寺的人。這裡的樹比崩密列的要大,根莖粗大冗長,蔓延盤旋,但凡裸露在外的樹根旁邊都圍滿了參觀的人群。在這裡,樹寺是一體的,樹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它破牆而出的力量,寺之所以美麗,是因為盤根錯節的荒涼,正如同空氣與陽光,誰也離不開誰。茶膠寺(Takeo),是一個簡單的金字塔形建築,四面石梯而上,感覺有些雷同,但寺廟夠高,視野不錯。
一圈下來,天色已晚,剩下的時間是泡在小吳哥呢還是去FCC腐敗?思想鬥爭了很久,最終決定去小資,呵呵,慚愧慚愧。
暹粒的FCC比金邊那家規模大,樓上樓下二層,裝修超小資的,17:00-19:00,所有飲料半價,但不包括咖啡,我們已經上過2次當了。
FCC樓下開了好多專賣店,環境很不錯,就是貴,沒辦法,小資都是用錢堆出來的。沿街有一排藝術畫廊,賣些照片什麼的,樹掏了15刀,買下了一幅小吳哥在雨季的勝景,算是給她家胖丁的禮物,結果又向店員索要了一個特超值的大草包!
滿肚子小資冰品之後(還是沒舍得在FCC吃正餐),搖搖晃晃沿暹粒河向旅館走去,路上經過一個警察學校,正趕上露天全校大會,某領導在台上激情四溢的演講,燈火通明,卻讓滿院的學生坐在操場上喂蚊子。再往前,經過一家酒店,正在舉辦婚禮,我們溜進大門,想去看看新娘子,卻發現這裡的女賓個個花枝招展,鑲金帶玉,而且全部以一襲晚禮服出席,根本分不清誰是新娘,誰是伴娘,誰又是客人!乖乖,喝個喜酒還要自備晚禮服,怪不得Vanny要急著回家梳洗打扮,看來這裡的結婚晚會還真是正式,只是不知道Vanny是否就在樓上的賓客之中?回房洗澡,換好行頭,又向舊市場的酒吧餐廳走去,解決晚上的正餐。這半個月真是腐敗的日子,幾乎天天混跡於酒吧和西餐廳,慚愧慚愧,自省自省。3月2日,星期五 今天是留在吳哥的最後一天,留戀。昨晚很早就昏睡過去了,今天又睡了個懶覺,卻仍覺得累,大概是這一路的疲勞積累終於爆發了吧。早上7:30,Vanny准時到旅館來接我們,辦完退房手續,把行李放在Vanny的車上,離開了這個住了3天的旅館。在這裡表揚一下咱家Z,這一路上洗衣服、晾衣服、背衣服的活兒都由他一人包辦了,吃得比雞少,干得比牛多,一舉成為了一顆樹和Lily心目中新好男人的典範。唉,他要是在家也這麼勤勞就好啦。今天的第一個景點是比粒寺(Pre Rup),寺的規模很小,走廊破壞嚴重,加之數日的視覺衝擊已造成一定的審美疲勞,故不怎麼興奮。爬上高塔,四面轉悠,牆上的雕花和門框上的雕像仍可一觀。遇一群上海同伴,在中央的主塔面前拍照留念,但見他們不時變換隊形,擺出樣板戲般的造型,霸占著門前的最佳位置不肯離去,時間長達10分鐘之久,致無數游客在旁等候,在此批評,此乃公共場合,不是私人寫真館,不可在外丟咱上海人的顏面!
之後,去了東梅奔(East Mebon),因為是旱季,現在已沒有水,可能雨季會好些。順梯而上,第二層的四角上,各有一座大像石雕,保存完好,不幸的Z在此再次遇到了前面的上海造型隊,浪費時間若干。主體結構與比粒寺類似,四周的回廊均已塌陷,正在維修中。塔遜(Ta Som),廟也很小,在門前見到一個1歲不到的孩子,正在沙土中爬行玩耍,他的母親在不遠處出售著小玩藝兒,無暇管他。孩子還不會走路,小手小腳上沾滿了黃沙,眼睛卻又大又亮。這裡的孩子大概都是這樣長大的吧,抗日曬抗風沙的能力從小就這樣鍛煉出來。遞給孩子2顆糖,他的小手幾乎捏不住,於是幫他撥開,喂進他嘴裡,孩子還不會說話,卻已能露出純真的笑容。被他的笑容打動,於是抱住他,放在膝蓋上逗弄,卻在事後遭Z的警告,說這孩子說不定就是個艾滋病患兒,讓我注意自身安全。想起柬埔寨那世界第一的艾滋病高發率,驚駭之余,趕緊檢查手上有無傷口,雖然最終有驚無險,但想起孩子那無暇的笑容,就從心底裡拒絕承認這個可能性。
龍蟠水池(Neak Pean),建築結構有些特殊,呈“田”字狀,中央的高塔內供奉有佛像,四周的四個池塘應該是蓄滿水的,因為旱季的關系,再次錯過了這個勝景,看來有必要在雨季時再來一次吳哥。每個水池的水都與中央水池相通,各供奉有一座神龕,或大像,或佛像,形態各異。托旱季的福,我們可以走下池塘,深入神龕,仔細研究水利互通的結構。在這裡,Z發現值班的保安居然將游人供奉給佛像的美金之類占為己有,大概是真的太窮了,連菩薩的錢也敢偷!一顆樹的體力在高溫的持續侵襲下,再次透支,坐在池邊休息,很快又振奮了精神,表揚一下。
聖劍寺(Preah Khan)是大圈景點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寺廟,損毀情況一樣嚴重。穿過一道道石門,經過皇帝的墓室,欣賞牆壁上的壁畫和雕像。在後花園,可以見到一幢二層樓的建築,沒有樓梯沒有門,據說就是當年保存聖劍的地方,當然現在聖劍已經不知去向,這裡也只剩下空洞的窗戶和牆壁而已。寺內古樹很多,有些樹根也是破牆而入,與塔布籠寺有些相似,圍牆也有不少坍塌,大塊大塊的磚牆就這樣露天的堆放在院子裡,等待維修人員的整理。離飛機起飛的時間尚早,於是回到小吳哥,我們的最愛。沒有爬上情人梯,沒有進入寺院的深處,只是隨意的找了一面寺牆,靜靜的依靠著,遙望濃重的廟宇的線條,聽著時間漸漸溜走,在心裡,對著吳哥,輕輕說了一聲“再見!珍重!”從小吳哥到機場,很近,10分鐘就能開到。機場建設的不錯,畢竟是一個國際機場,每年要接待那麼多的外國游客。不用提前太早到,這裡一般提前1個半小時才開始檢票,不如在小吳哥多發會兒呆。需交納一筆機場離境費,漲價了,要25美金/人,小孩子也要13美金,實在是搶錢厲害,這筆費用不包括在機票費用中,必須另行購買。下午3點的東航飛機,北京時間18:30到達昆明。我們第一次徒步從候機廳走到了停機坪,走上了飛機,沒有使用棧橋或是機場擺渡車,可見這個機場的迷你。18:40,到達昆明,因為馬上就要搭乘19:55的春秋航空回上海的飛機,時間很緊張,所以我們兵分2路,我飛奔出關,趕到機場內春秋航空的櫃台去領取事先在網上訂好的飛機票,Z他們則在領取行李後趕來會合,再辦理行李托運,換登機牌,居然拿到了第一排的座位。春秋的飛機不供應餐點,這是我早已知道的,但沒想到居然會熱鬧得像火車站!飛機上盡是春秋旅游團的團隊客人,一路上嘰嘰喳喳興奮個沒完,一點不考慮別人對安靜的需求,空姐們則不斷推著小車向乘客們推銷各類食品和紀念品,唉,誰讓人家便宜呢?算啦,要求就不要太高啦。到達上海虹橋機場,已是半夜時分,雖說由於疲憊,樹連自家老公都會認錯,但總算是坐上了樹家新買的“途勝”,一路急駛,終於在凌晨1點到達自家溫暖的小窩。呵呵,大功告成!“人在越南,近觀吳哥” 准備篇: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62648
“人在越南,近觀吳哥” 越南篇: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6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