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太湖源完全是臨時的決定。
在喧囂的城市裡確實是一種折磨,於是便想到了杭州周邊的臨安,那裡的綿延大山和清新空氣曾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周五晚上在網上找了一些太湖源的一些基本路線,約了朋友夫婦兩個,只等第二天一早出發。
周六早上聯系了位於太湖源上游龍須村的一家農家樂,老板名叫夏重慶(電話63790232,13868008045),在網上口碑非常不錯,後來證明確實如此。9:30坐上杭州到臨安的K598(10元),一個小時後到達臨安西站,打了車(5元)去北站坐臨安到白沙的16路。
坐上16路的時候才發現不對了。原來16路除了到白沙外,還有的是只到楊嶺的區間車,我們坐的就是這種。沒辦法,只好先到楊嶺下車後再等下一趟到白沙的16路了。只是這樣票價稍微貴些(從北站直達白沙7元,在楊嶺轉8.5(4+4.5)元,提請大家注意些。
12點左右車到白沙。白沙是一個在太湖源景區門口的一個行政村,號稱“太湖源第一村”。雖然村裡家家都在搞農家樂,但其實都完全商業化了,沒什麼意思。在景區門口坐上由夏老板聯系的一輛小面包(30元),接我們上山。一路都是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隨著山勢越練越高,風景越來越好,空氣也越來越明顯清涼起來。
15分鐘後到達龍須村。剛好夏老板帶了上海財經大學一幫學生剛剛到達,滿桌的農家菜已經擺好了。有鮮嫩鮮嫩的春筍燉鹹肉,有焦黃焦黃的炒本雞蛋,有噴香噴香的農家豆腐,有鮮美鮮美的炒野芹菜……味道那個香啊,把我們這一群餓的如狼似虎的饞的口水嘩啦啦。不一會,滿桌的菜就被席卷一空,哈哈。
酒足飯飽之後,我們才打著飽嗝的去安頓住宿。夏老板帶我們幾個去了同村的另一家——頂上人家。頂上人家果然是在頂上,是村裡地勢最高的房子,背靠太湖源頭馬尖崗,俯瞰龍須村,地理位置尤佳,房子也收拾的比較干淨。山頂人家老板姓余,是龍須村為數不多的非夏姓人家。剛見面的時候覺得老板人特別嚴肅,不善言談。過了不久,才發現余老板是一個非常熱情、非常淳樸、非常好客的山裡漢子。有一件事印像特別深,晚上我們問老板要了一副新撲克牌,很自然的問他多少錢,結果沒想到他竟然非常不好意思,嘴裡囁嚅著不要錢不要錢的,給我們玩的。打牌的時候,他們夫婦兩個熱情邀請我們去他們一樓的烤爐邊,男的陪我們打牌,女的在旁邊燒烤爐,還拿了自己的家的瓜子核桃招待我們,一直陪著我們,雖然他們明天還要早起勞作,雖然女主人已是哈欠連連直至睡著在椅子上,這在一個高度商業化的社會裡,竟然還有像他那樣對待游客像對待客人一樣的淳樸的百姓,真是不多見了。
當天下午,按照計劃本來去後山隨便逛逛,第二天再去太湖源景區。叫了夏老板家的女兒和同村另外兩個小女孩和我們一起去逛,順便給我們帶路。山裡的景色真是美妙無比,步步都是景啊,不知不覺我們就到了景區的後山入口了,看看時間還早,我們決定順帶去景區,第二天去安吉。從上一直往下,太湖源景區其實就是一個峽谷,除了路邊的野猴群,其他都沒什麼大的印像,個人感覺還不如景區外龍須村的景色。在景區裡還玩了一下雲梯,稍微興奮了一下,除此以外,沒什麼感覺。
第二天一早,得知我們要翻山去安吉,男主人又熱情的帶我後山去認路,順帶認了他家的核桃林、竹林、池塘,還給我講了他家的故事,他開始辦農家樂的故事,呵呵,真是一個非常實在淳樸的人,下次再去一定要再住他們家。
8點多的時候,夏老板來叫我們去吃早飯了。於是催了另外三個懶蟲起床,梳洗完畢,告別余老板去夏老板家吃早飯。老板娘燒了面條,好香啊。
吃飽喝足,夏老板還硬塞了一包山裡產的核桃和花生讓我們帶回去,讓我們感動不已。然後親自帶我們上路,一直送我們送到山頂。
相比第一天的休閑,第二天就是一個典型的戶外之旅。從龍須村出來,翻過臨安和安吉交界的後山,到達安吉的董嶺。再從董嶺沿著峽谷(當地人叫大坑)一直往下下,直到下午4點,我們才走出峽谷,到達安吉的石嶺景區。特別是在峽谷的下游,我們走在懸崖邊的水渠邊沿,下面是越來越深不見底的峽谷,玩的就是心跳。從山頂蓄水池到山下的發電站那一段,超過70度的下山小路,讓我們手腳並用,大漢淋漓了一把。下來後,抬頭看見剛剛下來的蓄水池高聳入雲,小路像雲梯一樣下垂,不禁讓人後怕。
這一天還出現了一個插曲。在夏老板家遇到一個杭州的老兄,獨自開著車來爬山。本來約定他開車我們爬山到董嶺彙合去爬大漢七十二峰的最高峰——西山庵,可半路上他電話來說,西山庵太遠,他不去了,改爬馬尖崗了。可等我們下到原來約定的地點時,卻發現他開車也剛剛來了,原來他把這裡當成馬尖崗了,弄了半天還是碰到了一起。這還不算,分手後等我們走出峽谷的時候,結果又在我們到達馬路的瞬間他也剛剛開車經過,真乃緣分也。什麼叫緣分,這就是緣分,呵呵。
回來搭了這位戴兄的順風車回杭州,這裡感謝一下他,這麼有緣,下次一定還能夠碰到,呵呵。
(a)
(b)
(從龍須村看下面的村落)
(景區裡的猴子)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