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13日瑞士歐洲游的線路有很多種走法,有五國游、七國游、九國游、十一國游等,我個人認為,如果時間不多,又想全面了解歐洲的話,不可錯過的一定是法國、德國、瑞士和意大利,尤其是瑞士,更是集中了歐洲自然風景的精華,被稱為“全世界風景最美的國家”。
萊茵河是在瑞士發源的,我們沿著萊茵河往上游走,進入了瑞士的境內,首先到達的是一個叫SCHAFFHAUSEN的小鎮,剛好在這個小鎮形成一個落差幾十米的瀑布。瀑布在一個小山谷裡,透過燦爛的陽光,霧氣彌漫,水珠飛舞,如夢如幻。瀑布流下的水形成了一個湖,湖水清澈見底,在陽光照射下,就像一塊流動的碧玉。熱愛大自然的歐洲人一定不會錯過如此美景,來這裡渡假的人絡繹不絕,湖邊有許多小酒吧,游人在暖和的陽光下,啜著啤酒,十分寫意。
我們的目的地是琉森(LUZERN),途中經過蘇黎世,這個號稱世界銀行中心的城市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集中的地方,但城市非常樸素,街上也見不到幾個人,一點都不繁榮,但有可能你在路上隨便見到的那個有點寒酸的老頭就是一個百萬富翁。
一到琉森就充分感受到瑞士作為“鐘表王國”的特色,街上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表店,從外面的櫥窗裡就可以欣賞到各種名表,連酒店的柱子是由玻璃做成的陳列櫃,精美的表閃爍著冷洌的光芒,揪著游人的心。
著名的鐵力士雪山就在琉森市邊上,遠遠地望去,高大巍峨,潔白無暇,因為行程比較緊張,所以沒有安排上雪山,只能遠遠地眺望一番,到現在想起來仍然是遺憾不已。琉森湖是雪山融化的水流下積聚而成的,面積很大,幾乎占了城市的一半,空氣也因而格外純淨。湖的形狀有點像葫蘆形,在窄的一頭上有一座著名的教堂橋,整座橋由木頭建造,特別之處是橋中間有有一座別致的古堡,以前是教堂,橋也因此得名。瑞士是一個熱愛風帆運動的國家,湖邊停泊著許多私家的風帆,一到周末,很多人出來玩風帆,湖上就很熱鬧了。
瑞士以愛好和平而著稱,但她也曾經有過慘痛的戰爭歷史,大批的年青人被征到外國當雇佣軍而戰死他鄉,在我們住的酒店附近的一個小山丘上有一座“哭泣的獅子”,是紀念為保護法國波旁王朝而戰死的七百多名瑞士雇佣軍的,石獅由一整塊極大的岩石雕刻而成,表情沉重,宛如泣血般令人震撼,十分生動,讓人們永遠記住戰爭所帶來的傷痛。
下午坐了三個多小時的車到達另一個著名的城市——日內瓦。一進城就見到有一座巨大的雕塑,是一把殘缺的椅子,導游讓我們猜這座雕塑的含義,大家眾說紛紜,誰也猜不到,原來是提醒人們戰爭中地雷對人類所造成的傷害,瑞士以她的方式告訴人們:我們要和平,不要戰爭!
日內瓦湖是萊蒙湖的一部分,萊蒙湖有七十多公裡長,呈月牙形,一眼見不到邊,湖水湛藍,我總覺得它是海而不是湖。天氣很好,日內瓦湖邊十分熱鬧,似乎所有的人都不用工作,全跑出來渡假了。湖上有人在玩風帆,遠遠望去,在夕陽下,一點點白帆,如詩如畫。湖上的噴泉高達一百四十多米,據說是世界上最高的噴泉,有的團友選好角度,仰起頭張大嘴巴,照相機調好焦距,照出來的相片就像噴泉是在他口中噴射而出,十分過癮。日內瓦的花鐘很有名,但完全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宏偉,比廣州雲台花園的花鐘小得多,但做得很精致,而且花的品種也隨著季節的變化不斷更換。
晚上幾個人出來閑逛,湖邊人很少,風有點大,但很舒服。在湖邊有一個露天樂團,有兩個人在唱歌,還有樂隊伴奏,幾個老頭、老太太在自得其樂地跳舞,我們在旁邊看了一陣子,感受那種歡樂的氣氛。不遠處有人在喂食天鵝,這裡可謂是天鵝的樂園,沒有人打擾它,只管自己優雅地生活著。
我想,一個國家人民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地理環境或氣候影響的。比如說英國,因為天氣陰郁,所以英國人的性格也比較嚴謹、刻板,德國的高山眾多,又有大片的黑森林區,所以德國人的特性就比較堅韌、耐勞,而瑞士的湖泊很多,瑞士人的性格也因此相對平和、寬大,他們崇尚的是——寧靜以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