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邢同志也賣賣瓜自誇一下。都說酒香也怕巷子深,來過的很多客人都說我網絡介紹的太少,我解釋說我靠的都是來過客人介紹朋友,靠大家的口碑來做生意的。但說的多了還真讓我心裡癢癢的,那個當老板的會怕自己生意更好呢?。粘了籬笆論壇和大家的光,我的回報就是更認真的把酒店公寓的質量服務做好的同時幫大家解答一些廈門旅游的問題。除了提供85日月谷溫泉85元(周末90元),情侶雙人自行車3元/小時,25元希而福水會。
開始還是介紹我的怎麼做酒店公寓這個行業的吧,話還是要從02年11月說起,那時候剛過了旅游旺季,還在哈爾濱工作的我請了長假,根據《旅行家》介紹選擇了一條比較長的旅游線路,計劃一個人從哈爾濱-北京-黃山-宏村-江西景德鎮-福州-廈門-深圳-海南-成都,本來有時間的話還打算去拉薩看看的。那知道一路到了廈門就沒在往前走,廈門對我一個北方人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從已經是天寒凍穿著厚厚衣服的我是走一路脫了一路,到了廈門穿的就不多了,那時候廈大白城海灘對面的一排海鮮大排擋還沒拆遷,叫上幾道菜喝著啤酒吹著海風,聽著海濤聲,讓這次出門前最南才到過上海的我這時候有些激動不想多喝了兩杯,穿過環島路拾階而下,光著腳在沙灘上走,最後靠著一棵棕櫚樹遠海浪拍打著沙灘,演武大橋的的燈已經開啟,大海在燈的映襯下波光粼粼,望著眼前的一切我在想“要是能在這座城市生活是多美的事情啊”。當時的我也沒想到真的有一天會美夢成真。轉了三天廈門的我越來越被這個城市所吸引,變的戀戀不舍。偶然的機會看到有賣小戶型的酒店式單身公寓,而且位置非常好,不僅能隔海望到鼓浪嶼,而且距離廈門大學步行只有6-7分鐘的路程,步行到胡裡山15分鐘、南菩托15分鐘、中山路輪渡碼頭20-30分鐘,,當時候的價格相對哈爾濱的商品房要高了很多,但好在總價不多按揭後還算能承受,應該說一時衝動的我用了十二天時間辦理了全部手續後離開了廈門,一年多後的2004年3月8日一個人重新來到廈門開始了我廈門生活。
廈門廈大海景酒店式公寓----邢天馬(邢老頭)(台商之家)海景全無敵高層海景房 地點位於大學路177號恆達大廈,距廈大西門200米(也叫大學明珠共28層),這是一個廈門最具代表性經典的海景公寓,對廈門6大景點一覽無余,看鼓浪嶼全景、五老峰、南普陀寺及看廈大、金門胡裡山、白城海景。步行到胡裡山15分鐘,步行到南菩托15分鐘,步行到中山路輪渡碼頭20-30分鐘, 離環島路50米,一樓恆天達便利店設有接待中心。本公寓提供房間全部為海景房(個別房間可加床),獨立衛生間、獨立陽台,電器設備齊全。采用標准賓館式管理,提供一次性牙刷、紙杯、香皂、浴帽、香波、床上用品每客更換,保持整潔舒適。17樓所有房間裝有寬帶和電話。大廈設有地下及露天停車場,服務規範,干淨、安全(保安24小時值班)、舒適、方便。價位為108元和128元(此價位是廈門同等條件下最低價位)每天推出兩間10樓正南朝海88元特價房。交通便利,網站地址或www.xmxtm.com
有實景照片.QQ:59081490 (QQ空間也有實景照片)為您解答疑難。訂房電話13799792303
本酒店公寓可提供日月谷溫泉85元(周末90元),情侶雙人自行車3元/小時,25元希而福水會我們的宗旨就是讓您玩的開心並且省錢。
一樓40平米休閑會對所開始對客人開放,晚上可參加活動或交流旅行經驗
以下是廈門的一些介紹,同時也有網友的一些生動有趣的介紹和評論,大家不妨記錄或打印下來,旅游的時候一一對照,看起來玩起來會更有意思一些,由於我非文字工作者弄的不好期望大家見諒。
廈門是個美麗而又華貴的城市,它的美麗不單是用霓虹來展現,它的華貴不單是用高樓大廈來體現。廈門榮獲了2006年中國十佳最有魅力的旅游城市稱號。
今天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廈門大學和周邊的景區。作為一個旅游城市的廈門,如果說它的旅游中心那就一定是廈門大學了。(地圖上講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廈門大學位於廈門島的西南部。廈門大學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建的,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閩南大多信奉佛教,講究風水。具說陳嘉庚當年要建廈門大學的時候就找風水先生看了很多的地方,最後才確定了校址。
學校占地7868畝(524.5公頃),創建大學時即把: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定為校訓。這八個字被刻在大理石的圓柱斜切面立於嘉庚主樓對面美麗的芙蓉湖畔邊上,是游覽時留影的好地方。”自強不息“指自覺地積極向上、奮發圖強、永不懈怠。最早見於《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止於至善”指通過不懈的努力,以臻盡善盡美而後才停止,也就是說不達到十分完美境界決不停止努力。語出 《禮記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以現有在校學生3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989人,碩士生10591人,博士生1810人,外國留學生及港、澳、台學生1200余人.
廈大有一情人谷,我轉載一個關於它的來歷的說明。來源:廈門大學報作者:林丹婭
(注:作者系廈門大學中文系1979級學生,現為中文系教授)
情人谷原來不叫情人谷。它是廈大北面五老峰地勢造就的一個山谷。山谷裡有個人工水庫。在廈門還未引進九龍江水之前,全廈大的用水幾乎都靠這個水庫供應。水庫有五老峰的秀峰靈石為屏,奇花異草為錦,山光水色就美得恍若仙境。但它不幸與海為鄰,除了一年一度的軍訓,把它及周圍的地形當作打靶場使用外,平日裡它就自個寂寞在山水間。
因為我們通常都到海邊去,無論晨昏晴雨,哪怕是強台風從海上登陸襲擊我們呢。有時我們在沙灘上走著走著,有點兒忘情了,忽然從木麻黃或相思叢中,會閃出一個哨兵來,對我們說:“站住!”原來是戒嚴的時間到了。如果是假日,我們會騎車順著海邊公路走。一路上綠海白沙,銀色的蘆葦花披著金色的光芒,波瀾起伏搖曳在黛色的青岩上,看得人心醉神迷,好像連風都是五彩的佳釀。忽然,不知從哪裡傳來一聲斷喝,才知道已越過了線,闖進了海防前線的軍事重地。
但此時,海峽兩岸政治、軍事的對峙,顯然已經緩和多了。我們已不再像學兄學姐那樣,要輪流與部隊一起擔任海岸上的警戒任務了。士兵們對一不小心就破壞了軍事戒令的同學,也不再凶神惡煞,倒好像有種惻隱情愫似地半縱容我們。而我們一般都是得寸進尺的。倒好像這是一種好玩的冒險游戲,非要叫那些嚴肅的小兵們,對自己執行一下有些萬般無奈的命令。這些小插曲每天都在大海邊、海灘上上演,好像是海防士兵與廈大學生之間一種特殊的默契,特有的聯歡形式。
“小過家的”是我們給在校園裡搞“拍拖”的人兒起的俗名。因為他們最顯著的表征就是,悄悄地,一個人占兩個位置了,一個人打兩份飯菜了。除此之外,“小過家的”倒也不敢在校園裡大搖大擺地出雙入對,因為“影響不好”。“影響不好”,政工老師是要找他們談話的。談了話後就可能對他們的“印像不好”更具體化更清晰化了,從而就有可能對他們的畢業分配極為不利。這個極為不利,最極端地體現在按慣例,他們會被拆散,分配到兩個盡可能遠的地方去。
於是,“小過家的”們就成雙成對地來到海邊。試想想,天底下還有比這裡更安全、更詩意的地方嗎?他們在木麻黃下,相思叢中相會的時候,士兵們就在為他們的幸福與甜蜜持槍放哨。政工老師還能來這裡“侵犯”他們?士兵們保家衛國的意義,還有比這麼一種情景演繹得更形像更美麗的嗎?
那時候,校園裡正瘋似地流行台灣校園歌曲。如果男生手裡有一把吉它,按現在的話說,是一定會給他增加不少“帥”分與“酷”分的。男朋友右手提著吉它,左手牽著女朋友,在海邊找了一個蘆花蕩漾的岩坎坐下,然後彈起吉它,唱起台灣校園歌謠。士兵就從遠遠的地方冒出來了,他們持槍的身影,視太陽的位置,在他們的身前或身後印得長長的。他們是來趕“小過家的”,因為,這裡畢竟還沒開放到如此明目張膽地風花雪月的地步。但他們的腳步明顯是那樣悠哉,或者說是那樣遲延。因為他們才沉浸在“外婆澎湖灣”裡的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中,這會兒他們又聽到“小小的一片雲呀,慢慢地走過來,請你麼歇歇腳呀暫時停下來。海上的浪花開呀,我才到海邊來,原來麼你也是愛浪花才到海邊來……”如果他們歇歇走走終於走到“小過家的”面前來時,這回可能是輪到女生唱了。女生大多會唱當時紅得發紫的李谷一的歌。也用當時備受爭議的李谷一式“氣聲”,一吸一吸地唱:“妹妹找哥淚花流,不見哥哥心憂愁心憂愁……”這時,士兵大多會返身而行,好像他們不是來趕人似的,而只是例行巡邏,蹣跚的腳步也許正是他們也想起妹妹要淚花流的表征吧?
直到有一天,一對“小當家的”鬧出大事來了。男生下海游泳,為了在戀人面前逞能,一游就游不回來了,被潮水帶到敵占島去了。這可是了不得的事,就是洗脫了“偷渡”之嫌,也有生命之憂啊。於是,軍方與學校聯合頒布了數條嚴令,其中包括“談戀愛”的。萬般無奈之下,“小過家的”們,才把出雙入對、談情說愛的地兒,轉移到了“水庫”。於是,有情人眼中出西施,欲把水庫比西子。這個水庫真真比那時全國上下家喻戶曉的影片《廬山戀》中,張瑜與郭凱明相對而游的那個琴湖,還美上十分呢。
“情人谷”之名,自我們以後,就流傳下來了。如今,這裡不僅成了我們學校所有男生女生的情中聖地,也成了社會上各色人等的風雅之地。私定終生的,緣結白頭的,都尋來這裡,拍婚紗的更是絡繹不絕……年輕人可以把它當《廬山戀》中的琴湖,老年人可以把它當作赫本老倆口的《金色池塘》。
日期:2006-6-14 11:05:04
廈門大學北面是五老峰,對五老峰介紹一般都是這樣講“直立於海濱,橫插天際,氣派非凡。五個山頭崢嶸凌空,時有白雲繚繞,遠遠望去,好像是五個須發皆白的老人翹首遙望茫茫大海,故稱”五老峰“也是廈門八景之一“五老凌霄”。五老峰山下就是南普陀寺。清康熙年間,因供奉觀世音菩薩,而且在浙江普陀山之南,故名南普陀。在遠處能看見到半山的建築就是南普陀寺的藏經閣,寺廟後的石坡上鐫刻著“五老峰”三字,迎面巨石上,刻著一個特大的“佛”字,高四米多,寬三米多,這字是清朝光緒乙已(公元1869年)振慧所書;“佛”字岩左側,有僑胞捐建的景峰和尚與喜參和尚的墓塔;左側穿過石徑,有轉逢和尚墓塔;轉逢和尚墓塔下側,有普照寺遺址,普照寺是唐朝陳啟公布施開辟的,以洞為室,建普照寺;半山腰有一兜率陀院,現已修葺一新;近旁,有太虛大師之塔及太虛大師紀念亭;深入其中,還可見到五老峰上遍植著的相思樹,這種樹被稱為“台灣相思樹”。若是游客攀岩直上,美麗的廈門大學校園風光和廈門港景色將一覽無余。
南普陀有“千年古剎”之稱,南普陀的門票只有三元錢,估計是由於香火極盛沒必要在剝削我們遠道而來的游客吧。進廟後寺廟不僅有免費贈送一只香而且右側有免費贈閱的佛經,有興趣的朋友不仿拿上幾本回去研究。藏經閣裡珍藏有緬甸玉佛,宋代古鐘、香爐,明代銅鑄八首二十四臂觀音清代瓷制濟公活佛以及大量佛典經書著名的有《明大藏經》《日本大藏經》等。藏經閣 後有摩崖石刻多處,其中有塊大石,鐫刻著一個特大的“佛”字,高一丈四寬一丈,粗獷豪放雄健有力,為國內罕見。寺後的五老峰山麓,有該寺歷代高僧墓塔以及碧泉、般若池、淨業洞、兜率陀院、須摩提國、阿蘭若處和太虛亭等景點. 寺內“素齋館”的素菜,烹調考究,頗負盛名。寺廟有佛教的高等學府-閩南佛學院創辦於1924年。在海內外久負盛名,是宏揚佛法、培養佛家弟子的搖籃.可能廈大和佛學院都是求知的地方,因此經常有各地講佛學的到廈門大學給廈大學生講經布道。在這裡我順便講一個趣事,事情是這樣我曾經湊過一次熱鬧,在廈大的一個教室聽過一個尼姑的講學,結束的時候還讓同學提問題並贈送了禮物,可能我的悟性不高進去後由於聽不懂,但由於那高僧在講大家又聽的極其認真整個教室極其安靜。所以又不好意思離開,正值盛夏又很熱弄的我這個胖子倍受煎熬的挺到最後急忙逃之夭夭,每次想起這件事情都覺得有些對不起那位師傅,從此遇到這樣的情況決不再湊半點熱鬧。
另轉載一些資料期望對要來的游客能有多幫助
轉自 網友 海闊天空的帖子
南普陀寺位於市區五老峰下,面對龍海市南太武山,南面是廈門大學。南普陀寺是廈門著名古剎。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明末(1628年)毀於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將軍重建,因寺院是奉觀音菩薩為主,又位在我國四大佛教道場之一的浙江舟山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
南普院寺規模宏大,總占地25.8公傾,建築面積21270平方米。從南到北主軸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和藏經閣四座,加上左右廡廊,鐘樓鼓樓、功德樓、海會樓、普照樓、太虛圖書館、佛學院教室、養正院等。所有這些建築依傍山勢,層層托高,莊嚴肅穆。近些年來,在天王殿南面有放生池、兩座新建的萬壽塔和兩個涼亭以及荷花池等,在兩池之間有七座由釋迦牟尼佛、迦葉佛等七尊佛像組成的七佛塔,萬壽塔高11層,富有南亞佛教建築的風格,使南普陀寺風景更加美麗。
天 王 殿 也稱彌勒殿,彌勒佛慈眉笑眼,耳垂雙肩,袒胸露臍,笑容可掬,似乎對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臨。
彌勒佛在印度是一尊頭戴王冠、身體不胖的坐像,而在我國則成了手拿布袋體貌肥壯的光頭和尚。據說他雲游各地,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人們怎麼逗他,他總是眉開眼笑、和善待人。後來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詞:"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不自識"。
天王殿兩側是魁梧高大、英俊威武的四大天王。全身顯得金碧輝煌。屋頂的剪瓷藝術,耐人欣賞。
大雄寶殿 是轉逢和尚於1932年重建的,一座重檐歇山頂建築,琉璃石柱,雕梁畫棟,莊嚴肅穆。主要供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尊佛",中間是釋迦牟尼,東邊是藥師佛,西邊是阿彌陀佛。
釋迦佛兩旁,還有兩位尊者,東邊是大弟子迦葉尊者,西邊是堂弟阿難陀尊者,前面是千手千眼觀音。民間傳說:古時有個老人,養了三個女兒,一天老人病了,需要人眼做藥引子。大女和二女都不管,而小女自願獻出自己的眼睛,治好老人的病。此事感動了釋迦牟尼,便創造了一個千手千眼觀音來紀念她,並站在自己的面前。
大雄寶殿建築,體現了"閩南佛殿"四大特點:一、牆上有"清影搖風"、"楚江秋吟"等山水花鳥畫,和"神河沐浴"、"六年苦行"等釋迦牟尼誕生故事的連環畫。二、屋脊是彎月起翹、紫燕凌空,顯得輕巧靈動。三、構造精巧,技藝講究,屋脊嵌有"九鯉化龍"、"麒麟奔走"、"鳳凰展翅"等圖案,都是剪瓷鑲嵌而成。四、建築材料取材本地花崗岩、青鬥石,所有梁、柱、礎、鬥拱、欄干都獨具特色。
大 悲 殿 建於清初,被火焚燒。1930年太虛和尚重建,1962年重修。大悲殿內奉祀觀音,其余三面為48臂觀音,掌中各雕一只手眼。手上持多種法器,姿態不一,各臻其妙。
大悲殿為八角三重飛檐,全以鬥拱架疊建成,殿內藻井,全用木料鬥拱,不用一支鐵釘。仰視藻井,別致美麗。
藏 經 閣 為兩層文物樓。建於1936年。樓下是法堂,是僧人講經說法的地方。
二樓是玉佛寶殿,有緬甸玉佛28尊,並珍藏中外佛典經書數萬卷。其中較為珍貴的有宋代《磧砂藏經》,明代《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血書《妙法蓮花經》、《日本大藏經》等,還有唐代銅佛、宋代銅塔、明代觀音菩薩施甘露像,以及高僧大德的墨寶。
1924年,南普陀寺由臨濟宗轉逢和尚改為十方叢林選賢制,會泉法師任第一任方丈。寺內有1925年創辦的為國內最早的佛教學府--閩南佛學院。1934年,弘一法師又增辦佛教養正院,迎來了南普陀寺建寺以來前所未有的興旺時期。1937年,佛學院因抗戰而停辦。十幾年間佛學院共培養學生200余人,不少人為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佛教事業做出巨大貢獻。1985年,佛學院重新辦學,現設養正院、預科班、正科班,各為兩年制,1992年起又增設二年研究班,在國內及東南亞地區有著廣泛的影響。南普陀寺與廈門大學僅一牆之隔,卻兩種意境;"古樸與摩登並存,小和尚和大學生為鄰。
→回復 zouba(茶客)2005年11月24日 17點39分評分:10香火很旺,是海外歸僑還願之地。
管理很一般。
→回復 zlczg2005(章黎)2006年1月3日 15點12分評分:0我是六月份去的廈門,南普陀寺給我的印像很好的。那裡的香火很旺勝,風景美如畫,朝拜的人很多,到了那裡感覺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洗滌很空淨。有機會還要去那裡,很值得一去。
→回復 zjy4215(葉落無痕)2006年2月25日 08點43分評分:10南普陀寺位於市區五老峰下,建於唐朝會昌、大中年間,初名泗州寺,五代時曾稱泗洲院,宋代又易名為普照。元朝至正元年(公元1341)一度荒廢,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重建,明末又毀於兵火。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由靖海侯施琅重建,因為寺院是觀音菩薩的主要道場之一,又在我國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
南普陀占地3萬多平方米,寺院西側新建的禪堂是迄今南普陀面積最大的建築,耗資300多萬元,主體建築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和藏經閣,依次鋪在南北縱向的中軸線上,加上左右廂房、鐘樓鼓樓、功德樓、海會樓、普照樓、太虛圖書館、佛學院教舍,所有建築依山傍勢、層層托高、莊嚴肅穆。大雄寶殿建於1926年,緣瓦石柱,雕梁畫棟,集中體現了閩南古建築的傳統工藝,該寺本由臨濟宗一派世襲主持,1924年,臨濟宗的轉逢和尚,將之改為十方叢林選賢制,會泉法師當選為第一任方丈,接著是太虛、常惺、性願、覺斌、大醒、會覺、廣心、慈舟、妙湛。大雄寶殿前面的兩個報恩塔,是1992年6月13日由信女李秀玲捐獻,方丈妙湛法師監制的,佛教講究報三寶恩、報國家恩、報父母恩、報眾生恩,所以,這兩個塔命名為報恩塔;大悲殿建於石砌台基之上,為八角三層飛檐,全以鬥拱架疊建成,仰視藻井,別致美觀,為國內同類建築所罕見。1962年,大悲殿主體改用鋼筋水泥,保持木構鬥拱,作裝飾用。藏經閣藏著大量佛教典籍,文化和名人字畫,如明版《大藏經》、宋印影《磧砂藏經》、《佛說阿彌陀經》、血書《妙法蓮華經》、28尊緬甸玉佛、唐代銅佛、明代銅塔、明觀音施甘露像,以及現代著名書法家、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等人的墨寶。寺後五峰林立,謂為“五老凌霄”,綠樹兀石間,有碧泉、淨業洞,大虛亭、兜率陀院、須摩提國、阿蘭若處等古跡以及大量的摩崖石刻,其中,清光緒乙已年(公元1866年)振慧和尚改寫的“佛”字,高一丈四尺,寬一丈,國內罕見。天王殿前,有放生池和荷花池、涼亭。放生池建於清光緒30年,池內魚翔淺底,可供游人觀賞。新造的荷花池,將重現南海蓮香的景色。兩池之間,有1993年陰歷2月19日信士張濤洪濤敬獻的七佛塔,七佛塔由釋迦牟尼佛、迦葉佛等七尊佛像組成,富有南亞佛教建築的風格。
1925年,創辦當時國內最早的佛教學府閩南佛學院,1934年,弘一、和今兩法師又增辦佛教養老院,迎來了南普陀建寺以來前所未有的興旺時期。到1937年,佛學院因抗戰而停辦,佛學院共培養學僧200余人,不少人為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做出巨大貢獻。1985年,佛學院重新辦學,現設養正院、預科班、正科班,各為兩年制,1992年起佛學院又增設二年制研究班,在國內及東南亞地區有著廣泛的影響。
→回復 pxloyn(米拉)2006年7月20日 22點49分評分:10廈門的南普陀可以說是廈門的一大旅游景點。尤其是大門口前的那個放生池。池中養著大大小小的魚和烏龜。由於各位來玩的善男信女都很虔誠的在次放生。故池裡的水的氧度等重要因素都快達到飽和了,所以在放生池旁的牆壁上貼著“請勿再放生”之類的話語。所以希望還有去南普陀游玩的善男信女等,盡量少去放生了。
→回復 cxlhoney504(celis)2006年9月27日 15點23分評分:0最有印像的是放生池裡的荷花開得很漂亮,各種顏色都有,其中有一些長得很奇怪,我不清楚那是什麼花,很多人往裡面丟硬幣,也有很多魚。有的池裡還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小烏龜,游人用面包餅干等給它們喂食。
翻過五老峰就是植物園,全名為”萬石植物園“他是一座圍繞萬石水庫精心設計的植物園林,介紹說園內有20多個專類園和種植區,栽培了300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其中有被人稱為”活化石“的水杉、銀杏,有世界三大觀賞樹中國金錢松、日本金松、南洋杉,是一座秀麗多姿、四季漂香的游覽園林。景區還有廈門原二十四景中的”天界曉鐘“、”萬芴朝天“、“中岩玉芴”、“太平廠笑”、“紫雲得路”、“高讀琴洞”。園內還有鄧小平親手栽培的一棵榕樹已經長的高大挺拔。
廈大南邊面對大海,隔海相望漳州港口,在它的西南方就是舉世聞名的鼓浪嶼。東側就是胡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