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福建的兩座山(青雲山、茫蕩山)

作者: 點點滴滴83

導讀南平,一個旅游資源在福建算不上出色的地方。但作為福建的鐵路交通樞紐,外加福州出發的列車,無一例外的路過這裡,南平,也就成為我打發一個百無聊賴的周末的目的地了。外福鐵路的周邊景致 ,在我走過的鐵路線中還算不錯的。閩江一直伴隨著火車流到了南平,而後又富有犧牲精神的化作沙溪,建溪和富屯溪伴隨著鷹廈下行,橫南鐵路和鷹廈上行,讓每一位進出福建 ...

南平,一個旅游資源在福建算不上出色的地方。但作為福建的鐵路交通樞紐,外加福州出發的列車,無一例外的路過這裡,南平,也就成為我打發一個百無聊賴的周末的目的地了。外福鐵路的周邊景致 ,在我走過的鐵路線中還算不錯的。閩江一直伴隨著火車流到了南平,而後又富有犧牲精神的化作沙溪,建溪和富屯溪伴隨著鷹廈下行,橫南鐵路和鷹廈上行,讓每一位進出福建的旅客都能感受到母親河的博大的胸懷。

倘若有幸在清早乘坐在閩江沿岸的鐵路上,便可看到無數的雲朵從山中生出,浮到天上,而後飄散到八閩大地各處的一景:雲遮霧罩,雲蒸霞蔚,各種有關雲的成語,都可以讓你在這裡找到出處了。

可惜我出行的時間是中午,雖然沒有趕上雲朵的聚會,不過一岸的青山綠水也是頗為養眼,讓人覺得旅途不致乏味。

多山水的路段,多了列車行走的不便。再加上這鐵路是單軌,不時發生的停車也多少叫人心煩。好在我的旅途不長,166公裡的路程在3個小時的磨合中終於走完,南平到了。

到了車站,我並沒有多少像以往一樣到了旅途終點的欣喜,因為這次出行,完全是漫無目的的,我甚至不知道南平有什麼好玩的。所以出了站台,只是茫然的在街邊閑逛,吃了中餐,找了旅館竟然睡去。要是被老媽知道,恐怕又要嘮叨:沒住過旅館麼?不在家裡好好呆著跑出去折騰什麼?

一覺醒來,已經是傍晚,在南平依舊沒有找到我的所愛。來前打聽到的茫蕩山過遠,顯然不適合現在出行,於是只好在南平市內閑逛。

與大部分伴水而建的城市相同,南平的建設沿河橫向發展。因此河邊的風景自然繁華些,小城的商業街上,竟然也可以看到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連鎖店,不過更讓人為之垂涎的還是那老字號的沙縣小吃。南平距沙縣不過一百公裡,想來味道也更正宗些吧。

晚飯後竟然有意外的發現:在福建的一種昂貴水果:超市裡要幾塊錢一斤的西瓜,到了這裡竟然只要3元一個,於是馬上捧了一個回到賓館。

第二天一早,破例是個晴天,茫蕩山,自然成為我對南平的告別景點了。

通往茫蕩山的山路,並沒有九曲十八彎那樣曲折,不過一路上坡,外加不時公路破損的顛簸,也是頗為難行。不過一路的景致 ,是可以叫人忘記一切煩惱的:窗外是漫山的竹海,也無怪乎南平有中國竹鄉的稱號了。而這山,又具備著特有的韻味,與我以往見過的不同了:海南的熱帶雨林,大多被濃密的藤蔓包裹得嚴嚴實實,好比靜止的蠟像,北方的闊葉林,枝繁葉茂,微弱的風難以撼動,只有這茫蕩山的竹林,才能隨著風的節奏舞蹈,而且極富層次:頂層的竹稍顏色嫩綠,最易舞動,擺動的幅度最大,好比裙擺;中間的竹竿則調整著整株竹子的節奏,好比腰段。山頂的竹林往往是竹之舞的主力軍,而後才是山腰和山腳的。茫蕩山一年四季都在刮著許多不著邊際的風,這竹的舞蹈也始終這樣跳下去。

車子最終停在半山的一座水庫旁邊,站在大壩上四下眺望,一側是安靜的村莊,只有一只不安分的小狗對我這為在它頭上幾十米高的不速之客發出警告;一側是一望無際的水庫,當地人也沿用了高山湖泊一貫的名字:天池來稱呼它。和一般的湖泊相比,天池算不得大,不過據岸邊的船夫說,若是乘了他們的船,搖上一個小時,就可到達天池的源頭瀑布,景色還算不錯。由於時間原因,我終究沒有前往,不過從船夫的話加上重新打量天池,發現湖畔的延伸進去的溝壑倒是有不少,可見其中的秘境還是難以揣摩的。

之後的旅程,便是順著來時的公路,索性徒步漫游了:山邊的翠竹,挑擔的農夫,溪旁的流水,樹下的野花。半天的徒步,的確讓人心曠神怡!傍晚時分,獨自依靠在回福州的車上,看著窗外暮色下逐漸暗淡的閩江,直到化作星星點點的沙船上的小燈火……青山依舊在,幾度雲雨朦

一向自助游慣了的我,面對突如其來的參團游,竟然顯得有幾分不知所措。好在所謂的旅游大巴是公司的商務班車,同行的隊友,也是部門內一向相處融洽,早就出去嚷著要玩的同事。只是隨行的導游是局外人罷了。

團隊游的最大特點省心在此體現出來:不用事先做功課,不用買票找車,甚至不用安排時間:一切只是坐享其成就好。

車子從公司出來,一路到了青雲山的山門:一路除了欣賞窗外的景色,之余就是閑聊小憩,到也快活。

到了青雲山的山門,導游散去,末了給了我們張地圖,大家按圖索驥就好。好在山路不是很復雜,還不致迷路就是。

青雲山,是我來到福建之後親自造訪的第二座名山了。心中還沒有從武夷山的丹山碧水中回過味來,對這裡自然不會有很大興趣,可是當真正接觸後,發現這裡也是別有洞天。

進到山門前,便發現路邊有一條河,水的顏色不比九曲溪遜色,可見這山,還是有靈性的。

進了山,愈加發現這水和山簡直交融一體,好比血液與肌肉,是難以割舍的。不管你走在哪裡,總能聽到淙淙的水聲,一會從葉下傳來,一會與岩石撞擊,轉過一個彎,水聲變小,須得仔細聽才能從風聲和樹葉的沙沙聲中辨別出來,下了一個坡,聲勢洪大的水流從十幾米的高處落下,在下面的水潭中迸發出點點珠光。

青雲山的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這樣流淌著:流淌在大片的岩石上,成為魚兒嬉戲的平台;流淌在溝谷裡,成為滋養生靈的源泉;流淌入閩江,最終回到大海的懷抱。

青雲山有處不得不提的景致,不知道怎麼命名才好,或許借助瓊瑤的小說的裡的一處地名,叫它“幽幽泉”才妥當:山路中一處十分隱蔽的狹長洞穴,即便走在人工搭建起的鐵梯上,想行走完這一段濕滑的路也絕非易事,倘若完全是類似於一線天的景致,也道罷了。在岩洞之中,你可以聽到四面八方彙集起來的水聲,入口水聲轟然,好比西方的交響樂;洞中水聲綿綿不絕,時大時小,像極了譚盾的《水》,不時見到穿過洞頂投射到某處水流的陽光,讓人眼前一亮,此時的視覺突變讓人忘記了耳旁的水聲,等到走出岩洞,上到山頂,發現水去聲絕。才覺得悵然若失,想重回幽幽泉體會一下那種感覺,才知道旅途中一如生活中,有些事情,是沒有必要,也是無法回味的。

上到半山頂一處偌大的平台,享用了正宗的農家土雞湯,前往下一站:御溫泉。

來之前,聽說不少同事說這裡的好。暗想自己去過很多溫泉,倒是要看看這裡是否真的有口碑中那樣值得品味了。不過這名字倒是讓我頗為躊躇一番。印像中不曾記得哪位天子臨幸過福州,王審知自然也不配用御來相稱。想必又是旅游景點進行的所謂的“策劃”了。

這裡的溫泉海南的溫泉不同了,無論從規模以及現代化程度:海南的溫泉,說穿了就兩個要素:天然溫泉+水池。這裡的溫泉,花樣要復雜得多:三元泉(也是我最喜歡的泉,不停的有翻騰的水花給肌膚做按摩);玫瑰泉(味道也可以,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香精),啤酒泉,白酒泉(學過生物的我知道肌體在無氧呼吸下是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C3H6O3,水解產物就是C2H5OH,不知道會不會反過來吸收酒精),牛奶泉當時沒有開放,原因自然不得而知,不過前幾天在SOHU上看到,若干位居委會老大媽認為此舉有悖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許是退化了,在桑那室竟然不知道要再石頭上澆水才可以起到桑那的效果,還一直瑟縮了計時沙漏漏過了一半的時間。也許在現代化的溫泉裡,我落後了。只不過讓人休息的地熱大理石板讓我在微冷的山風中體會到了美妙的感覺,看來在以後的家中要安裝一個了。

回到福州,接到《新旅行》編輯要我做的兩個北京溫泉的稿子,看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原來這現代化溫泉,早就遍地開花了,倒是我一直引以為榮的海南的天然原始溫泉,才步入了歷史的舞台。

旅游提示:前往青雲山可以先從福州西站坐車到永泰,而後搭乘到德化的車半路下就可以,青雲山共有4大景區,我們去的是其中之一,名字忘記了,門票25元。四個景區差不多都是這個價,御溫泉138門票。團體98元。

特產:永泰縣城的大轉盤(好像每個大轉盤都是一個小城的地標建築)有若干家賣李干的地方。永泰李干在全福建都很有名。色澤烏黑,酸酸甜甜。建議購買8元-10元的當年新李干。吃起來口感酸甜,而且果肉有一定的彈性和濕潤度的是上品。價格太低(7元及以下)的個人以為果肉太干,此外過甜,不是很好吃。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