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巧克力--歐游散記一

作者: GiGi

導讀回憶一年半歐洲生活的時候,熱巧克力竟第一個跳進了腦海。 熱巧克力似乎真的是很歐洲的一個東西,幾乎每個國家每個cafeteria早餐午茶都能找到,在美國沒怎麼看到,中國即便驚喜地偶爾在飲料單上看到這個字眼,做法和口味也完全是不能比的。 熱巧克力之所以給我這麼深刻的印像,是因為它香濃的味道,更是因為將其捂在手上的溫暖的感覺和喝進去時的滿足。法國的熱 ...

回憶一年半歐洲生活的時候,熱巧克力竟第一個跳進了腦海。

熱巧克力似乎真的是很歐洲的一個東西,幾乎每個國家每個cafeteria早餐午茶都能找到,在美國沒怎麼看到,中國即便驚喜地偶爾在飲料單上看到這個字眼,做法和口味也完全是不能比的。

熱巧克力之所以給我這麼深刻的印像,是因為它香濃的味道,更是因為將其捂在手上的溫暖的感覺和喝進去時的滿足。法國的熱巧克力一般都是裝在粗陶的寬口大碗中,大小有點像中國小號的飯碗。一律的圓圓的寬口和弧線的圓柱造型,往往有小小的手柄。這類碗通常是讓你用雙手抱著,在寒冷的日子裡,先啜一小口,讓暖流經唇到食道再到胃部再通過血液溫暖到每一根神經和毛孔,然後將臉罩在氤氳的水汽,靜默沉思片刻或和朋友小聊。

歐洲寒冷的日子比較多,因此熱巧克力往往是清晨或傍晚最好的飲品。

它的口感香滑,就像它的名字,溶化的巧克力,有些吮吸的感覺卻又更淋漓酣暢地可以大口咽下。

熱巧克力這麼深刻在我的腦海,還因為在法國學習時,它幾乎是我每天早餐的重要部分。冬天的法國早上七八點天色還是漆黑的。每天早上,我都是半睡半醒地衝出宿舍樓,在寒冷的空氣中穿過漆黑的小徑,奔向小樹林後唯一燈火通明的建築。幾分鐘的時間,如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每日用相同的動作和順序抽出餐盤,迅速撿兩片切片面包,拿一盒黃油,一盒草莓醬或蜂蜜,將切片面包放入小烤爐時,再用等待的時間給自己倒一大杯熱巧克力。這杯熱巧克力通常是整頓早餐的重點。不僅迅速將自己灌飽,而且熱熱的巧克力下肚後立刻暖和了不少,足以抵擋外面從餐廳到教學樓那段路的嚴寒。

早餐的時間對所有這些夜貓子的學生來講都是寶貴又簡短的。早上課程時間長,一般從8點到12點,甚至1點,有時候中午需要小組討論可能午飯只是個冷的三明治甚至沒有,因此,早飯需要足夠高的熱量足以支撐四五個小時甚至整日。而通常晚上一兩點才睡的人們自然是需要將早飯的時間壓縮到幾分鐘以盡量多幾分鐘的睡眠,所以,想比午飯和晚飯時候的喧鬧,早餐的餐廳幾乎是靜寂無聲。大家不會像午飯晚飯時那樣找尋可以同桌的熟人,就算熟人坐在一起也都是打聲招呼然後迅速吃完,顧不上等同桌吃完的禮貌就Ciao ciao迅速殺向各自的教室。

偶爾幸運地有第一堂課排在10點左右或者周末早起,而又不在冬天的時候,早餐就成了一天裡第一份享受。大家往往挑那排靠東邊窗戶,幾縷陽光灑下來的桌子,吃完面包後續一杯熱巧克力再慢慢地聊天。

學校的熱巧克力雖然如此重要,但因為是免費,味道自談不上如何的好。我喝到的最好的熱巧克力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每年一度的狂歡節吸引了渴望狂歡的我們。而難得一見的2月的滂沱大雨讓我們在水城漫步的第一個下午成了瑟瑟發抖的落湯雞。在艱難決策是否放棄沒有走完的橋和教堂的時候,我就再也忍不住提出需要一杯熱巧克力的要求。同路的男生可能都有相同的想法只是不好意思說出來,我的要求一提出,就立刻得到了毫不遲疑的異口同聲的贊同。一行人立刻殺進路旁的小咖啡店。畢竟是美食的王國,這麼不起眼的一家店做出來的熱巧克力竟是無法比擬的美味。特別的香濃…醇滑。

如果你想問什麼是熱戀的滋味。這杯熱巧克力告訴你全部。

喜愛熱巧克力還有一個原因,是它的法語發音。Chocolat Chaud,一路的開口元音讓我輩舌頭轉不過來的法語菜鳥能特別有自信地大聲讀出,且像唱歌一樣可以清脆也可溫柔吟來。而且,熱巧克力比起咖啡,似乎更女性,少一些咖啡的tough和剛烈,多一些柔媚和含蓄。

回到中國,並不特別熱衷的咖啡卻成了我每個工作日午飯後的癮,而熱巧克力卻像物換星移般從來不主動浮出來。也許這裡並沒有寒冷的早晨需要我匆匆行過,也沒有安然的時間讓我捂著熱熱的粗陶杯細啜慢飲感覺溫暖慢慢地散開。


精選遊記: 巴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