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舌間(三)

作者: 凡遇偶合

導讀對於西點的喜愛由來已久,心情郁悶時也是很願意用一塊西凡尼來化解的。仍記得很經典的一部電影《美國往事》中的鏡頭,情竇初開的小男孩拿著塊包裝精美的精致小蛋糕去討好心儀的女孩,在不算漫長的等待中竟把愛情道具從起初的一小口的淺嘗輒止到最後的狼吞虎咽消磨殆盡,最後當然得不到女孩的青睞。可是,在那個年紀那樣的年代,蛋糕的芳香甜蜜足可彌補。仍記 ...

對於西點的喜愛由來已久,心情郁悶時也是很願意用一塊西凡尼來化解的。仍記得很經典的一部電影《美國往事》中的鏡頭,情竇初開的小男孩拿著塊包裝精美的精致小蛋糕去討好心儀的女孩,在不算漫長的等待中竟把愛情道具從起初的一小口的淺嘗輒止到最後的狼吞虎咽消磨殆盡,最後當然得不到女孩的青睞。可是,在那個年紀那樣的年代,蛋糕的芳香甜蜜足可彌補。仍記得影院裡共鳴的笑聲,每個人大抵都是有這樣的經歷吧。這樣的一部好片居然不知什麼緣故沒有公映過,依稀記得是在青年會堂看的內部片。有一陣子我十分熱衷日劇,某種程度上竟是緣於裡面五顏六色的食物和飲料,那種金黃色的威士忌緩緩倒入加了冰塊的水晶般玻璃杯中的場景,無論在視覺還是聽覺上於我都是莫大的享受。所以雖然現下韓劇大熱,我始終對泡菜石鍋飯感冒不起來。

但是有一家據說是韓國人所開的面包店-——“巴黎貝甜”,卻是我的最愛。單是這個名字就使人浮想聯翩,雖是韓國人做的法式面包,可味道頗不賴。過去常去的是開在虹橋名都城的那家。門口掛著個清脆的門鈴,推門進去就會發出悅耳的聲音,然後是店員充滿暖意的笑顏。若是在陰霾的天氣走進去會有種很陽光的感覺。每有新鮮出爐的甜點,所有的店員會齊喊諸如“新鮮的司空出爐啦!”之類的口號,很有趣也讓人跟著有些振奮。不知這是不是韓人所特有的,倒是在電視上瞧見過北京的專吃炸醬面的店裡有類似的情景。我最愛裡面的咖啡面包,價格頗不菲,可是這個味道也真對得起這個價。那種混合著咖啡的香甜軟糯很讓我吃了有種幸福感。他家的三明治做得也很地道,品種繁多,喜歡那種很清淡的口味,拿來做午餐很不錯。最近在五角場也看見了他家的招牌,可是裡面竟然沒有咖啡面包賣,我很是抱憾了一陣。不過不要緊,我很快的又熱愛起香蒜面包來,可見移情別戀真是人的本性。也曾如此勸過失戀女友,傷心是一定的,可是不見得沒有了心愛的蛋糕就此不吃面包了。當然,輪到自己可能更會因噎廢食。

“宜芝多”是我非常熱愛的一家店,尤其喜歡正大廣場這家,可以窩在大沙發裡邊品嘗美味邊看書閑聊或發呆,有點泡咖啡館的意思了。店長和服務生大都和藹可親,很讓人受用,試問有誰願意自一個臉似鐵餅的人手中買下精致糕點呢。我很喜歡那裡每逢聖誕也只在聖誕期間才推出的姜汁餅干,做成動物狀,很有童趣,運氣好時可以得到店長額外贈送的手工花生牛軋糖,絕對美味。巧克力味很濃的“畢加索”是每次必點的,甜而不膩,滿口生香。英式松餅有兩種口味,甜的是加提子干的,鹹的是加了香蔥的,我更偏愛前者。通常只在下午有賣,可去晚了偏又賣完了,可見是很受歡迎的。現在每年的生日蛋糕全在此處購買,他家的蛋糕胚子真的非常獨到。據他們的廣告說,他們的西點都是當天現做絕不賣隔日的。但是近日有朋友向我報告,好幾次碰到賣隔日的了,使我對它的印像大打折扣。好像世風如此,什麼阿物一連鎖,品質水准立馬下降,譬如克裡斯汀。有一作家在一本書裡出語尖銳地說,愛死宜芝多;但吃克裡斯汀,毋寧死!竟似我的心聲。曾經拿克裡斯汀的面包券換得朋友的香特莉面包券,仿佛得了天大的便宜,朋友卻說沒我那麼疙瘩神經,左右不過是果腹而已,令我慚愧。

“香特莉”現在頗有點遲暮美人的意思,雖然鼎盛不再,但也很有一些風韻不會叫人立即割舍。他家的提子圈一直為我所愛。另有一種叫“黑鑽”的點心,非常獨特。把巧克力蛋糕做成面包狀,可是內裡的餡竟是面包做成,真有創意,味道也很得人心。所以一時竟不知稱呼蛋糕還是面包為好。現在新推出一款“牛奶紅豆”面包,我很是喜歡,倒是和宜芝多的“丹麥紅豆”有得一拼。

“季諾”也是較有特色的一家店,尤其是小小的巧克力蛋糕令我著迷。曾經在八佰伴的那家店買到過很美味的CHEESE蛋糕,裝在長方形的錫紙盒裡,非常誘人的顏色和香氣,可是現在竟見不到了。我倒是很愛置地廣場那家店,喜歡和朋友在那兒多坐一會兒。說不出為什麼,也許還是服務水准讓人舒心吧。帶著兒子去都不會覺著有什麼不方便,會把我們帶到相應寬敞安全的位置,也會有活潑可愛服務生小姐友善的逗兒子笑,送上小禮品。五角場的這家新店頂不喜歡,雖然也是一樣的制服上身,可不知為何看上去忒邋遢,腰身就是直不起來。讓拿個寶寶座竟嫌煩,說小孩坐沙發頂安全。我還來不及抱怨,鄰桌,一對女朋友帶著一個小女孩,已是怒火中燒的悔不該來了,抱怨的同樣是低水准的笑神經死光光的服務。可是別說他們不會笑,進來幾個老外馬上前呼後擁,鬧出天大的動靜來,讓人錯以為查爾斯王子大駕光臨;老外也頗有點受寵若驚的模樣,也好,中華民族好客的艷名就是如此遠渡重洋發揚光大的吧。難怪對華投資日益增多,軍功章是否該分他們一半呢?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