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南京——遺憾和驚喜
四年前去過南京,那是四月份,趕了桃花節的尾聲,來去匆匆,只記得鐘山風景區可以用“人滿為患”形容。這次是春節前的冬游,時間比較充裕。
周五上午8點和大熊一起乘“子彈頭”火車,兩個半小時就到了南京。南京火車站是嶄新的,和四年前那個狹小破敗的“前身”完全不同:玻璃牆玻璃頂,氣派如機場,寬敞舒適。出火車站就見到玄武湖,原來火車站就坐落於玄武湖北岸,臨湖而建,出站後視野寬闊,白茫茫的湖面很是安靜,站前的廣場大如足球場,面著湖,沒有車站,沒有機動車道(公交車站都在廣場兩側)。我想這裡是少有的給人開闊平和感的火車站,沒有通常火車站出站後的擁堵混亂。坐游1路車到夫子廟,在預定的國際青年旅社夫子廟店落腳。旅店的門極小極不起眼,以至於到了門前都沒注意,自嘲眼睛太大之後推吱呀作響、油漆斑駁的木門入內,紅色牆面、紅色帷幔、紅色布沙發,很中國情結,還有自行車可借。中午在旅社旁小店吃了南京特色“鴨血粉絲湯”,一般般。早有心理准備,夫子廟和城隍廟雷同,沒興趣去那個廟,騎車去了瞻園。瞻園是太平天國時代楊秀清的宅子,典型的南方園林,亭台樓閣,池水假山,照例又被裝扮成愛國教育基地,擺滿了太平天國歷史圖片與一些實物。大熊對歷史和戰爭頗感興趣,看得有滋有味,我則以競走的速度晃完一圈就出了門,短信約定待會兒再碰頭。沿喧鬧的街市閑逛,喝了半杯此生經歷過的最難吃的咖啡奶茶,就到了烏衣巷,沒見到想像中的閑靜老宅、清雅石板路,只有近旁小商品市場的喧囂,還有個紀念館,好像和某位古代文人有關,哼,只不過又是個被圈起來借口收費的老宅子罷了,懶得進去。巷口有一石井,低頭一看,好好的石井還成了垃圾桶,驚駭不已!大熊的短信到,和他在瞻園門口會合,他嚷著要去附近的江南貢院。我們騎著車穿梭在嘈雜的小商品街道,好不容易到了貢院門口,剛把車靠好,管停車的大媽便吼了起來:這裡不能停自行車!!原來我們停在了範圍線之外一點點,可範圍之內已滿,正在我們猶豫之際,大媽粗壯的右手和著她愈加凶狠的吆喝揮舞了出去,近旁幾輛自行車被扇後應聲倒地。我問她:“貢院有其他入口嗎?”我想其他入口處可能有地方停自行車。沒想大媽惡狠狠地回答我:“不知道!”隨後竟拂袖而去,置視被她推倒的自行車不理!!我們搖頭嘆氣把自行車塞到了線內,興致涼了一半。到貢院售票口一看,票價15元!!“不就是個古代破考場嘛,再擺些個破紙舊筆就這麼貴!不進去了!”我們倆頭也不回地走了,直奔下一個目的地:中華門。中華門果然氣勢非凡、巍峨磅礡。它是舊時南京城南端城門,裡外共四層,石質城門上原有木制城樓,可能被日軍攻城時炸毀了,城門洞上還有當時炮轟留下的缺口、城牆上還有雖經修補但欲蓋彌彰的彈痕。好似一個歷經巨變滄桑的老人,中華門仍堅定屹立於此,俯看周圍車水馬龍。登上城門頂,頂台是少有的寬闊,什麼都沒有確又似什麼都有,我喜歡這種空曠。可惜頂台有施工隊在油漆鐵質的新建城樓(注意,還不是木質的!),想不久就會樹立起來了,古稀老人要頂著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尚帽子了。我寧願讓中華門就這樣樓頂空空,真實而不做作,我們不需要虛假的裝扮,我們厭惡劣質的還原。接著我去了南京長江大橋,大熊則去了鄭和寶船遺址公園。我承認有深厚的“長江大橋情結”,那是因為小學時那篇語文課文,“一橋通南北,天塹變通途”,所以從小就想去南京長江大橋看看。到了橋南端,引橋長得望不到邊,很高興這橋行人可以通行。沿著引橋大步前行,此時已是傍晚五點,天色不早,又有霧氣,能見度不高,若不快爬只怕到了橋頂啥都看不見了。可這橋真長啊!爬了半個小時才看到那個有雕塑的橋塔。當時正值下班高峰,橋上車來車往,感嘆這座老橋仍在城市生活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和我一樣行走的行人不多,窄窄的人行道不時有助動車、電動自行車穿過。一列火車呼嘯著從橋的下層過江,噢,天哪,頓時這橋猛烈地上下晃動了足足一分鐘!當時我正在橋面上,腳下是滔滔江水,我感覺這橋晃得似乎要崩塌,我害怕得停住不動,等橋停止晃動才稍稍定心。現在想想我還是很膽小的,這橋每日不知要這麼晃多少次呢,應該都在安全範圍內的。我總認為這樣的大橋應該像山一樣安安穩穩紋絲不動地承載著車流行人,但南京長江大橋是走火車的,這樣高速的龐然大物呼嘯著通過,肯定會引起些許震動。橋面很長,加上天色黯淡且有霧,我望不見對面的橋塔。橋下的江水看上去很平靜,冬天水量不多,但長江的寬闊還是震撼了我,感覺自己很渺小。我沒有力氣也沒有時間走到橋的另一頭了。橋面上居然有公交車站,想是為我這樣的游客准備的。上了一輛公交車到了市區,和大熊在有名的湖南路小吃街彙合。湖南路很熱鬧,大熊早到,已打探好了幾個網上推薦的吃食店。問他寶船遺址公園如何,他無奈地搖搖頭:“只看到一條破船底。”先去湖南路西端的“尹氏雞汁湯包店”,8個湯包5塊5毛,很超值,店雖小,湯包卻做得味道都一流,形狀也是從沒有見到過的。正想再來一籠,大熊拉著我就走:“後面還有好吃的呢,留著些肚子吧!”湖南路旁的一條兩三百米長的路擺滿了小吃攤,錫紙烤翅、烤全羊、印度飛餅、梅花糕,草莓串外裹熱巧克力,糯米小球裹芝麻粉(不好意思把它難記的名字忘了),麻辣燙,棉花糖。還有那一半小雞一半蛋的“可怕”東東,好像是稱為“死蛋”的,有醬湯煮的,有油炸的,一群美女圍著吃得熱火朝天!邊吃邊看,所有的吃食都那麼讓人好奇。這條路非常擁擠,都是年輕人,每個人都在大塊朵頤,四處香味繚繞。烤全羊十分好吃,大塊的羊肉烤得香氣四溢,5塊錢切一次性飯盒裡淺淺一盒,比平日吃的羊肉串合算多了。印度飛餅也很不錯,多種口味隨意挑選,現場表演著做給你吃,要了個香蕉陷的,清新可口。後半條街是露天的小商品市場,就像以前的襄陽路市場,但賣的東西更另類一些,很有看頭。吃飽看飽,贊嘆著南京小吃性價比極高,已是八點,回旅舍一覺到天亮。星期六我七點出門,大熊這只懶熊還在呼呼呢。每次和他一起出游,我總能因為勤勞早起比他多玩一個地方,嘿嘿!我的目的地是閱江樓,離長江大橋不遠,昨天去時已是五點,關門了。為了省些出租車費,我乘地鐵到新模範馬路站,再乘出租花18元到閱江樓。原來閱江樓就在獅子山上。山不高,一會兒就爬到了山頂。歷史上有《閱江樓記》,卻從沒有閱江樓,這樓是2001年造的。樓很漂亮,明四層暗三層,所以共七層。爬到樓頂,噢,天哪,霧比昨晚還大!江面一點都看不見!在呼呼寒冷的江風中苦等一個小時,九點半,太陽露面了,霧一點都沒有要散的樣子!根據東南西北大致確定江面的方向,努力睜大眼睛,隱約看到一艘船緩緩駛過,那裡就是長江了!水面還是一點都看不見,只有白茫茫一片霧氣。估計這天氣就是這樣,怕是到了中午霧也散不盡的。嘆口氣下了樓。大熊起床了,發來短信,鐘山風景區的靈谷寺見面。我搭了出租車到新莊乘游3,的哥很熱情地要載我直達靈谷寺,天哪,那估計得五六十元呢!我執意在新莊下了車,等了二十分鐘才上了游3,到了終點站靈谷寺已是11點。大熊乘游2也已到達。靈谷寺內最吸引人的還是無梁殿。這是一座建於民國的建築,外部建築風格還是中國傳統式的屋頂屋檐,四四方方,陳舊的土黃色磚牆顯得穩重古樸。我覺得它的特別倒不在於無梁,而在於內部如墓室般的陰森。到了內部才發現之所以無梁,是采取了類似西式教堂的多個穹隆式結構、拱頂。無梁殿很大,內部采光很差,陰暗得很。正中頂部有一個六角形的奇怪“天窗”,透不了多少光,卻更增添了詭異氛圍,使整個殿更像一個墓室。仔細看才發現殿內的牆上鑲了幾十塊碑,刻了很多國民黨陣亡將士名字,估計這無梁殿的建造初衷就是為了紀念這些陣亡將士,所以讓人置身其中不免有陰風滲骨之感,怪不得覺得像墓室呢。殿外艷陽高照,繞著無梁殿轉了一圈,殿頂是中式的,窗洞是西式的,牆磚色澤和舊城牆相似,屋頂下密密排列的椽子卻是水泥的,水泥在當時是由西方傳入非常昂貴的材料。遠看近看都看不夠,無梁殿是一座極有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築,不張揚,卻由內而外透著滄桑和穩健。無梁殿旁是靈谷塔,也是民國時所建,傳統塔建築風格,卻是水泥和磚的結構。又用了水泥,現在看來沒什麼了不起,還有些笨重感,想在當時卻是很創新時髦的。靈谷塔和無梁殿是同期建造的,建築內涵相同,都是看似中式外貌、實則西式風骨,我認為結合得比較和諧。這樣的塔估計再過幾百年也不需要修繕保護,游人仍可以隨意登塔,結實實用的很。這樣的塔還是很值得爬一爬的,共九層,體力好的沿螺旋形水泥樓梯盤旋而上,到頂層遠眺周圍群山美景,開闊得很。塔內有個細節是其他塔內見不到的,在每層近樓梯處的水泥地上,都用馬賽克大小的暗紅色小方磚拼成中文大寫數字以示樓層,這樣很容易就知道身處哪一層了,這是設計者的細心體貼之處,仿佛置身現代高樓。接著就是中山陵和明孝陵了。中山陵不用細說了,是中山風景區風水最好的地方。拍了明信片式的照片後拾級而上,感受一下整個陵墓的肅穆。登至最高處後俯瞰四周,感嘆站在這樣一個位置,自然會有萬人之上、操控一切的奇怪念頭。明孝陵的寶城顯得陳舊了,但仍有堅不可摧的氣勢,寶頂上也沒什麼東西。寶頂後的大土丘名叫獨龍阜,據說這個大土丘下面就是明孝陵地宮所在。隨後大熊興致勃勃乘索道去紫金山天文台了,我則故地重游,去了紫霞湖。四年前匆匆游南京,印像最深刻的就是紫霞湖,此次念念不忘,定要重游。從明孝陵步行沿冷冷清清的蜿蜒山道半個小時才到,奇怪四年前為什麼沒去明孝陵卻到了這兒,莫非當時誤打誤撞?這條路的入口在明孝陵正門旁,很不顯眼,只有一個窄窄牌匾上書“紫霞仙境”。紫霞湖也決不是鐘山風景區的知名景點,少有人去。能耐著性子走完這半小時偏僻山路,來到湖前,就會贊嘆不虛此行。雖是個人工湖,卻滿是仙境之態:湖水平靜清澈,泛著柔和的綠色,水面上略蒙霧氣,整個湖彌漫著溫和的張力,這種無聲的力量很讓人心動。在湖邊的平台席地而坐,望著這滿目的湖水和湖對面的青山,心自然安靜了下來,不願離開。對面的山可以循石階而上,四年前爬過,記得在山上俯看紫霞湖也很美。只是今日累得很,且已下午4點,天色開始暗淡,所以只在湖邊呆坐了會兒就原路返回了。也不知大熊在紫金山上HAPPY得如何了,反正和他約好了今晚再殺回湖南路小吃街,再瘋狂吃一次。離晚飯時間還早,就乘游2到白馬公園站下,正是玄武湖的東南角,沿湖南岸的玄武湖公園向西漫步,欣賞湖景,順便看看沿湖的舊城牆。冬日的傍晚天色暗的很快,湖邊人跡稀少,冷冷清清,我就喜歡這種冷清,舊城牆是不適合喧鬧的。舊城牆明顯是重新堆砌過的,新磚舊磚顏色不一樣,四層樓那麼高。因為是冬季,四周的植物少有綠色,有些蕭條,略帶凄涼。想這幾百年來,這歷經滄桑的城牆日日面湖,默默目睹周遭的變化,不知還能屹立多久。玄武湖有點像西湖,但周圍景色沒有西湖美。湖的東面是鐘山風景區,遠遠望去能看見的是紫金山,姿態優美,但湖的東 岸現代建築林立,還有一座新近落成龐大的半球形建築“太陽宮”,就在紫金山腳下。隔湖望去,好比一位面容姣好的美女不幸安了一排參差不齊的假牙,那座太陽宮就是一顆碩大無比露出唇緣的門牙,壞了這本賞心悅目的湖景山景。暮色降臨,湖邊冷風習習,以競走的速度穿過菱洲和櫻洲,在玄武門和大熊會合。大熊再次大受打擊,原本想乘索道去紫金山天文台,乘過了頭到了山頂公園,再折回時被告知天色已晚,索道即將停止運行,大熊只得悻悻乘索道回到山腳下。想到小吃街在向我們招手,肚子也餓得不行了,心情又好了起來,我們又一次義無反顧地扎進了小吃街洶湧的人流中,讓嘴巴開動起來努力工作:嗯,南京著名的鴨血粉絲湯不鮮又太鹹,不合胃口,大失所望;烤全羊、印度飛餅再掃蕩一遍,還是那麼好吃 。周日一早結了旅社的帳,先去了中山門。中山門由三個拱門組成,雖沒有中華門雄偉,但在它的主體以及近旁磚牆上發現了很多明朝磚,磚面上有燒制時留下的清晰文字,標明年代、窯名、為何燒制。推測中山門也許是後來重修的,但用的都是真正的明朝磚,可能是由別處收集運來的。中山門旁是南京博物院,大熊早叨念著要去了——逛當地的博物館是他的嗜好。博物院不大,東西不多,青銅器、玉器、明清家具,格局和其他博物館差不多,少有當地特色。唯有雲錦館,是南京才有的,讓我近距離看到了這種傳說中比金子還貴的織物,它的繁復精致、獨有的色彩花紋是現代織物永遠無法比擬的。隨後乘出租去了市中心的8路公交車終點站,在終點站旁的一家小店吃了好吃無比的海帶小排瓦罐湯、配一種香鮮美味的拌米粉,每人才花8元錢!超值!8路的另一個終點就是燕子磯了,是我嚷著要去的。長江大橋、閱江樓都沒讓我好好看到長江,今天天色好沒有霧,一定要去燕子磯看看長江!燕子磯周圍屬於“城鄉接合部”,老街老屋,路上塵土飛揚,工廠煙囪林立,近旁似乎有建築工地,沾滿泥巴的土方車來來往往。燕子磯公園不大,2分鐘就爬到了燕子磯上,這裡江景確實不錯,終於看到浩瀚長江了,很符合想像中的“煙波浩渺”,這種自然的開闊感使人禁不住要微笑。江面很平靜,右面不遠處就是長江二橋,純白的,橋面弧線很美,簡潔挺拔。視線禁不住越過長江二橋沿江水流動的方向,往無限遠望去,那望不到的地方,就是三個多小時後我們乘火車到達的地方 。本來還想去燕子磯旁幕府山上的頭台洞、二台洞、三台洞看看,可還得沿沙土紛飛的土路步行好遠,頓時沒了興致,於是乘8路到邁皋橋,再坐地鐵回了火車站。三天的南京之行,有遺憾,也有驚喜。這個六朝古都,久遠歷史的遺跡所剩無幾,市區見不到由當地特色的古建築,近代的房子和新式樓盤錯落分布,有些零亂,秦淮河被霓虹燈和現代房屋包圍,只是一條普通的河了。歷史封存在舊城牆裡歷經巨變,跨越天塹的橋凝聚著人文力量,千百年不變的自然景觀——長江和鐘山風景區是魅力永存的。遺憾也好,驚喜也好,都成全了此行的豐富多彩,讓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