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是我在北京出差的最後一個星期了,上周和LP一起去了大連,感覺意猶未盡,本周還要找個地方玩。對著地圖找了一圈,目標鎖定了山西大同。乍一看大同不知道有什麼可玩的,LP更是奇怪地說你去挖煤呀,我自己一開始也不了解,但是看到雲岡石窟和恆山懸空寺的大名,卻是如雷灌耳,讓人不得不想去。
DAY1:定了周五晚上唐山到朔州的4433次,22:23從北京發車,硬座是28元,臥鋪已經沒有了,另外還有石家莊到大同的N205有臥鋪,不過要97元就算了。奇怪的是4433雖然是普快,但是耗時比快車的N205還要少40分鐘,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上了火車一路打盹迷糊,周六凌晨5點一刻到了大同,還算是准點。大同在這條線上應該是一個大站了,車廂裡的人下了有四分之三。來之前查天氣預報大同這兩天有雨雪,最低溫度有零下10度,所以我還是做足了防寒准備,但是下了車並沒有想像那麼冷,只是戴上帽子就OK。立即到售票處買了回程的車票,周日晚上大同始發的2178,普快硬座27元,22:31從大同發車,耗時6小時10分,回程一樣所有的臥鋪都買不到了。
買完票剛6點,天還是一片漆黑,大同火車站前廣場比我想像中要大和干淨許多,廣場一周有不少旅店。路邊不少人在招呼你住店或乘車,居然就有我要去的到懸空寺的大巴,但是車裡沒坐幾個人,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開車,於是放棄了立刻乘車去懸空寺的念頭,現在我的首要任務是找個旅店休息一會。網友推薦的歐藝酒店就在火車站的正對面,是歐式的建築風格,雖然已比較破舊但還是非常顯眼。網上說它比較正規於是進去問了一下,沒有洗手間的單人間要50元。我又到另一家看上去更新一點的XX酒店問一下,單人標間要120元。性價比還是歐藝的高,於是就選了它。這裡是類似招待所的管理風格,開門關門都是扯著嗓門找服務員,感覺有點回到了從前。
進了房間倒頭就睡,畢竟硬座一個晚上還是有點累,9點醒來時果然感覺精力充沛。出門來到火車站邊上的長途車站,說到渾源的車每天只有一班已經發了,再坐公交來到五醫院下來走到雁同西路上的另一個長途車站,果然這裡有很多到渾源的車。和網上介紹的一樣,到渾源15元,到懸空寺27元。奇怪的是售票員推薦我買渾源的。車從車站裡出來時就我一個乘客,到了路邊一個轉盤處等了十來分鐘就坐滿了,這種小城市的生活習慣讓我感覺有點回到了家鄉。
車行一個小時左右就到了渾源縣城外,大巴司機讓我下車上了路邊的一輛出租車,到懸空寺要價10元,有網友說這段路2KM左右但我看不止,路邊沒什麼風景步行不值得。從遠處看,懸空寺離地面的高度並沒有我想像中那麼高,在高峻懸崖的襯托下,附著在崖壁上的寺廟甚至顯得有點不起眼,或者也可以理解為寺廟與崖壁似乎已經溶為一體了。入口處有一塊巨石上刻“壯觀”二字,落款是“太白”,介紹材料上說是李白所留,不知是否是真跡。
整個懸空寺其實相當的小,寬度估計在三、四米,長度有二、三十米,上下共有三層,上下的樓梯異常的狹窄。頂層道路最狹窄處僅能一人勉強通過,右邊的圍欄僅到膝蓋,再外面就是懸崖了。即使膽大之人走來也要小心翼翼,怪不得門票上說有恐高症的不要上來。游覽路線是單行道,人多的時候想退都退回不去。支撐懸空寺重量的木柱看上去都已相當的老舊,使勁晃一下甚至有點微微的晃動。當地人說旅游旺季時要排隊一個小時才能登上去,真有點擔心它還能不能承受這麼多的游客。當然現在沒有那麼多游人,我可以前前後後上上下下轉悠,十幾分鐘就把每個角落都轉到了兩遍。當然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既然是寺,自然也有大雄寶殿,但裡面供奉的不光是佛祖,而是孔夫子、釋迦牟尼、元始天尊的儒釋道三教合一,據說是相當獨特和少見的現像。真不知道當時的人是怎麼想的,在這麼個奇怪的位置造這麼一座奇怪的寺廟。
懸空寺下來後去了邊上網友推薦的俏媳婦涼粉,要了一份涼粉和一份貓耳朵作中飯,老板娘很客氣,東西的味道也不錯。吃完中飯我准備去恆山,路牌上到恆山只有2KM,我打算步行過去,但前面道路上要過一個恆山隧道,裡面黑乎乎的也不知道有多長,加上路上有很多運煤的重卡車,有點不放心。路邊出租車抓緊機會上來攬生意,開價40元送到距離8KM的半山腰的停車場,這不是搶錢嗎,再說我本為爬山而來,最後談妥10塊錢送到山腳下的恆山大門口。恆山門票17元。
從恆山大門到停車場還有5KM的盤山路要走,售票員知道我要走上去顯得很驚訝。的確,路上一個人也沒有。走在盤山路上視野完全沒有阻擋,天和地都顯得是無比的廣闊,讓人忍不住要放開嗓門大喊幾聲。四周的山坡上是大片的草叢,當然現在都是枯黃色。有些山坡上開辟了層層梯田,大概是閑置已久也是長滿了草。山腳下一處山谷中修建有一座水庫,水庫的形狀看上去很像九寨溝裡的長海,整個水庫現在都已經冰封了,形成一個巨大的冰蓋強烈地反射著陽光,高處看下來真的像是鑲嵌在山谷中的一塊鑽石,完全沒想到在恆山還能見到這樣的景像,這5KM的路也值了。
花了一個多小時走到了停車場,可以坐索道上山也可以繼續步行。步行的道路全是台階,奇怪的是越往高走周圍的樹木反而越多,主要都是松樹。這裡的松樹不像黃山松以奇異的外型動人,而是在高大挺拔中透出一股滄桑,整個恆山給人也是這種感覺,古樸、蒼涼而略帶一點神秘。
如果說黃山是一位嫵媚動人的少女,泰山是一位血氣方剛的壯士,那恆山就像一位飽經世事的老者。約20分鐘後來到所謂的廟群前,還要再收35元門票,算了吧。走下山比上山快多了,在恆山大門口正好遇上網友說的8路公交車,2塊錢坐到渾源縣城內。從渾源回大同是拼的,司機只收和大巴一樣的價錢每人15元,我這輛車只有2個人,司機等了半天再等不到人來結果2個人就走了。30元走60KM路,真好像沒什麼賺頭。
回到大同市已經晚上6點多,明顯晝夜溫差很大,中午爬山時還熱的冒汗現在卻有絲絲寒意,沒什麼心思逛街了回到旅館休息。
DAY2:
一覺睡到9點,外面天陰沉沉的地也都濕了,半夜下過一場雨。出門在旅館邊的小早餐店裡要了一份刀削面,小份2塊,中份2塊5,大份3塊,一般中份肯定夠吃了,味道挺好的。吃完坐3-2線去雲岡。3-2線的起點站就是火車站,所以我覺得住宿在火車站附近其實挺方便的。到雲岡有13KM比渾源近多了,但因為是公交所以也花了半個多小時。一路上天氣忽晴忽雨,還下了一會的雪,不過到雲岡時太陽已經出來了,我的運氣還不錯。
說實話,我覺得大多數到雲岡石窟來的人是看不懂雲岡石窟的,包括我自己在內。眼前看到的只是一尊又一尊或大或小,形態各異的佛像,最多驚嘆一下佛像之大、色彩之豐富、年代之久遠,然後在每個佛像面前拍幾張照片,關心時事的人可能還會聯想到阿富汗的卡米揚大佛,於是又多出一番感慨。要真正的看懂雲岡石窟,還是要好好地補習一下歷史。
看完雲岡坐3-2回到城內到工人文化宮站下,轉了轉紅旗廣場,廣場正對面一座外型很像人民大會堂的建築是博物館而不是市政府讓我覺得很意外。沿著最繁華的商業街大西街走了走,商店裡的商品好像並不比北京、上海便宜。華嚴寺,九龍壁都在步行可達的範圍內。華嚴寺雖小,且置身於酒吧古玩一條街之中,卻保有一份莊嚴肅穆也是很難得。至於九龍壁,它的待遇比故宮北海裡的兄弟們差多了,被一圈圍牆緊緊包圍著,周圍的商鋪名稱都省略了壁字,成九龍了。
晚上又吃了一份刀削面,坐火車回北京。車上人挺少的,我可以占一排座位睡覺。
後記:
大同實在是一個很適合自助游的地方,城市不大,消費不高,市內交通和旅游交通都比較方便,花上兩天時間可以玩的即輕松又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