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北路和南方城市如珠海的濱海路不同,道路不是緊挨著海邊的,而是半山腰的盤山路,在海邊的是山腳。雖然吹不到海風,但居高臨下,看海的視野更為廣闊。出租車在蜿蜒的濱海北路上行駛,一輛別的車也沒有看到,的士司機說這條路上沒有公交車,到這裡來的基本都是包車或自駕車過來看風景的。
盤山路並不是一直能看見海,加上坐在車裡的視線受阻,一路上風景也沒有太多的驚喜,這樣很快就到了棒槌島。所謂到了只是說到了可以看見棒槌島的地方,在旅游旺季時可以坐游艇繞島一周,現在就只能遠看看了。原來照片上看到的棒槌島是一個郁郁蔥蔥綠色的島,現在到的只是一個灰色的石頭島,的士司機說是樹木還沒有變綠的緣故。沒有看到綠色的大連也是這次出游的一個遺憾吧。
棒槌島再向前一段是東海公園的入口。這個東海公園也挺有意思,在濱海路上設一卡,後面的道路也就成了公園的一部分,大有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之意。我和LP決定棄車步行,出租車司機大概是想多賺錢,極力威脅說後面還要走很遠的路才能再有車坐。我還是婉拒了,你不知道我們就是想來這走路的嗎。
東海公園內臨海的道路好像多了起來,視線也更開闊一些。正是下午兩三點,溫暖的陽光灑在海面上,幾十艘漁船零零星星地看上去就像一個個小黑點,兩、三艘白色的游輪在海上航行,也不知道是去往哪裡的,由於距離遠游輪看上去像停著不動一樣。天空中偶爾有飛機的身影,留下一道橫跨天空的白色劃痕。
眼前風景讓這段路途變成一種享受,更美的是一路上完全沒有人,所有的風景都是我們獨享。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風很大。風是那股造成下雪的冷空氣帶來的,有5-6級。帽子和圍巾好像還不夠,後來又加上手套和口罩。呵呵,戴著口罩來看海,值得一書。
路上經過了一個養鹿場,裡面衝出一條大狼狗來追我們,不知道哪裡招惹它了,幸好它半路回去了。後來又到一很大的觀景平台,那個觀景平台的視野實在是太好了,哪裡的風也實在是太大了,LP拍了很多照片回來說頭發都像瘋子一樣。在觀景平台這裡有一些開車來的游客,還遇上了幾個學生模樣的小伙子,他們是從海之韻廣場方向步行過來的。海之韻廣場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互相交換了一下後面的路程長度,我們還要走一個小時左右,你們嗎,那沒兩個小時是轉出不去了。
雖然太陽很好,風吹得身上還是慢慢地有點冷。這時前方路邊上出現了一座木頭搭建的二層小樓,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茶館。推門進去,裡面布置很簡單但好溫暖,原來主人在屋子中間起了個很大的火爐,上面正在燒著茶水,頓時感到十分親切。老板、老板娘和兩個朋友在打撲克,還有兩個老外在另一桌上品茶聊天。我們找了個看海角度最好的位子坐下來,要了一份40元的花茶,老板娘很快就把茶具端上來,是很小的茶壺和茶杯。品著茶,感受著爐火和陽光的雙重溫暖,窗外是廣闊的大海和藍天,老板養的一條小狗還不時地跑到我們腳邊來轉悠,把我的一只手套拖去當作玩具撕咬,這種感覺真的不要太好,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都有點羨慕起老板和老板娘了。茶喝了一杯又一杯,我倆卻都還不想走,干脆找老板也要了一副撲克玩起來。直到太陽下山,老板的朋友和老外都已告辭,屋內的溫度也慢慢的降下來,才不得不起身離開。雖然嘴上沒說,我和LP心裡都一致把這間茶館內的2個小時當作此次大連之行最美好的時刻。強烈推薦去大連玩的朋友一定要來此茶館一坐,和平日城市裡坐在馬路邊上呼吸汽車廢氣的星巴克或燈紅酒綠的新天地三裡河之流比較起來真是雲泥之別。
出了茶館前面就是有名的怪坡了,只是步行是感受不到怪坡怪在何處的。接著一段路叫十八盤,叫這個名字因為這是一段曲折彎急且坡度大的山路,幸虧我們是走下坡。才走幾步,身後冒出來一輛Landcruiser在十八盤上練漂移,發出刺耳的剎車聲,真是大霎風景。下了十八盤很快就到了海之韻廣場,看的出來旅游旺季時這裡一定是很熱鬧,只是現在好像也過於冷清了,連公共廁所都是鐵將軍把門。也許是剛才茶喝多了,沒辦法只好在廣場邊上的樹叢裡就地解決了。呵呵,在這裡向大連人民說一句對不起了。
從海之韻廣場門口坐有軌電車回到城裡,這有軌電車本身也是大連一景。木制的車身顯得很老舊但也有些味道,只是坐到二七廣場時一輛公交汽車停在電車軌道上熄火拋錨了。我們只有轉坐公交到天津街。網上盛傳天津街飲食豐富,結果上了大當,整條街上冷冷清清就沒幾個亮燈的,回想起早上大連人民對天津街方位的不熟悉才醒悟過來原來天津街是專為游人而設的,在這大冷天沒有生意自然都不開張了。LP不高興了埋怨說連個吃飯的地方都安排不好,一怒之下打車到之前路過的一家“新概念粗糧”(好像是叫這個名字,不是說粗糧有營養嗎),點菜時犯了我們經常犯的錯誤,什麼都想嘗嘗結果點多了吃不完,只好打包帶回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