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的第二天。此時此刻,正在回Melbourne的路上,趕緊用筆把今天看到的記下來。因為沒有照片見證,而記憶又那麼容易消退。其實,就是有照片,以後看的時候,又還有多少當時的感覺是還記得的呢?所以,希望自己到那時候,可回味的是這樣的文字:
今天LG要去Melbourne的office開會,我一個人參加了當地的一個day tour去Great Ocean Road。這個公司叫Go West( http://www.gowest.com.au),只做大洋路和飛利浦島看企鵝這2個一日游,口碑很好的,現在還提供免費借用Ipod聽各種語言的解說詞。大洋路95澳元,想著過幾天去新西蘭還有得看企鵝,就選了這個。
早上7點就出門了,小面包車載了不到20個游客開往傳說中的Great Ocean Road。在第一個景點停車就發現相機不能用,昨晚把電池拿出來充電了,早上走得匆忙忘了帶。當下懊悔不已,差點哭了,LG 又不在身邊,沒人安慰。美景就在眼前,我卻無能為力。於是這一天就用眼睛拼命地仔細的拍攝著,特別珍惜眼前這轉瞬即逝的影像。
沿路停了好幾個景點。Bell Beach今天比較平靜,沒人在衝浪。原住民表演和雨林漫步就一般了。看沿路野生的考拉還可以,因為上次在悉尼都抱過了,也不算新鮮。中午在Apollo Bay的一個海邊小鎮停車午餐,大樹下的草坪上坐著啃burger,身邊的海鷗咕咕叫著走來走去。那裡的海灘也很漂亮。其實今天看了好幾個很美的海灘。飯後赤腳在溫暖細柔的黃沙上走了幾個來回,腳底灼熱了就靠近海,讓海水流過涼一下,應該很健身的吧!
最震撼的是The 12 Apostles—十二使徒岩一帶。那些形狀古怪的大石頭在碧藍海水裡,金黃的陽光下兀立著,很執拗的樣子。海水來到他們身邊就多了一分怒氣,仿佛不滿這些石頭的頑固。不過,這些富含遠古海洋生物鈣質的巨石也經不起海水和風每日的磨損,許多疏松的部分被削磨了,其他的部分也不知何時會屈服。好像12使徒岩已經倒了一個,形狀酷似的London Bridge也塌了。此生如果還有機會再來的話,不知道還是否能看到今天看到的這些,讓人不禁生出一份感慨來。
在3個地方看這樣的石頭:除了The 12 Apostles那裡走上懸崖遠觀外, Loch Ard Gorge那裡可以近看那些風化的細節。海峽處還有一個隱藏的沙灘 ,無比細幼的沙子。還有一個很多年前發生在這裡的海難的故事,導游口中的年輕船員和少女船客雙雙生還,卻最終沒能走在一起。坐在那個沙灘上發呆時就在想這兩個人和他們後來的一生。
倫敦橋那裡的海水是最大浪的,咆哮著衝來,吐著白沫離開。而你是在懸崖的高處俯視著這個動作反復地發生。剛好是傍晚,色彩無與倫比,金黃,湛藍,和海水中閃爍的陽光,和這個比,老謀子算啥呀。一回頭,是一望無際的灌木平原和廣闊的天空,飄著立體的雲。天大,地大,海大,深吸一口氣,在這裡人的心也變大了。
回程的車開得飛快,窗外是行走的農莊草原,時不時看見一群牛,一群羊在吃草,靜靜地從容地。任我從一個角度出發,180度地快速旋轉觀察它們,好像電影裡那種特殊的全角度游走的鏡頭裡的主角。這一路我就愛上了用這種方式拍攝窗外的景物。
後來又突然下起了頗大的雨,很快就停了,烏雲過後又是一片淨藍的天空。遠處的烏雲下還看得到連著地面的雨霧和上方隱隱的無聲的閃電,頗為壯觀。漸漸,夕陽西下,彩霞滿天,9點鐘,天空一片粉紅。
快到墨爾本的時候車子爆胎了,大家在高速公路中間的綠化隔離處等司機兼導游帥哥換輪胎,帥哥的手電沒電了,幾個日本女孩虔誠地跪在地上用手機給他照明。結果千斤頂又不夠高,等待幫助的時候,滿臉油污的他還開心地教我們看南十字星。一抬頭,便發現了滿天的寶藏……回到市區,已經快12點了,工作了一天的LG還在等我一起吃飯。
忽然意識到,這一天並沒有因為相機事件而改變它的美妙,反而更被珍藏在我的記憶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