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一早就起來了,一方面是昨天睡得不是很舒服,還有一方面是昨晚睡覺的時候還看見一個大蟑螂,我是沒事,可另外兩個姑娘嚇了一跳,結果被我的拖鞋給收拾了,不過打地鋪睡覺的時候還是比較擔心,生怕又有什麼爬蟲之類的會上來。0630隔壁的Ivy和真真都跑進來,原來他們也是一個晚上沒有好好睡,都進來告訴我今天晚上絕對不住這裡了。小宇由於昨天的原因對新加坡明顯沒有太大興趣,想單獨活動,於是說好晚上在賓館碰頭。下樓還是去馬路對面吃了早餐SGD4.7,這個時候,Ivy想去買手機卡了,去超市挑選的時候,發現手機卡有好多不同品種,也有不同的套餐可供選擇,買卡僅僅是一張Sim卡,還需要買充值卡才行,不過打回中國都挺便宜,特別是用回撥卡。和Ivy買好手機卡回到賓館,Jenny和真真不知去哪裡了,發個短信問一下,原來去附近找賓館了,回來後告訴我們一個喜訊――賓館有了!在去賓館之前,三個女生還幫我解決了麗明旅店的預交款問題,特別是Ivy能說會道,在這裡我謝謝她們!1100打的去了相隔幾條街的Hotel 81(21 Lorong 8 Geylang, Tel:68468181, website:www.hotel81.sg),挺干淨的賓館,沒想到晚上回來的時候才知道這裡竟然芽籠紅燈區的中心!Jenny和真真找的是兩個房間連在一起的,4張床2個衛生間,房間很小,我把其中一個床的席夢思取下,下面的床板放在過道上,這樣就可以睡五個人了,兩個房間每天SGD99。安頓好一切之後打的SGD14去NE10附近的Potong Pasir吃咖喱炒蟹,沒想到到了之後才知道這裡的營業時間是5PM~2AM,店門口還有和許多明星的照片,我們到得太早了。於是每人去挑自己喜歡的食品,我買了肉骨茶SGD5,很大條哦,味道還不錯。接著搭地鐵去了小印度(Little India),就是印度版的唐人街。很多印度特色的東西。還有兩座教堂很有特色,一座印度教堂,一座是伊斯蘭教堂。按照地圖走就可以了。小印度(Little India)是新加坡印度族群的聚集地,猶如印度的縮影。在1819年,當萊佛士爵士航行至新加坡時,隨行有多名印度助手和士兵。之後,更多的印度移民來到了新加坡謀生。一進入小印度,一股濃烈的辣椒氣味就會撲面而來。這裡的主干道之一——實龍崗路(Serangoon),是新加坡最古老的馬路之一。當時此處還是一大片森林,常有猛獸毒蛇出沒,使用這條馬路的人都會敲打銅鑼來趕走野獸。這在馬來語就是“di-serang dengan gong”,久而久之人們念成了今天的“Serangoon”。這裡的商店裡陳列著銀器、銅器、具有民族特色的珠寶、茉莉花環和絲制莎麗。無論在龐大的竹腳(Zhu Jiao)中心,還是在小雜貨鋪中,各種有趣的東西等著您去探索。在屠妖節(Deepavali),即興都教光節(Hindu Festival of Lights),小印度被裝點成金碧輝煌的神話世界,到處是前來購物的人們。不僅購物是種享受,還可嘗到正宗的印度美食。在阿波羅香蕉葉餐廳(The Banana Leaf Apolo)、跑馬埔路(Race Course Road)上的Muthus咖啡餐廳(Muthus Curry Restraurant)還有印度素食餐館 Komalas Villas,都可一品原汁原味的印度飯菜。如果要觀賞視覺藝術和文娛表演,則要到藝術區加保路(Kerbau Road)去逛逛。地址:實龍崗路(Serangoon Road)交通:往烏節路(Orchard Road)乘新巴64號、65號或111號公共汽車到實龍崗路(Serangoon Road)。地鐵小印度站(Little India) 小貼士:小印度每逢周六和周日傍晚都格外熱鬧。新加坡的印度籍外勞都喜歡到這兒進食、購物或與朋友聚會。所以最佳游覽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10:00-19:00。我只對那裡的印度香料有些興趣,不過品種太多,挑選了半天還是沒有買。沿著馬路一直到了Victoria Theatre,它的門口就是萊佛士紀念碑。後面的St. Andrew’s Road上分別是議會大廈、高等法院、市政廳和聖安得烈教堂(白色房子)。繼續沿這條路前行,過了Swiss Hotel The Stamford, 就是新加坡重要地標之一的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這是一棟純白色的維多利亞式建築,精致幽雅,無論外觀或內部陳設均展現出高雅的貴族氣息。3樓還有一個小小的博物館,展示酒店的歷史和家族成員的照片。這段路一直是步行,沿途人很少,非常干淨漂亮,拍的照片效果很好。萊佛士酒店的南面馬路對面就是萊佛士商場。從這裡可走到新加坡最大的商場新達城(Suntec City Mall),或是從萊佛士商場先走到NS25 City Mall站,在North Bridge出口有免費巴士到新達城。接著繼續走直到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它坐落在新加坡河入海口,與瀕海灣毗鄰,是新加坡世界級的藝術娛樂地標。這幢建築外觀呈獨特的雙貝殼形,又宛如兩只大榴蓮。濱海藝術中心擁有可容納1600人的音樂廳、有2000個席位的劇院。此外,還有兩個表演室:小劇場可容納220人,音樂室可容納250人。可以演出各種類型的音樂、舞蹈、戲劇及視覺藝術。 在周末和假日夜晚,濱海藝術中心還在露天庭院和海濱免費進行露天演出。每逢周末公眾可在海邊一面進餐,一面欣賞街頭藝術、音樂等娛樂表演。坐在石階上吹風,觀賞對岸的高樓大廈,以及濱海藝術中心獨特的榴蓮型外觀,浪漫至極。傳說中蘇門達腊王子外出打獵,在新加坡意外地發現一只獅子,這就是新加坡被稱為“獅城”的由來。為了見證新加坡從當年的小漁村發展成今日的繁華都會,借由古老傳說的想像,將獅子的頭和魚的身體結合在一起,魚尾獅就此成為新加坡的標志和像征。碩大潔白的魚尾獅像佇立在河口的平台上,代表新加坡人民向全世界的游客招手(同樣在聖陶沙的音樂噴泉後有一只更大的魚尾獅雕塑,白天它會模仿真的獅子發聲, 晚上配合音樂噴泉,它的兩只眼睛發出翠綠的亮光,這耀眼的激光一直射向新加坡河對岸,讓你感受的魚尾獅的威力和魅力!)該塑像高8米,重4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共同雕塑的,於1972年5月完成。在魚尾獅像背面的一小塊場地有四塊石碑,碑文講述了魚尾獅像征新加坡的故事,近旁還建有一座小魚尾獅像與之相伴。在那裡我們拍了很多的照片,但光線不太好,本來還約好第二天繼續拍日出的,可是。。。。。。繼續走,到了克拉碼頭,本來想去吃著名的黑胡椒蟹,可是找了半天都沒有發現經濟實惠的飯店,相反由於都是老外,這裡的飯店貴不合算。商量了半天,還是打的去中午的小吃街去。於是在當天第二次去了那裡,點了天金的1只黑胡椒蟹和1只辣椒蟹,這可是著名的新加坡美食哦,強烈推薦!新加坡地處熱帶,據說當地人為了排暑去毒,所吃的各種料理口味自然就偏重麻辣口味。而在各種新加坡傳統麻辣口味的料理中,又以辣椒螃蟹和黑胡椒螃蟹最為出名。辣椒蟹就是將整個的大螃蟹切開,連肉帶殼加上茄汁、辣椒一起拌炒。吃起來,蟹肉的鮮嫩伴著茄汁的甜和辣椒的衝,非常過癮,堪稱絕配。黑胡椒蟹集中式的醬油、印度的黑胡椒、馬來的小辣椒與西式的牛油於一體,才造就出了這另類“衝鼻”的獨特味道來。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海蟹個頭特別大,一個蟹腳就有兩根手指般粗,蟹殼厚而脆,用蟹鉗一夾,發出清脆的碎裂聲,只見紅汁從嫩白的蟹肉中濺出,引得你開懷大吃。這裡的海蟹肉質非常細膩,鮮美無比。我們4個人吃兩只蟹都吃不完,還剩了幾塊,浪費啊!一買單SGD70,還真是不錯。今天還消費了午飯SGD5,水果SGD2,水SGD1,雪糕SGD4,地鐵SGD2.8。最後乘地鐵回到Hotel81的時候,發現了有好多Ladies站在我們賓館的門口,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唉,這個行業也不容易呀。小宇也回來了,說了好多今天的奇遇,還說新加坡人很喜歡搭訕單身女子的,她今天走了一路,碰到了N個前來搭訕的男子,是不是小宇美貌出眾呢?嘿嘿,今天走累了,睡覺很香很香,一碰枕頭就見了周公。。。。。。

(街頭的雪糕,恩,很不錯。)

(萊佛士酒店(Raffles Hotel),新加坡的標志酒店。)

(魚尾獅公園)

(美味的黑胡椒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