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山山水水,粗粗一瞥,是決不能讓人驚艷的。沒有氣勢、沒有險峻、沒有奇特、沒有妖嬈、沒有嫵媚,她們僅是簡簡單單地站著笑看眾生。
再細看兩眼,卻慢慢讀出了味道,那份清雅秀麗、那份出塵飄逸,那份讓人的心靈也忍不住柔和起來的風韻……我幾乎無法讓視線挪開。閉上眼睛聽著《千裡之外》,乘著竹筏靜靜飄在漓江上,只覺得一切煩惱俗事俱已遠離,心靈是無盡的祥和與安逸。回到重慶,喧囂的都市似乎也影響不了我的安寧,僅僅是憶起,心中就湧現出一股溫柔,讓人忍不住嘴角噙笑。這份情懷,又豈是其他高山流水所能比擬?
漓江·拍不出的風景
到廣西的第二天,天氣陰沉沉的,導游卻笑說我們趕上了好時節,能夠看到煙雨漓江。當時心裡嘀咕著,似信非信。
楊堤。我堅持徒步,老余陪我而行。國慶剛過,漓江顯得相當空曠。我們一路沿著江岸緩緩行走,看江面游輪呼嘯而過,看岸邊牛犢成群嬉戲,看沿江村民辛勞奔波,偶爾停下來對著某座山、某塊石發呆,心曠神怡的感覺真是無可比擬。
過了兩個渡口。挑了個筏子開始飄。這時候的江面已經沒有游輪了,只看見我們一個小筏子飄來飄去。筏子的馬達聲太破壞這片寧靜,在我們的要求下師傅關了它,慢慢飄吧,我又不趕時間。
拿著相機擺弄半晌,宣告放棄。終於明白漓江的風景是拍不出來的,如果在拍出來的風景中加入人更顯得別扭。或許煙雨漓江的說法是正確的,朦朧的美永遠比清晰更動人。
九馬畫山。太出名了,精彩的傳聞讓我遠遠的就認出了它。跳上岸專心地盯著那山好一陣子,卻始終在七、八匹中徘徊,看來九匹馬的最高境界的確需要修煉。不甘心地放棄改去照山下的雙生牛犢,牛媽媽卻極警惕地走過來,對望了一會我也只好悄悄地後退。回首見牛媽媽帶著兩只牛犢踱向另一頭,依依不舍。
終點站,二十元人民幣處。筏工師傅特意找好位置讓我們照相,筏上三個游客卻相顧茫然,而後紛紛掏出錢包尋覓二十元人民幣(還好找到了)。不過我看來看去,很是納悶這個二十元風景是怎麼選到的呢?有什麼特殊的含義麼?難不成是誰誰在漓江上面飄的時候猛一回頭發現的?^_^
江湖傳言漓江的下游比上游更加漂亮。兩天後,我們趕了個大早從陽朔飄去下游。曬著暖暖的太陽,我攤在筏子上昏昏欲睡,眯著眼睛貪婪地看著風景,腦子裡胡亂思索著什麼,周圍的人似乎都不存在了,悠游天地間,不過如此。
遇龍河·淡淡的遺憾
網上的攻略一致推薦遇龍河漂流,我也從未出發就開始期待。沒想到簡單的想法阻礙重重,大家意見的不一致導致了計劃的停滯不前。幾次反復,氣得想哭之後終於決定單飛,一個人找了個導游騎車到遇龍河,卻因為時間、金錢種種原因,只能從下半程飄起。沒能飄全程,遺憾一也。
遇龍河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的原因,覺得遇龍河的風景遠比漓江來得秀麗,正在欣賞中,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旅游團隊,搞得整個河上人聲鼎沸,風景頓時失色了一半。人滿為患,遺憾二也。
恰逢枯水時節。好幾個本該衝下去的地方都只能下來看筏工師傅把筏子拖上來再推下去。如果是漲水多好,遺憾三也。
田園風光·呼吸中的清爽
記得前年看《天涯俠醫》的時候,就為裡面的廣西田園風光所迷惑。於是很是夢想著在鄉間小道上騎單車的感覺。去年在麗江倒是騎了一把,可惜大部分時間在公路邊上,被眾多來往車輛嚇得一陣青白,緊張得不得了。
一到陽朔大家就去租車騎了一把,我終於見識到比我技術還差的人們,也終於理解去年在麗江大家的擔憂。想起這樣臭技術的一堆人在大馬路上……心不禁涼了一半。
直到我單飛去遇龍河。在當地導游的帶領下,我才堅信原來我們真的走錯了路。下午的自行車道上只有我和導游,周邊是秀氣的山和大片的田野,偶爾有幾位老人在叫賣花環。清新的氣息撲鼻而來,深深地吐出一口氣,再貪婪地吸進,怎一個爽字了得?
北海銀灘·不經意的美麗
去北海是個偶然的決定,所以也沒有抱什麼特別的指望。早上5點到北海,找個旅館睡個回籠覺之後,到海邊踱步。北海的水自然是比不上海南的,不夠藍、不夠清澈,原有的銀灘也不復存在。然而我的心情反而比前幾日來得舒坦,跟天氣一樣晴空萬裡。笑嘻嘻陪段家小妹妹拎著小桶撿貝殼、趴在沙灘上看小螃蟹、去淺海裡衝浪,還和老周兩人左手牽右手到處晃晃,玩玩各種簡單的海上游戲。中午租了把大傘和桌子吃了盒方便面,就著濤聲陣陣睡了個午覺,懶懶地翻看著幾頁書。在北海的那天,是我出游幾日睡得最好的一天。
在海南的時候我不能克服對海的恐懼,在不太媚惑的北海,我反而親近了大海。雖然沒能感受大桂林的田園風光,卻真正感受和接受了海。“得失隨緣,心無增減”,對我而言,又何謂得與失呢?

(漓江.清晨)

(煙雨漓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