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員:青山,冬冬,蘭蘭,WHY,瑛兒。徒步路線:浙大校園—老和山—北高峰----美人峰---石人嶺小屋---天門山---十裡郎當—五雲山---雲棲竹徑徒步用時:9:30—17:15,共八小時左右。徒步到達各個地點的時間:T741 上海—杭州東 6:30—8:10K28 杭州東站---浙大 8:20—9:30浙大校園—老和山 9:30—9:40老和山頂 9:50瑞雲亭 10:24北高峰 11:00(休息至11:30出發)美人峰 11:30—11:45石人亭 12:45 (休息至13:00出發)天門山微波站 13:00---14:15十裡郎當嶺 14:40 (午飯休息至15:15出發)五雲山 15:15---16:00(休息至16:15出發)從五雲山下雲棲 16:15—17:15雲棲出口 17:15(一)、出發今年一月的時候,冷雨帶隊,一行五人曾走過一次北高峰到雲棲的徒步路線。回來後對那條環西湖徒步群山的經典毅行線路老是念念不忘。出發前的准備工作總是令人期待的。天氣情況非常讓人關注。終於在下了一天的雷雨加中雨後,杭州雨止轉陰,多雲微風。倒是徒步的好天氣。3/25,晨六點,在上海火車站進站口集合。看到了未曾謀面的冬冬,他的臉紅紅的像是塗了胭脂,很好玩,頭發黑黑卷卷的。WHY是個小巧的笑起來很可愛的女生。青山同志好像沒睡醒的樣子,眼睛還是腫的,也難怪,天都沒亮就出門呢。蘭長得高而苗條,青山說她爬山很厲害的。同志們各自打過招呼進站。(二、)徒步的起點8:11到達杭州東站,很順利的在車站右手邊找到K28路。坐到終點站玉泉,不下車,再坐一站就是浙江大學了。K28的路線很長,有個十幾站。我們整整坐了一個多小時,靠近武林門附近的馬路非常堵。值得一提的是從黃龍洞開始,路上的景色安靜優美。在火車上時窗外層層濃霧籠罩著田野,金黃的油菜花都看不真切。而到了杭州霧氣漸漸有些散去,樹木高大蔥蘢而又茂盛的樣子顯現出來,伴著春天的綠色,讓玉泉這邊如同森林般讓人感覺空氣的清新。仿佛能看到露水在林間的滾動。周日的早晨,人並不多,如果漫步在這樣的路上,看著嫩綠的枝葉在雨後全都冒了出來,心情也會像春天一樣吧,充滿了欣喜和生機。K28居然慢慢駛進了我向往已久的杭州植物園。這個植物園看上去和四周的景色渾然一體,杭州本身就是個大植物園。我數次路過,卻總是沒有時間進去走走。園裡的石階路上滿是露水,空氣中飄著泥土的芬芳,滿眼皆綠,讓人好不舒心。到站後,浙大就在馬路對面。徒步的起點到了。進了校園,有種非常舒服的淡淡水粉感覺,和著濃濃的書卷氣,我們穿行在校園裡。風很柔和,帶著春的暖意和輕盈。草坡上,土路邊到處能見到綠得讓人心生歡喜的樹木。(三)、老和山---北高峰沿著校園右側的路走到底,竺可楨的塑像後是浙大圖書館。沿右邊小路緩步上行,遠處,老和山籠罩在一片雲霧之中,空蒙而輕盈。像幅水墨畫。青山同志給我們講解了一種叫做黃馨的植物,枝條是方的。我一直以為那就是變了種的迎春花。慢慢走到底,穿過左手邊的圍牆,右行便是上山的山道了。石板路,老和山雖不高,但拐著彎一直向上的山路,我很快就氣喘如牛並落在了最後。抬頭總能看到青山很神勇的爬在第一個,冬冬的步子稍有點蹣跚,他和青山一樣,竟然也不帶拐棍。可能嫌麻煩。蘭和WHY走得還挺穩的,而且耐力很好的不停歇。可能是周末的關系,一路上同行的人還不少。我還是忍不住停下來喘氣,看到同志們都爬得老高了。身邊不斷有人超過。山色蔥蘢,十多分鐘就到頂了。山頂的右邊有條路是從古蕩上來的,在這裡會合後向左通往北高峰。只爬了十多分鐘,我們外套都穿不住了,喝了點水。我看到自己的汗珠開始砸下來。沿著碎石路一直前行,在一些山坡的開闊處能見到一陣陣山下的霧氣升騰上來,遠處並看不真切。沿著山脊走的一側,植被都是濕漉漉的。這樣的感覺忽然讓我想起三清。這段去北高峰的路感覺還是很長的,功略上寫需要一小時。行至瑞雲亭,大家休息了一下,我出了很多的汗。看指示牌上的感覺到北高峰應該只剩下一半的路了,前方都是平地,於是大家鼓足精神准備一路衝向北高峰,但是走啊走,卻總看不見北高峰,路上還不時出現幾個上坡,這可是我的弱項。於是很快我又開始落後了,本來還想不歇了,一口氣衝到北高峰的,可現實是喘著粗氣腳步慢下來。冬冬反而開始勇猛起來,一改剛才的那種搖搖晃晃的樣子,走在了第一個,蘭和WHY速度依然不減,青山和我走在最後面。終於在一片開闊處,看到北高峰高聳的信號塔和財神殿就在遠遠的山那邊,卻還需繞過兩個山頭。我們五人在爬到北高峰後全都氣喘吁吁,女生都滿臉通紅。我把頭發扎了個小辮子,頭發又長了,出了汗粘在臉上很是難受。北高峰上人很多,我們站在圍牆邊把包卸下來休息。青山又去脫衣服了,同志們都穿多了衣服。我實在沒啥好脫了,但也覺得很熱,二十多度的氣溫穿件快干衣就行了。我的保暖衣就和上回密蠟一樣背後升騰起了熱氣。在北高峰上喝水休息吃了點東西,半小時後出發。冬冬非常想走到毅行的終點吳山廣場,但我感覺照我們的體力和時間是走不到的。一月和冷雨他們是從北高峰爬上來,走到雲棲下的。那次邊走邊找路,也花了七個多小時。而從雲棲到吳山,還有大把的路。我想,我們這次能走到五雲山或虎跑就已很不錯啦。(四)、北高峰---石人嶺休息完我們很順利的離開北高峰,找到去美人峰的路,在通訊牆旁有條小路直行,到岔路口有個小木屋,走左邊那條路。路的盡頭就是美人峰頂。從這裡開始走山路,這條路依舊漂亮。穿行在密林中,路並不寬。四周樹木纖細低矮,姿態各異。地上鋪滿了落葉,昨天的雨水讓腳下的泥土有些松軟。身後有幾個跑步鍛煉的人竟然在林中奔跑起來。這樣的路並不容易跑,土裡總有些絆腳的石塊。根據上次走過的經驗,我們要尋找一處有鐵絲網的地方來找到去石人嶺的路。而在尋找的途中,要走上山,需要爬坡,我再次出很多汗,並落在最後。走了很久才爬到傳說中的鐵絲網前,這裡就是冬冬上次走錯路的地方,我們沒有鑽進去,走外邊的路,但路很難行,全是窄小的碎石路,且不平整,又高又陡需手腳合用才上得去。看功略上寫要找鐵絲網的缺口來找岔路。但那裡的缺口很多,我差點指錯路。還好碰到了幾個從石人嶺過來的同類,問了才知道。仔細看那條路,其實樹上有很多黃色噴漆的標記表明應向右走。接下去的下行路對我們的腳來說簡直是種折磨。昨天下過雨,有些地方濕滑,且有高低不平的青石突起著,只能靠拉著兩旁雜亂生長的老樹,並小心的伸腳下探才能踩穩。坡非常的陡,幾乎快垂直了。只感覺步步驚心。地上的藤蔓,四周的樹木,是我此刻的救命稻草。幾乎是蹲在地上滑下來的。我最怕走這種路了。我看著走在前面的同志們都顯得異常神勇,特別是蘭蘭和WHY,兩個女生一直走在比較前面,且沒有人發出嬌柔的驚呼。我和青山在最後,慢慢的手腳並用的挪下來。不斷的下行,在經過一塊巨大的岩石後,我們看到了石人嶺小屋。此時已是中午時分。亭子的牆上依舊是那兩首詩。冬冬已躺在石凳上休息了,我們放下包,吃了些東西補充一下。看到WHY和蘭的臉上都是紅紅而汗濕的,我就更不必說啦。石人亭的右側是去上天竺的路。爬得有些累了,坐在亭外的石頭上抽支煙歇會兒。在亭裡就注意到這邊的風景獨好。而坐在這邊,安然而恬靜。這條下山的小道沒有人,四周都是那種有著淡黃色葉子的樹,舒展著,綠色的大山作為背景,可以看到很遠。空山鳥語,什麼都不用想的感覺真好。(五)、石人嶺—天門山繼續上路。我憑印像差點又指錯了路,還好冬冬還記得。石人嶺屋外有條上行的小路,一直往上走,約一小時能到達天門山。路途艱難。記得上次走的時候,一路找去往天門山的路,不斷出現的岔路把我們搞得頭暈,功略上也是一會兒左轉一會兒右轉的讓人急。總體感覺這段路是要一直看著兩邊以前毅行留下的標志才不會走錯。我們這次走了一條與上次完全不同的路,也是在路上遇見反方向過來的當地人給指的路。我覺得這條路更好走些。從石人嶺出來到天門山頂微波站,上行時遇到第一個岔路不要走,這條路的右邊有個園文標志的水泥樁。從石人嶺走到第一個岔路,要花不少時間,上去又下來的。而到了第二個岔路,往左行,向右是去上天竺的路,不要走錯了。再往前走又有岔路,也是左行,然後一路上上下下的,翻過兩個山頭,能明顯的看到前方有微波站的信號塔。那裡就是天門山的頂峰了,是西湖群山的第一高峰,412米。路非常陡直,我一直拉在最後,喘著粗氣。同志們總是停下來等我。這段路感覺爬得很艱難,沒有盡頭。在半路上身後走來個獨行俠,問路中得知他每周都來爬山,很是羨慕。他笑說這裡有山有水,杭州人都不願去別的地方。看他穿件汗衫早已濕透了一半,臉上豆大的汗珠往下淌,他一直很謙虛,說我們幾個體力好。其實他也是從老和山上來的,我估計他速度很快,因為一路上我們並沒有見到過他。有這個當地人帶路,我們心定了很多,跟在後面慢慢走著。還有兩個山頭才到天門山頂。不斷的上坡,同志們的背影消失在高高的前方。我落下很遠了。我不再抬頭去看,只低頭走著。青山一直提出要幫我背包,我覺得很不好意思。一定是我走得很慢。我依舊慢慢挪著,走幾步喘幾口氣。心髒跳動得很劇烈。我看著前面的灌木,心裡說不要停下來,走過去再歇,可喘著粗氣,腳步還是不爭氣的慢下來並不動了。每一次停下來都會感到一種強烈的虛弱感,頭很眩暈,可能是昨天沒休息好。我昨晚雖沒像冬冬那樣興奮,但下班晚,還是東弄西弄的到一點才睡。但我知道自己還是要不停的走。微波站的影子都沒有。還有最後一個山頭,我們在中途休息了一下。冬冬從包裡拿出好大一瓶水,把我們都惹笑了。他在平時是不太作聲的家伙,偶爾會冒出句有趣的話。他居然和我一樣,也是射手座的,但我們在網上聊過,感覺到他反應很快,而且有趣。我讓同志們有力氣的先爬到微波站,我想坐一會兒歇歇。又要站起來往前走。路總像是永遠通向未知的上方。我慢慢挪著,感覺到行走的痛苦和甜蜜。身體變得極度疲憊的時候,心裡卻很輕松。背包裡雖只有些簡單的吃食,水和外套,長時間行走後卻變得無比沉重,此刻壓得我肩膀和脖子酸痛不已。出來前特地買的護膝,也勒在腿上越來越緊。我一直向往樸素和簡單的行走。那種真正深度的心靈之旅,不需要很多的華麗裝飾,只要安靜的行走。但我清楚自己的體力,所以常常喜歡一個人散漫的走。像現在這樣和山友一起相約了結伴走,於我而言,才是第二次。有種溫暖的感覺。同志們都很好相處。我落在了最後,不再能看到他們的背影。前方樹叢中終於出現了微波站的外牆,我大喜,奮力爬過去。聽到了他們幾個的聲音,正商量著吃午飯的事呢。為了爬最難走的天門山,我們午飯時間都延遲了。時間也到了下午兩點十五分。大家體力消耗很大,前面的路就好走了,於是決定走到十裡郎當吃午飯。(六)、十裡郎當—五雲山從天門山上的微波站走山路二十分鐘就能下到十裡郎當嶺。全是下坡,也不太好走,有些陡。但龍井村那邊熱鬧的人聲一陣陣的飄上來,聽得很清晰。眼前終於豁然開朗。十裡郎當是片平緩的石階路,一頭通向山下的龍井村。正是谷雨前,茶園裡嫩綠的新茶舒展著葉子。頭戴黃色鬥笠的農人正彎腰忙著采摘明前茶。深深的山谷裡空氣清新,滿眼皆綠,黑瓦白牆的農屋錯落其中。夾雜著四散在茶園采茶人的身影,郎當嶺上一路飄著茶香,讓人感覺前面的疲憊一掃而光。大家都餓了,很快找了一塊山坡旁的平地吃飯。冬有帶塑料桌布,五人東倒西歪的在那裡吃得不亦樂乎。終於可以減負,一路上背得還真是辛苦。青山帶了香梨,他還背了很多美味的罐頭。一定重死了。又要出發了,山下采茶女抬起紅紅的笑臉。她們的快樂很簡單。我們都走得極熱的,站在嶺上吹著風,浮躁之氣頓消。冬冬覺得時間可能要來不及了,有些著急。我倒覺得徒步只要大家走得開心就好了。結果倒不太重要。繼續出發。從郎當嶺到五雲山有四十五分鐘的碎石路,繞著山走。有一些上坡,但比起天門山來要好走得多,而且這裡風景漂亮,視線開闊。四周望去全是高山茶園,路也平坦好走,就是很長,繞來繞去的總不見頭。我帶的兩瓶水終於不幸喝完了。去五雲山的路上忽然見到一池泉水,有竹管接上岩石縫裡淌下的水,看看挺干淨,就拿了瓶子去接,水滴的不快,又高高在上,我掂著腳接了好久,喝一口,很涼快。同志們早走得不見影子了,我快步向前。拐過一個彎後,看見他們正在前面等我。五雲山真跡寺是許久才出現在一片樹叢中的。右邊有竹林。這裡古樹環抱,樹葉的顏色一層層的,安靜而讓人想停留。在寺門口坐著休息,地上全是不知名的紫色野花,寺前古樹很多,又高又粗,結滿了青苔。時間不早了,已是下午四點,回程的火車是六點四十七分的。再往前行至虎跑可能時間體力都不允許。於是我們決定下撤到雲棲。(七)、五雲山---雲棲下雲棲的路上次和冷雨她們也走過,一路的下坡。對膝蓋衝擊很大。這次准備了護膝,倒真是有點用的。沒有盡頭的下坡路啊,因了那些有靈氣的竹子而讓人感覺非常愜意。又是日落時分,又走在去雲棲的路上。感覺還能看到冷雨,密蠟,小椒和阿修羅彩色的身影。竹子全都高大茂盛而濃密,讓陽光也極難透進來。我和冬冬慢慢在最後走著。他是非常想走到虎跑甚至走完全程的,而這次只走到五雲山,讓他有些失望,腳步也慢了很多。我和他聊著天,我覺得我們能走到五雲山已是很不錯了。況且另外三個隊員都是第一次走,體力屬於很強的。好在杭州很近,以後還可以來爬。在進入雲棲時,密密的竹林裡沒有風,但我卻聞到了一陣燒香的味道,有些像寺廟裡香的味道,飄散不去。我站在那裡深深的吸著氣。我很喜歡聞香的味道,覺得心也可以沉澱下來。在山腳下的一個亭子外,有三棵千年大樹盡力伸展著枝葉,那樣的高而茂密,葉子都是翠綠的,樹干粗壯挺拔,抬頭看去不見頂端。我們看了牌子。才知那叫楓香,全樹都可入藥。我們慢慢看著兩旁的樹牌,原來這裡的古樹名木如此之多,千百年來它們就已屹立在此了,只是,從一棵樹苗長成了無言的大樹。五人往外慢慢走著,眼前的路很是幽靜。青石階鋪的路,少有人走,竹林安然站在兩旁,連路燈都充滿了古意,總讓人感覺這裡的淡泊之美。空氣仿佛都純靜涼爽了好多。青山說,這才是他印像中的雲棲。真想在這裡坐著喝茶。應會無上清涼吧。(八)、離別慢慢踱出雲棲。不遠處就是梅家塢農居。找了戶農家,坐在院子裡喝茶。房門前的老頭正在一口鍋裡翻炒著新摘的春茶。笑著和我們聊天。喝著嫩綠而新鮮的龍井,我們賴在椅子上幾乎要睡著了。春天的時候,在這裡走走,吃吃,喝喝,發發呆是多麼令人愉快的事啊。去往火車站的途中,面包車司機很有興致的放起了越劇“十八相送”,在婉轉的曲聲中,梁山伯和祝英台探討著小九妹的問題。對於杭州,我總是如此的依戀。好在,四月很快就要來了。
附:以下照片全部為手機拍攝,不太清晰,見晾。

(浙大)

(上山了)

(去往天門山途中)

(十裡郎當嶺)

(雲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