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有蓮花(五)

作者: 三三王小五

導讀行。 在越南,走路是件異常危險的事情。 如果是生活在摩托車未禁之前的廣州,興許到這裡還會覺到一絲的親切;可惜,在四輪汽車橫行的北京生活久了,已經習慣於斑馬線帶來的安心,初來此地,滿街肆無忌憚的摩托實在讓人膽戰心驚。 這真是個奇怪的國家,城市不大,街道極窄,尺度極適合於步行,卻鮮見有走路的本地人,公交車也是廖廖;大家均以摩托為代步工具, ...

行。 在越南,走路是件異常危險的事情。 如果是生活在摩托車未禁之前的廣州,興許到這裡還會覺到一絲的親切;可惜,在四輪汽車橫行的北京生活久了,已經習慣於斑馬線帶來的安心,初來此地,滿街肆無忌憚的摩托實在讓人膽戰心驚。 這真是個奇怪的國家,城市不大,街道極窄,尺度極適合於步行,卻鮮見有走路的本地人,公交車也是廖廖;大家均以摩托為代步工具,騎人力車的大多是在招攬生意,騎自行車的和腿兒著的,不用想那就是游客了。 據說在河內平均每三人就擁有一輛摩托;按照300萬的人口計算,滿街跑的摩托車得有100萬輛左右。 100萬是個什麼概念?意味著隨時走在馬路上,前後左右隨時都是呼嘯而過的摩托車;意味著過馬路的時候即使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即使是斑馬線就在腳下,對著多是五叉甚至六叉的路口,你依然不知道如何去邁下這第一步。 不僅僅是河內,在第二大城市-胡志明的濱河市場門前情況也是一樣,看著面前前僕後繼的摩托車流隨時都在鑽空去往不同的方向,我們目瞪口呆地站了五分鐘,竟然不知道如何從這條街去往臨近的另一條街。要知道,這可是在以狹窄街道而著名的越南! 後來學乖了,那就跟在越南人民的後面過馬路吧。跟了一兩次後發現,他們似完全置身事外一般,眼睛看都不看就往前衝,往往是前一秒鐘還在你面前,後一秒鐘已然置身於滾滾車流中。無奈,只能把心一橫,衝吧衝吧。 不得不佩服越南人民高超的車技,一前一後的兩輛摩托,前車的後座與後車的司機談笑風生也就罷了,兩輛平行並保持高速狀態的摩托車上兩個司機居然也能邊跑邊聊,眼看著兩輛車就快貼在一起,就是不會親密接觸。就這樣遍街不見警察,九成以上的人不戴頭盔,一輛車上最多擠3-4人,穿什麼樣衣服和鞋都能當司機,卻從始至終未見一起車禍,就連個交通紛爭也是沒有。 如果不是置身其中為性命擔憂,遠遠觀望這樣的壯觀場面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紅燈亮起,摩托車戛然而止,後面的隊伍頃刻間一望無際;綠燈亮起的瞬間,眾車同時啟動,轟鳴聲中,一輛輛飛馳而過,宛若千軍萬馬齊衝向前。時常有拐彎的車就這樣以一擋百,司機氣定神閑地在眾多逆向車流中殺出一條“血路”,全身而出。如果再遇見幾個身著奧黛的女子夾雜在其間飛車而過,冠以巾幗美女實不為過。 這樣的路況之下,即使租了自行車也不敢騎,只能依靠自己的兩條腿。在河內的時候曾經因為走錯路或者趕時間而坐上了前客後司機的人力車,誰知人力車夫極不厚道,宰客就不必說,這是河內通行的規矩,關鍵是付錢的時候極不爽直,找零錢時通常是從這個兜裡掏出幾個鋼嘣兒,磨幾句後再從那個兜裡掏幾張紙幣,每次掏完之後就是一副再無零錢可找的模樣。如此三、五個回合下來,幾近翻臉,才能把應得的錢要回來;要不就是持一副可憐狀,連比帶劃的指指額頭的汗,然後翻出某個空兜意思是無錢可找。除非你一再堅持,要不然就是一宰到底。 這讓我們在對河內失望的同時也徹底對人力車喪失了好感,接下來的路程基本就是腿兒著做驢。 其實在越南徒步除了需要考慮到安全問題,找路到是件很容易的事情。雖然叉路極多,但是路標明確,即使錯過了街頭或者街尾的路牌也不用擔心,因為每家店鋪或者建築物上都會很明確且規範地標出自家的門牌號碼,一眼可辨,對著地圖一路走下去就可。Sinh Café的免費地圖一般都很詳盡,別看街道眾多縱橫交錯,放在尺度小巧的越南,一天時間轉一個城市絕非難事,辛苦腳力罷了。 既然是做驢,這點苦,其實也算不得什麼。

更多照片,請見http://picasaweb.google.com/april.wjy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