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 越南的10日,眼睛終於從千篇一律的鋼鐵叢林中解脫,流連於碧海沙灘、麥田農道之間,看盡藍天白雲之下的各式小洋房;常有鮮花綠枝在陽台上探頭探腦,招搖它們的美麗。 從河內機場進市區已是深夜,窗外先是黑黝黝的一片,臨近市區的時候鄰街的建築得以初見端倪。入眼的感覺就是窄且密,一眼看過去你以為是一道山牆,其實卻是一戶人家的房子,房與房中間的過道似乎只得一人走過。後來得知在越南蓋房子似乎是控制占地面積而非高度,省錢的話地皮買的就小,使用功能只能向上延伸。窗戶開在臨街面,貌似很局促的空間卻絕對是獨門獨戶,家家都是小別墅。 一般住家的房子就是3、4層,如果不是臨街,就能獲得一個相對安靜的空間。三、五戶圍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小組團,中間有花壇之類的公共空間。狹長的街道總是讓人心安,加之兩側建築語言豐富,閑暇的人們坐在自家門口聊天打望,這樣的場景似乎就是簡·雅各布筆下的“街道眼”,人、街道、建築構成了一個大“家”,安全、親切、歸屬感倍增。 承擔旅店功能的房子會拔得再高些,芽莊的SUN FLOWER HOTEL讓人過目難忘,只有一窗一陽台的寬度,房子居然拔到了8層,雖不至於搖搖欲墜,但放在一條多是低矮建築的街上總有些比例失調的感覺,“瘦”得讓人心生不安。 在河內和西貢還能偶爾看見現代意義上的高樓,多為一些豪奢的酒店。政府辦公機關大多靠的是占地面積,而非高度來標榜其形像。全世界通行的“越高越豪”的理論在越南似乎行不通,真正如同順化的SAIGON HOTEL之流的白金酒店,通常綿延半條街區。在這裡,面寬才是硬道理。 多如牛毛的GUEST HOUSE大多聚集在背包客上下車的街道附近,借著OPEN BUS來招攬生意。在河內的Luong Ngoc Quyen、Ma May及西貢的Pham Ngu Lao、Bui Vien街兩側幾乎被GH所壟斷,價格略低於HOTEL,設施自然也是“家庭”的標准。一層通常是正常的店面,自己經營或者租出去,做網吧、裁縫店、餐館、雜貨店的都有;旅館的登記處設在二層,狹長的樓梯盤旋著向上。越南人民習慣在家裡光腳,開始以為是良好的衛生習慣使然,後來在湄公河邊上的農貿市場等車時發現大家把自家垃圾全堆到街道中央的惡習,讓人很難再對進門脫鞋的細節產生好感。不過,基於“寄人籬下”的考慮,落宿GH的時候最好還是尊重人家的衛生習慣,拎鞋上樓。 落宿方面我們顯然是受了樓間探頭探腦的花草們的誘惑,總想找一間有陽台的房間。盡管隨之付出了時間與體力的雙重代價,但是一路走來這一願望基本得以滿足。 河內的ATS HOTEL(33B Pham Ngo Lao Str.)是隨機票附送的,外加雙份早餐,舒適豪華程度居此行之首。 順化的Thai Binh Hotel(02 Luong The Vinh Str.)得來不易,在挑挑揀揀地看了不下20家旅店後,幾乎已陷入絕望的我們在方向感迷失的情況下摸到了這裡。古樸雅致的小房間和綠植搖曳的陽台讓人覺得力氣總算沒白費,$10的價格比較下來也屬接受範疇。 負重遍尋旅店的噩夢同樣發生在會安,我們幾乎是把古城轉了個遍,為了功略上一個其實所標不符的地址。結果是終點又回到了起點,落腳在Sinh Café旁邊的Da Long Hotel(Hai Ba Trung Str.)。房間寬敞,有著鑲玻璃的木棱窗戶和掛紅燈籠的小陽台,雖然價格不似功略那般便宜(電扇房$10),不過趕在旺季出游,市價也就是這樣。入夜的時候人倚在陽台上,身後是燈籠的柔和光暈,俯身看下面的熙攘勝景,偶爾有聽不懂的叫賣聲及呢噥小曲傳來,讓人心生恍惚,不知今昔是何年。這樣的浪漫轉至下半夜便成了無休止的聒噪,呼嘯而過的摩托車聲吵得人難以入眠,縱然是耳朵裡塞著衛生紙也是枉然。臨主街的房間就是這樣,風景、便利與安靜難以兼得,孰重孰輕自己斟酌。 芽莊的OASIS HOTEL(64B/12 Tran Phu Str.) 是找旅館中效率最高的一次,因為就在OPEN BUS停車的旁邊。老板坦言,這是今天的第一單生意,而且你們住兩個晚上,所以價格談到$9/晚。301房有兩個不同朝向的窗戶,陽台雖然推至90度就已經到頭,但是站在陽台上遠處就是藍天、海岸和沙灘及成排的椰子樹,近處有矮房把主街道隔開,風景與安靜兼得,在越南實屬不易。 西貢的HOAN VU(104/8 Bui Vien Str.)是這次唯一落腳的GUEST HOUSE,能夠找到也是機緣巧合。一大早自芽莊至西貢的夜車中下來,Pham Ngu Lao Str.和Bui Vien Str.的旅館不是沒開門就是報FULL,遍尋未果之下只得馬不停蹄地報了湄公河兩日游。次日下午游回來繼續找旅館,最後在Bui Vien Str.的一條偏巷裡找到了這一家ROOM FOR RENT。房間小得只有一雙人床,對面鄰居的窗戶近得似乎伸手可至。所幸窗外種滿了茂密的富貴竹,看過去就全當是綠植種滿的陽台罷了。看店的小姑娘英語僅限於OK,大家雞同鴨講了半天,最終連比帶劃地把價格敲定在$8/晚。本以為偏巷能夠求得一晚安靜,結果依舊是熱鬧非凡,無論多晚回來,總有一堆鬼佬們聚集在巷口人手一杯冰啤把酒言歡,加之屋內窗機拖拉機般的轟鳴,我們只得又渡過了兩個耳朵塞衛生紙的夜晚。 但是…… HOAN VU有個好鄰居! HOAN VU的好鄰居的兄弟是個開出租車的大叔,就在我們繼續雞同鴨講地要求小姑娘幫助聯系一大早的出租車去機場的時候,HOAN VU的好大媽居然聽懂了,並且幫助我們聯系到了她的兄弟,價格厚道服務准時,給此次顛簸之旅劃上了完美的句號。 這一路總結下來,關於“住”的一句話就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更多照片,請見http://picasaweb.google.com/april.w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