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腳木樓岊沙4~5月自助游攻略[詳細]

作者: mrobean

導讀來自行走網 http://www.xingzou.com/Route/RouteArticle.asp?ThreadID=699 ■■■線路簡介 岊沙,是苗語中草木繁多的意思,選一個春色絢爛的日子到岊沙去,不為那傳說中的戰國遺風,也不為那岊沙男人獨特的帶槍裝束,僅僅只是看看,這個愛樹如命的民族世代保護的那片蒼翠,僅僅只是去享受它綠意中的寧靜。 春色中遙望岊沙村寨,一切都是寂靜而恬淡的,碧山秀水間,吊腳木樓星羅棋 ...

來自行走網 http://www.xingzou.com/Route/RouteArticle.asp?ThreadID=699

■■■線路簡介

岊沙,是苗語中草木繁多的意思,選一個春色絢爛的日子到岊沙去,不為那傳說中的戰國遺風,也不為那岊沙男人獨特的帶槍裝束,僅僅只是看看,這個愛樹如命的民族世代保護的那片蒼翠,僅僅只是去享受它綠意中的寧靜。

春色中遙望岊沙村寨,一切都是寂靜而恬淡的,碧山秀水間,吊腳木樓星羅棋布,鱗次櫛比,寨角的水碾水車在悠然轉動,織布聲、碾木聲、雞鳴聲此起彼伏。恍惚中,覺得和我們平日生活的世界隔開了不止一個世紀的距離。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時間就是生命,要盡一切努力抓緊時間”,然而在岊沙,你會發現你完全不必和時間賽跑,只需靜靜的享受時間的洗禮。

旅游者感言:

岊沙除了山民面對攝影者習慣性的口語“開錢”外,可以稱得上完美。獨特的頭飾,奇特的民俗,古樸的建築,巨大的禾晾,無一不深深吸引著每一個外來者的眼球。

■■■線路地圖



(岊沙外部交通地圖)



(岊沙旅游地圖)

■■■目的地圖片

(貼圖不便,更多還得煩大家看原帖 http://www.xingzou.com/Route/RouteArticle.asp?ThreadID=699 )



(村寨就在一片綠意環繞中,漫步村中,你實在很難拒絕綠意的召喚,不斷的把鏡頭對准它。作者:廢墟)



(古老的苗寨就這樣在青山懷抱中 怡然而自得!)



(女孩的笑容是甜美而天真的,這樣的笑容在苗寨裡你常常可以看到!)

■■■目的地介紹

■最後一個帶槍的部落

當你在網絡上搜索關鍵字“岊沙”的時候,出來的最多的就是“中國最後一個槍手部落”,岊沙男子頭頂挽發髻,身穿自織的無領右開衽銅扣青布衣,直筒大褲管青布褲,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藥槍,頗有明清武士風貌。就連那裡的小孩子(當然是男孩子)也是帶著肩扛火藥槍,看起來頗為威風!

更多岊沙信息:岊沙專貼:解讀岊沙 http://www.xingzou.com/Article_8084.html

■岊沙男子獨特的頭型

岊沙與眾不同之處最直觀的是男子的發式——頭的周邊都剃光,頭頂上則蓄長發挽成一個椎髻,苗語稱為“後棍”。當然,還有不離身的一杆火槍。威武的男子肩扛火槍,上身穿無領藏青布緊身衣下身著寬大褲管藏青布褲,頭上四周光禿,中間蓄一縷長發,在發髻和前額間挽一條碎花毛巾。纏腰帶,腰間掛腰刀、鐵沙袋、火藥袋和繡有漂亮圖案的煙袋,乍一看去,你會恍然覺得遇見了古代武士、江湖俠客,頗有明清遺風,使你一下子產生懷舊的情懷去擁抱歷史。

【行游視頻】岊沙:獨特的鐮刀剃頭習http://www.xingzou.com/Article_8082.html

■岊沙節日彙總

一、春節(大年初一至十五):春節是青年男女們談情說愛的好日子。初一至十二的每個晚上,岊沙的姑娘和羅漢都要到密林裡參加篝火晚會,談得好的便手牽手地離開,享受兩人世界。第十三天,女孩叫上男孩一起上山砍柴,然後女孩請男孩到家裡喝酒,晚上一起上山燒火吃粑粑。第十四天,女孩把剩下的粑粑送到男孩家,男孩要准備好飯菜,還有糖,請女孩一起吃飯喝酒。女孩喜歡的話,可以在男孩家中過夜。第十五天,男孩買些糖果煙酒送到女孩家,然後在女孩家裡吃飯喝酒。在岊沙的風俗裡,正月至二月是結婚的日子,其它時間是不能結婚的。

二、映山紅節(農歷3月3):正是開春後播種的日子,也是談戀愛的日子(連續三天)。

三、吃鮮節(農歷6月12):岊沙至今保留著稻田養魚的傳統,張五常認為這是最符合經濟學的中國人的傳統智慧。此時稻田已經插完秧,魚兒也肥了,由此得名。活動是蕩秋千。用稻草編成繩子掛在樹上,蕩時必須面對太陽。連續五天,從白天一直玩到晚上,是年輕人的節日,屆時林子裡將有40-50個秋千同時在蕩。

四、蘆笙節(農歷11月19):此時稻谷已經成熟並且收割到谷倉。活動是殺牛(11月18),鬥牛(11月20)。所有人都要必須穿民族服裝到蘆笙堂吹蘆笙,跳蘆笙舞,參加蘆笙比賽(每個寨子一個蘆笙隊)。11月19那天,小伙子接自己喜歡的姑娘到家裡吃飯,20日一起去看鬥牛,回來時手牽手去對方家裡吃飯。

五、折禾(農歷9月至10月):此時糯米已經成熟,收割後掛在巨大的禾晾上,而且只能男人去掛。在岊沙見過有關折禾的照片,一片豐收的景像,每家每戶門前都是金燦燦的禾晾。

六、苗年(農歷12月初一):這是苗族的傳統新年,近年來已經漸漸沒落,遠不如春節那麼熱鬧。活動是殺雞宰羊,男女青年去山上點篝火談戀愛,連續11天。

■■■線路貼士

■交通

西線:從北京乘坐火車(T87次)到達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凱裡市,然後在凱裡汽車站乘坐大巴到達從江縣,行程大約為7個小時,票價50元,多為盤山公路,路況較好,沿途經過雷山縣和榕江縣,周邊的眾多苗寨和侗寨值得一游。

東線:取道廣西三江到達從江,班車大約需要4小時,票價26元,路況不是很好,沿都柳江逆流而行。以前從凱裡、榕江方向坐班車到從江會經過岊沙,今年開始,榕江方向的班車改走其他公路,所以要先到從江縣城,然後在從江大橋橋頭處搭乘“三輪摩的”,一人5元,15分鐘可到達岊沙。

■住宿

岊沙寨口的農家樂招待所提供住宿,一個晚上10元,還可以住在村民家裡,條件一般。也可住在從江縣城,推薦縣政府後面的縣委接待室,標准間60元一晚,有空調和熱水。

■飲食

在岊沙,可以在村民家用飯,每人10元標准。從江縣城有一種叫做“卷粉”的小吃,是用一小塊米粉將餡料包裹其中,然後放在熱水裡焯一下,再加入各種特色作料和辣椒粉。一條卷粉2角錢,一般吃10條就飽了。

來自行走網 http://www.xingzou.com/Route/RouteArticle.asp?ThreadID=699

行走改變生活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