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有蓮花(九)

作者: 三三王小五

導讀中國元素。 越南兩千余年的歷史中,有一半的時間是被中國人直接或間接統治,剩下的那一半,忙於在舊石器時代孕育生命與文明及各個封建王朝之間改換頭臉;自19世紀中期被卷入“全球化”的大潮後,由法國人殖民了100年,二戰時期又被日本人涉足了5年,最後在結束了近10年美越戰爭中,迎來了真正的獨立與和平。 從秦始皇時期的地方割據政權到漢武帝的直接管轄郡 ...

中國元素。



越南兩千余年的歷史中,有一半的時間是被中國人直接或間接統治,剩下的那一半,忙於在舊石器時代孕育生命與文明及各個封建王朝之間改換頭臉;自19世紀中期被卷入“全球化”的大潮後,由法國人殖民了100年,二戰時期又被日本人涉足了5年,最後在結束了近10年美越戰爭中,迎來了真正的獨立與和平。

從秦始皇時期的地方割據政權到漢武帝的直接管轄郡縣,越南基本都在中國皇帝的統治下稱臣。直到唐朝末年地方封建勢力紛紛騷動,丁部首領趁著混亂自己也鬧起了獨立,從此讓越南走上了封建王朝的道路;其間倒霉的胡朝皇帝還生不逢時地碰上了強悍的明成祖朱棣,讓越南再一次成為中國的領土近20年。

如果時間和影響能夠成正比的話,越南無疑應該受中國的影響最重。理論上似乎也是這樣,在服飾、信仰、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確實可以看到很多我們熟悉的東西。但是對於一個首次踏足陌生國度的旅行者而言,那些都隱藏的太深;大家只相信自己的眼睛,那裡面是滿街跑的日產HONDA摩托車,是街頭錯落有致的法式建築以及大大小小的西餐館,讓人很容易讀到法屬和日屬的影子;至於曾經壟斷越南近千年的中屬印記,卻只能淪為蠅頭小字被收藏進了史書。

走在大街上的我們,最容易聽到的問候語是“摳你西哇”,然後關於“來自何方”的詢問就成了一場猜謎游戲。日本人?韓國人?泰國人?就是沒人說出“Chinese”。每每這種時候,心中總是復雜難言,為曾經的歲月而黯然。

會安古城可謂中國元素最集中的地方,中國式的建築隨處可見。據說這裡是中國人在越南定居的第一個城市。沿著狹長的巷子在古城中溜達,乍一看以為自己到了江南水鄉或者湘西小城。常有店鋪中掛著中文的豎匾,多是一些美好的言辭或者表達自己誠實經營的決心;大大小小的手工燈籠作坊中,滿能見到有“福”“祿”“壽”“喜”等字樣的各色燈籠。

燈籠總會被看作是傳統的中國符號,在北京長安街沿線那座249.9米高的著名豪宅的腦袋上就頂著一個高度近20米的、方方正正的“大燈籠”。在會安,手工燈籠作坊多如牛毛,外面掛著各種形狀的成品,有傳統的圓形、方形、橢圓形,也有個色一點的梭形或多邊形。裡面的人在忙著做燈籠骨、繃綢面。這般精細的活,多是男人在做,較比有趣。

古城裡華人會館與中國人蓋的寺廟雲集。據說整座古城曾經按照中國南方的不同地界被劃分為五個區,分別為福建幫、廣東幫、潮州幫、海南幫和客家幫,對應的建築就是福建會館、廣肇會館、潮州會館、瓊府會館和作為五幫會館的中華會館,大多顏色鮮亮很是氣派。

如果非要和中國古鎮找些區別的話,那就是會安的小巷似乎顯得更為精致。大概是得益於亞熱帶溫濕的氣候養育了色品豐富的花花草草,每家店鋪的屋頂或者旁邊總有花朵或者綠植搖曳,煞是好看。

這樣的古城完全符合鬼佬心中關於最純粹的東方小城的想像,因此有一種說法是,這兒是西方人最喜歡停留的地方。走在街上,總能見到三、五成群的鬼佬悠閑地坐在小店門前的桌邊,閑聊、看書或者發呆。時光在他們身上,就像古城邊上的一灣江水,不急不緩地流過。

在《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越南有五處入選,會安古城就在其中。這應該感謝一位我們記不得名字國籍的外國建築師,在古城的某條街道上立有他的紀念碑,碑文的大致意思就是某某年他首次來到會安後就一直致力於讓全世界都認識這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地方,並為此目標而奮鬥終身。

像這樣對越南城市有貢獻的西方人並不限於此,在越南主要城市裡都能發現一條叫做“Yersin”的路,是為了紀念安葬在芽莊的亞歷山大·耶爾辛(Alexandre Yersin)。這個集醫生與探險家的身份與一身的西方人,因為愛上了越南而留在這裡發光發熱,發現了大叻,研究出了鼠疫疫苗,並且帶領越南人民改善生活環境脫貧致富。

也許,這也能部分理解為什麼越南被法國殖民100年,現在的越南人民卻可以很友好地對待金發碧眼的老外們。曾經的從屬於人與硝煙戰火中,總有傳教士的身影從精神上慰藉於人,總有幾個頂著西洋臉孔的光輝形像與越南人民的日常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樣的人性舉動,確實可以讓滿目創痍的人民與國家感念至今。倘若從這個角度看,中國人確實是沒有給越南老百姓留下些什麼。

我們曾對著滿街的HONDA誓要找出一輛產自中國的摩托車卻未果,想想幾乎壟斷了整個越南摩托車市場的小日本,實在是不能不佩服其的經濟傾銷之厲害。

唯一見到的中國品牌是在胡志明街頭的TCL店面,規模適中,紅色的英文字母在燈光下饒是扎眼,對面就是一個三層的電器專賣店,霓虹燈箱的映襯下,全部被SONY、PANASONIC、TOSHIBA等壟斷。如此看來,李東升對於“TCL為什麼叫TCL”的解釋確實有他的道理;不管怎麼說,這樣看似無意的字母組合確實能夠在國際化的道路上比別人走的更遠。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