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購物騙局揭秘:以低價旅游騙游客買假貨

作者: binger1

導讀央視《經濟半小時》3月31日播出節目《香港購物,暗埋騙局》,以下為節目內容實錄: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出門旅游被導游帶到所謂指定購物點去,不是東西買貴了,就是買到假貨,反正上當受騙總是難免的。游客挨宰,投訴無門,這已經成了一種社會公害,來自國家珠寶玉石鑒定中心的數據顯示,2006年北京地區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旅游時購入的珠寶首飾,合格率為僅13. ...

央視《經濟半小時》3月31日播出節目《香港購物,暗埋騙局》,以下為節目內容實錄: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出門旅游被導游帶到所謂指定購物點去,不是東西買貴了,就是買到假貨,反正上當受騙總是難免的。游客挨宰,投訴無門,這已經成了一種社會公害,來自國家珠寶玉石鑒定中心的數據顯示,2006年北京地區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旅游時購入的珠寶首飾,合格率為僅13.51%。在網上我們可以看到無數上當受騙的案例。  深圳底價入團踏上香港之旅 進了購物點,買回一堆垃圾,這樣的事屢屢報道,但還是總有人繼續受騙。為什麼旅游欺詐防不勝防?原來在旅游行業裡,這是一個潛規則,一些小旅行社往往靠低價組團,吸引消費者,然後就靠騙游客購物來填補虧空,這樣的旅游團在行業裡叫填坑團。毫無疑問,填坑團裡,挖坑的是旅行社、導游和商家,那他們又怎麼能把游客推到坑裡去呢?前不久,我們的記者就親身體驗了一把。 2007年3月12日我們的記者來到深圳,參加了當地的旅行團。深圳可能是去香港最便宜的地方。 旅行社工作人員:“三天600多吧。” 在深圳,出境游的廣告隨處可見,價格低得讓人心動。在一家叫做經澤商務中心的地方,記者聽到了香港三日游最便宜的報價,只要450元錢。當記者表示要參團的時候,才知道除了團費,還有另外的強制費用。 深圳海外國際旅行社工作人員:“每人的自費項目是320元,加上小費100元,就是420元一個人。” 在旅行社的行程單上,明明白白寫著,自費項目必須參加。另外工作人員還特意囑咐,中途一定不能擅自離團。 旅行社工作人員:“白天離團要收錢的,告訴你千萬不要離團,離團費一人1000元錢不是我們要收你的,是導游要收的,一定要收怕你們跑掉了知道吧,跟團走就是要你去購物這是很明顯的嘛。” 為什麼中途離開不進這些購物點要交納如此昂貴的離團費呢?這裡面有什麼玄機呢?看到記者對購物不太放心,工作人員信誓旦旦地做了保證。 旅行社工作人員:“他們價格也不是很貴,絕對是真貨,只是我們定點到哪個店去買這樣子而已,因為我們都是合作得很好的合作伙伴,你放心吧,我們那個紫荊花假期做得很好的。” 2007年3月13日在黃岡海關,記者見到了紫荊花假期旅行團的領隊陳小姐。陳小姐告訴記者我們的團友來自全國各地各個旅行社。當記者交納小費的時候,陳導游給記者開具了“香港皇悅國際旅游有限公司”的收據。像記者這樣的來自各個旅行社送來的散客,組成了一個紫荊花假期。  購物之旅陷阱密布 紫荊花假期旅行團號稱450元的香港三日游,最後交了900元錢團費才能成行,這個價格和深圳市旅游局推廣的“優質誠信香港游”實際上差不多。不同的是,“優質誠信香港游”並沒有指定購物點,也不強迫購物,可紫荊花假期旅行團卻明確告訴你,必須要去指定的購物點。而更蹊蹺的是,這個旅行團一坐上旅行社安排的旅游車,香港導游就宣布了一條禁令。 在記者參加的旅行團中,第一天安排了游覽項目,第二天有購物環節,記者本來想以一名游客的身份用隨身攜帶的DV拍攝行程,但沒有想到,一坐上香港導游安排的旅游車,就碰上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導游:“我姓劉,文刀劉,大家可以叫我小劉,我是你們的接管導游,也是你們的導游助理,這位朋友在車上不能錄像不能照相。” 警惕的小劉告知全車游客,香港是個注重隱私的地方,不但不能對著她拍攝,甚至不能在車上向外面拍攝。盡管這聽起來有些奇怪,但是不明就裡的游客們還是放下了手裡的攝像機,只能趁導游不注意拍攝一點車窗外的景色。小劉告訴大家,她只是負責把大家接到,之後會有另外一位導游來接待這些游客。 小劉:“他姓陳,耳東陳,他是我們公司最優秀的導游之一。” 優秀的陳導游一上車,就制止了另一位游客的拍攝,即使他是在拍攝著名的紫荊花。 陳小姐:“先生不要拍照。” 游客:“不讓拍照是嗎?” 陳小姐:“劉小姐沒說嗎?” 為什麼香港的導游們對拍攝如此敏感呢?深圳的領隊陳小姐也說不清楚。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記者只拍下了陳導游的一個側臉,然後就只能記錄聲音了。陳導游倒是開宗明義,一上車就告訴大家此行的主要目的。 紫荊花假期陳導游:“大家在香港吃和住,全都靠這些贊助商直接贊助,贊助大家在香港吃和住之後,大家就可以低團費來到香港觀光,之後就怎麼樣購物,店鋪也可以賺到錢,這樣就叫雙贏局面,所以大家在香港的吃和住全都靠這些贊助商直接贊助。” 陳導游說的贊助商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就是指旅游行程裡安排的購物商鋪。盡管購物是在第二天,但是陳導游一上車就開始給游客們灌輸香港人的購物理念了。那麼陳導游又將帶大家到哪裡去買價廉物美超值劃算的便宜貨呢?在第二天的購物之旅中,一上車陳導游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全車的游客。 陳導游:“我們現在走的這家珠寶店,就是霍英東先生所開的一家珠寶店,他本身並沒有涉足珠寶行業,是因為香港旅游發展局邀請他來開一家這樣的珠寶店,它的名字就叫金至尊。” 接下來要去的是大名鼎鼎的金至尊嗎?就在全車的游客都很期待的時候,陳導游又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陳導游:“香港市內金至尊它的分店,公價都是九折到九五折,今天我們走的是金至尊的總店博覽環球,所以我們可以拿到8折折扣給大家。” 來到陳導游說的金至尊的總店,博覽環球,但是那裡並沒有金至尊的珠寶,可那裡只賣一個品牌,就是“慕迪”。在營業員的熱情服務下,山東的楊先生花了9800元錢給太太買了這條白金項鏈。項鏈墜上有12顆小碎鑽。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時來運轉”。 山東游客楊先生:“在選產品的時候,確實就是想將最好的帶給自己的太太。” 不光是楊先生,全團共有五六個人購買了昂貴的珠寶。但似乎陳導游並不滿意,他一再提醒游客此次香港之行是大大地占了贊助商的便宜,應該對贊助商有所回報。 陳導游:“內地朋友來香港你們是有幾種方式方法:一種是自由行,來到香港自己管吃管住,沒人理你,在香港住兩三天的時間,這吃住和交通費用每個人大概是3000-6000元的費用;而另外一種是無購物團,就是沒有購物點走,全程走景點,這種團費要4000-8000元,你只交450元的費用在香港的吃住就靠這些贊助商贊助,(他們)希望把贊助費賺回來,所以也不要說我家裡什麼都有。” 在香港旅游,住宿費要花多少錢呢?記者到所住宿的三星級青逸酒店進行了咨詢,散客住宿加上服務稅和政府稅要600多元錢。不清楚陳導游所說的高達8000元的花費從何而來。行程中下一個購物環節是買手表,游客們對手表的知識了解得並不太多,正在這個時候,有名獨自參團的游客熱情地站出來說自己就是做手表生意的,可以為大家出主意。他的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白衣男子:“我在家裡就是經營手表的,手表你像勞力士、歐米茄和雷達,這裡的表和我們國內大致能相差30%,看一下價格,我今天跟他們再去看一下,比較一下,如果帶去的地方太高了那我就回去買。” 這位白衣男子看似誠懇的話讓很多游客都放下心來。自己的團隊裡有一個做手表生意的人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啊。至於這名男子所說的話沒有任何游客懷疑。當記者離開酒店的時候,發現酒店專門設置了旅游車停靠處,在地下車場裡,一撥撥內地來的游客,正等待坐上旅游巴士,他們將和記者一樣從這裡開始購物之旅。 陳導游:“香港提供優質服務,但是香港的優質服務只提供給有錢人,並且花錢人士享受。買菜的能享受優質服務嗎?不可能。你去了酒樓裡說小姐請為我拿碟青菜、拿碗白飯,服務員都不想理你,而你進去說我要持魚翅熊掌鮑魚等等這些,不要說小姐,經理都親自來接待。大家進去之後,希望每位團友都拿個包包出來,不要讓我難堪。” 在陳導游的游說和白衣男子的幫助下,游客們果然在皇室鐘表珠寶公司享受到了“經理”接待的優質服務。山東的楊先生以五折4300元的價格買到了這塊瑞士產的“聖凱萊”手表,有兩位河北的老夫婦,也在白衣男子的熱情幫助下,五折16000買下了這塊鑲鑽的“聖凱萊”金表。 山東游客楊先生:“一進門之後,導游就說了這個表店是香港最著名的表店,然後 把我們領到一個貴賓室,說這是專門接待貴賓的,隨後經理說在北京亨得利有他的表店,並且說他這個表牌子特別硬,准備在鄭州、在濟南設他的分店,這些人也就相信了,加之有購物托,有他的出現整個過程都亂了。作為我,我認為我是一個理性的人,最後倒是一個,現在想起來是完全感性,理性的東西一點都沒有了,就是這個過程。” 楊先生所說的購物托就是這個白衣男子。在他的幫助下,短短的一個多小時,旅游團就購買了價值10多萬元的手表。就在大家離開表店結束了購物之旅的時候,游客們被告知白衣男子有事情提前離團了。 雖然只有一天時間,但參團的16個旅客合計了一下,他們在購物點就花掉了將近20萬元。導游和安插在游客中的托兒,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引得參團的游客傾囊而出。可是,他們聯手演出的這場騙局,在第三天就被識破了,這一天來自山東的楊先生逛街的時候,無意中走進一家表店,他隨口問了一下價格,結果嚇了一跳。因為幾家大表行根本就沒有聽說過他剛買的所謂瑞士名表“聖凱萊”。緊接著,在一家珠寶店,他又發現一款標價不到1000元的項鏈,和自己頭天花9800元買的項鏈差不多。這下楊先生就更著急了,他決定到北京找權威部門鑒定一下,自己買的是真是假。 3月19日一早,楊先生就帶著在香港購買的手表和項鏈來到國家珠寶玉石鑒定中心。同時記者也把河北老夫婦購買的價值16000元的手表委托作了鑒定。 鑒定師:“據它(項鏈墜)的紅外譜線分析,它的這個表蒙是玻璃的。” 9800元購買的白金項鏈居然鑲嵌了玻璃,這很難讓人相信,很快這條白色項鏈有了精准的鑒定結果。就是一條18k的黃金項鏈.由於對珠寶首飾沒有太多的了解,楊先生並不知道發票上的750就是鑒定書上的18k金。 鑒定是:“從發票上面來說,唯一能挑出(問題)來的就是這個750,它只標明了這個貴金屬的含量,但是並沒有標明它的總屬。” 楊先生:“對,它什麼金屬沒有。” 鑒定師:“應該標明這個金屬的總屬是黃金,那麼前面就應該有G或者是有AU或者PT 這不是PT,PT是鉑金。” 楊先生:“他跟我們說就是鉑金。” 鑒定是:“這個鉑金它不叫鉑,它是去了金字旁,它叫白金。國家標准規定 白金只能用稱呼鉑,鉑的俗稱是白金,而那個白色的黃金不能叫白金,因為現在的科學很發達,他可以把14K、9K、18K都做成那種白顏色,但它不能叫白金。” 顯然珠寶商把白色的黃金當作鉑金高價賣給了楊先生,那麼手表又如何呢? 鑒定是:“這個表從我們的鑒定結果來看,它的金屬部分主要是鐵、鎳和銅的合金 楊先生:“那麼鑲嵌的這些呢?” 鑒定是:“不是鑽石,是立方氧化鋯和人工合成的立方氧化鋯。” 盡管宣稱是鑽石金表,但是在皇家鐘表珠寶公司開具的保證書上,卻絲毫沒有提及鑽石金表,不良商販又在文字上玩了花樣。當記者致電香港旅游發展局,才發現整個旅游購物充滿了謊言和欺騙。 香港旅游發展局工作人員:“我們沒有指定一些旅行團,或是一些特定的旅行社,他們要帶旅客去一些我們指定的地方去購物,因為香港我們從來沒有這樣指定的方法,香港都是一個自由買賣的社會,其實如果賣假貨的話,香港會有海關等部門管理那種賣假的東西。如果你說的是他的標價過高,香港有香港的消費者委員會,還有剛才說的是,如果旅客去買東西在隨團去買的時候,就是我剛才說的旅游業議會,他們會負責這種的。” 記者隨後電話采訪香港旅游業議會。 香港旅游業議會工作人員:“我是說你們最好的保障,就是有這個14天的百分百退貨保障,我們是不問你們理由,只要是你們是符合這個退貨要求的話,就可以退貨,發票在嗎?” 記者:“發票都還在。” 香港旅游業議會工作人員:“包裝啊、盒子都還在嗎?” 記者:“盒子不在了,因為覺得帶的時候太麻煩了,因為個子比較大,所以盒子不在了。” 香港旅游業議會工作人員:“哦,按照我們的規定,如果旅客不滿意的話,要求退貨的話它的包裝一定要和買東西的包裝一模一樣,才可以要求退貨,如果沒有的話,商店是有權利不給你退貨的。” 記者:“但是只不過是外包裝沒有了啊,這個在發票上面寫的很清楚,發票上面已經寫了,這個發票上面寫的很清楚的,但是僅僅是一個包裝而已,至於這樣嗎?僅僅是一個包裝而已,不至於說因為包裝損壞就不退貨了啊?” 香港旅游業議會工作人員:“他們是有權利這樣做的,因為你沒有包裝。” 按照旅游業議會的說法,河北老先生夫婦花16000元購買的手表並不享受退貨保證。僅僅是因為外包裝不完整。那麼,究竟這些聖凱萊手表是真是假?僅僅是價格虛高還是根本就子虛烏有?首先記者按照皇室鐘表出具的維修卡開始核實,聽到的卻是這樣雲山霧罩的答復。 記者:“你們這裡有沒有一款表叫聖凱萊?” 沈陽瑞士手表維修中心:“沒有。” 記者:“這個牌子你們聽說過嗎?” 沈陽瑞士手表維修中心:“沒有。” 杭州三閩大廈瑞表公司:“香港皇室鐘表珠寶公司委托我們維修聖凱萊。” 那麼,究竟瑞士有沒有這個品牌呢?記者和瑞士駐華大使館取得了聯系。瑞士大使館很快就給了記者答復:原來瑞士的確有聖凱萊手表,但手表並不在十大名表之列。手表上面也從來沒有鑲嵌過鑽石。皇家鐘表珠寶公司不是聖凱萊在亞洲的總代理商,他們銷售的手表是假冒的手表。  半小時觀察:用制度和技術壓縮欺詐空間 “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一直是中國生意人信奉的經商秘訣,但是現在一些不法經營者卻相信,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能蒙就蒙也可以賺錢,他們甚至互相勾結,做成一個連環套,把欺詐當作商品來經營。 古代生意人生活空間有限,顧客多數是熟人,騙一個少一個,誠信經商是他們的一種生存本能。現代人生意做遍全國甚至全世界,這給那些不法商人一個錯覺,顧客有的是,不騙白不騙。分散各地的消費者之間信息互不溝通,異地消費維權成本又高,不法商人鑽了這個空子,的確能得逞一時。 是不是現在就比古代更難維護商業誠信原則?當然不是,消費者永遠不可能接受欺詐,問題是我們不善於利用各種現代技術手段,壓縮不法商人行騙的空間。現在信息技術那麼發達,真正是天涯若比鄰,如果內地和香港甚至於其他國家監管機構之間/開通便利的信息交流渠道,發現幾千裡外的一個騙局並不比/發現本村老鄉設置的圈套難多少。俗話說,有耗子的地方就有騙子,只有多一些防止上當受騙的手段,才會減少被人坑騙的可能。


精選遊記: 香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