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見: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showlog.asp?cat_id=32&log_id=179

瑪多,大概是中國海拔最高的縣之一。其位於青海省中部偏東南,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西北,距省府西寧497公裡、州府瑪沁289公裡。瑪多全縣平均海拔在 4200米以上,其中縣城所在的瑪查裡鎮約4300米。瑪多的地勢起伏不太大,於是極易造成風速較大及溫差劇烈,加上高原缺氧,使得瑪多成為整個青海省內自然條件最為惡劣的縣之一。正因為環境惡劣,所以這裡人煙極其稀少,瑪多全縣不過1.1萬人口,而縣城僅有區區2000來人。瑪多的艱苦不是蓋的。按我們原來的想像,縣治之所以為縣治,最不濟也得是個較大的鎮子,有較多建築和人氣。事實證明,我們錯了。四月二十九日傍晚,阿蔔杜拉等一行五人(包括司機尹師傅)抵達瑪多,開始尋找住處。沒想到瑪多縣城規模之小,車子慢慢開著兩三分鐘便穿越了整個城區!其實應該不能叫做城區,因這裡的主要街道也就兩條,交叉呈丁字形,長度都約只有數百米。縣府、醫院、郵局等在“丁”字的那一橫上,長途車站在那一豎上。不要說中國的東部中部,就是許多藏區的鎮子(如去年我們到過的朗木寺)都比這兒大。地方小也就沒啥好挑的,我們一開始勘察郵電局給下鄉干部住的招待所時覺得有霉味,後來發現鎮上也無更多旅館可選,於是便住在汽車站附屬的招待所裡,雖然那既沒熱水也無洗手間。
但最要命的卻不是條件艱苦,俺是平民百姓、勞苦大眾出身,雖比不上農村來的更能吃苦,但十來歲時便也站過十幾小時的火車,在村裡蹲過簡陋的茅房。沒熱水沒廁所被子不干淨根本不算什麼,那麼…是什麼還能讓阿蔔杜拉同學如此頭疼?Yup,高原反應,就是去年就讓abdallah吃盡苦頭的高反又來了!
高反,學名高原反應、高山反應。有急性慢性之分,我們常說的一般指急性。乃是人在較短時間內從低海拔進入高海拔地區後,因高原缺氧等而產生的頭痛、暈撅、心悸、氣短、厭食、惡心、嘔吐、失眠、疲乏、腹脹、胸悶、浮腫等反應。嚴重的高反會導致肺水腫、腦水腫等嚴重的高山病,甚至危及生命。治療高反最直接的方法是吸氧,但有效的還是降低海拔,哪怕幾百米都對症狀緩解有好處。此外醫學實踐證明,身體是否健壯與發生高反沒有直接聯系。譬如統計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高反,然通常來說,男性體力要好於女性。所以,雖然兩次上高原都高反,但這並不說明abdallah平時缺乏鍛煉。且俺竊以為(以下推理並未經證實),高反的發生與否和你平時的細胞習慣有氧還是無氧呼吸有關:abdallah平日喜歡踢球,狂需氧氣,那自然容易高反了。另外,有說法說高反還會導致人的性欲低下,生育能力降低,不過abdallah高反時早就被折磨得七葷八素,高原上也見不著美女,根本沒機會驗證了。哈哈

回頭說青海。本來,在下午進入瑪多境內之前,abdallah仍然生龍活虎,午飯還喝了瓶啤酒,原以為這難纏的高反已被克服。誰知隨著海拔不斷升高,車子越接近瑪多,abdallah越覺得不適。於是發揚在哪都能睡的優點,倒頭小憩。但這更糟,一個多小時抵達瑪多後,我一下車便感覺頭暈眼花,頭重腳輕。扛著背包爬到二樓的房間,也氣喘不已。安頓下來晚飯,連胃口都沒了,菜一個都吃不下,最後只得強迫自己吃了些土豆和面片。回房後就連忙上床。不過,這也難怪,因瑪多的含氧量低啊(海拔每升高100米,大氣壓下降5.9毫米汞柱,氧分壓下降1.2毫米汞柱。海拔四千米時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60%,五千米時只有 53%)。老韓見此慘狀,便自告奮勇去縣醫院弄氧氣袋。結果他摸黑摸到縣醫院,竟然還碰到了漂亮的小護士值班,本想多聊兩句,但想到苦難中的阿蔔杜拉,於是取走了瑪多縣醫院的最後一個氧氣袋。有了氧氣袋的安慰,偶蓋著厚厚的被子(瑪多溫差極大,白天20多度,夜裡卻在零下)沉沉睡去。
然而,這漫長的高原第一夜並未結束。只睡了大約三小時,午夜一點左右,abdallah被強烈的頭疼痛醒。一會兒覺得整個腦袋在不斷發脹,一會兒又如唐僧念了緊箍咒般劇痛。屋裡又燥熱無比,為了御寒,房門邊有取暖的爐子,褥子下面有電熱毯。這時氧氣已用盡,裹著厚厚的兩層棉被(擔心蓋少了會感冒更糟)的 abdallah只得在床上難過得翻來覆去。旁邊的OB似乎也有些不適(據他第二天自己分析,大約是熱得脫水了),也在不停翻身。就這樣輾轉反側,直到累得不行了,才會因困意太濃而入睡一會兒,然十來二十分鐘後又會因為頭痛而重新醒來。如此反復不已,直到四五個小時後才稍稍好轉,而這時已近天明了。
早上,老韓、張姐都沒事,OB則有些脫水。abdallah則吃了早餐後,氣力有所恢復。鑒於氧氣已用完,出發前我們到縣醫院補充氧氣,這次老韓沒能碰上昨晚那漂亮的小護士。這氧氣袋後來有個小插曲。因氧氣可不是免費的:袋子押金一百,充一次十塊。由於後來我們改變行程,未從瑪多返回,氧氣袋我們便托司機尹師傅有空再到瑪多時還給醫院,押金也就算了,當給瑪多人民做點貢獻。從青海回來以後我們都忘了這事,誰知數天前尹師傅打電話給老韓,說他又車人去黃河源,於是順便把東西還了,錢也拿回來了,問怎麼給我們彙回來。Sigh,西北人還是淳樸啊。
抱了氧氣袋我們上路,奔向黃河的源頭

車子開出才不遠,眼尖的阿蔔杜拉忽然發現遠處山脊上有一些黑點

仔細一看,原來是一群野驢

這藏野驢可是青藏高原上的特有動物,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從長相上看它似乎更像馬一些,事實上也有人叫它們“藏野馬”的。藏野驢群居於海拔3600米至5400米的高原地帶,有敏銳的視、聽、嗅覺,對嚴寒、日曬和風雪均有極強耐力。傳說有的藏野驢喜歡和越野車賽跑,我有些懷疑,因野驢對陌生事物非常敏感。不過這群野驢扭屁股就走,顯然對我們的老吉普不感興趣。
(如果無法觀看圖片,請直接點擊鏈接,或到原文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showlog.asp?cat_id=32&log_id=178觀看全部)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04.jpg
草原上不單有野驢,還有黃羊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11.jpg
雖然和藏羚羊有些相像,但青藏高原上黃羊的數量和分布要更多更廣,所以黃羊只是二類保護動物。而許多不知情者初上青藏時,也常會誤認為看到的黃羊是藏羚羊。老韓就曾建議,我們拍了照片回去後就和人說碰到是藏羚羊,反正多數人也不認識。呵呵,不過這黃羊的屁股還是和藏羚羊的不一樣的──藏羚羊屁股的白斑比較小而暗。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14.jpg
瑪多縣城離鄂陵湖只有三十公裡左右,山坡後的雪山告訴我們,快到了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20.jpg
然道路是土路,一個多小時後,我們來到鄂陵湖邊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24.jpg
鄂陵湖,藏語意為“青色的長湖”,是黃河源頭的高原姊妹湖泊:扎陵、鄂陵之一。她倆同時也是黃河流域兩個最大的淡水湖。古時此地稱為星宿海,通指黃河源出後被巴顏郎瑪山和錯爾朵則山所阻而流經的一系列湖泊澤沼。黃河從扎陵湖西南隅流入,自東南流出,注入鄂陵湖。兩個湖泊宛如兩顆晶瑩閃亮的藍寶石,鑲嵌在黃河的上端,亦是當地人的心中的聖湖。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26.jpg
浩瀚的湖面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31.jpg
五月的高原還只在初春,布滿卵石的湖邊擠了許多未融的冰渣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29.jpg
這卵石灘地勢較低,我們沿湖行車,來到一地勢較高的山坡上,湖景便盡收眼底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40.jpg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39.jpg
兩個姊妹湖中,鄂陵要比扎陵更大更深。據說平均也有十幾米,因此鄂陵湖水色極為清澈深邃,顏色也更藍。日麗時,天上的雲彩,周圍的山嶺,均映在湛藍的湖水中,清晰可見,這也是藏民稱之為“藍色長湖”的來由。

陽光閃耀,岩石下湖水一片碧綠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48.jpg
甚至看得到湖底的石頭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43.jpg
山坡上的嘛呢堆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49.jpg
湖面的薄冰融而未盡,形成一個新月形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59.jpg
鄂陵湖與扎陵湖相距二十來公裡,這一段的黃河在高原的山谷草灘間回旋盤轉。我們要去的是兩湖間的措哇尕什則山上的黃河源頭紀念碑。車子開到山腳下,一座小巧的寺廟:措哇尕什則多卡寺進入眼簾。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66.jpg
佛塔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67.jpg
傳說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曾途經此地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69.jpg
車子繞山而上,路坑坑窪窪,顛簸了小半個鐘頭,我們終於來到山頂,眺望二湖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72.jpg
扎陵湖,藏語意為“白色的長湖”,因其水色略呈乳白色而得名。她比鄂陵湖更靠西,也就是說黃河從一百多公裡外的卡日曲和約古宗列曲發源後,首先流到這裡,再進入鄂陵湖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OB_060430_001.jpg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OB_060430_003.jpg
黃河源牛頭銅碑是80年代建成的,上有胡耀邦和十世班禪分別用漢、藏文題寫的“黃河源頭”四個大字。因黃河的源頭至今仍有爭議,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不論哪是源頭,都是彙流到扎陵湖來的,所以雖說離卡日曲或約古宗列曲都還有一段距離,河水的源頭碑還是建在了此處。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76.jpg
祭天的羊頭?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77.jpg
山下湖泊平如明、煙波浩淼,天上碧藍如洗、白雲朵朵,遠處山脈連綿、白雪皚皚,讓人疑如仙境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74.jpg
鄂陵、扎陵的湖面海拔約4300米,措哇尕什則山的海拔則超過4600米。牛頭碑山上疾風勁吹,雖是正午陽光強烈卻仍寒冷徹骨。這使abdallah早上剛剛好轉的腦袋又不行了。於是匆匆拍了幾張照片便躲回吉普上吸氧了,以下2張照片來自OB的D70。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OB_060430_002.jpg
合影的時候大伙怎麼也找不到abdallah,sigh,那時偶正忙著吸氧啊,結果這張暴酷的照片上少了個人。不過人家是[url=http://www.meninblack.com]Men In Black[/url], 老韓他們是Eyes In Black:)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OB_060430_004.jpg
老韓、OB、張姐戀戀不舍地下山,abdallah卻早高反得在車廂裡巴不得早點逃下山去。鑒於此,我們修改了計劃,決計當天趕到玉樹。玉樹是自治州所在,不僅城市較大,而且海拔不高,只有3600多,對abdallah相當有利啊。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87.jpg
傍晚,翻越4824米的巴顏喀拉山口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93.jpg
火燒雲
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PICTURES/QHSC/QHSC_060430_097.jpg
4月30日行程圖:

(未完,目錄見http://abdallah.hdcafe.net/blog/showlog.asp?cat_id=32&log_id=177)
By Abdallah at 2006
(2)